查看原文
其他

法意编译 | 电影是最好的“宣传部”,看中情局(CIA)如何操纵好莱坞

2016-10-07 PKU法治研究中心 PKU法治研究中心



法意 | 导言好莱坞到底是什么?对普通公众而言,它可能是一个不断制造和生产各种明星和娱乐大片的“梦工厂”。但对美国的政治精英而言,他却是一个可以加以利用和改造,并用以宣传美国意识形态的思想工具。今年2月份,美国国务卿克里就曾专门拜访好莱坞,和制片人畅谈,希望好莱坞能够在内容方面制造能够压倒ISIS的电影宣传叙事。与此同时,好莱坞电影不断宣扬的军事主义和英雄主义题材也引起研究者兴趣。今年6月份,美国著名新闻调查记者Nicholas Schou出版《恐吓:CIA如何操纵媒体和哄骗好莱坞》(Spooked: How the CIA Manipulates the Media and Hoodwinks Hollywood)揭露了CIA和好莱坞的各种黑幕交易。为此法意特意编译了该书的一个节录《CIA如何哄骗好莱坞》,所编译的文章发表于《大西洋月刊》。”


电影是最好的“宣传部”,看中情局(CIA)如何操纵好莱坞
从一开始,中情局就向制片方、出品人与演员们抛出橄榄枝。利用他们,向美国公众呈现一个被美化过的情报系统运作景象。 长期以来,中情局在新闻界“神出鬼没”。中情局的领导层——包括艾伦·杜勒斯这样的情报头子在内——一直与新闻界保持着固定的社交联系。中情局对于新闻界系统性地操纵,直至1977年才在国会的调查之下揭露出来。此后,中情局成立了公共事务办公室,以更为透明的方式引导媒体关于情报工作方面的报道。中情局特别强调它们不再与记者保持密切联络,而是以公开化的方式对报社施加其影响。事实上,情报王国用比以往更为广泛和多样的方式操纵真相,塑造民意。其中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正是对好莱坞的操控。
封面

Spooked: How the CIA Manipulates the Media and Hoodwinks Hollywood

中情局在好莱坞的“心脏”建立了一个非常活跃的宣传系统。它持之以恒地确保大荧幕中的情报世界充斥着英雄主义的色彩。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911事件之后,美国的剧作家、导演、制片人通过在电影或电视上塑造间谍职业的正面形象,以换取进入中情局总部的特权与相关的协助。 从1947年起,中情局就开始与好莱坞秘密合作。至90年代中期,中情局开始公开地要求在电影和电视节目中受到“优待”。克林顿执政时期,中情局对于好莱坞的操控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它们开始雇佣专员直接与好莱坞的制片方打交道,以提升中情局在电影从业者心中的形象。 整个20世纪90年代,充斥着狂热爱国主义的汤姆·克兰西系列成了中情局宣传战线上的焦点。包括亚历克·鲍德温、哈里森·福特以及本·阿弗莱克等一众影星所饰演的《爱国者游戏》、《燃眉追击》与《恐惧的总和》等影片,展现出特工们与恐怖分子、南美毒枭等各路敌人较量的身姿。在《恐惧的总和》的拍摄过程中,中情局甚至欢迎制片人到兰利总部来场私人旅行,并允许演员与情报分析师当面接触。总而言之,演员所饰演的特工角色虽是虚构的,但他们正直、爱国并且机智。这正是中情局所期望的。
海报

2002年美国电影《恐惧的总和》

911事件后,好莱坞与中情局的联系愈发密切。中情局的雇员时常见到他们负责公共事务的同事领着众多名流私下到访兰利总部。包括哈里森·福特和本·阿弗莱克在内的明星,常常带着好莱坞明星固有的阵势,在中情局总部来去自如,甚至在绝密的设备前晃荡。 中情局对于好莱坞的“投资”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以本·阿弗莱克为例,他的英俊潇洒使他的特工形象深入人心,为中情局挣了不少分数。2012年,他所主演的电影《逃离德黑兰》是近15年来,第一部被允许进入兰利总部拍摄的电影。 纵观《逃离德黑兰》,整部电影旨在凸显中情局特工的英雄色彩。观众对于此片“《碟中谍》真人版”的叙事风格非常买账。借此,中情局树立了一个最为光辉的特工形象。《逃离德黑兰》获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三个奥斯卡奖项,并获得2.3亿美元的票房成绩,是中情局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宣传成果。
海报

《逃离德黑兰》在2012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在热播剧《国土安全》中,女主角卡丽是一个有缺陷的中情局特工。她需要通过药物才能免于精神崩溃。同时她又不断违反中情局的各项规定,甚至与被调查对象上床。但这部2011年上映的电视剧,目前成了中情局的最爱。 《国土安全》经过几季的播放之后,成了制片人艾利克斯·甘萨呈现关于反恐战争当中那些富有争议的方面的平台,而这种呈现往往倾向于中情局的立场。制作方试图一方面尽可能多地反映反恐战争的各个层面,另一方面又试图以令中情局满意的方式展现出来。“我们不会太过分,”甘萨说,“我们对主角以及她对待被调查人员的方式表示不满,但我们尝试用一种更为生动的方式将事情的正面与反面加以呈现,尽量不引起争议。” 虽然《国土安全》从未到兰利总部拍摄,但他和几个主演曾被邀请参观中情局总部。他们在中情局总部与二三十名特工面对面,并被允许就任何问题向工作人员提出疑问。《国土安全》同样在美国大受欢迎,并得到中情局的认可。尽管《国土安全》的主角有缺陷的一面,时常遭受折磨,但她仍是一个英雄。对于中情局而言,底线就是,这些屏幕上的特工必需是个英雄。 在拍摄《国土安全》之前,艾利克斯·甘萨曾担任过《反恐24小时》的编剧。这部电视剧在当时引起了争议,因为它试图为刑讯逼供正名,并将刑讯逼供视为与恐怖主义斗争的工具。 甘萨认为,《反恐24小时》的男主角刑讯逼供他人,但这种方式确实管用,从而避免了迫在眉睫的恐怖袭击。但在现实中,这样的场景永远不会发生,使得此剧招致诸多批评。然而,随着《反恐24小时》十年热播,描述中情局肃杀氛围的场景——黑色的背景墙,压抑的审讯室——已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一种有关中情局的电视剧的新套路。 一定层面上,《国土安全》是《反恐24小时》的一种延续,虽然前者比后者更加戏剧化。但是它们都共同拥有一个潜在的主题:我们国家的守护者必须勇于承担那些艰巨的任务——即便这样会造成伴生损害,即便这种伴生损害是由无辜的民众承担,即便这类任务会腐蚀情报人员自身的灵魂,他们也在所不惜。从这个角度,《国土安全》里的特工是《反恐24小时》的升级版。
海报

《国土安全》已播出5季,在美国 和中国都有很高人气

好莱坞送给中情局的另一份宣传大礼是2012年上映的《刺杀本拉登》。这部影片在中情局深受酷刑争议之际应运而生。2011年5月,奥巴马宣布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海豹突击队击毙。在此之前,中情局已经开始帮助编剧马克·博尔撰写一部关于本拉登逃往阿富汗的剧本。在本拉登被击毙后,博尔将注意力集中在他最后时日的那些传说。他和导演凯瑟琳·毕奇洛开始热切地与中情局和五角大楼那些参与追杀本拉登的参与者尽可能多地接触。换句话说,美国的安全部门从《刺杀本拉登》创作伊始就介入其中。往后的电影拍摄,从选角到场景布置再到情节设置,中情局全程参与,并尽可能地予以协助。 再一次地,中情局在与好莱坞的合作中大获成功。《刺杀本拉登》成为继《反恐24小时》之后,又一部成功对情报机关的虐囚行径进行正面描述的影片。这部电影试图说服观众,如果不采取刑讯逼供的手段获取情报,中情局根本不可能知晓本拉登的下落。制片方在关于本拉登伏法的情节上,不计成本地力求每一个细节最大限度地还原现实。但是在关于虐待俘虏这个根本问题上,制片方却公然地违背真相。 《刺杀本拉登》于2012年上映后引起轩然大波,遭到加利福尼亚州参议员戴安娜·范思坦——她在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持刑讯调查工作,以及亚利桑那州参议员约翰·麦凯恩——他曾在越战中惨遭酷刑——两人猛烈地抨击。麦凯恩指出,中情局的刑讯逼供对于获取情报毫无意义,仅仅起到了折磨受害者的作用。他不顾中情局施加的压力公开发表声明:“根据我的个人经历,我明白,虐囚所带来的弊端,远甚于所获取的情报……我们不需要毫无良知的表演,虐囚甚至无助于我们正在参与的这场陌生而又漫长的战争。” 范思坦对于虐囚的观点与麦凯恩一致。她对《刺杀本拉登》感到异常震怒,仅仅观影不到15或20分钟就离开影院。“我无法忍受,”她解释道,“因为这错得离谱”。 2015年9月,有记者基于中情局自己的调查报告,发表题为《电影制片人违背职业操守的可能性》一文,详细揭露了博尔和毕奇洛与中情局职员密切来往过程中那些令人尴尬的细节。这帮制片人经常在好莱坞和兰利总部附近的宾馆宴请中情局官员,然后为定期产生的数千美元的宾馆账单而心痛不已。中情局的这份内部报告指出,有位中情局女职员曾暗示她喜欢普拉达的风格。博尔立马回应道,他认识普拉达的设计师,并且提供了两张普拉达秀场的门票。 同样是这位职员,之后接受了电影制片人在华盛顿丽兹卡尔顿酒店的宴请。作为答谢,毕奇洛送给她一对据说是来自大溪地岛的黑珍珠耳环。然而在中情局之后的内部鉴定中证实,这对耳环是假的。博尔送给另一名职员一瓶据称价值数千美元的龙舌兰,而实际的市场价仅值100美元。 甘萨认为,关于《刺杀本拉登》的争论揭示出与情报机关的顾问一同合作时的风险,因为这些顾问带有自己的政治倾向。“我为这部电影感到坐立不安”甘萨说道,“显而易见,博尔与毕奇洛做足了功课,但他们听信了中情局顾问的说辞,这位顾问认为刑讯逼供行之有效,并且正是通过刑讯逼供,才得以击毙本拉登。虽然这一点正是许多人所质疑的,但难道就因为如此,就将这一面之辞通过电影散播给数百万观众?你不该将一面之辞视同真理还将其当成事实加以呈现。”
海报刚刚上映的《湄公河行动》中也有中国官方宣传的影子
由于遥遥无期的反恐战争,以及国家的“大眼”持续性地渗透到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好莱坞是否最终会以审慎的眼光看待国家安全的复杂性将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但目前的趋势并不令人乐观。不出意外的话,好莱坞作为“宣传工厂”将长期发挥作用,它还将继续炮制出蕴含极端爱国主义情节的复仇题材电影。大荧幕上对于无以计数的伊斯兰极端分子的虐待将使美国民众得到满足,从而驱散自911事件以来盘踞于美国人内心深处的阴魂。然而,只要一个日新月异、愈发强大的中情局乐于继续为好莱坞提供“协助”,这场由方下巴的特工与满脸胡渣、上气不接下气的海豹突击队员同面蒙黑纱的伊斯兰妇女之间无止境的“阅兵演习”,将在中情局的“帮助”和煽动下,有朝一日从演员名单中走向现实之中。


编译文章:How the CIAHoodwinked Hollywood;

文章来源:Juy 14, 2016, The Atlantic;

网络链接:http://www.theatlantic.com/entertainment/archive/2016/07/operation-tinseltown-how-the-cia-manipulates-hollywood/491138/


责编:王凯技编:孙一

点击下方链接阅读更多法意文章

法意编译 | 美国例外论:美国版本的国家主义

法意编译 | 川普VS希拉里:只计较物质利益,不关注普遍理想

法意编译 | 卡佩尼克拒绝向国旗行礼,美国“爱国主义”之争再起波澜

法意编译 | “布基尼事件”引发法国公共舆论漩涡

法意编译 | 选举为什么对民主有害?

法意编译 | 信息战:“灰色地带”的生死较量

法意编译 | 特朗普现象:民主过盛还是民主不足?

法意编译 | 80后的愤怒与美国政治的代际冲突

法意编译 | 美国大选中的施密特与阿伦特之争

法意编译 | 死磕律师事件与美国民主促进的悖论

法意编译 | 特朗普现象:法西斯主义的崛起还是民族主义的回归?

法意编译 | 经济金融化:美国资本主义“新常态”

法意编译 | 希拉里:韦伯教会我如何做一个政治家

法意编译 | “特朗普现象”——美国政治拉美化的标志

法意编译 | 国际法的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

法意编译 | 美国和他的全球“小伙伴”将何去何从?

法意编译 | 扒一扒美国两党的“群众基础”

法意编译 | 民粹主义惊醒“大西洋世界”的普世帝国迷梦

法意编译 | 渴望帝国而不得,是俄罗斯的历史宿命

法意编译|美国大选与美国核心价值观的迷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