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法意读书|美国保守派的悲剧:中间道路败给激进右翼

2016-12-12 ​吴双 法意读书

法意导言


今天为大家推荐吴双博士对《为什么美国人恨政治》第七章的导读。


本章的大意是三位共和党的总统艾森豪威尔、尼克松、福特都未能使现代共和主义成为全国性多数,结果共和党不断滑向右翼,最终走上利用社会议题使政治两极分化从而赢得选举的道路‍。希望带给大家对于本书更多的思考和理解,特此感谢吴双博士授权法意首发。

 

《为什么美国人恨政治》第七章导读

吴双 北京大学法学院法理学博士


本章的题目是“现代共和主义’的麻烦生涯”。根据本章的叙述,“现代共和主义”、“温和共和主义”、“共和党自由派”等词语是可以互换的,都是指共和党内偏(新政)自由主义的一派,而区别于“共和党右派”、“共和党保守派”、“保守主义”等。在美国的政治光谱上,共和党右派应该是党内最右、最保守的一群人,而现代共和主义则是党内相对偏左的一群人;从整体政治光谱上看,现代共和主义者大概居于右边靠近中间的位置。因此,书中也将现代共和主义称为“中间路线的保守主义”。

《为什么美国人恨政治》

本章的大意,则是三位共和党的总统艾森豪威尔、尼克松、福特都未能使现代共和主义成为全国性多数,结果共和党不断滑向右翼,最终走上利用社会议题使政治两极分化从而赢得选举的道路。而共和党的右倾与社会议题政治的兴起,进而导致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局面:美式民主政治无法解决问题,而只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启同一批引起社会撕裂的议题,但政客们提这些问题仅仅是为了激起选民的愤怒,拿到他们的选票,而无意于解决这些问题,于是“解决问题的政治”衰落了;与此同时,中下层选民关心的经济议题无人问津,而中产阶级上层关心的社会、文化议题却成为政治辩论的焦点。


本章从美国二战之后的第一位共和党总统艾森豪威尔讲起。艾森豪威尔属于共和党,但他非常讨厌共和党内的右派/保守派,他认为美国需要的是“现代共和主义”。显然,这种“现代共和主义”不同于传统的共和党保守派的一贯主张。

共和党总统艾森豪威尔

“现代共和主义”是一种温和的保守主义,一种“中间路线的保守主义”,它寻求折中,主张共和党必须接受一个事实:新政的某些方面是不可逆转的,因此现代共和主义愿意实行一定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但又反对新政蕴含的国家主义哲学走向极端,强调“平衡”、“节制”。对现代共和主义哲学作出最清楚表述的人是亚瑟·拉森。拉森承认“必要的政府活动”,但同时认为应该追求“个人和私人团体的责任”。他强调政府与个人/私人、联邦与州之间的平衡。


问题是,在美国语境中,现代共和主义的转变使共和党与现代民主党的区别越来越模糊,美国由此进入了“平和施政的时代”,所有的派别都远离意识形态冲突。例如民主党的林登·约翰逊和萨姆·雷伯恩努力显示他们与共和党总统艾森豪威尔没有真正的区别。但这反而让共和党内的保守主义者巴克利感到,现代共和主义会侵蚀保守主义,使右派/保守派在国家政治中失去代表。因此共和党的保守派要表达他们对福利国家的反对。对一个中国人来说,保守派的反弹多少有点打倒党内“修正主义”路线的感觉。

而现代共和主义那边,艾森豪威尔没有为现代共和主义创造一个政治基础,奉行节制的共和主义的尼克松在1960年选举中败给了肯尼迪。尼克松是失败表明现代共和主义存在深层次问题,它缺乏哲学上的支柱,诉诸个人人格和当选的可能性,而不是政治原则,它不是一种可以用来凝聚人心去战斗的信仰。而且,自1950年代后期到1960年代早期,民主党也开始提供他们的更平民主义的“节制”版本。

对艾森豪威尔个人来说,现代共和主义是正确的选择,因为他可以借此争取许多崇拜他个人的民主党人的支持。不过,虽然这些选民分了很多票给艾森豪威尔,但仍然把民主党送进国会。于是艾森豪威尔这样做的后果是,他一下台,现代共和主义就消退了,而无法产生国会多数。在这个意义上,艾森豪威尔不过是个实用主义者。


△肯尼迪政府

肯尼迪政府的头几年是保守主义者/共和党右派的好日子。因为保守主义各派别已经在融合主义的大旗下联合起来了,而持温和共和主义的尼克松的失利也让保守主义者得以接管共和党,于是发起“保守主义的造反”。保守派领袖戈德华特此时崛起。戈德华特对共和党内的温和派、现代共和主义者毫不妥协,他捍卫自由,同时又强调德性。

问题是,保守主义的造反源于何处?本章认为,戈德华特感受到了大众重新获得失去的“确信”的渴望,感受到“道德多数”的不安,发现人民希望重获依靠自我、自力更生的拓荒者的感受。

 但戈德华特在竞选时公开呼吁种族主义者和支持种族隔离者的选票。这对共和党产生了深渊的影响。而要理解这一点,又必须理解1964年共和党内部发生的根本性权力转移。二战期间及之后很久,大批美国人向南、向西迁移,许多南方的农村人也进了大城市,这些北方移民和新进城的南方农村人都成了共和党的票仓。共和党的权力基础由此从北方转移到南方,从东部转移到西部,从“霜冻地带”转移到“阳光地带”,从旧产业、华尔街、小市镇的银行家,转移到新产业、新发达的汽车销售商和安乐街的房地产大亨。地区内部的平衡也发生了改变,在南方,真正的共和党取代了“邮局”党,而南方共和党人坚定支持戈德华特。美国右翼狂热分子

戈德华特是保守主义的先知。在民权问题上反对戈德华特,本来给了现代共和党人一个哲学上的立足点,但他们并没有有效动员起来团结在纳尔逊·洛克菲勒周围。于是戈德华特赢得了共和党提名。投票给戈德华特的大部分是农村的、仍然实行种族隔离的县,他在南方很多大都市地区的表现并不好。戈德华特让共和党赢得了过去一直失去的地方。

最终,戈德华特输掉了总统大选。现代共和主义者认为这证明了自己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但在右翼狂热分子看来,实际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表明了,右翼是政治中一股持久的令人生畏的力量。 

1966年共和党的选举胜利是一次非意识形态的胜利,不少共和党温和派和保守主义者都赢得了选举,双方都可以宣称自己的胜利。布什、里根、尼克松都是在这次选举中得势的。尼克松是共和党内最没有意识形态色彩的人,他游刃有余地同党内的两个派别打交道。

1960年代,现代共和主义建立知识基础、同共和党右派战斗、为自己事业正当性辩护的努力的代表是贾维茨和里彭会社。但当时共和党内占主导地位的力量还是尼克松,他要让不同派系坐到一起。不过,1964年以后,为了获得共和党提名,他开始讨好右派,并取得很大成功,得到一批右派的支持。温和自由派共和党人表现并不比1964年好。这也让尼克松感到,自己拿到提名靠的是保守派,没有共和党自由派的支持,他也能赢;让保守派感到,保守派才是共和党提名中的决定性人选。 

尼克松在内政问题上非常灵活,内政对他的首要价值就是让自己保持选举中得到多数。在评估自己的计划时,尼克松是彻底的实用主义者。尼克松的对外政策同样大胆。他靠反共起家,又同中国和解,而且抛弃了一系列定义他政治面目二十多年的立场。不过尼克松在越南问题上坚守了他对共和党右派的诺言。

尼克松总统

巴克利、拉舍、迈耶等保守派对尼克松政府的许多作为深恶痛绝,认为这是对右派纲领的背叛。但一旦涉及选举,巴克利又十分现实主义。阿什布鲁克选举的失败让他意识到右派的虚弱,而不是力量,因此他仍然与尼克松政府保持密切关系。

尽管尼克松把共和党推到更左的位置,但为了再次当选,他决定向右转。他十分推崇理查德·斯卡蒙和本·瓦腾伯格的《真正的多数》。这本书本来是给民主党人赢得选举的建议,但尼克松十分重视这本书。他遵循这本书的建议,一脚踢开雅皮士和年轻专业人士,转身拥抱那些心怀不满的民主党人、蓝领工人、白人工人阶级、俄亥俄州代顿市47岁的家庭主妇。这给他的相当自由主义的记录赋予决定性的右翼色彩。

水门事件更近的根源是越南战争导致政治上的两极分化,而尼克松恰好利用了这种两极分化作为在选举中赢得多数的关键步骤。他选择强调保守主义的社会议题政治,而不是凸显他的政府的自由主义政策取得的成就。于是放弃了成为一个可行的现代共和主义设计师的机会。

尼克松的决定意味着,政治将变得越来越两极分化,围绕社会议题和种族问题的虚假选择讲成为政治过程的正常部分。尼克松和他的对手们都意识到,从1960年代起,大多数人都盼望为美国确立伦理上的方向感,“民心可用”,由此他们把政治定义为道德和文化的政治。

水门事件摧毁了“政府总是好的”这个观念,因此反过来支持了保守主义的论点。


△水门事件

福特接过现代共和主义的使命。①在国际关系中执行尼克松的缓和政策,②为了留住中西部共和党的根基,在财政上比尼克松更加保守,③不喜欢那些导致分歧的社会议题,宽容。

但是,共和党此时已经变得十分保守,十分看重对外政策和社会议题,连福特这样保守的政客也被他们视为“自由”共和主义的代表。于是更保守的里根取代了福特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 

不过,1976年大选,福特差一点就打败卡特,其实说明偏保守的现代共和主义仍有机会创造全国多数的局面。 


△卡特总统

然而,共和党保守派从福特失败中得出的结论是,他没有赢得低收入的、关心社会议题的保守主义者的支持,而让民主党的卡特争取到保守主义者。因此,要想赢得选举,未来共和党就必须在保守派的社会议题上搞两极分化,从而争取保守主义者的支持。这是现代共和主义决定性的挫折。由此,1976年以后,共和党的全部力量就集中到右翼去了。


责任编辑丨韩笑    技术编辑丨韩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