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时空与文明--法意读书小组国家博物馆的穿越之旅

2017-03-15 法意读书 法意读书

请输入标题     bcdef

导言


人类文明从蒙昧时代起步,经历过对日月星空的困惑,对自然万物的崇拜,对和平社会的探索及对自由民主的追求,行至今天,人类历史,如星空般辉煌灿烂。法意读书小组周末走进国家博物馆, 循古人的脚步,穿越时空,回望人类历史,带大家品览一场文明之旅。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大鱼:“你会,‘看’吗?”



“看”的释义有八种,其中“观察、判断;想,以为;对待”的动词性解释很有意思,因为它将简单的动作上升为思想。



国博看展,确实腰酸背痛,看展的人之多,超乎想象,直接让我掉入对“看”这个词的思考。何为看,为什么看,怎么看?

少年成群看展,实乃幸事,成人之前看到的世界定会影响世界观的形成,这是视野的养成。中年成群看展,亦是幸事,文化滋养成为生活必需品是精神需求的必然,这是文化的养成。

积极的看法便是,当“看”的动作可以成为国人生活常态之时,或许会成为本土文化的养料,推动民族整体素养的提升。当然,也存在消极的看法,就好比我们都去国博看英国、法国的展览,并且,仅仅停留在一个简单的“看”的动作上,看过去就完了,而不去让“看”延伸至它,本身包涵“观察、判断;想,以为;对待”的意义,这就缺少了超越“看”的意义。


所以,延续一个简单的动作,并将其拓展至思考与反省,方有意义。




王曦同学评古今中外


语言不仅是中介,语言就是思想本身。



阿拉伯语被称为世界上形容词最多,最适合进行文学创作的,但是也最难的语言。随便下载一段《古兰经》的阿拉伯语诵唱,你便能深深而真切地感知到这是门多么形而上的语言,它研究人神关系,回溯人性本源。(穆罕默德凭着《古兰经》的力量,把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阿拉伯民族联结成一个伟大的民族,并使它的影响扩大到亚非欧广大地区的人民群众中去,使信教的各民族迅速接受了《古兰经》的经义和思想。)


当年封建主义发达的英国最具自治精神,公民社会相当发达,美国引以为豪的反独裁倡自治的安格鲁撒克逊精神至今流淌在建国的精神和回忆里;法国高举自由平等激情涌动的自由,虽有间歇性革命,但“公益精神”如何不灭也是卢梭等思想家们从不曾放弃的思考。无论是英国100年的全球殖民扩张,还是法国自豪于民族文化的欧洲称霸,公民精神绝不能死。


当今美国貌似有些激进的保守主义回归,狭隘的白人种族主义复燃,但特朗普也恰是借助激发、激活、激怒那些被美国经济智识政治三位一体的精英所忽视所鄙夷所不屑的(被希拉里称为“垃圾的)美国本土的“红脖子”,赢得选举,推动改革。不让公民只活在形式化的大选一瞬,便销声匿迹沉默不语,而是让公民复活行动起来,让共和国精神名副其实。


遥想五四,恍惚八九,若历史再现,谁会占领三角地,谁会站上演讲台,谁会是“铁肩担重任,妙手著文章”提倡宣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翩翩北大少年?





墨尘音:“我可能爱上了一只猴子!”


(调皮,嘻嘻!)


夏尔丹的《猴子古董商》给我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


画中的猴子人模人样,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着一件古董。夏尔丹作此画,就是为了讽刺当时的皇家艺术学院里那些只会模仿的画家,以及一窍不通又不懂装懂的“古董大师”。


画中猴子的表情十分逼真,这幅画的寓意也容易理解,但仔细想来,还是觉得有点后怕。我们在生活中,有多少这种“装模作样”的举动?人总想在别人面前装作“很懂”,最怕别人说自己没文化,没有鉴赏水平。我们以为只有暴发户才会附庸风雅,花钱装点自己的门面。其实,我们每个人不都用各种方法装点门面吗?


最可怕的是当我们习惯了之后,就像画中的猴子那样,表情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投入,以致我们自己都不再怀疑自己是否真得懂了,而只要“看上去”真得懂了就行。


读书做学问也是如此,一本正经地看,不如甘之如饴地看。不懂切不可以装懂,慎之!






琢璞:“想象”犀牛和大象的样子



这两张图,其一是丢勒画的犀牛,另一张是来自日本的柿右卫门瓷象。可以看到第一张画,丢勒的犀牛和真实的犀牛并不相同。丢勒的犀牛腿上有鳞片,脸上有铠甲,脚也比较大,背部还有有个突起的小角,这些部分都与真实的犀牛有较大差距。


其实,丢勒本人并未见过犀牛。犀牛最初是葡萄牙人从印度购买而得的,1515年葡萄牙国王要将犀牛送给给教皇做礼物,并将犀牛装船,但无奈犀牛在海难中死去。丢勒的这幅犀牛实际是根据犀牛的素描画绘制而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被西方人当做犀牛的真实形态。虽然画中犀牛并非是“真正的”犀牛,但我认为这幅画主要体现的是西方人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世界的渴望。正是由于这点,在真正的犀牛过世后,丢勒这张附加自身想象的犀牛图像才能在欧洲广为流传,在接下来的三个世纪里被大量拷贝。也正是由于这种精神,欧洲才涌现出了“海上马车夫”、“日不落帝国”。再看另一张,这尊瓷象来自日本,但其实当时的日本并没有大象,瓷象的形态与真实的大象亦有差距,而且若论烧瓷工艺,日本显然不如中国。可在本次大英博物馆的展出中却将这件日本的瓷象列为展品。这一方面是因为,釉上彩的瓷象更符合西方人的审美;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中国闭关锁国,相反是日本更多地与欧洲开展贸易。


从第一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欧洲人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从第二图中,我们除此之外还能看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天朝上国”。


世界在变,一个国家不能只眼见本国的资源和利益,而更应该跳出本国的视角,站在世界的角度看看国家现在的位置和未来航行的轨迹。“超级大国”总有没落的时候,要想一直保持领先的地位,着眼点不在过去,也不在现在,而在未来。






元晦参了一下禅


这个男子像在思考,在这“静”中有大千世界。



昨天参观博物馆,对于我而言,与其说是参观物不如说是参观人,形形色色的展品对我的吸引力远远不如形形色色的人对我的吸引力大。当一件件展品跨越漫长的时空展现在我面前,我看到的似乎只是一件件普通的装饰,相较而言,远没有看书时文字和想象力给我的震撼和冲击大。


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对此,我大约是认同的。

    




蓝小五:“要阅人类史,学大心胸!”


展品:《三帕尔卡女神编织命运》和《真理的胜利 》


眼前这幅画是玛丽美第奇皇后,向鲁本斯的订做件。先看右边,从下至上依次排列的是命运三女神,手中牵的线便是玛丽美第奇的命运之线,而众神之王宙斯正神情默然地看着,预示着玛丽美第奇不平凡的一生,然而帝相之家向来不太平,玛丽皇后的丈夫亨利四世于1610年遇刺,幼子尚小,由玛丽皇后摄政。路易十三亲政后,与朝臣共同反对玛丽亲西班牙和奥地利的政策,1617年,路易十三逮捕并处死了玛丽的宠臣孔奇尼并囚禁了玛丽,随后玛丽的第三子奥尔良公爵加斯东于1619年发动叛乱以支持母亲,依然被击败,上演了一番法国版郑伯克段于鄢。《真理的胜利》(图左)描述了想象中路易十三与母亲玛丽皇后重归于好的景象,画面左下,农神萨图努斯怀抱着真理维尔塔斯飞向天堂,寓意着母子情深才是世间正道。然而令人唏嘘的是真实的历史中,叛乱失败的玛丽逃往国外,至死也未再见路易十三一面。


初看看不懂,查阅资料方知其背后的故事。物品展现的历史比文字更公正,但我一次走马观花的观览,只能冲击视觉,这坚定我须好好补历史的决心,人类历史那些事儿,很有趣的,看着玩呗!





  关尔给我们上了一堂课,还拖堂!



最近国博最火热的是卢浮宫和大英博物馆的两个展览,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展现非洲和阿拉伯地区文明的两个展馆。在“非洲雕刻艺术精品展”,海量的木刻拥挤在小小的空间里。夸张离奇的造型,乍看上去十分摩登,甚至是后现代——展厅的介绍文字也说毕加索等现代艺术家确实受到了非洲艺术的影响;至少在艺术方面,我们可能很难断论现代人的想象力能够超越遥远非洲的古人。而许多对生殖和哺育器官极尽夸大之能事的木刻,向今人展现着非洲文明强大且鲜活的生命力。在“阿拉伯之路”,以金粉写就的《古兰经》彰显着古代阿拉伯文明的富裕和虔诚,无数精美的石质墓碑则表明阿拉伯文明也有着对于宇宙、生命、道德和宗教的独特思索,并且也拥有独特的礼仪习俗。但我们很多人可能很难准确领会——甚至根本就不曾尝试过去努力领会?——这两个属于“第三世界”的地区的古代文明所遗留给今人的这些文化宝藏,所传达的具体意涵,尽管她们同样辉煌和丰富。





  Forgive Time:“艺术没有国界”



世界各国的艺术是相通的。每个国家都有各自源远流长且灿烂的文化艺术传统,虽形式各不相同所表达的内涵却有诸多相似之处,即我们从未停止寻问自己作为人是怎样的一种存在,世界各地的人们不约而同地进行着各自的思考与表达。建立着各自的神学体系、世界观念然后讲述着不同的人与神、人与人之间连接沟通的方式。


 因为这些艺术作品都是在表达着这样的一个思考,所以即使不是生活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我们在看展的过程中并没有觉得完全无法理解,否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同年龄阶段的的人蜂拥而来呢,不仅仅只是因为好奇心吧。或许理解我们的共通之处远比差异更为重要。





良桐:对现实的思考


提前一日在国博短信平台预约,本期盼着可以节省时间,早点进入国博将时间放在广博的艺术品的浏览上。出了天安门东站后,国博就在面前,却无法进入,需要先排队安检,然后绕一个大圈子,才可以走到国博的门口,排队之中,查身份证,各色人无聊的相互张望,玩手机,聊天,人群被斑驳的铁栅栏划成了几条扭曲的肉龙,缓慢的蠕动,对于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的珍藏最初的热情和期望,被消磨了大半。终于通过这道大安检,算是顺利的走入国博,又迎来了第二道安检,排队、放包、细致身检,再看着眼前诺大的国博,感觉自身切实的渺小渺小渺小。


还是微笑着走向期待的英法大展,也许恰逢周末,人潮涌动。购买门票之后,进入大英博物馆展,每件展品都代表着历史的故事和推进,然而,只能远远的观摩,人群包裹着的展品,嘈杂的环境,繁密的人群,着实难以静下心来,细读和欣赏,着实无奈,兴致也消磨殆尽,慢慢走出热闹的大英馆,心里难免有丝丝失望,毕竟是经历了重重安检和排队等候来附庸风雅,却没有机会感受到丝毫的雅趣。



随意走进一个展,人很少,密集的展示着非洲雕刻作品。历史脉络的安排和摆放介绍的细节都体现着策展人很用心,极具生命力和张力的作品,向跨越时空的我们,传达着文化的魅力。对身体、繁衍、权力的展现都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安静、宽松的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若这里也是菜市场般的热闹,估计难以看到这些。国博很大很美,希望她可以慢慢成为博物馆的样子。




结语


看人类文明应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历史不会说话,但历史呈现智慧,北大法意读书人,无论是走马观花看展,还是心怀虔诚批判,当求辨古今,融中外,上下求索,格局通达。至此,我们的小文明之旅到此告一段落,而思想的求索之旅才刚刚开始。



以上。


责任编辑:韩笑

技术编辑:空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