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意看世界》出版|记录动荡世界的“思想年鉴”
法意看世界(2016年卷)封面: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通过对欧美主流媒体的编译、介绍和评论,《法意看世界》旨在记录这场影响深远的政治和思想变革。它追踪并呈现当代的政治和文化讨论,因而构成一种编年体的“思想年鉴”;它关注的议题覆盖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具有很强的公共性,是一部了解西方当代思想和文化辩论的通识读物。
购书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主编简介
孔元
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现为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博士后,重庆大学经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特约研究员。
彭飞
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与公共政策方向硕士,现为《人民日报》评论部编辑。
导言
2017年1月20日,唐纳德·特朗普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宣誓就职,正式成为美国第45任总统。至此,2016年围绕美国总统竞选而掀起的各种政治运动和舆论暂告终结,但与此同时,围绕特朗普兑现自己竞选承诺及其所可能引发的战略和政策后果的讨论正形成新的热潮。在这个意义上,对于西方世界来说,2016年可谓承上启下的关键性年份,它也以愤怒和怨恨来传达对现行体制的不满,从而让后冷战以来有关“历史终结”的各种乐观信念显得如此苍白,它也以一种保守的姿态来反抗既得利益团体,并借助其反动性来兑现自己的革命性主张。在这个意义上,围绕2016年形成的西方舆论讨论,可以被恰当地称为“危机与重建”。这种危机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经济或政治结构层面,而是上升到更深层次的文明层面,因而构成一种生存意义上的挑战,也正是这种严峻性,预示了重建努力的艰难和徒劳。
在自己的就职演说中,特朗普呼唤美国公民参与到重建美国这一伟大的全国性事业中,这一事业将引发内外两个层面的革命性,并因此将决定未来很多年内美国乃至全世界的道路。对内而言,特朗普强调本次总统选举和权力交接的“人民性”,从而将美国民众和精英、人民和政党/建制的对立引到一个新高度。他指出,本次的权力交接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政党主导下的权力轮换,而是将权力从华盛顿交接到人民的手中,不再是政府由哪个党派掌控,而是让政府由人民做主。
支撑这种政治修辞的是后冷战以来美国社会经济方面的巨大变迁,它表现为一个以美国的全球经济、军事和文化实力为依托的“新帝国”的兴衰演变。按着这种逻辑,美国成为全球的金融和科技中心,通过占据经济产业链的顶端来调控资源,通过对高技能金融和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吸纳来打造一个全球性的知识精英团体,从而使得传统产业在美国急剧衰落,“去工业化”过程的同时催生出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失业群体。与此同时,美国成为“世界警察”,从而成为唯一可以在法外行使权力的超级霸权。它通过“美国之下的和平”兑现自己对世界的安全承诺,并随时通过对“例外状态”的宣示、对修正主义权力予以制裁,甚至通过将敌人“野蛮化”和“恐怖化”来践踏主权平等的国际法,从而彰显其使用武力的“正义性”。当这种正义性与一种自由民主终结历史的目的论叙事相结合时,它也就蜕变为一种没有任何指涉因而倍加空洞的意识形态,它唯一的后果是通过制造一种充满希望和复苏的春天的幻想,激发出人们的政治热情,然后再将之拖入一个万劫不复因而无法被救赎的政治严冬。
美国总统特朗普
2016年的历史行程表明,帝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逻辑所衍生的反抗性,最终蔓延到了帝国的中心,通过一种对抗性的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从而以民族国家的姿态完成了对美国全球主义的新讨伐。美国在国外制造的一个个苦难的深渊和坟场,像瘟疫一样弥漫到美国本土,从而在美国的腹地培植出新的反抗力量,这就是那些陷于贫困之中的母亲和孩子,那些像墓碑一样布满美国土地的生锈的工厂中的工人,那些被犯罪团体和毒品困扰的年轻而扭曲的生命。这场没有逃遁之所和结束之时的“大屠杀”,慢慢损耗着美国国家的潜力和创造力,吞噬着大众对于美国梦的感情,考验着自以为是的美国精英的信心,捶打着全世界人民的同情心。
对这些“窃国者”的强烈不满,为特朗普的政治动员带来了极大的道德感召力,并鲜明地体现在其 “美国第一”的竞选策略和施政纲领中。它通过诉诸“经济民族主义”来缓和剧烈的贫富差异和阶级冲突,制止华盛顿那一小撮人对普通民众的利益剥夺,从而维持美国的经济民主;它通过批判与否定两党建制派和解构“行政国家”来遏制不断膨胀的政府官僚机构,从而维持美国政治的共和性;它通过维持边界的封闭性来弥合多元性造成的文化分裂,并通过强化“爱国主义”的政治价值塑造一种共同性的国家认同;它通过捍卫基督教文明的价值立场,以此界定一个专属于“西方”的政治和文化身份。
而正是这种文明性,使得特朗普现象超越了简单的国内问题,并发展出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全球现象。也正因如此,以特朗普为代表的全球保守主义运动虽然有着强烈的经济和安全需要,因而要求找回丢失的工作、国界、财富和梦想,但它同样追求一个基于共同文明和价值立场的国际联合。其国际性,体现为带有强烈种族意识的白人民族主义运动,通过一种建基于种族和肤色这些生理性标志的认同标准,来重建被文化多元主义漂白了的文明意识。
因此,当英国独立党领袖奈杰尔·法拉奇高扬英国退欧的旗帜时,当法国国民阵线领袖马丽娜·勒庞声嘶力竭地反对移民对法国认同的冲击时,甚至俄罗斯总统普京试图从东正教寻求国家政治的精神性时,特朗普感受到了一种团结的温暖和力量。他们共同诉诸民族主义,从而反对后冷战时代的全球主义,以及基于这种理想所构建的开放性的全球政治和地区性的欧盟政治。这种“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感受,将因美国的孤注一掷而日渐破碎的西方重新整合在一起,从而将美国的政治乱局和整个西方的文明危机联系起来。它追求经济公正,从而否定了冷战之后新自由主义追求的市场逻辑;它追求政治公共性,因而反对欧盟整合的功能主义和精英主导的官僚政治;它追求文化一致性,因而反对无原则地接纳作为“他者”的文化移民。
但这种保守并不意味着它拒绝开放性,而是说它将开放性建立在一个更加狭隘的文明标准之上,这个文明标准在地理上被称为“西方”,在文化上镌刻着基督教的印记。也正是这一标准,重新界定了新的敌我关系、文明和野蛮关系。在2017年7月6日对波兰人民的讲话中,特朗普将波兰界定为一个虔诚的、热情呼唤上帝的民族,并以此为标准来描绘西方的文明底色,进而将西方的敌人界定为破坏人们信仰、法律、历史、身份,甚至文化和人性本质的共产主义以及化仇恨为暴力的激进伊斯兰恐怖主义。在演讲的最后,他如此诘问:我们时代的根本问题是西方是否还有生存的意志?我们是否有信心不惜一切代价捍卫我们的价值?我们是否足够尊重保卫我们边界的公民们?我们是否有意愿和勇气,保护我们的文明不被他人颠覆和毁灭?
正是在这里,特朗普向我们揭示出围绕2016年一系列政治和文化辩论的核心问题:在思想形态上表现为带有极强民粹和民族色彩的保守主义思潮的回归;在政治秩序上表现为重建19世纪帝国主义支配格局下的西方中心观,以及以此为基准的新的中心—边缘关系和文明等级制度。它捍卫资本主义的经济逻辑,强调附加在基督教和企业家精神之上的道德经济,否定激进的财富再分配方案,从而实现了对20世纪革命逻辑的反动。它捍卫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因此反对凭借文化霸权而得以不断解构西方中心论的“文化马克思主义”论者。作为20世纪革命的最后余波,文化批评瓦解了资本主义的种族预设,并因此得以嵌入资本主义文化内部。这样做的代价就是其解放性逻辑被不断稀释,并成为讲求个人自主的市场逻辑的文化外层,从而成为新自由主义的“共谋者”。文化霸权制造的无法撼动的政治正确,禁闭了任何自由言论的空间;追求个性的表演政治,通过身份政治的宣泄不断制造着自己的政治对立面。二者封闭了通过理性对话展开集体行动的公共空间,从而使左派政治丧失了政治联合的行动力,最终在白人民族主义的汹涌讨伐中黯然退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国和欧洲共享着相似的危机表征,但仍然分化出不同的政治立场。美国相对孤立的地缘处境,使其可以轻松抖掉自己对于世界经济和安全的承诺,并随时根据自身国家利益调整战略。于是当它发现无法在一个充满勾兑和反抗的经济和政治体系中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时,便通过民族主义的政治动员推卸责任,这给予了特朗普更多的回旋和调整空间。但由于民族国家体系导致的残酷战争记忆,以及后民族国家时代大国实力的竞争需要,欧洲注定要在一种联合的事业中孤注一掷,通过一个更大的共同体来安置自己的命运。也正因如此,当美国告别世界舞台时,德国成为自由世界的新领袖和西方精英的新宠儿,而坚持欧洲团结的马克龙也在同极右势力的竞争中胜出,成为法国的新总统。
这种多维和复杂的现实,也给政治过程带来不确定性,从而使得2016年的政治和文化讨论在希望和失望之间摇摆,在联合的信念和孤立的意志之间起伏,在开放和封闭之间胶着,在信念的政治和利益的政治之间博弈。这使得尽管特朗普可以被民众簇拥着登上总统宝座,也不得不在战略和政策调整中经受利益集团的掣肘和枯燥的日常政治的考验。危机的长期性和斗争形势的复杂性,不断消耗着重建的热情和意志,阻碍着政治重建发展为一个能够博取左右共识的“政治时刻”,而危机的历史必然性附和着“帝国兴衰”的古训,让这场拯救充满了宿命论的论调。
这种不确定性,构成2016年历史哲学的底色。不确定性意味着一种新的历史时刻,它力图回复被“历史终结论”所终结的人类发展的多元性;不确定性意味着一种未决的政治状态,它必须在“帝国和平”的幻觉破坏之后,寻求新的实力均衡结构,从而再造和平;不确定性意味着一种个别性的政治意志,它通过民族主义的感情动员,修补被空洞的普遍意识撕裂的共同体。它是悲观的,镌刻着一个去乌托邦世界的阴暗色调;它是乐观的,因而随时准备迎接一个新的和平的保卫者。
《法意看世界》编委会
2017年11月29日
目录
年度推荐
· 特朗普的新世界秩序
欧洲的危机
· 欧洲联邦主义理想缘何湮没,又该如何重生?
· 美国在玩火,欧洲莫盲从
· 美国放弃领导权,德国将决定西方自由世界的命运
· 欧美国家已经深陷“代表制危机”
· 选举为什么对民主有害?
· 欧洲危机的根源在于左派的衰落
· “布基尼事件”引发法国公共舆论漩涡
· 法国如何应对伊斯兰的挑战?
· 自由民主的空洞和虚无凸显伊斯兰的价值
国际战略
· 中俄扩张性外交政策将引发欧亚地缘政治危机
· 中国地缘战略的四个层次
· 中美南海航行自由的法律和战略较量
· 国际法的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
· 英美学者激辩美国盟友体系去留难题
· 自由贸易的“阴谋”:1846-1896年间英美的帝国与经济全球化之争
· 信息战:“灰色地带”的生死较量
· 重塑国家的“第四场革命”:西洋版《变法通议》
· 城市带的兴起与民族国家的衰亡
· 欧亚新范式——中、俄、伊共治
美国大选观察
制度政治
· 不成文宪制衰落导致美国政治深陷“混乱综合征”
· 让智者治国,无知者不配投票
· 美国选举人团制度产生的根源:保护蓄奴州
认同政治
· 美国大选与美国核心价值观的迷失
· 美国例外论:美国版本的国家主义
· 卡佩尼克拒绝向国旗行礼,美国“爱国主义”之争再起波澜
· 美国面临的两个致命威胁:债务和第三世界化
· 美国学者重提“大熔炉”概念,欲修复美国的认同危机
· 特朗普vs希拉里:只计较物质利益,不关注普遍理想
· 单身女性:最具潜力的政治力量
· 身份自由主义的终结
民粹政治
· 美国大选:公共政策败于民粹主义
· 新的政治分歧:民粹主义vs世界主义
· 边界战取代文化战,成为美国政党认同新标准
· 特朗普与美国民粹主义
金钱政治
· 美债之争:美国政府能否“有债必偿”?
· 经济金融化:美国资本主义“新常态”
· “没有学生的大学”,还是拿钱办事的说客?
· 美国共和党发起修宪运动,以控制联邦政府预算
阶级政治
· 教育分化导致英美政治分裂
· 美国政治的区分标准是阶级,而非身份认同
党派政治
· “豪车自由派”的是与非
· 美国政治中的“阶层倒转”
· “人民党”是如何背叛人民的?
· 硅谷是如何改造民主党的?
· 后特朗普时代的两党应何去何从?
代际政治
· 为什么美国80后如此愤怒?
解密特朗普
· 特朗普现象:美国政治拉美化的标志
· 特朗普现象:法西斯主义的崛起还是民族主义的回归?
· 扩张性帝国体制的失败导致特朗普的崛起
· 特朗普现象:民主过盛还是民主不足?
· 西岸施特劳斯学派与特朗普的崛起
俄罗斯问题
· 渴望帝国而不得是俄罗斯的历史宿命
· 《纽约时报》涉俄报道的丑闻与谎言
· 西方世界的千年恐俄史
法意观察
· 从洪灾到桑斯坦、从赵薇到李普曼:认真聊聊公共舆论
· 杰赛普的中心与边缘: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模拟法庭与中国法科生
· 我们的父母如何看待中国?
· 我的父亲母亲
编后记
编后记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和法治体系的逐步健全,以部门法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律职业教育也取得长足进步。而伴随着中国和世界经济与政治体系的不断融合,中国也日益成长出一个能够展开跨国法律合作与对话的新精英群体。法学院教育主张法律体系的神圣性和自足性,因而鼓励发展“法律人思维”。它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一定的技术规则,娴熟地理解和诠释既定法律体系内部的理性构造,从而最终实现司法审判过程的合理化。
在我们看来,这种高度“法条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并不足以培养适格的法律人才,它没有考虑到作为一个变革社会,中国的法律形成过程是在民俗、习惯法和现代理性化的互动中,在国家战略、公共政策和司法判决的多重构造中实现的,因此法律不仅仅是落实为国家意志的成文规定,而恰恰是形成这种国家意志的讨论过程和落实这种国家意志的多元机制。如果不对这种具体的法律情势有所了解,就可能陷入僵化的法律囚笼之中,因失去法的社会性和常识性而蜕变为教条主义者,或因无法应对法律适用过程中的各种空隙和断裂而蜕变为法律无用论的虚无主义者。由于对西方法律的机械移植,中国的法条主义还带有一个高度“西方中心论”的理论预设。放在中国深度参与并主动塑造全球化进程的历史背景下,如果继续秉持这种态度,那么中国的法律人将在批判性和创造性阙如的窘境之下无路可走。
北京大学法学院凯源楼
本着这种意识,北京大学法治研究中心从2009年起开设“法律与公共政策”的硕士培养方向,致力于在一个更为开放和广阔的知识视野中塑造一种新的法律人格。“法意看世界”就是这种探索的成果之一,致力于构建一个关于法和世界的新想象模式:它将法理解为一个历史的、动态的生成过程;它依托于特定社会的具体情势,并不断在这种情势中否定和创造自己的新形式;它将世界理解为一个需要认识、超越和改变的客体,而不是一个只供模仿和崇拜的主体;它反对那种将自我“他者化”的殖民意识,从而在这种批判性中完成新一轮的心灵祛魅;它主张通过重新激发主体性、情感生活和意义世界,培养能够适应变革时代的、具备战略和政治意识的新法律人。
这种他者化的意识,决定了我们理解和观察的“世界”仍然是高度西方中心性的,虽然生成于特定的西方历史经验,却主张自己对于人类发展的普遍性意义,当它和实证法思维相结合时,便形成了紧密禁锢中国法律人的思维枷锁,心灵解放的缺乏也就封闭了法律人的创造性。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对西方世界的再认识,而不是满足于人云亦云的个体感受和经验,构成法律人“思想解放”的新起点,则必须在对西方更深刻的审视之中实现自我超越。
本书的整理和出版便致力于通过对西方世界的真实报道和历史还原,来解构附加在这个“世界”之上的神圣性意识。这种意识体现为构成本书主体内容的编译部分。由于法学院的教育背景,我们将编译题材放在围绕国际战略、政治和法律体制的公共讨论上,在材料来源方面兼顾学术期刊和公共媒体,并致力于发掘那些长时段的、有较强理论价值的、有较强代表性的观念性讨论,从而有助于国人发现和理解一个真实、鲜活生动的意义世界。与此同时,我们不希望对世界的理解过于稀薄,因此在编译的“大头”之外,另外添加了法意观察版块,从而为读者呈现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与公共政策方向研究生对于家庭和社会、大学和教育、中国和世界的观察与思考。它们可能异于同本书主题有关的宏大叙事,却在更真实的层面反映着这个群体的学习、思考和生活。
除了法律人的问题意识和知识背景,我们认为《法意看世界》拥有一种更具历史感的文明自觉,因而理应被视为自晚清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的历史行程的一部分。凭借着这种自我否定、吐故纳新的精神和勇气,前辈们通过几代人的开拓和创新构建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新中国。而今,在新时代政治和历史意识的感召下,那个一度让中国感到陌生的世界和文明,早已内化于国人的时空观念和自我意识中。其内在性,让这种探索更为迫切,因为它旨在回答国人对于世界的新想象,从而构造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新生活方式。它的主体性让这种探索更为从容,因为它真正将西方变成了一个被观察者,从而在一种更具批判性的审视中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历史价值。
本书的所有内容由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学生——其中大多为法律与公共政策方向硕士研究生——编译整理完成,并且多数已经通过“法意读书”微信公众号(pkunomos)推送过。我们在这种点滴的细碎积累之上,构造出这部具备“思想年鉴”性质的文集,并愿意将这种追踪发展为长期连续的系列工作。虽然本书主要由受过法学教育的学生们来整理,但它关注的议题却覆盖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具备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尤其适合作为了解西方当代思想和文化辩论的通识读物。在编译、整理、推送和出版过程中,我们收获了无数粉丝的点赞和深刻评论,也得到了专家学者和出版社编辑们的支持与帮助,这构成我们努力探索的不懈动力。由于水平和学识所限,本书也注定存在多方缺陷。在这个意义上,本书的编辑和出版是对话性和开放性的,它期待着苛刻读者的质疑和批评,如同它期待着热情读者的鲜花和掌声一样。
《法意看世界》编委会
2017年11月29日
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购书页面~~
快来剁手吧!!
责任编辑:适芝
技术编辑:空二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