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孙竞超|哥大法学院内外:与美国访学相关

法意读书 2020-09-04


法学院内:美国人在学什么?


1.The Law of Democracy: Legal Structure of the Political Process (5th ed.2016,by Issacharoff, Karlan, Pildes),还包括2017年案例增补本。

我很幸运得到赴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学的机会,尽管临行前得大师兄“耳提面命”不要选课太多分散精力,但还是对美国法学院如何教授宪法颇为感兴趣,于是决定精中选精,每个学期选择一门课旁听。秋季学期,我没有旁听大名鼎鼎的宪法史学者PhilipBobbitt教授的课,而是选择了一门更为实务性的宪法课,即JamalGreene教授主持的“政治程序法”(The Law of the Political Process)。


这门课是开给JD二年级学生的,全课堂里只有我一张亚洲面孔,算上一位澳大利亚旁听生只有两个“外国人”,算是一门非常纯粹的美国法学生上的课。


The Law of Democracy: Legal Structure of the Political Process是本课的唯一参考书,从体例上看,这是一本非常典型的案例教材,至今已经出了5版,在法学院可谓推崇之至。此书的厉害之处在于,若是一个法学生想在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的“宪法律师”,那么本书必读。这本书凭一己之力创造了一个称之为“民主之法”的研究领域,为美国民主的法律解释提供了一个系统性说明。该书第5版是十年之内的最重要修订,增加了许多关于美国民主的新的法律变化。本书按照个人投票权的历史发展,当前关于选区不合理划分的斗争,州与政党关系,与竞选资金改革有关的宪法及政策争论,民主政体中的多数人统治与少数人的公平代表之间的张力等几部分,将相关案例组织起来,让我们得以看到美国的政治人,尤其是美国的宪法律师和最高法院大法官们组织辩论,挑战“民主之法”的策略和行动,也得以感受到富兰克林“一个共和国,如果你们能保护好它”所体现的以行动捍卫民主的美国精神,或许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本书可以为在中国研究美国宪法的学者和学生们提供一个别样的视角,与笼统地讨论“马伯里案”“司法审查”或更为抽象地讨论美国宪法文化相比,本书告诉我们:关于美国民主的法律解释,问题要远远多得多;而关于讨论这些问题的方法,案例分析无疑是上选。


2.Processes of Constitutional Decisionmaking, (6th ed, 2014, by Brest, Levinson, Balkin, Amar, and Siegel),阿玛教授在课程大纲中尤其强调,选课生必读第六版,第五版不管用了。

春季学期到来,我选择旁听了耶鲁大学法学院Amar教授主持的“美国宪法”(American Constitutional Law),充分地感受到了教授的敏锐与激情。这门课主要面向JSD和LLM,基本上都是像我一样的“外国人”,Amar教授希望通过本课介绍美国宪法的主要议题——人民主权、分权、联邦制和权利问题,同时介绍与宪法解释相关的基本技术,参考书共5本,全部带有“Amar”标识,这里推荐其中“老”一点的三本(另外两本分别是Amar, The Law of the Land: A Grand Tour of our Constitutional Republic(2015)和Amar, The Constitution Today: Timeless Lessons for the Issues of our Era,比较而言,这两本书中的议题更与时俱进,贴近我们今日生活中的美国宪法,而另外三本对于法学生来说则更为基础,覆盖的议题更为全面)。


《宪法决策的过程:案例与材料》(第四版)曾由张千帆老师等人译介到国内,但因为是多人合作的译著,翻译质量有些参差不齐,我自己在大四的宪法课上用过英文第五版,如今有机会听编者“现身说法”并使用最新的第6版,感到非常幸运。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与一般的美国宪法教科书以“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作为开篇案例不同,以“麦克洛克诉马里兰州”案作为第一案,全文引用案例,并增加了尽可能多的与案例相关的国会辩论、总统意见等等,意在告诉我们:参与美国宪法决策过程的不只有最高法院,宪法决策的过程是三权、联邦与各州共同行动的结果,必须从案例的判词中逐字逐句地将不同权力之间的对抗与妥协给读出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一个宪法决策本身的复杂性。


通过跟随Amar教授逐段阅读案例,我渐渐明白了教材编者的意图和逻辑,也非常欣赏他“于字里行间阅读”(readingbetweenthelines)的文本主义解释方式,这本教科书可能不大适合推荐给只希望对美国宪法“有点知识”的法学生,但却非常适合教材编纂者和美国宪法的教授者们:抓住单独案例中的一些关键段落理解美国宪法问题当然是头等重要的,但对于法科生的教育来说,学习这些决策是如何产生的或许同样重要。


3.America’s Constitution: A Biography (2005, by Amar).

Amar教授在该书“前言”中称,力图写一本面向大众的宪法书,逐条、逐修正案(articlebyarticle, amendmentbyamendment)地带领大家了解美国宪法的条文,同时认识美国宪法在近三个世纪时间中的历时性变化——从自己的阅读感受出发,我觉得教授做得非常成功。


首先,该书非常具有“Amar特色”,完全贯彻了他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从故事开头一直到今天面貌的叙事特点,面面俱到,又详略得当。其中蕴含着作者许多关于宪法文本的“固执己见”,作者使用的修辞也让人读来很有激情(这与他在课上给人带来的感受非常相似),读来帮助我澄清了许多关于美国宪法的误会。


同时,这本书也不是“一个人的独秀”,Amar在尾注中提供了丰富的不同观点和评价,Amar自己也曾经在《耶鲁法律评论》上发表题为“America’s Constitution and the Yale School of 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的文章,将自己的这本书放在宪法解释“耶鲁学派”的学术背景之中,清晰区分了自己与其他学者在问题意识和方法论上的异同之处,Amar在文中重点介绍了William Crosskey为耶鲁学派划定的问题域,CharlesL.Black和JohnHartEly的方法论自觉,HaroldKoh关于国家地缘安全的新逻辑与问题意识,以及BruceAckerman的跨学科综合分析等,我相信,将此文章与该书结合起来读,想来会有更多收获。


4.America’s Unwritten Constitution: The Precedents and Principles We Live By (2012, by Amar)

在《美国宪法传》的基础上,阅读Amar教授的《美国不成文宪法》就像是打开了一个认识美国宪法的新天地。Amar教授认为,对于美国人来说,一部成文宪法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理解隐藏在成文宪法背后的“不成文宪法”,人们便不能理解美国人为什么认为他们的宪法那么重要,甚至不能理解成文宪法本身。


美国的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是宪法的一体两面,话虽如此,Amar教授也指出,荣耀的成文宪法传统往往会掩盖不成文宪法的意义——这不是什么好事。


在解释方法层面上,Amar认为“活宪法”(LivingConstitution)与严格文本主义之间的对立更加剧了成文与不成文宪法理解之间的对立,尽管自诩为文本主义者,他试图通过该书调和文本主义者与“活宪法”支持者之间在宪法理解上的龃龉,以人民的名义,将这部宪法称之为一部“真宪法”(America’s Lived Constitution)——就像杰斐逊总统在就职演说上试图平息两党争斗、推崇国家团结一样,Amar教授庄严宣告:我们都是文本主义者,我们都是活宪法主义者(We are all textualists; we are all living constitutionalist)。


在本书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宪法解释方法论上的某种调和,更能看到Amar一如既往地拓展宪法解释和议题的努力,这一次,他不但逐字逐句,逐条逐修正案地解读了宪法,还将宪法视为无数人与时俱进的共同政治行动,谈论了制宪者们的宪法、大法官们的宪法、作为“崇拜偶像”的宪法、妇女们的宪法、总统的宪法、国会的宪法、政党的宪法、基督教的宪法甚至是属于未来的宪法,令人大开眼界。


目前仍在美国学习的我常常留意不同美国人学习、认识美国宪法的途径和方式,曾看到大大小小博物馆里张贴的宪法原则,也曾看到专门画给小朋友的教育动画,还曾见到哥大法学院一进门冲击力很强的“宪法墙”以及随处可见的、免费发放的、各种版本的宪法小册子(我注意到,Amar教授上课就随身带着一本翻得旧旧的、红色封皮的《美国宪法》),深切地感受到美国人在宪法教育上的“从娃娃抓起”和“无所不用其极”。不得不说,对于法学生、特别是与时俱进的法学生来说,Amar教授的这本书提供了一流的宪法教育,哪怕只是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一章或几章,也会擦出许多智识火花。


法学院外:美国人在想什么?


5.#Republic: Divided Democracy in the Age of Social Media,Cass R.Sunstein, 2017-3-14.

出国前,因为工作需要阅读了“法学界的网红”——桑斯坦教授的《#Republic: Divided Democracy in the Age of Social Media》一书,顺着他的思路,突然对“各种道听途说来的美国人的观点是怎么产生的”这一问题产生了兴趣,于是一鼓作气,将桑斯坦利用行为科学分析人们在新兴通信技术中产生、传播信息的方式及相关的法律问题的著作和文章都翻出来读了一遍。


来到美国以后,亲眼目睹了美国人在Twitter上声势浩大的#MeToo运动,以及最近随着各地游行兴起的#FutureIsFemine,再到亲见了遍布学校、教堂、地铁、公园各处的标签符号,顿时觉得桑斯坦教授诚不我欺,当下的美国,确实是一个“标签共和国”,人们以Twitter标签为旗号就特定议题表达看法,组织行动,美国人还会将他们关注的标签做成吃的穿的用的,用标签表达自己的身份认同。然而,相同的标签让美国人在彼此之间找到了“朋友”,不同的标签也让整个社会更加极化分立,这不禁让人想到托克维尔近两百年前对于美国人政治生活的描述——倘若人们同床做异梦,彼此敌对抗拒,说合众为一不如说两国对立。


桑斯坦并没有在书中直接表达对这种政治极化和社会分裂的批判,而是采用一种在行为科学分析中更为“技术性”的方式,告诉我们美国人是怎么想问题的,以及为了民主的目标和共和国的存续,美国人应该怎么想问题。想来,这本书对于我们理解美国人,尤其是越来越依赖于社交媒体的美国普通人们怎么想问题、想什么问题,会提供一些有益的提示。


6.Fire and Fury: Inside the Trump White House, Micheal Wolff, 2018-1-9.

这本书之“火”的确让我感到吃惊。还未上市就位列亚马逊热销书榜首,网上预售异常火爆。该书上市以后,各大媒体报道铺天盖地,褒贬不一,而希拉里更是因为朗读书中段落吐槽川普,在社交媒体上又火了一把。作者伍尔夫的这把“火”还从线上烧到了线下——走在纽约街头,甚至是不经意听到饭馆里邻桌一家老小的饭后叙话,都能发现有人在谈论书中描述的情节,如果你没读过或不了解这本书,跟身边的人聊“政治话题”时都会觉得尴尬。只能说,美国人的生活中有星战,有美式足球,有超级英雄,更有政治八卦。


为什么美国老百姓喜欢看这些政治八卦?可能的原因是,他们习惯了以一种“娱乐至死”的心态关心政治,伍尔夫笔下的川普白宫,无论信息源可靠与否,都要比漫威漫画真实,比《纸牌屋》复杂。在该书中,伍尔夫以“半个内部人”的身份,按照时间顺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一心求败的总统候选人是如何一步步被“赶鸭上架”当上总统的,也为我们展示了川王宫廷中野心勃勃的大员们是如何在“通俄门”阴影下既抱团取暖又相互猜疑的,也让我们看到了国师派、建制派和婿党是如何为了自己的政治议程而宫斗的,情节跌宕起伏。


而如果对我国历代政治兴衰有所了解,就一定不会对伍尔夫笔下白宫众人的斗争感到陌生,甚至还能产生一些共鸣。对美国老百姓来说,他们的生活深受白宫政治影响,读来难免“怒火中烧”;而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伍尔夫的这本书娱乐感很强,我们完全可以以一种隔岸观火的心态读上一读——但切记,千万不能“认真”,以为该书就是美国白宫政治本身。


来自“雅理粉”的特供

书名:《林肯:在内战中:1861-1865》

             (Lincoln's Constitution)


著者:(美)丹尼尔·法伯


译者:邹奕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第1版


本书收于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田雷教授主编的“雅理译丛”


推荐语:

  

“川普元年”已经过去,但从社会到国家,从个人到政府,美国的极化政治却愈演愈烈,哪怕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在衰弱,全球依然同此凉热,无人无国可以独善其身。因而,认识这些离奇现象自然成为“认识你自己”的一部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认识当下世界的方式,法伯教授在《林肯:在内战中:1861-1865》一书中采用“以史为鉴”的方式无疑是成功且值得借鉴的,对于法科生尤其适用。该书与美国制度和内战历史有关,不乏趣味且有所助益:趣味在于,如果将其看成是一部美国内战史或另类的“林肯传”,你会发现,法伯教授的叙述中无处不在的与读者的交流,他就像一位出色的导游,确实是在努力还原一个跌宕起伏的历史情境,并热情地邀请读者参观之、感受之;同时,他又拒绝了针对林肯总统的任何“造神运动”,而是将其视为一个法律人、一位危机中的总统,全书以广泛存在的、对林肯的质疑始,以呼吁对广义的权力行使者的信任终,既赞扬了林肯的能力,也指明其受到的约束。助益则在于,法伯教授敏锐地把握住这场宪法危机中的“联邦制”“总统制”两个核心要素,层层深入地围绕二要素的原则和实践展开讨论,揭示出美国内战在宪法维度上的复杂性,同时也引申至更深刻地关于法治,特别是战争/危机时期的法治问题的思考,想来,这对习惯于常规、甚至是“佛系”法治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一场头脑风暴。

    

对于寒假中的法科生们,或许更为重要的推荐理由在于:法伯教授期待我们能够带着他提出的问题思考当下的危机——如果只是作为消遣,可姑且将该书当成一本关于当前美国时事的“观影指南”,试着搞清楚美国人彼此都在吵些什么,再来想想似乎“比美国人更关心美国的”国人们都在说什么;如果想要做些严肃的“冬日思考”,则不妨重点关注该书中关于美国总统制的讨论,透过一出出政治闹剧,思考总统与法治的关系问题。

    

总之,该书开卷有益,掩卷有味。

作者简介



孙竞超,北京大学2015级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兴趣为美国宪法理论,美国两党制。交流学校: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交流时间:2017年8月-2018年8月,为期一年。

责任编辑:史微

技术编辑:雨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