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凯丨五本书,带你揭开英国君主制的神秘面纱

法意Nomos 法意读书 2020-09-04


五本书

带你揭开英国君主制的神秘面纱


英国在宪政领域对于近世的影响可谓深远。没有英国在制度和思想层面为现代民主提供的先例,当代政治很可能是另一种样态。然而,英国的政治与法律思想也给人们提供了诸多在语义上令人捉摸不透的概念。譬如“王在议会”、“女王(国王)陛下最忠诚的反对党”,“王低于和高于法律(REX INFRA ET SUPRA LEGEM)”,以及“国王的两个身体”,这样一系列模棱两可,或者说富有张力的概念。这些概念某种层面上构成了英国政治—法律思想的底色,迫使我们不能以一种片面的、单一的路径去理解英国和及其宪政体制。


2018年,随着恩内斯特·康特洛维茨的《国王的两个身体:中世纪政治神学研究》和马克·布洛赫的《国王神迹:英法王权所谓超自然性研究》两本重要译著的出版,君主制,或者说关于神圣王权的讨论,重新成为中文政法学界的热点。


然而这事实上反映了对于君主制研究长期以来的一种焦虑,即我们可以大体以一种韦伯式的去魅视角去看待君主制在国家建构和现代转型时期的制度性作用,却难以找到一种合适的进路去讨论王权本身的神圣性和神秘性。什么是神圣的?神圣性以何种方式来运作?神圣王权为何会长期存在?因此,本次推荐5本有关英国君主制的学术专著,试图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在历史上作为最主要政体形式的君主制本身。



荐书人

王凯

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2018-2019)

博士研究方向:英国宪法,都铎——斯图亚特时期君主制



01

《国王的两个身体:中世纪政治神学研究》


(英文版)

(中文版)

The King’s Two Bodies: A Study in Medieval Political Theology

Ernst H. Kantorowicz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6

中译本

《国王的两个身体:中世纪政治神学研究》

[德]恩内斯特·康特洛维茨 著

徐震宇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康特洛维茨的《国王的两个身体》在西方学界早有盛名,无论是出版伊始的诘难还是晚近的赞誉。年初中译本的出版问世,使得君主制、政治神学、国家与教会等议题重新成为政法学界关注的热点。作为一本“万花筒”式的著作,千余字的推荐必然无法一一涉猎。此处仅就笔者关注的问题略谈一二。


经由此书,“国王的两个身体”概念有望成为人们思考君主制、国家建构等问题的背景性概念。“大写的国王”与“小写的国王”的区分,几乎可以涵盖于一切带有神圣、尊荣之色彩的职位拥有者。无论它是君主、总统或者公司总裁。从某种层面上说,《国王的两个身体》一书不应该仅仅是相关领域学者理解现代国家建构的一种非韦伯式的,也即政治神学的进路,也可以成为普通读者理解日常生活各类职位拥有者的一种途径。毕竟,贯穿此书的“合众体”(corporation)一词,更多是以“法人”的意思出现。


此书阅读难度之大,在于读者既有知识储备的差异局限了能够从康氏著作获取的“养料”,而非在论述主线上的晦暗不明。康氏从普劳登的判例报告入手,追溯独体法人概念的生成史。“国王在他里面有两个身体,即,一个自然之体,一个政治之体。他的自然之体是一有朽之体······他的政治之体乃是一个不可见、不可把握之身体,由政制和治理构成······”通过回溯至十一世纪末诺曼无名氏的文本和奥托二世的微缩画,呈现基督二性理论对于王权的影响,而后由十三世纪西西里的弗里德里希二世和英格兰的布莱克顿展现法律对于王权的塑造,之后以教会奥体和王冠概念阐释中世纪晚期政治体的延续性,最后回到卷首的设问,给出了“王家信条”的图景:“‘国王的两个身体’分开以及联合,产生出了一种政治性道成肉身的教义,这是尊荣或政治之体抽象的道成肉身,并由此带来了一个全新、世俗化版本的位格性合一,在其中,第一和第二位格,即尊荣与国王联合在一起。”然而,此后关于但丁的一章,开启了另一个问题的论证,即世俗化的人道宗教问题,这多少影响了全书论证的清晰度。


即便仅以“王家信条”作为某种结论,也足以体现现代国家的基督教神学因素。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康氏中译本更为重大的意义,是将基督教神学的维度带回至政法研究的视野之中。现代国家的兴起,不仅仅是国王与其他政治势力的斗争,也不仅仅是经济——社会结构变动的产物,也包括着“教会——国家”这一同样重要的主线。一方面,教会的奥秘之体为世俗国家提供了“头——身体”的制度参照,基督论则为王权提供了“永恒性的光环”。另一方面,神化国家与国王也是民族国家兴起不可或缺的一步。在此之中,基督二性理论和共体不死理论成为了国王政治身体神性色彩的理论源泉。这一切,在既往研究中,往往被忽略甚至遮蔽。可以这么说,康氏的著作,让我们无法再对政治神学视而不见。


然而,我们还是需要注意,《国王的两个身体》一书,即不是史学著作,也并非规范意义上的思想史和观念史作品,它更像一部概念史研究。我们不能将康氏呈现的思想世界当做真实的历史,并且某种程度上,要时刻警惕“拟制”(fiction)背后的“虚空”——也许并没有一个真实的政治语境去对应康氏的理论谱系。在这个意义上,萨瑟恩也无疑是对的:“追随康托洛维茨教授在中世纪寻找‘国王的两个身体’之旅,就好比在黑夜里的陌生国度里漫步,景观是时断时续的,尽管有时也不乏壮观瑰丽,但要想凭此辨识出这个国家的样貌是不大可能的”。


02

《国王神迹:英法王权所谓超自然性研究》


(英文版) 


(中文版)


The Royal Touch: Sacred Monarchy and Scrofula in England and France

Marc Bloch, J. E. Anderson trans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3

中译本

《国王神迹:英法王权所谓超自然性研究》

[法]马克·布洛赫著,张绪山译

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


如果说,康特洛维茨借助呈现“国王的两个身体”的概念史,将神学带回至政治研究的视野,那么马克·布洛赫的《国王神迹》则借助一个处于正统历史学边缘的社会现象(按他的术语“集体表象”),解释了前去魅时代,为何需要神性的王权,以及神圣王权赖以存在的土壤。正如他所说:“一位国王毕竟不同于一位普通的高官,一种“尊崇氛围”环绕着他,这种“尊崇氛围”并非只是源于他所履行的职责。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拒绝正视笼罩在王冠上的超自然的光环,那么我们怎能理解一些历史阶段所存在的如此强烈而独特的忠诚感呢?”


马克·布洛赫很精妙地呈现了“国王奇迹”的开端,或者说政治动机。当圣化礼成为了国王神性的来源时,这事实上是一把双刃剑——究竟是国王自有神性,还是教士造就了国王。为此,当“圣化”一词在中世纪就意味着治病能力的时候,“他们迟早必定作为医师而出现”。英法历代的王朝政策,一直如一位真正的医师一般,把脉着民众的心理。瘰疬病治病仪式几次主要的发展,事实上都与国王的江山是否安稳密切相关。治病仪式最初的发展正是在教皇革命时期。此后,每当英法国王王权式微之时,国王们都会更频繁地展开治病仪式。“每当受损的王室声誉需要修复时,王权宣传员所偏好的主题几乎总是涉及全部神圣王权,特别是神奇治疗能力。”马克·布洛赫甚至这么说:“如果历史学家试图探索人们对王权忠诚的细微变化过程,那么有关国王接触的统计将引起他的兴趣。”除了王朝政策的因势利导,民众为何愿意相信国王的奇迹的存在?作者指出,“除非人们早就期待从国王手中寻求奇迹,那么就不会如此轻易地宣称奇迹的存在······正是一定有奇迹产生的信念,促成了人们对奇迹的信仰。”从国王奇迹这样一个微观的视角,马克·布洛赫为我们揭示了神圣君权不仅源于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更源于民众的心理。因此,当民众接受了理性的思潮之后,神圣君权赖以维继的土壤也就不复存在了。


除了内容的精当,《国王神迹》声名卓著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其研究方法。如同意大利版序言所说:这部书的独创性使它在专家圈之外亦具有生命力;但这种独创性主要不在于其结论的新颖,而是在于它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它使用极为芜杂的文献,如神学、医学、法学方面的著作,政论、行政文书、民俗学报告、绘画、版画、编年史、史诗,来重构一个统一的历史问题;所用材料之广博,不禁令人想到瓦尔堡与他的后继者们也是在那些年间所开展的研究。《国王神迹》是那种“跨学科研究思路”的一个实例。


03

The Early Tudor Theory of Kingship


The Early Tudor Theory of Kingship

  Franklin Le Van Baumer

New York: Russell & Russell, 1966


那么,在“国王二体”理论形成的都铎王朝时期,人们所秉持的又是何种君权观念?或者说,在都铎时期,人们是如何理解君主制本身的。在富兰克林·鲍默看来,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鲍默是耶鲁大学的历史学家。他毕业于耶鲁大学,并先后任教于纽约大学和自己的母校。他专攻思想史,主要论著有《西方思想的主要流派》(Main Currents of Western Thought),《宗教和怀疑论的兴起》(Religion and the Rise of Skepticism),《现代欧洲思想》(Modern European Thought)和本次推荐的《都铎早期的王权理论》。


作者试图在此书解释这样一个问题,即在16世纪西欧主要诞生所谓“新君主制”的地区,法国有博丹,意大利有马基雅维利,然而在英国,却没有一位能够与上述两者齐名或能够完整提出君主制理论的思想家。为何如此?以及都铎时期的王权观念究竟是何种样态?


在鲍默看来,唯有在一个政治体内部出现动荡乃至于分裂之时,思想家们才会尝试在理论上设想一个“完美”的君主形象。无论是玫瑰战争时期的福蒂斯丘,还是博丹、马基雅维利所处的政治环境,皆是如此。然而在都铎王朝时期,政治体内部的紧张被外部的压力——宗教改革所导致的国王与教皇的冲突——所掩盖。因此,至少在都铎前期,英国思想界的思考,都聚焦于“王权至上”(Royal Supremacy),即世俗政治权力高于教会的精神权力,而非去思考君主或者主权者的权力是否应该受到限制。作为都铎王权理论的塑造群体,王室宣传家们的小册子散布着宗教改革之后,源于路德宗的服从论,并将其改造成更为世俗化的非抵抗理论。此外,在都铎一朝,无论是亨利八世时期还是伊丽莎白时期,整体的社会氛围皆弥漫着对于权威的崇敬(the cult of authority)。而对于君主的崇敬,不仅是王室宣传家的作用,更多的是源于宗教改革之后,英国朝野对于天主教入侵的恐惧。这种恐惧不仅包括军事入侵,也包括由于女王的婚姻潜在地可能导致天主教王室成员在英国继位。


因此,都铎早期的王权理论,大体上是围绕着“国家——教会”之争而非“君主——议会(贵族)”之争而展开的。归纳起来有两点。一是“王权至上”。借用“两剑论”,世俗的剑压倒了精神的剑。国家获得了支配宗教事务的权力。在这一过程中王室宣传家论争的对象不仅是教皇,也包括大公会议以及国内的教士阶层。二是“王在议会”作为最高权力。鲍默特别提醒我们,不应该将所谓“King vs Parliament”或者“King vs Law”的前见代入至都铎时期的思考。因为在那个时期,国王和议会中的贵族基本处于对抗教皇的“统一战线”之中。在这个外部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之前,并没有人去尝试用法律或议会去对抗君主的特权。类似的思考得到十七世纪斯图亚特王朝时期才逐渐产生。


总体上看,鲍默的《都铎早期的王权理论》将那一时期散见于王室宣传家(圣杰曼)、大主教(加德纳、克莱默)、政治家(托马斯·克伦威尔、沃尔西、托马斯·莫尔)关于王权观念的思考按照特定的线索加以归纳呈现,从而避免成为一般意义上的政治思想史论著。对于研究英国君主制的学者而言,是一本很好的思想图骥。


4、Alterations of State: 

Sacred Kingship in the English Reformation



Alterations of State: Sacred Kingship in the English Reformation

Richard C. McCo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2


如果说,鲍默以更为接近传统思想史写作的方式去呈现特定时期的王权理论,马克·布洛赫从一个近乎被传统史学遗忘的治病仪式入手去探讨王权神圣性的运作机制,康特洛维茨则从追溯“国王的两个身体”这一观念的中世纪起源,去呈现神圣王权在观念上如何被塑造。那么理查德·麦考伊(Richard C. McCoy)的《国家转型:英国宗教改革下的神圣王权》(Alterations of State: Sacred Kingship in the English Reformation)一书也许为我们提供了第四种进路,即文学批评的进路。


作为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和研究生院的英语教授,他专长于16-17世纪英语文学,尤其是斯克尔顿、莫尔、西德尼、莎士比亚和弥尔顿等人的著作。此外,他的研究领域还涉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政治、宗教和文化等领域,尤其是宗教仪式和肖像学等方面。正是基于不同的学术背景,麦考伊的著作不同于上述或以一个具体的制度,或以观念史的梳理作为研究方式,他以英国宗教改革时期(都铎和斯图亚特两朝)四位主要文学家——约翰·斯克尔顿(John Skelton)、莎士比亚、约翰·弥尔顿和安德鲁·马韦尔(Andrew Marvell)——的作品为媒介,去呈现至少在英国识字阶层,是如何理解君主制和王权的神圣性。进一步地,通过分析不同时期文学作品对于君主制评价的微妙变化,来呈现在天地变色的宗教改革时期,神圣王权所受到的冲击和冲击之下的对策,以及,它最终的消亡。


既往的研究认为,亨利八世挑起的宗教改革,宣称的国王至尊和神授君权统治,针对弥撒仪式进行压制,以及伴随着通过国王肖像和王室庆典取代圣礼中的圣体以及耶稣殉难的十字架,以上种种,所引起的宗教论战,最终导致了内战、弑君、复辟以及光荣革命。麦考伊则认为,英国君主们通过将作为社会一体化力量的圣餐中的圣体(the socially integrative powers of the host)转移至君主制和世俗群体的庄严仪式中(to the rituals of monarchy and secular community),完成了“圣灵的迁移”(a migration of the holy)。他指出,在宗教改革时期,新教徒猛烈抨击物质化的神圣性(例如圣餐),将其神圣的意涵从物质转向纯粹精神领域,将真在论(real presence)从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桥梁,降为一种空洞的概念。亨利八世通过神圣君主的观念,迅速填补了教义变革所带来的神圣性真空。换句话说,神圣君权,通过各种庄严仪式或排场(例如加冕礼、葬礼、巡游),重新成为凝聚社会属灵层面的物质性力量。这也正是本书第一章的主题:从真正论到国王在场(Real Presence to Royal Presence)。如他所说:“国王在场成为一种富有生气和救赎意味的真在论,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更为紧密的联系起来,远甚于以来作为外来势力的教皇权力。”


那么,英国人是如何理解这样一种神圣君权的观念呢?麦考伊所选择的四位文学家,实际上代表了亨利时期、伊丽莎白时期以及斯图亚特前后期识字阶层对于神圣君权的观感。四位作家中,只有斯克尔顿完全支持神圣君权。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揭示了在英国宗教改革时期,一种深深的不确定性,萦绕于神圣王权的观念之中”。约翰·弥尔顿则在他的《失乐园》一书中,尝试以一种激进的方式,去解构圣礼性王权的支柱。马韦尔则描绘这样一幅画面,即君主令人感伤的观感(查理一世被处决、安妮女王无子嗣)是如何腐蚀王权的神圣性。正如麦考伊所说:“国王从神圣的象征变为感伤的故事塑造了一种微妙但难以捉摸的国家转型,远比弑君来得更具颠覆性。


除了通过文学作品,麦考伊还通过对于绘画(例如亨利八世时期的《大圣经》封面),尤其是对于墓穴和墓碑重要性的分析,去尝试呈现神圣君主制的内在机理。对于亨利七世而言,基于军事胜利所诞生的都铎王朝并无基于继承而来的神圣性。因此他决意将自己葬在近乎圣徒般的亨利六世边上,从而获得“源于他神圣前任的遗体而来神圣的力量”,并且修建了恢弘的陵墓。然而宗教改革之后,炼狱成为了一种异端概念,使得爱德华六世和伊丽莎白一世都不愿意修建陵墓。基于国家象征的意图,伊丽莎白希望将自己安葬于西敏寺的礼拜堂。然而詹姆斯一世却将她移葬至玛丽女王身边。因为在他看来,西敏寺所赋予的神圣性,是属于他和他的王朝。所以在麦考伊看来,即便在宗教改革之后,新教徒不再相信所谓圣徒遗物,然而几乎每位君主都试图利用传统基督教信仰之中这样一种观念,即“圣徒的埋葬地是一个能够提供超自然力量的场域”。


从整体上看,麦考伊的《国家转型》一书,并非纯粹的观念史著作,也并非传统意义的文学评论,而更像是一幅关于神圣王权的油画。借助文学作品富有意涵的形象,去给那些在传统研究视角下晦暗不明之处上色。其中对于《哈姆莱特》当中,国王“鬼魂”的形象,与查理一世被处决之后,萦绕英国民众心中的“先王游魂”的比较分析,虽略有比附之嫌,却也着实精彩。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从四位作家的作品当中得到关于神圣王权在英国民众心中更为精确的理解,但文学作品本身毕竟是时代的产物,它能够反映出时代剧变的历史潮流中,神圣王权自身的变化。


05

The Monarchy and the Constitution


The Monarchy and the Constitution

Vernon Bogdanor

Clarendon Press, 1995


在从理论上回顾了英国君主制成型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在思想层面上的回应之后,我们还是得回归当下,看看现代民主浪潮下的英国君主制,又是凭借着什么,赖以维继。千禧年之交的英国,君主制在民主国家所扮演的角色再次受到严厉的审视。批评者认为君主制阻碍社会变革,象征传统的等级制度,早就应该被彻底废除。然而韦农•波格丹诺却不这么认为。他是格雷西姆学院荣休教授,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研究教授,不列颠学院院士。曾任牛津大学政治学教授。作为一名重量级的宪法学家,他同样也是英国宪法改革的推动者,在政治学、宪法学领域著述甚丰。他倡导采取比例代表制,支持保留君主制。他曾是数个国家的政府顾问,也是英国知名公共知识分子,时常出现在电视、广播和报纸中参与公共讨论。著作包括《新英国宪法》、《人民与政党制度》、《多党政治与宪法》、《英国的权力下放》等。


在《君主制与宪制》一书中,波格丹诺试图回应的,正是君主制对于现代民主制有何作用。通过梳理近三个世纪以来君主立宪制的实践,作者逐渐描绘出隐藏在具体历史事件背后关于君主制的一整套规则——惯例体系。伴随着三次宪政危机的试炼,君主、议会与政党之间的关系悄然发生着改变,君主制超脱于现代政党体制之上的角色也日益重要。因此作者认为,君主制对于现代民主政治起着积极的作用。从法律、政治和历史多个角度,作者指出君主制不仅无损民主,反而有助于民主制度的维系。君主立宪制并非陈腐不堪,而是一种具有稳固合法性基础的政体形式。


君主制和宪法正探寻这一问题的答案:“君主制度在现代民主制度中有怎样的作用呢?”正如戴西所指出的,英国宪法是一部“历史性”的宪法,此结果并非有意为之,而是自发发展的。在所有的制度中,君主制可能是最为植根于历史的制度之一。因此,对于君主立宪制的理解,必须从说明其几个世纪来的发展开始。


君主立宪制是受规则规制的君主制。这些规则有两种。第一种,规定君主个人的能力的规则——规定谁来行使权力。第二种,规定君主作为国家元首的宪法能力,与执行的关系——任命首相,与立法的关系——君主有权力同意或拒绝解散议会。有规则规定皇家的权力该如何行使。通过对这些规则的分析表明,君主的个人特权仍十分活跃,且有可能再次成为重要的宪法危机。本书分析了三次宪法性危机——1910年上议院冲突事件,1914年地方自治危机,1936年的逊位事件。除此之外,作者提出了一些对于未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思考,强调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中心主题——在20世纪末期,君主立宪制并未与民主政府不和,而是通过给予民主以合法性,稳固和维系了民主政府。


《君主制和宪制》一书并不像前面推荐的四本书,那么的“学术”。阅读它不需要太多的背景知识,可以成为一般读者了解英国及其历史的索引。一边看着Netflix的热播剧《王冠》,一般读着英国一流学者关于君主制的思考,岂不乐哉?



相关链接

孙竞超丨五本书,带你走进美国早期建国史

吴蔽余丨五本书,再现苏俄的革命和帝国之殇

叶蕤丨五本书,揭示美帝国扩张的宪法动力

张佳俊丨五本书,见证行政法治国的崛起

吴双丨五本书,展现19-20世纪的“文明与进步”话语

邵六益丨五本书,重新解读礼法传统


责任编辑:阿白

技术编辑:阿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