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阿里+万达”联姻的AB面:O2O扳局,还是抱团取暖?︱格局
转型6年有余,苏宁云商终于频繁占据了各大媒体头条。
从8月到9月,苏宁云商先后牵手阿里集团和万达集团,在仍然火热的夏秋之交,苏宁云商以这种开放的姿态占领了各大媒体的头条版面。
而6年前的2009年,苏宁云商宣布开始转型,此后,它被业绩亏损等现实和评论的唱空信息所笼罩,成为业界口中那个转型的“破落户”。
▲苏宁董事长张近东。
引入了资本市场上炙手可热的阿里系,从一定意义上,证明了苏宁云商转型的成功。让嗓音一直沙哑的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似乎在看到多数媒体的报道时,可以稍微喘上一口气。而与万达集团的牵手,则被誉为强强联合之举,在这背后,凸显出张近东在O2O时代的长远野心。
硬币的另一面是,O2O电商时代来临,对于阿里、万达以及苏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O2O时代,就连手握PC电商时代“第一张王牌”的阿里系,都被逐渐评论为“过去式”,更何况代表“落后产能”的万达和苏宁。从这个意义上讲,三者间的联合,又像是一场抱团取暖。
在O2O电商远未到来、PC电商还在路上的那个时代,苏宁云商只有为数不多的竞争对手,而在所有竞争对手当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国美电器。
与国美电器比较,苏宁云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保守派。苏宁云商的保守,影响到它转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于有评论称,苏宁云商的转型是“西服电商”,“缺乏基因”。
自1990年从南京创立以来,苏宁相比竞争对手而言,更加保守,在发展上始终以采取内生式地发展模式为主。而它的竞争对手,国美电器更加开放。通过并购等手段,国美电器长期在业绩和规模上,压制着苏宁。
▲位于南京的苏宁总部大楼。
在苏宁和国美的竞争历史中,国美通过收购永乐、大中、黑天鹅、三联商社等开放式资本运作,曾一度将苏宁云商甩在背后很远。最终,在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出事之后,苏宁云商才得以上位。而上位的原因,并非竞争中的策略优势,仅是对方出了严重问题而已。
当然,苏宁云商的相对保守,也有其一定的文化原因。
过去多年间,不同于多数企业,苏宁云商始终将许多可以外包的工作都自我完成,比如媒介公关工作等,苏宁都一直坚持由自身团队完成,而非雇佣第三方的公关公司。当然,这种做法并非苏宁云商老板张近东抠门,而是其自身的文化特点决定。
在苏宁云商转型过程中,“西服电商”一直是对其电商的一种指称。
“西服电商”反映了苏宁云商文化上的刻板,但是,也折射了苏宁军事化管理体制的一个切片。过去与国美电器的竞争中,苏宁在并购中一直难有斩获,正是由于这种其文化上的“坚壁清野”。
这种文化也有超强的执行力。苏宁云商曾对外号称,转型6年间,苏宁已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IT技术能力,5000人的IT团队和BAT相比不相上下。加上过去20多年在实体零售上的积累,苏宁云商被阿里看上并入股也有一定道理。
当然,从故步自封到开放引援,苏宁云商迈出的这一步,至关重要。近两三年,张近东心态上也有一些转变,他不再谈不切实际的要做中国的“沃尔玛+亚马逊”梦想,这似乎也是苏宁云商与阿里巴巴能够走到一起的关键原因。
放下“唯我独尊”心态,逐步开放的苏宁云商对自身提出更为切合的口号,即“电商+店商+零售服务商”。
而这成为其牵手阿里之后,又牵手万达集团的至为重要的原因。此前,也有媒体称,百度也将入局苏宁合纵连横的生态圈之中,因为双方在多个场合曾表态称,百度是苏宁最大的流量入口。不过,目前双方并未有进一步合作的明确信号。
▲苏宁云商O2O。
事实上,过去20多年间,零售业对流量入口的争夺从未停歇。从传统百货到现代实体门店,再到PC互联网,以至于最新的移动电商入口,流量入口竞争无处不在。
2009年进入电商转型期的苏宁云商,在流量入口争夺中也走过弯路。为了获得广泛的流量入口,苏宁云商旗下电商品牌苏宁易购在2012年左右,宣布大力开拓平台电商,此后,又在2013年左右购入PPTV控股权,苏宁云商出资约2.5亿美元。这两步棋局,都使得苏宁云商陷入一定的被动局面。
与阿里和万达的合作,苏宁云商目标明确,从合作目标上,不难看出这一点。
在阿里和苏宁的合作中,在电商领域,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主打3C数码以及百货等品类,在淘宝网专门开辟的位置上自营;其次,苏宁自有的物流配送体系将成为菜鸟网络的合作伙伴,未来开放给第三方的合作伙伴使用;最后,线上和线下打通,苏宁全国1600多家门店与阿里巴巴体系全面打通,开启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时代。
在万达和苏宁的合作中,根据万达商业和苏宁云商的协议,苏宁云店等品牌将进入已开业或即将开业的万达广场经营,双方确定的首批合作项目为40个。
从2016年开始,双方将根据万达广场开业情况每年确定成批合作项目,万达商业可根据苏宁云商需求定制规划设计。
从合作表述上,不难看出,不管是苏宁云商,还是阿里、万达,三方都有着明确的入口或者夯实入口的诉求。当然,这一切的先决条件是,移动O2O时代已经来临,它对PC电商和实体零售商的颠覆作用,就像当年PC电商对实体零售的颠覆作用一样明确。
移动O2O电商带来的颠覆意义,使得不管是阿里还是苏宁、万达等巨头们,都不能够掉以轻心,从零售业“老枪”、苏宁云商COO侯恩龙表述中不难看出这一点。
“我一看,张勇也是黑眼圈。”在双方合作发布会上,侯恩龙感叹道称,之前,听说互联网公司工作氛围很轻松,走访阿里巴巴杭州总部后,才发现那把风行社交网络的“阿里牌”躺椅,不是用来躺着上班“潇洒”的。而是研发团队被要求三个月内完工,只能通宵达旦工作,累了就在那把躺椅上休息下。
▲苏宁与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发布会。
这种巨头员工们工作上的劳累程度,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变革期的挑战。而面对变得,阿里、苏宁、万达都无法独善其身。
长期只停留在PC电商领域的阿里巴巴系,在面临O2O时代时,有些措手不及。O2O业务看似光鲜,实则对互联网企业要求极高。对阿里这般巨头电商来说,流量不愁,但要解决有形商品的存储、物流和供应量,绝非易事,其所需资金、人才与时间可能超出想象。
这一点,可称为电商巨头的京东和阿里们,都心知肚明。于是,在阿里入股苏宁之前,京东率先入股了永辉超市,正是基于O2O的目的,最终,阿里先是选择了银泰百货,后又选择了苏宁云商。
苏宁是三方合作的发起者,而在苏宁发起这场合作的背后,其近两年亏损状况一直在延续。而苏宁的营业利润连续三年大幅下滑,从2011年商品经营等盈利64.41亿元,到2014年商品经营相关亏损为14.58亿元。
▲苏宁与万达战略合作的签约仪式。
万达集团作为商业综合体的运营者,则需要面临实体零售不景、主力店缺乏的困境。零售业内机构联商网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主要实体零售商共关店120家,新开门店208家,实体零售业环境严峻。其中,在不久前,由于经营不善,万达集团也宣布对其旗下的万达百货进行调整或裁撤。
因此,从三方合作角度而言,拥有非常现实的行业背景。在电商冲击之下,三大佬的联合反映出行业资源整合、互补的必须。
在对抗电商以及开拓O2O新商业模式之下,或许摆脱封闭自保才是唯一出路。而O2O时代的扛鼎者,可能会是三者中的一个,也可能另有其它企业杀出重围。
本文由无冕财经与作者联合原创,版权归无冕财经及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联系我们(微信号:EudoraTian),未经授权,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