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中军:我画画有瘾,每年卖15幅画,所得款项全部捐给公益


点 击 上 方 蓝 字 关 注 我 们


—— News Headlines ——

新浪当代艺术头条


408



松美术馆-摄影师夏至


2017年12月12日,在松美术馆举行的“松间对话”探讨了当代创作与传统收藏的关联性,由松美术馆与芭莎艺术共同呈现,特邀松美术馆创始人、当代艺术家、艺术收藏家王中军先生与著名艺术家尹朝阳先生,一起分享了他们的日常创作经验与收藏故事。




松间对话现场

  关于“收藏”

  齐超(主持人):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松美术馆,这是松美术馆举办的第二场沙龙对话,主题是“当代的创作与传统收藏的关联性”,请到两位重磅嘉宾:著名的企业家和艺术家王中军先生以及中国最优秀的当代艺术家之一的尹朝阳先生。

  很多人认为当代艺术创作代表了先锋与颠覆,而古玩字画等项目的收藏则代表了传统,这二者毫无关联甚至对立。但实则很多优秀的当代艺术家像王中军和尹朝阳,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甚至他们本人在进行当代创作时,会吸收和借鉴诸多传统文化。

  我与王总认识多年,他在2012年重新进行油画创作,同时已有20多年的收藏经验。他的收藏从早期写实画派的艾轩、杨飞云,到徐悲鸿、张大千等近代大师,再到近年来西方近现代的大师佳作,包括在松美术馆展示的毕加索、莫兰迪等。王总同时也收藏了大量传统。我也和尹朝阳老师相识多年,他也收藏了不少传统艺术品,并且尤其对中国古代的造像研究颇深。

  所以在传统方面上,请问二位到底都收藏了什么?分别是哪些门类?为何选择这些门类进行收藏?

王中军 青花瓷与白菊花 White Chrysanthemum in Blue and White 布面油画 2016年

  王中军:我从小学美术,对艺术的热爱是生命的一部分。从小学三年级参加北京市少年宫,受到了当时专业的训练,老师所讲述的知识难懂,时隔多年才能更深入理解。

  至于收藏,现在在松美术馆展出的79幅作品都是我的收藏。我认为艺术家的本质都一样,只是表现方式可能更加前卫。作为收藏爱好者,我的收藏没有具体的系列。我也收藏中国传统字画,但没有任何目的性,收藏书法是因为我认为书法像抽象艺术,就开始收藏书法作品。最贵的一幅作品出自书法家曾巩之手,但我认为收藏的不是他的书法,而是文化和文物。

  我的收藏具有综合性,同时我认为艺术需要有故事性。大多数购买的作品都是为了自己的生活空间。如今我钟爱中国建筑,所以需要在四合院中增加书法和水墨画。而松美术馆是把我的藏品和大家共享的一个平台,在开业两个月内吸引了不同的观者,周末经常像西方美术馆的展厅一样聚集很多人,很多家长会带孩子来这里学习艺术。

  齐超:无论为何来松美术馆,最重要的是大家在参观过程中了解艺术作品。尹朝阳老师作为当代艺术家,在创作上独具风格,同时也收藏了大量传统佳作。在收藏过程中,有什么独到见解和难忘的经历?

  尹朝阳:其实我不能算一名收藏家,因为我主要以创作为主。从年少到现在的30多年中,艺术是我认识自己和世界的有效途径。在30多岁时,我有幸收藏了傅抱石、林风眠等人的作品。这些大师在我们少年时期是一个坐标。对我而言,进而提供的是在艺术中可达到的状态,这种状态与这些画朝夕相处之后,等同于生活的一部分。我能明确感受到这个概念,这些不光是有价值的,还占据了我生活中的重要位置。

  此外,在从事艺术创作上,40岁是一个分水岭,因为那时候我真正接触中国传统作品。与此同时,我当时面临一个选择,就是如何回应自己的焦虑。职业艺术家随时随地需要回答自己是否离理想更近或更远。从40岁起,我在题材和画法上有重大转变,开始着手画山水。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松美术馆参观,很难得看到有如此多的松树,将这么多松树聚集在一个地方就是一种收藏行为。这个行为的出发点让美术馆在外观上更加东方化、中国化。在外形上,松美术馆可以算是中小美术馆里一流的。

  王中军:正如尹朝阳提到的松树,来自中国古代园林。日本园林中的松树来源于中国的古文化,布局过于规矩。因为最初的设计想法是简单,所以首先需要统一颜色。白墙在浙江、安徽等地的园林中是重要的底色,源于中国美学的“白”。

  虽然我也收藏众多雕塑作品,例如亨利·摩尔的雕塑,但是发现在工程的一半时,美术馆外已经容不下任何雕塑作品了。范迪安先生造访时认为松美术馆是一张长卷,这个描述十分形象。

松间对话现场

  关于“艺术创作”

  齐超:收藏之余,近年来,两位一直革新着自己的艺术创作,都有怎样的想法去完成作品?

  王中军:我近期的画作都是大尺幅的黑白,因为在中国画中,这种黑白关系可以体现简约之美。我个人喜欢做减法,不喜欢太复杂的。对于抽象艺术,我更多用红蓝单色。

王中军 威尼斯古根海姆美术馆 Venice Guggenheim Museum 布面油画 2013

  齐超:王总在进行当代艺术创作时,也了解很多传统文化,我认为这是一种传统的输入和当代的输出。尹老师,您如何看待和消化传统的输入,同时转化成当代的输出?您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这种转化?

  尹朝阳:犹如王总所讲,黑白和留白两种形式是在中国美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中,有一部分需展开的是:任何一件伟大的作品一定要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单纯,其二是内容的复杂度。例如黄公望的画面很满,但是又像一瞬间完成之作,这正是伟大艺术家一定要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八大山人作品的极简可以看到什么?在笔墨中轻微的变化,我们可以从一根线看到一个人。同时,齐白石的《八仙》中体现了轻重缓急的感觉。书法则是人心灵在纸上瞬间的铺陈,无论一位训练有素的书法家还是普通人,都可以阅读出作者书写时,瞬间的状态和心境,这不是简单的绘画。

  回应刚才的问题,如何从古典作品中进行转换。其实对我而言无需刻意转化,因为所有视觉上和生活情节中的阅读,都统称为阅读。在阅读的积累中,这会成为一种下意识。在出手时,如果记忆仅仅只是记忆的话,这只是工匠。

  最终,超越平时训练的记忆才是下意识。例如在松美术馆,训练有素的双眼可以发现最吸引人的作品,无需理论支撑。最终的下意识,包括看过传统画作后也会吸收到作品中的感受,最后在作品中反映出来。

  此外,我很欣赏王总,由于常年绘画,对比例、空间、质地、体量和其中的留白、色彩的感觉,这都有一种平衡感。在绘画领域中,这是一种整体感,就如松美术馆的院中没有任何一件雕塑,加上树本身的质感,这就很合适。这犹如当代艺术中的装置,整件作品就是现成品。这其实是传统带给我们在多年间潜移默化的遗产,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只需大家去发现。

松间对话现场

  关于“传统与当代”

  齐超:在欣赏过如此多的传统作品后,我猜测艺术家有两种感受:一是这些传统可为已所用,变成自身之物去表达出来;另一个感受是难以超越前人的绝望。第一个感受当然是好,如果是第二个感受该如何处理?

  尹朝阳:此问题十分尖锐,因为直接关系到我的“饭碗”。在任何的美术馆中,参观古今中外的艺术大师之作,我只有在极少数作品前会产生绝望,这种绝望中间也包含了切肤之痛的理解。

  在乌菲齐美术馆,我看到达·芬奇17岁画的一幅作品,和在国家博物馆中的一张肖像时,它们带给我的感觉是:人类的极限是很大的空间。很多艺术大师抱有一种遗憾,这种遗憾在当代成为一种留白,认为应该帮他修正,很多留白没有画完,或者每天重复把前一天之物破坏掉,这形成一种观念延续下来。

尹朝阳 古道摩崖 Cliff Carving By Ancient Passage 2017 布面油画 97×130cm

  之前,我们对整个古典艺术的理解就是追求极致的完美,在我20岁学画画的过程中就是如此。相信大家欣赏了松美术馆的写实画作时,无论是我的同辈还是前辈,在他们从事艺术阶段,包括王总年轻时都能感受到在古典之中的完美和理想。

  另外,我近两年写书法,在这过程中令我极其绝望的是追求极致。无论想到与未想到的事物,还是反对甚至颠覆古今绘画,你把王羲之的作品放在前面时,都会有这种强烈的感觉。但作为一个好的艺术家,你必须要用所有的作品证明你就是你本人,任何其他人的作品都不能覆盖你。

  因此在这层意义上,这个问题不成立,因为任何一名艺术家首先要确定自己是世间独一无二的人。之后,你所有的作品就是此观念的证据。没有此前提,在之后的工作中也无法找到自我,你也不能够有勇气去试图颠覆它。

松美术馆

  关于“艺术欣赏”

  齐超:在你收藏了众多传统作品后,对于当代艺术家而言,再欣赏艺术时具体会注意哪些问题?同时在参观美术馆时,有何种不同感受?

  王中军:我对绘画的见解相对随意,但是参观美术馆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无论身处在何处,我都会先去了解当地的美术馆。中国游客以前去卢浮宫等大美术馆的很多,但是近几年因为对美的教育和生活品质的追求,在较为小众的美术馆里也有很多中国游客的身影。所以在参观大量小型美术馆后,我不仅对建筑很敏感,同时对展厅的采光等也有自己的想法。

  我认为完成艺术是满足自己的过程,并不应该是苦大仇深的状态。这种兴奋都藏在创作过程中,例如我今年在英国和美国两地分别画过两张风景画。其中,在英国创作的是金融家族罗斯柴尔德家的后门,因为一扇木门与白墙的呼应,很有现代感。后来我得知,那是日本设计师参与设计的,所以具有东方味道。我回北京后立刻完成以木门为主题的画作,感到十分满足。 

  第二幅是梵·高曾经所在的精神病院,因此我决定要创作此地的一幅画。包括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旅途中,我也看到美景,就想创作一幅西西里的画作。我的一些方法与尹朝阳有些类似,例如在西西里的石头与尹朝阳笔下的嵩山有些许相似之处。在西西里的山上,树木很少,只有大面积的石头,所以对石头的感觉让我在作品中用减法的方式诠释。

  我在创作中保持轻松和随意的心态,因为主要满足自己,所以在我的作品中,西西里岛的风景具有我自己的味道。我画画还有一个使命。现在每年要卖15幅画,把画的款项全部捐给公益项目,截止到今年已经做了100家零钱电影院,让边远地区孩子们看电影后,再画电影。这也是我创作艺术的动力。

尹朝阳 写生图1 Sketch NO.1 2017 布面油画 50×60cm

  齐超:站在当代艺术家的角度上,传统作品在当下应该如何看?到底应该看它的什么?

  尹朝阳:我认为首先需要学习,不仅仅是去博物馆看,还需要提出问题。其次,读书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步。例如,为什么出现了元四家?赵孟頫为何提倡复古?在北宋文化达到顶峰状态后,元四家又该如何证明自己?这些都是值得大家研习和思考的。

  我在参观任何美术馆时不带有任何成见,因为大家只看作品内容,不看艺术家的能力时,就可以做到,但这种能力都需要强大的阅读积累。在西方文化中,美术馆作为公众项目是政府提供的服务,中国虽然存在这种层面的产物,但不如西方那么广泛。这也正是王总做美术馆的初衷,让参观美术馆成为一种风气。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