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第十九期“学与思”读书交流会—— 《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
——对群体心理的探讨
2016年12月14日晚七点,政治学社于文科楼二楼会议室开展了第十九期“学与思”读书会,就《乌合之众》来了一场“唇枪舌战”。
莅临本次读书会的嘉宾是政治学社指导老师阮思余副教授以及政治与行政学院13、15级辅导员许灿荣老师。本次读书会主要以问题的形式进行了细致的讨论。
群体为何产生
首先,针对群体为什么会产生这一问题,主持人提出了他的见解:资源供需绝对矛盾的存在,就决定了群体协作的不可避免。
对此,阮思余老师指出对于《乌合之众》这本社会心理学的经典著作,我们可以试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和从政治学的角度去看待群体有何相似点和不同点。接着,有位同学根据老师的提示,回归文本指出,从心理学的角度,不同职业,不同特点的人伴随着个性的消失,思想迈向同一个方向,自发地汇聚在一起。有的同学也指出心理学上的群体具有“盲目性”,“排斥性”和“奴役性”等特点;上升到政治层面,应该可以与政治制度建设相联系。
经过一番讨论,阮思余老师总结指出,一般意义上的群体容易受暗示,缺少独立判断。“非理性”的特征使他们盲目崇拜领袖。如果上升到政治学的高度,执政者通常会利用群体心理来构建政治上的权威性和合法性。
群体形成的推动因素
讨论会接着进入第二个部分,阮思余老师提出:“群体是自发形成还是人为推动?”有的同学提到是有权力在背后推动的,例如共产国际运动中领导人的作用;有的同学也讲到“中国式过马路”应该是属于自发形成的。对此,阮思余老师高度赞同“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现象,指出这一类群体是勒庞真正想写的“乌合之众”,这一类群体组织速度快,散开也快,体现了个体对群体的依赖性强。
对于这一问题的延伸,阮老师指出领袖与领导人是有区别的。领袖是群体意志的化身。群众渴望领袖,自愿服从,将自身的命运寄托在领袖身上。可以说,长期以来形成的威权体制和专制体制背后都是群体心理在起作用;而所谓的领导人一旦不符合人民的意志便会被拉下台,比如近期的朴槿惠“闺蜜门”事件。勒庞所讲的“乌合之众”正是满足了领袖的需要,强调了高度的一致性,大众狂欢,集体无知。
群众心理的影响因素
主持人指出群众心理的影响因素有直接与间接之分,直接是事物形象投射,而间接则是文化环境长期熏陶的结果和习惯,我们应该重视哪一个?
毫无疑问,在场大多数同学包括阮思余老师是注重间接因素的,我们所知道的传统,种族,语言,习俗等都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这也引出了为何领导人在每次开会都要回顾历史这一问题。阮老师说:“这一‘传统’是从毛泽东时代开始的,强调了这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构建其合法性。通过一代代领导人的开会,历史的东西讲多了,经年累月,人们自然也就接受了。”
群体成就的动力所在
进入大会的最后一部分,阮老师针对主持人提出的群体成就,尽管存在着理性,文明的动力是否仍然是各种情感,例如荣誉等这一问题做出解释。不可否认,人的这样一种感性认识或许会为现代法西斯主义提供温床。但是,老师指出勒庞笔下的“乌合之众”或许能够提供文明的动力,从霍布斯的《利维坦》一书中可以看出,爱荣誉和妒忌等感性因素从历史上看是可以在一定程度地推动人类前进。
提问
环节
有同学提出如何用勒庞所说的“乌合之众”来解释多个人喝酒为什么会喝醉?阮老师指出,正因为人多了,形成一个为了喝酒而聚集起来的群体,不会像个人一样去算计别人喝了多少酒,智商低下,无需思考。
另外,有的同学也提出疑问,对于当今的政府应如何看待这一类群众?阮老师耐心答道:“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是如何界定‘乌合之众’与其他群体的。如果是‘乌合之众’,拉帮结派,政府毫无疑问是采取打击措施的;如果是其他群体,他们本身是有合法诉求的,政府或许会通过相关途径来替他们谋求福利。
在这次读书会中,相信在场的同学对群体的形成及其推动因素,群体心理等都有一定的认识,在与阮老师的交流中碰撞出学术的智慧火花。
不过,《乌合之众》的亮点所在并不是两个半小时就能够透析的,在私底下阮老师也希望大家能够多去找关于描写群众的书籍来看,如《政治心理学》、《革命心理学》,多多思考其中的奥妙!
撰稿○郭真真
编辑○唐菁菁
监制○唐娜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