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技术-经济范式视角下的开源软件演进剖析(三)
点击上方“开源社”关注我们
1982 年,IBM和美国司法部在反垄断官司中达成和解。和解的一个条件是,IBM 得允许竞争对手的发展。如果不是PC 机的出现,这个条件对IBM 没有什么实质作用,因为过去一个公司要想开发计算机,必须是硬件、软件和服务一起做,这个门槛是很高的。但是,有了PC以后,情况就不同了。因为IBM PC的主要部件,如处理器芯片、磁盘驱动器、显示器和键盘等等,或者本身是第三家公司提供的、或者很容易制造,而它的操作系统DOS 又是微软的。
但随着经济组织规模的扩大, 又会导致马歇尔冲突:” 自由竞争会导致生产规模扩大,形成规模经济,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又不可避免地造成市场垄断,而垄断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必然阻止竞争,扼杀企业活力,造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因此社会面临一种难题:如何求得市场竞争和规模经济之间的有效、合理的均衡,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率”。
技术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 赋予了经济组织越来越强大的能力,导致垄断与竞争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
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之前, 社会经济的主要构成是小企业、小商人和农场主,几乎不存在由垄断导致的经济问题. 但是经过19世纪后半期开始,产业革命发源地美国从一个地方性的分散的农业经济转变为一个迅速膨胀的工业化国家。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通过合股、合伙、托拉斯、合并等方式不断集中。毫无约束地追逐私人利益,以及由此而来的不择手段的竞争催生了铁路、石油、钢铁等各行各业的垄断企业, 社会也开始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美国政府为了对占有市场优势地位的市场主体阻碍竞争的行为进行规制,于1890年通过了《谢尔曼法》(ShermanAct), 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反垄断法。
1904年, 垄断美国北方铁路网的北方证券公司被勒令停业, 成为世界上第一家被反垄断肢解的公司。
1911年,曾经垄断了美国95%的炼油能力、90%的输油能力、25%的原油产量的标准石油公司被分拆成33家公司. 据称, 这也是通过谢尔曼法最初的目标。
(也正是在1998年OSI成立, 开启了开源软件行业尝试商业化的大幕)
当前在IT产业中的很多领域(包括软件行业的各细分市场),都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 每个领域容不下三个以上的主要竞争者, 老大是这个领域的主导者,不仅占据着超过一半,通常是百分之六七十的市场,并且制定了这个领域的游戏规则。老二有自己稳定的百分之二三十的市场份额,有时也会挑战老大并给老大一些颜色看看,但是总的来讲是受老大欺负的时间多. 剩下的一群小弟数量虽然多,但是却只能占到百分之十甚至更少的市场,它们基本上唯老大马首是瞻。
业界管这种现象叫做 70-20-10定律。
IT领域的这种特有现象,在传统产业中很难看到。在石油领域,尽管埃克森美孚( ExxonMobil )每年有高达三千亿美元的营业额和同样高的市值,它在世界石油市场连10%的份额也占不到。在汽车工业中,无论是昔日的霸主通用汽车还是新科状元丰田汽车,近三十年来也从来没有占有过世界市场的20% 。在金融、日用品、零售业等诸多领域也是如此。因此在这些领域并不存在一个主导公司,各个竞争对手之间应该说是各有千秋。
为什么在IT产业的公司比传统产业的更容易形成主导优势呢?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的原因:
1. 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
IT产业则不同, 制造的成本只占总成本的很小一部分而研发成本占大多数。对微软和甲骨文这样的软件企业来讲,制造一份软件拷贝的成本和一百万份没有多大区别。
虽然说零边际成本是理想状态在现实中并不会出现, 但相比传统行业,IT产业的边际成本(上图右)拐点沿水平坐标右移很多才会出现,这种特点能够支撑主导企业持续扩张.
2. 网络外部性
网络外部性,又称网络效应或需求方规模经济。
1974年, 对电信网络进行研究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网络效应(NetworkEffects)现象,指出“一个用户从通信服务所获得的效用随着加入这一系统的人数而增加”。随着研究的拓展,人们发现不管是有形的还是虚拟的,网络都具有一个基本的经济特征:连接到一个网络的价值取决于已经连接到该网络的其他人的数量。”并明确指出这个基本的价值定理即网络效应。
网络外部性影响在软件行业普遍存在尤其是基础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等. 网络外部性影响了厂商之间竞争的特性,形成“马太效应”(MatthewsEffect)的正反馈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自我反馈,在边际收益递增假设下,局部自增强,出现滚动的累积效果,其最终结果很有可能是“赢者通吃”。
针对这样的现象,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D. North)提出了“路径依赖”理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而无论路径的优劣)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这一路径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及未来可能的选择。
“路径依赖”被阿瑟(Arthur)用来描述技术变迁的自我强化、自我积累的性质。阿瑟认为,新技术的采用往往具有报酬递增的性质。由于某种原因,首先发展起来的技术常常可以凭借占先的优势地位,利用规模效应促成的单位成本降低,利用普遍流行导致的学习效应和许多行为者采取相同技术产生的协调效应,致使它在市场上越来越流行,人们也就相信它会更流行,从而实现自我增强的良性循环。相反,一种具有较之其他技术更为优良的技术却可能由于迟到一步,没有获得足够的跟随者,而陷入恶性循环,甚至“锁定”在某种被动状态之下,难以自拔。
基础软件如操作系统的网络外部性十分明显:
(1) 直接网络外部性
(2) 间接网络外部性
具备先发优势的某类产品在市场上由于网络外部性再加上低边际成本, 就能够很快成为主导厂商, 占据巨大的市场份额。
在厂商均采用封闭源代码的情况下,由于网络外部性的作用,某些软件市场如操作系统市场往往呈现出垄断的市场格局。一方面,产品价值和用户群规模相互促进,已经获得竞争优势的企业的软件产品价值会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另一方面,网络外部性对已经使用某一软件产品的用户产生锁定效应,如果用户转向其它软件将需要付出转移成本,包括重新学习的成本、更换支持资源的成本等,锁定效应进一步强化了市场中在位者的竞争力,增加了竞争者和新进入者的成本。在这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下,软件市场难以达到较高的竞争程度,市场呈现出寡头垄断甚至是完全垄断的特点,也就是我们所称的“赢者通吃”的市场格局。
那么针对这种情况, 能否用传统的方式采用政府规制根据反垄断法规对软件行业各领域的主导企业进行拆分, 以改变市场“垄断”的情况呢。
以微软为例, 即便对她进行拆分, 基本上也没法达成减轻垄断的目标。
具备基础设施特点的某种软件产品如操作系统,具有耗资巨大(高固定成本)、研制周期长、设计难度高和技术标准对硬件和应用软件影响极大等特点. 为了推出Windows95,微软早在 1988 年起就已投入数千名电脑软件精英进行攻关; Windows2000 已是源代码多达四千万行、涉及指令上百万条、空前复杂而艰深的知识集成。
但不同于传统自然、资源又或行政性原因形成的垄断, 这些巨大的投资和复杂性实际上形成了基于知识和标准的垄断,无法像对待前几次技术革命中出现的垄断企业一样,单凭拆分企业是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垄断”影响的。如果对其进行拆分, 除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如重复投入、价格抬升等可能会损坏整个社会的效率及消费者的利益, 而且由于上述客观规律, 如网络外部性, 又会很快出现“垄断”的情况。
首先在网络外部性的作用下,先动者具有天然的优势,这种优势和先动者的技术水平及产品性能无关。换而言之,即使是性能较劣的产品,仅仅因为先进入市场就能够获得足够的竞争优势。对于后进入市场的竞争者,由于锁定效应,很难与已经获得垄断地位的厂商进行竞争,即使这些竞争者拥有更为先进的技术或性能更加优异的产品。而获得垄断地位的厂商则反过来充分利用网络外部性来强化自己的垄断地位,不断提高消费者的转换成本,对有可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新技术、新产品和其它竞争者进行全力压制。这方面最广为人知的例子就是微软将其Windows操作系统和其IE浏览器软件捆绑销售,将竞争对手网景公司的Navigate浏览器软件排挤出市场,最终使得IE浏览器在浏览器软件市场中占有了绝对的优势地位。
而在共有产权之下,虽然网络外部性仍然起着同样的作用,但由于不存在垄断厂商,社会对于知识、技术的选择不再取决于产品的市场利润,而取决使用者对技术和性能的评价,因此不存在对新的技术和产品进行刻意打压的问题,使用者采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转换成本也将比私有产权之下的成本更低。此外,由于没有垄断厂商,也就不存在产品的掠夺性定价的问题,所以消除了由此引起的社会效率损失。
首先,在新经济中,维持私有产权制度的交易成本将大幅增加。知识产品是无形的,历来对知识产品的保护都是通过对知识载体的控制来实现的,即将知识存储于独立的、能够被管理的实物媒介上,如书籍、技术文档、软盘、光盘等。但在新经济中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如互联网、无线传输等技术的出现打破了这一规则,知识产品的复制、转移变得难以控制。任何私有产权的知识产品在互联网上都可能在瞬间被无数次的复制传播,而且这种对知识产品的侵权行为从技术层面和法律层面都难以被追究。在这种情况下,法律体系不得不投入更多资源加大对私有产权的保护力度,知识产品的所有者也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资源开发出更加复杂的技术来加强对自己产权的保护。
其次,在新经济中,知识的快速积累、增长和传播导致知识产品的复杂化以及用户对知识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对于软件产业更是如此,各种软件的功能在快速地增加,性能在永不停止地提升,程序的规模也在迅速扩大,这些导致软件变得越来越复杂。这种增长的速度是任何单个企业或个人仅凭自己的能力根本无法适应的。为了满足知识复杂化的需求,必须依靠更广泛的社会力量。这就需要不断增长的知识生产者群体以及知识生产者之间进行更加深入和广泛的合作。而更多的开发者参与以及有效合作的前提就是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但在私有产权之下,维持知识产权的排他性的有效手段却是对知识产品的保密和使用限制,这就和共享及充分利用的合作前提相冲突。因此,随着知识复杂程度的提高,私有产权制度将对知识的增长产生更大的阻碍作用。
再次,软件的快速发展使用户不再仅仅满足于软件厂商提供的死板的、有限的功能,他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定制自己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需求而由于软件开发具有积累性和延续性,用户能够进行创新和二次开发的前提是软件厂商对软件的源代码、技术资料等信息的共享。但在私有产权制度之下,对这些信息的共享就使产权所有者丧失了排他的权力,这是他们难以接受的。因此,私有产权制度无法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
因此,知识产品的私有产权制度越来越不适应新经济对知识开发和增长所提出的要求。而共有产权制度的优越性逐渐显现出来。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开放源代码软件的公共产权制度的出现并非偶然,代表了一种趋势。我们认为,公共产权制度在知识生产领域中的扩大是由于技术进步所产生的诱致性制度变化。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在新的经济环境中,知识产品领域中私有产权制度的制度成本越来越高,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严重,而公共产权制度却因为能够满足社会效率的要求、节约更多的交易成本、更加充分地利用资源,因而具有了更多的制度优势。
总结:
产业市场的竞争形态一般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和寡头竞争也统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同竞争形态下厂商的数量、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对价格的控制能力,进入行业的难易程度等都有较大的差别。
整体上来讲, 开源软件的出现在两个层面上对IT产业产生了影响:
引发这些现象的根源在于程序源代码的开放,通过对网络外部性和源代码保护两方面因素的综合分析发现,由于源代码保护程度不同,开源软件的创新成本较低,市场上将会存在一定数量不同版本的软件产品,而专有软件对源代码进行封闭,创新成本高,只能由一家厂商(如微软)独自生产;凭借先入市场优势,专有软件(如Windows)系统有更大的网络价值、更好的易用性和更强的功能性,而由于开放源码带来的强供给网络外部性,开源软件(如Linux)拥有更低的价格、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由于网络外部性强度的不同,不同的细分系统软件市场将会出现不同的市场结构,但总体上,开源软件的出现增强了软件市场的竞争程度。
开源软件主要在如下三个方面给行业带来了变化, 从而促使软件行业由高垄断市场逐步转向了更具竞争性的市场结构:
首先, 作为后入者的开源软件面临的是如何进入已由专有软件垄断的市场,以及能否成功进入市场问题
其次,开源软件分别在技术及商业模式上进行了创新, 不断扩大用户群,在网络外部性递增中获取更大利益,力图成为行业或产品的标准确立者,取得最大市场份额
其中, 市场进入竞争是基础,商业模式竞争是本质,技术创新竞争是最高形式。
进入壁垒是潜在进入者承担而行业内厂商不承担的生产成本,它是允许在位者赚取超正常利润,而不受进入威胁的一切因素。可分为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
结构性进入壁垒主要是指由行业的供给技术特点和市场需求偏好特点所形成的客观存在的一种使进入者处于不利地位的因素,包括生产和需求上的规模经济、企业无法直接作用的技术和制度等. 不是在位厂商有意识造成的,而是厂商在利润最大化的经营过程中自然产生的 策略性进入壁垒主要是在位厂商为了保持其在市场上的垄断或寡占地位,而采取的有意识的阻止潜在进入者的策略,例如掠夺性定价、生产能力扩张等,它使进入者处于不利状态
a. 结构性进入壁垒
在软件行业中,网络外部性市场竞争的独特性对市场后入者形成了某些特殊的进入壁垒,进而强化了阻止后入者进入的功能,具体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壁垒:
需求方规模经济以及正反馈机制的特征强化了软件市场中后入者的进入壁垒.
转移成本使得系统软件市场上在位者对新入者的阻碍能力加强。在软件行业中,锁定和高转移成本“是规律而不是例外”。因为,不同的技术之间往往互不兼容,消费者在转向同一功能的软件时,往往面临巨额的转移成本.
b. 策略性进入壁垒
策略性的控制销售渠道以使竞争者处于不利地位。
设置技术标准壁垒
标准将锁定用户,减弱用户议价威胁; 标准促进与供方的稳定合作,弱化供方议价威胁; 标准通过控制兼容性减少来自竞争者和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标准还会通过用户预期影响降低替代威胁。
通过一体化策略提高进入成本
比如应用软件与操作系统是一种相互补充的产品,二者之间存在网络外部性收益,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如果把这种外部效应内部化则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或整个网络的经济效益,但是操作系统厂商进行一体化的目的主要在于策略性阻止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在位的操作系统厂商进入与之互补的应用软件市场之后,则可以提高进入者的绝对成本。
以操作系统市场为例,作为在位者的Windows相较于后进者Linux 在上述各方面都存在优势或者设置了障碍:
(1)利用操作系统升级带来的先入市场优势。例如在1991年推出的Windows 3.1不仅彻底奠定了微软在桌面操作系统领域的统治地位,而且它还在软件行业形成了一个断层, 因为众多的软件厂商还来不及把原来基于DOS的软件转为能在下Windows运行的软件。趁此机会,微软得以在电子表格和字处理系统等软件大伺进攻,迅速推出了诸如Excel和Word之类的软件
(2)将应用软件与操作系统绑定销售。对于一些不受到消费者欢迎的、新研制的和面临强大竞争威胁的应用软件如IE等,微软常常将它们与操作系统绑定销售, 卖给OEM厂商使之很快成为最畅销的产品,并沉重打击了竞争对手
(3)利用掌握操作系统源码的优势。例如,相比其他公司,微软因为能够利用以及一中的“未公开的系统调用”而具有一定的创新成本优势
尽管市场中存在着较强的进入壁垒,但在竞争中,作为后入者的开源软件由于采取了不同于专有软件的反版权保护,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模式,而这种商业模式内生了软件厂商的产品价格、能够满足更广泛需求的竞争优势,为开源软件进入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a. 价格优势
对于专有软件,由于知识产权制度赋予软件生产者的排他性垄断权力,厂商可以凭此在市场中进行产品定价,获取垄断租金。专有软件厂商不是按照成本加价的方式来定价,而是期望获得的收入能够弥补软件开发的固定成本,并能够获取一定的垄断利润. 上图的a/b说明了闭源软件成本与定价的关系. 利润最大化的价格很大程度上与成本无关。成本仅提供一个下限。由于软件产品需要大量的初期投资,导致价格逼近成本的竞争很难轻易产生。
在社区开源的情况下,不存在这样的市场进入障碍。有了正确的许可证,任何人都可以成立公司并开始销售软件。当然,公司将销售的不是软件本身,而是其提供,维护和支持。
由于任何人都可以进入有吸引力的开源市场,因此竞争非常激烈,定价将基于加价超过成本。如果加价幅度太高,则新公司将进入市场。如果价格太低,公司将退出市场。而且,产品越成熟,整体价格越低。因而,客观上开源软件具有显著的价格优势。上图的c/d说明了开源软件成本与定价的关系.
以操作系统市场为例, 在桌面系统领域,同等技术水平的Windows和Linux价格的差异巨大,一般Windows的价格是Linux价格的11-20倍;在服务器系统软件市场,Windows的价格也要比Linux高出近1倍的水平。
b. 开源软件可以满足用户更广泛的需求
在某些领域,如ToB 的服务器及嵌入式市场或者ToC 的专业化市场, 用户往往具有一定计算机和软件操作技能且定制化的述求相当强烈, 相比闭源软件, 开源软件具有巨大的优势.
开源软件凭借着上述方面的优势,采取适宜的策略,引导消费者的行为,当消费者数量突破临界规模时,就具有进入已由专有软件垄断市场的可行性。
(1)创新成本较高。软件产品是凝聚了大量技术创新成果的产品,在前期研究中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并且绝大部分是沉没成本(sunkcost),生产一旦停止就无法收回;但是其边际成本很低,主要是分销和拷贝成本,只要第一份软件产品生产出来,多拷贝一份的成本几乎为零,并且生产拷贝的数量不受自然能力限制。这意味着生产第一件产品的成本非常高,而再生产成本即复制产品则很低。
(2)软件产品创新的高风险性。高风险是指软件产业创新的投入并不一定能得到收益。由于软件开发周期长,不可预知的风险很多,很有可能在所投资的软件产品还没有开发出来技术就已经落后,或者开发出来后市场还没有达到技术所需的要求,这样投资到软件产品中的资金就不会产生收益,甚至根本收不回投资。另外软件产品技术具有很强的外溢性,当掌握技术的开发人员流动时,企业的核心技术也会随之流失。同时,软件有着可复制的特点,如果盗版行为使软件企业的开发研究成果得不到相应的报酬,软件企业就会缺乏进行创新的动力。
(3)软件产品创新的复杂性。软件产品创新的复杂性是由软件技术的复杂性决定的。软件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涉及到不同学科和领域,例如算法、硬件以及其它科学的影响,所有这些因素互相联系。尤其是较为基础的系统软件,其开发过程需要大量研发人员的共同努力。
开源软件的创新主要是由开源社区完成的,是比较典型的团队研发和个体研发的结合,开发者间的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信任基础上的,所有决策几乎是在平等的条件下讨论形成的。
开源软件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互联网运行的。使用者们通过网络方式进行沟通联系和交流,形成一个松散的组织,组织中的个人倾向于让其他人免费分享自己的成果,并接受其他人的帮助,他们经常应用自己和群体的知识设计改进产品,实现产品的定制。
互联网的普及为开源软件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平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程序员可以利用互联网彼此交流思想,完成一个软件项目的开发。
a. 开源软件创新模式的成本较低
* 顺畅的信息流动降低了交易成本
* 在开源软件项目开发中,由于选择激励机制的作用,成员自愿参与软件的开发,即使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也不会导致机会主义倾向。另外,由于开源软件开发组织的公共产权制度,有限理性不会导致在传统组织中不完全合约情况下的一系列谈判、监督和强制实施的成本。
b. 开源软件能有效的配置创新资源
(1)开源软件创新模式可以有效避免重复研发。在私有产权制度下,软件产品的所有者除了专利权、版权等方式外,还采用了商业秘密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软件的产权,这使得软件的技术不能为全社会所用。部分对软件产品的需求者为了能够掌握这些软件技术,不得不重复投入成本进行开发和生产。因此,导致了大量的重复开发。开源软件的使用者创新比生产者创新能更准确的知晓使用者的需求,通过网络能够实现创新成果的最大程度的共享和扩散。
(2)开源软件创新模式中“各尽所能”的工作方式有效地减轻了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了资源配置的准确性。在信息经济学看来,组织中成员的能力状况、工作意愿、努力程度等信息为私人信息(Private Information),这就产生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企业组织中,管理者虽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手段来监督、激励组织成员,但这需要付出成本,管理者必须要权衡这些成本,所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不可能完全解决。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组织的管理者对于组织中成员的工作能力并不能够完全了解,因而通过计划指令的方式安排给组织成员的工作并不一定能够和成员自身的资源状况相匹配,这将会导致生产效率的损失,以及为了修正这一错误较大成本付出。
而在开源软件的创新过程中,采取了各尽所能的工作方式——参与者自我选择地承担任务,因此任务的安排实际上是由最了解参与者私人信息的人——参与者来进行的,从而实现了资源和任务的高效匹配,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
(3)开源软件创新模式扩大了配置资源的范围。相对于企业组织,开源软件开发组织具有大得多的规模(数百万的参与者和几十万个项目),扩大了资源配置的可行集,资源流动的范围更广、限制更少,竞争更充分,因此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在企业组织内部和市场中,各主体内部和外部之间有明显的边界壁垒,如企业对自己的实物资本、资金资本、人力资本有很强的控制力,即使企业不具有竞争优势,也会努力限制这些资源从自己的组织流向更具有竞争力的组织。但在开源软件开发组织的整个群体中,项目之间不存在资源流动的壁垒,在组织内具有竞争优势的项目能够更加容易吸引参与者加入,获得更多的资源。而没有竞争力的项目则无法阻止资源的流失。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群体中竞争更加公平和充分,资源能够更顺利地自动流向利用效率高的项目。另一方面,开源软件开发组织的规模远大于单个企业,所以资源实际上是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配置的,配置的可行集更大,这为配置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4)开源软件创新模式加快了资源的流动速度。开源软件的创新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淘汰率,能够迅速的将资源从使用效率低的项目转向使用效率高的项目,从而提高开源软件开发组织整体的资源利用效率。由于源代码是公开的,每个程序员都可以修改程序。某些修改被众多的开发者所认同,软件便朝着此方向发展和完善;相反,有些修改经过实践后,不能被其他开发者认同,这些修改就会逐步消失。这一过程很像达尔文的进化论所揭示的自然选择规律。在这种“自然”的发展模式下,开源软件往往能够找到适合市场需求的方向,同时也最容易被市场所接受。这一优势正是专有软件所缺乏的。
综上所述,与开源软件的创新模式相比,基于企业的产品创新不仅存在着创新滞后问题,更重要的是,在使用者和企业之间多次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中,必然会产生信息的损耗,从而削弱创新的基础。对于软件产品来说,由于使用者往往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采用开放式的创新模式更有利于技术的发展。综合以上分析,开源软件的创新模式能有效的配置创新资源,从而更利于软件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开源软件的商业化过程主要是研究活动与开发活动的整合开源社区没有商业模式,社区开发的软件源代码是开放的,用户可以自由获得、自由修改、自由复制、自由发行,也可自由免费下载;而开源企业是与该开放源代码程序相联系的软、硬件商业企业,具有商业模式,面向用户提供支持和服务,采用低价经营方式从开放源代码软件的相关或者衍生软件中获利,用户往往不能免费下载其发布的产品版(或商业版)软件产品。开源社区与开源企业之间相互协同,共同推动了开源项目的开发。社区成员可以借鉴并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软件开发,形成知识的累积效应;而企业将社区的研究成果转变为产品,促进社区研究成果的应用,反过来又可以为社区提供大量资金。通过社区与企业的这种相互作用,既保障了知识的共享,同时又确保知识转化为可靠的商品,形成了开源软件不断发展、创新的良性循环。
由于开源软件受到逆版权制度的保护,其商业化是在不能损害软件源代码开放和免费的条件下进行的,并不能通过限制开源软件的使用权利获利,只能对所提供的增值服务收费。因此,商业化并不会对开源软件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反而会促进开源软件的推广和普及。
我们说商业模式最核心的三个组成部分: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获取价值是三个环环相扣的闭环, 前面的内容已经涉及到了开源软件价值创造和传递相关的内容, 在开闭源软件商业模式创新竞争的方面,我们聚焦于“价值获取”环节也就是开源软件企业如何通过一定的盈利模式来持续获取利润. 为了行文方便,下面还是统称商业模式。
专有软件的主要商业模式分为3 种:
(1)软件项目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软件公司更类似于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编程服务,其收入都是完成项目的一次性收费,不重复销售。
(2)软件出版模式。软件开发之后被批量制作并授权销售,企业收入来自于软件的授权使用费。
(3)软件订阅模式。软件在订阅平台进行销售,持续不断地为客户提供新的价值。它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以上两种模式的组合。
其中典型主流的商业模式包括:
a. 销售专业服务模式(sellingprofessional services)
红帽公司就主要通过订阅模式向客户提供专业服务,逐渐成长为最成功的开源软件公司。
b. 双许可模式(dual-licensing)
双许可模式是最常见的开源软件商业模式之一,指开发者不仅在开源许可证下提供软件,还在专有软件许可证下提供软件。在该模式中,产品的源代码主要来源于开源社区或软件厂商,这两部分的源代码共同组成了核心产品,再通过两类许可证(专有许可证和开源的copyleft 许可证)分别许可给免费用户和付费用户。专有版本的营收将用于下一个版本开源软件的研发中。双许可模式中,用户在开始阶段被免费的开源版本所吸引,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不断了解厂商所能提供的商业化技术支持和服务,进而成为购买付费版本的客户。以MySQL 数据库为例,公司同时推出面向个人的开源版本和面向企业的专有版本两种,所采用的商业模式就是开源的copyleft 许可证(GPLv2)和专有软件许可证的双重许可。
c. 再许可专有化模式(re-licensingunder aproprietary license)
再许可专有化模式是指在某些宽松许可证下,允许软件厂商将自身的专有软件与宽松许可证下的开源软件进行组合,组合后的软件产品可以不提供源代码。该模式的软件供应商可以针对最终的软件产品在专有许可证下进行销售,甚至直接对某些开源软件进行修改后进行销售。
软件产品是由开源社区和软件供应商两部分开发者开发的软件组合而成(两者所开发的不是同一个软件)。开源社区的开发者们开发的是一款开源软件,并且该开源软件应用了宽松的开源许可证,允许再次许可闭源;而软件供应商开发的是专有软件,软件供应商将该专有软件与开源软件进行组合开发,然后形成一款新的软件产品,并在专有许可证下进行销售。该商业模式被众多公司采用,以苹果公司操作系统Mac OS 为代表,该系统就是利用再许可专有化模式来开发其软件产品的,苹果Mac 个人电脑的系统基于BSD 操作系统内核进行开发,现为苹果公司专有软件产品进行销售。
d. 嵌入广告模式(advertising-supportedsoftware)
嵌入广告模式是指依靠开源软件的快速推广而使软件内的嵌入广告得以传播。软件厂商将广告嵌入开发的软件产品中,软件产品即由软件本身和厂商嵌入的广告两部分构成。整个软件产品作为开源软件提供给广大的用户,开源软件的推广会带来越来越多的客户,这样就使得软件中嵌入的广告产生了传播的价值,广告厂商达到了产品推广的效果,更愿意向软件厂商投放广告,而软件厂商获利则会继续投入到开源软件的开发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多数开源软件企业倾向于率先采用嵌入广告的商业模式来获得收入、维持经营。例如,Android 平台为Google带来了大量的移动广告流量。
随着开源软件的发展,企业由以往采用单一开源软件商业模式的策略向采用多种组合的策略转变,例如Red Hat 公司不仅提供订阅专业服务,还进行配套专有软件的销售。
此外,结构化分析结果表明,开源软件的不同商业模式所用许可证类别具有很大的差别。
许可证分为限制性许可证(如GPL)和宽松许可证(如MIT 许可证、Apache),限制性许可证促进了参与和分享的开源理念(使用过程中限制较多),使每一个人都能从软件中得到最大化的利益;而宽松许可证通过允许人们任意使用软件(包括修改代码,甚至以专有软件出售)来确保人们能从软件中得到最多的利益。
在社会技术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 专有软件厂商对开源软件厂商的策略整体上也在发生着演变:
a.1980年代 ~ 2010年代
b.2010年代 ~ 至今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成熟, 无论是专有软件还是开源软件都向云服务化转变,从产品转化到了服务为网的时期, 二者的关系以”合作”为主。
微软内部认为,开源软件对协议标准的应用是其能够进入服务器市场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通过拓展旧协议和开发新协议、降低协议及应用的易用性可以有效阻止开源软件。
尽管对其抱着敌视的态度,但是微软不得不承认,开源软件是长期可信的,FUD 策略并无法用来诋毁它。微软的调研也证实,开源软件能够获得增加商业回报。微软认为开源软件尤其是 Linux 操作系统视作对自己在产业内地位的主要威胁,尽管在公开场合总是对开源软件嗤之以鼻,但在私下,微软却认为它是一个棘手的劲敌。
自90年代到21世纪初,微软同整个开源阵营之间相互颉颃,彼此将对方视作眼中刺。
但伴随着云时代的到来, 微软开始了艰难的转型, 一切开始发生了转变。
2009年时,微软就因为向 Linux 贡献了20000行设备驱动代码而震惊了整个开源社区。
2011年时,微软甚至一度跻身Linux 3.0五大公司贡献者之列。
2014年,纳德拉正式接替他成为微软公司历史上的第三任 CEO,不久就将 WindowsAzure 易名为 MicrosoftAzure,仅仅半年以后,他就在旧金山的一个云计算活动上喊出了那句著名的“微软爱 Linux”(MicrosoftLoves Linux)。此时,运行在Azure 上的操作系统中有1/5是 Linux。
2016年,微软推出了兼容 Linux 的 SQL 服务器数据库软件,已经从微软 CEO 任上卸任的鲍尔默则表示他“爱”这项举措,距离他将 Linux 称为“共产主义”和“癌症”过去了过去了十五年而已。
2017年,微软已经是 GitHub 上贡献代码最多的公司。
2018年,微软以75亿美元收购了GitHub。
当前对于大部分软件企业而言,开源系统和软件的意义价值就在于,为用户在云端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通用环境。开源状态下,用户不必再在操作系统、桌面移动系统这些问题上浪费时间精力. 显而易见,专有软件企业和开源社区的冷战在漫长的对抗中最终渐渐消弭下去,两方之间的爱与恨终于画上了一个华丽更多象征意义的句号。
对源代码保护程度的不同,内生了开源软件与专有软件技术及商业模式创新的程度不同。开源软件的出现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另一方面迫使专有软件厂商不得不降低产品的市场价格和利润率水平,从而使消费者剩余得到提高,最终产生了下列结果:
(1)产品价格方面。专有软件在双寡头市场上的价格要低于垄断时的价格,并且价格差异随着消费者对开源和专有软件偏好的变化而变化,或者说随着开源软件市场份额的扩大,专有软件将会加大降价幅度;在双寡头市场中,与专有软件相配套的应用软件的价格要高于垄断时的价格,而与开源软件相配套的应用软件的价格会随着开源软件服务费用的下降而下降。
(2)销售数量方面。专有软件在双寡头市场上的销售量低于垄断市场中的销售量,销售量的差异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专有和开源两种软件的偏好程度;开源软件的需求量主要受到交叉网络外部性和服务支持费用的影响,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越小、服务支持费用越低,其需求量将会越大。这说明,专有系统与开源系统竞争时,在市场份额方面,开源软件在某些领域将会表现出相当大的优势。
(3)生产者剩余方面。当系统软件和专有软件的市场需求较大时,竞争性的市场能降低专有系统软件厂商的利润水平;但当系统软件和专有软件的市场需求较小时,竞争性的市场反而有可能提高专有系统软件厂商的利润水平。但从现实的软件市场来看,随着信息化的日益深化,软件产品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因此,开源软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原来软件产业的竞争,能促进软件产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4)消费者剩余方面。专有软件的消费者在双寡头市场获得的剩余大于垄断市场时的剩余;开源软件的消费者可以免费获得软件,其效用与开源软件的潜在市场和服务费用相关,当潜在市场扩大和服务费用降低时,开源软件消费者的效用将会随之提高。这说明,如果开源厂商为了追求市场份额的扩大而降低服务费用,可以引致消费者福利的进一步提高。
除了给软件行业内带来了新的变化, 开源软件还给IT产业内各行业间的玩家带来了新的变化.
整体上看, IT产业内各行业间联系紧密,呈现出组件竞争的特点。
组件竞争是指在组成系统产品的各个互补品市场上,厂商可以自由进入展开竞争或者联合伙伴展开竞争。系统是指互补性产品集合在一个界面上来完成一定功能的整体,例如个人电脑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 这些组件共同组成了系统。
通常状况下,一个单独的操作系统软件本身并没有价值,它需要和其它应用软件(组件)一起使用才有价值,这样具有互补功能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组装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系统,这就是软件组件的系统性,同样一个单独的个人电脑本身并没有价值,需要与软件一起使用才有价值,这一特征不但源于IT产品的专业分工和模块化生产模式, 而且由于IT产品的强网络外部性使组件间的兼容性、性能等问题属性更加突出。
组件竞争体制中,生产是在遵循主导设计规则下,由不同的企业来完成不同的系统组件或模块生产,并通过市场体制来实现事后的组装。由于产品系统的价值链是对整个产业中的所有企业开放的,因此这是一种开放的组织结构。各组件的竞争策略都要涉及到主要互补产品的价值. 如对于硬件主机而言, 除了本身性能外,其价值还取决于操作系统的性能;操作系统的价值, 还取决于基于这一操作系统所开发的应用软件的价值。
这种组织结构及竞争特点决定了生产组件的各企业间呈现更加丰富的互动策略。
如前所述, 开源软件的出现使得软件行业内部的市场结构发生变化, 各领域多处于寡头垄断状态,结合IT产业整体情况来看,产业内各行业绝大部分领域(组件)都呈现出双寡头或垄断竞争的格局, 再结合组件竞争的特点, 市场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a.一是不同领域的双寡头厂商之间相互合作提高系统产品价值,并扩充双方的垄断势力。例如,Microsoft 和Intel 在产品开发等多个方面相互支持,结成了著名的Wintel 联盟;
b. 二是不同领域的垄断厂商也积极与对方的竞争对手合作,以钳制对方。例如,Intel 不仅与Microsoft 结成Wintel 联盟,还积极与与RedHat/SuSE等Linux厂商合作以钳制Microsoft ,同样,Microsoft 不仅与Intel 合作,也积极支持AMD;
c.三是与垄断竞争市场和双寡头市场的关系类似,处于优势的双寡头厂商往往更倾向于支持其他领域处于优势的双寡头厂商,而处于劣势的双寡头厂商则更倾向于支持其他领域处于劣势的双寡头厂商,形成“强- 强”和“弱- 弱”的合作竞争格局。
a. 从技术层面看,处于优势的垄断厂商往往采取了一种渐进的技术革新策略,即倾向于小的创新,因为小创新容易内部化外在收益,并且与劣势厂商相比,较高的垄断地位使其进行剧烈创新的激励相对较小。而处于劣势的厂商往往选择了一种更加激进的策略,倾向于剧烈创新,通过给消费者提供全新的革命性技术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例如,Linux 厂商和AMD 在革命性的64 位技术上领先于Microsoft 和Intel 。
b. 从与互补品厂商关系来看,处于优势的垄断厂商往往倾向于介入互补品市场,以扩充自己的垄断势力,而处于劣势的垄断厂商则与互补品厂商展开全面的合作,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值得注意的是,面对Intel 凭借规模经济和先入市场取得的优势地位,AMD 采取了对互补品厂商开放和低价的策略与之竞争,而面对网络外部性影响下更强大的Microsoft 的优势地位, Linux 厂商不仅采取了对互补品厂商开放和低价的策略,而且不得不提高自身市场的竞争性转变为垄断竞争市场, 以与Microsoft 竞争。
所以开源软件的出现以及壮大, 使得IT产业各部门的竞合策略更加多元化, 促进了创新, 也使得产业结构更加健康。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已经成为容许资本主义系统进行`重塑' 的手段, 这是“资本主义演进的分水岭”, 此后, 资本主义逐渐演化成“信息化的资本主义”。
信息资本主义是在资本主义进入信息时代即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普遍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后, 由于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被极个别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的信息寡头业寡头与金融寡头的融合体垄断之后的一种资本主义形态。作为一种资本形态, 信息资本主义开创了资本主义自进入垄断以来空前的垄断形式, 而且这种垄断被覆盖上`知识产权' 的外衣而变本加厉;作为一种国家形态, 它使信息寡头和资产阶级国家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两者相辅相成密切配合, 在追求资本主义的整体利益方面形成了空前强大的合力。
因为涉及到意识形态领域,这部分内容, 笔者不想继续展开。
客观上, 开源软件无疑对区域间信息技术的外溢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发展中国家缩小数字鸿沟的合理选择。
相关阅读 | Related Reading
技术-经济范式视角下的开源软件演进剖析(二)
技术-经济范式视角下的开源软件演进剖析(一)
GitHub移动端正式发布
英伟达号召全球游戏玩家:贡献你的电脑,加入算力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