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反骨”
人们对于三国人物的印象,大多来自于《三国演义》,没办法,《三国演义》实在太有名了,比如一说起魏延,人们立马想到的大概是两件事:
一是他从长沙归降时,诸葛亮一见他,就号令将他推出斩首,理由是他脑后有反骨;
另外一个就是诸葛亮刚刚去世尸骨未寒,魏延就发动叛乱,结果被马岱诛杀,印证了“反骨”的说法。
但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首先,魏延不是降将,而是一直跟着刘备的家兵,据《魏延传》记载,他“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这里面的先主,说的就是刘备,“部曲”,是家兵或者私兵的意思。
刘备对魏延不但非常信任,而且特别看重。看重到什么程度呢,我们举个小例子,刘备在汉中称王时,魏延遭遇突击提拔: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这个位置有多重要呢,当时的人们有个普遍看法,叫“无汉中则无蜀”,想想看,没有汉中就没有蜀国,魏延当时的位置,就相当于是京畿戍卫队对北京的重要性啊。当时人都都以为这个位置非张飞莫属,谁也没想到会落到魏延这个小角色身上。这说明什么?说明刘备非常信任魏延,反过来,也说明魏延有能力,要不然刘备也不会这么信任他。
这个时候,蜀国的格局是大事以刘备为主,诸葛亮为辅,魏延和诸葛亮,性格虽然不同,但是也相安无事。
可刘备死后,问题就来了。我们都知道,在刘备死去的第五年,也就是公元227年,诸葛亮决定北伐,并且给后主刘禅写了那封有名的《出师表》。从《出师表》可以看的出来,这时的诸葛亮在蜀国,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
写完《出师表》,诸葛亮就带着队伍出发北伐了,从公元227年到234年这7年里,诸葛亮一共组织了六次北伐,在《三国演义》里被称为六出祁山。但实际上,真正的出祁山只有两次,其余四次都是在别处用兵。这六次北伐,魏延全部参与其中,可谓劳苦功高;其中还有一次,完全是他唱主角并大获全胜。这就是建兴八年、公元230年的第四次北伐。
反观诸葛亮在北伐过程中,却是连连失利,有一次还因为战败自贬为右将军。
正是在北伐中,魏延和诸葛亮的矛盾集中爆发了。
矛盾,主要是因为二人的性格不同进而导致的战略上的不同。我们知道,“诸葛一生唯谨慎”,尤其是在失利的局面下,就更让他倾向于稳打稳扎,步步为营。但魏延呢,过去刘备之所以看好他,就是因为这个人有冲劲。魏延的方针,四个字可以概括,就是“出奇制胜”,据《三国志》记载,当时,“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按说,这本来应该是挺正常的事,行军打仗,主帅说了算,战略与主帅不符,主帅当然不准。
但是我们不要忘了,魏延是谁啊?是战功赫赫又曾深受刘备信任的大将,当年刘备为了树立魏延的威信,曾经特意安排他当着大家的面发表施政纲领,在当时的蜀军大营里,甚至流传着一种说法,说诸葛亮死后,继承诸葛亮位置继续领导蜀军北伐的,就是魏延,魏延呢,也是以此自许。(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魏延传》)这样的一个人,在此时却处处受到诸葛亮的压制,有牢骚正常,没牢骚才不正常。
反过来我们再看诸葛亮呢?虽然说在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取得了绝对的领导地位,但是,如果是刘备时代的旧臣和他意见不同,还是会让他对自己的地位有所不安,加上当时的形势,诸葛亮最担心的,莫过于自己去世之后自己的施政纲领被改道更辙。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说这是诛心之论。但是只要看看诸葛亮对身后事的安排,就会明白了。
根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去世之前,自感将不久于世,背着魏延召集杨仪、费袆、姜维等人安排后事。诸葛亮特意留下遗嘱:撤退时“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不从命,军便自发”。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撤退时令魏延断后,其实是姜维,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就不用管它,军队自行出发。文件精神按规定要传达到“军级干部”,却偏偏将“军级干部”魏延无端排除在外。
再加上,主持执行诸葛亮命令的人,偏偏又是和他“有如水火”的政敌杨仪,《魏延传》里说:魏杨二人“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
想想看,在诸葛亮死后,被排除在密谋之外的魏延得知了消息会有什么反应?
魏延的反应,是差点跳起来:
“丞相虽亡,吾自见在。亲府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魏延为什么有这样的反应?
第一:面子上过不去。这是肯定的。
但是咱们要是往深里想,就会发现,诸葛亮的事后安排,绝非仅仅是面子上的过不去,而是一种更大的压力。那就是,一旦杨仪根据“若延不从命,军便自发”的密令率领主力径自撤退,魏延一部要独自面对司马懿的数万铁骑。诸葛亮统帅大军尚且只能与魏军相持,魏延以偏师对付魏军主力,岂非是以卵击石?
但是如果跟随大军撤退,就是违背了诸葛亮的政治嘱托,回到蜀国,老对头杨仪肯定会拿此来秋后算账。
可以说,诸葛亮的安排,让魏延进入了这样一种处境:扯碎龙袍也是死,打死太子也是死。魏延脾气是急了一点,但是久经战场的他,不会看不清这样的形势。
所以魏延发飙了,还没等杨仪出发,他就率领所部先行撤退了,并且还把撤退的木道全部烧了,阻击杨仪的部队撤退,同时,魏延还上表一封,奏告杨仪谋逆。
今天我们在得知全部信息的角度来看,魏延的选择,没有问题。
问题是在魏延上表的同时,杨仪也揭发魏延造反。一天之内,两人的表章同时送到后主案头。
可是咱们看,杨仪执行的是诸葛亮的命令,从程序上说,他的做法也没有问题,倒是魏延的做法,正好给了杨仪说他造反的口实。所以杨仪派兵抵抗魏延的阻击时,魏延的部下都知道魏延理屈,随即散去了。最终,魏延被马岱的追兵斩杀了。一代名将,没有死在杀敌的战场,就这样被自己人灭掉了。
如果说魏延有“反骨”,以上就是所谓的“反骨”的故事。需要补充一点的是,在当时,无论是历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还是裴松之的《三国志注》,都认为魏延没有谋反之心。
这是魏延的悲剧吗?这分明是蜀国的悲剧,从开创基业之初直到最后消亡,蜀国一直没能出现曹操那样战将如风谋士如云的辉煌局面,不是蜀国没有人才,而是这种诸葛亮魏延式的内耗导致蜀国的人才无法发挥,刘备在时,这种内耗还可以在刘备的掌控之下遮掩起来,一旦刘备不在了,这种内耗也就一览无遗的暴露出来。如果建立制度杜绝这种系统内耗,依然是出于创业时代的我们需要面对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