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啤酒打响2018年涨价第一枪,今年的消费股怎么挑?

2018-01-05 飞鼠溪 港股那点事


昨天盘后流传出一条新闻,华润、青岛、燕京等多个国产品牌涨价,这是十年来的首次集体涨价,并且涨价幅度还不小,在10%到20%之间。


  

没有悬念,今天无论A股,还是港股的啤酒股,都是高开,并且港股的华润啤酒与青岛啤酒都是5个点以上的起步价。

 

午间休盘,青岛啤酒跳出来澄清,媒体报道不实,提价幅度不超过5%。下午开盘青岛啤酒跳水,A股还一度打开跌停板。 


 

不过,没多久股价就反弹回去了,青岛啤酒H股最后收涨,当天啤酒股的表现是两个市场一道靓丽的风景(股价敲重点:这是龙头的盛宴,蹭热闹的怎么上来还得怎么回去)。 


 

市场是看得很清楚的,幅度虽然夸张了点,集体提价是事实,这就有不一般的意义了。

  

▌一、提价对啤酒行业意味着什么

 

在《咱不喝白的喝啤的,啤酒股要怎么挑?》一文中,已经指出无论是国内,还是全球,啤酒市场基本上饱和了,需求总量不会继续上升。

 

而好消息是国内的啤酒自2014年以来的一波调整也已经企稳,调整过程是艰难的,但对于活下来的企业,吃掉失败者,胜者为王的舒服日子到来。

 

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全国啤酒销量增长了0.8%,延续了自去年8月以来的增长。看公司发布的中报数据:

 

华润啤酒(291.HK)上半年销量630.6万千升,同比增长2.9%;


青岛啤酒(168.HK;600600.SH)上半年销量453万千升,同比增长2%;


燕京啤酒(000729.SZ)上半年销量276.8万千升,同比增长2.2%。

 

国内三大巨头靓丽的销售数据,再对比行业的整体增长情况,勾勒出地方小厂狭小的生存空间,而且空间还会更小。要知道,华润、青岛、燕京占了国内5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行业总销量微增长的情况下,它们保持2%以上的增速,要吃掉多少小厂的市场份额。

 

所以,一波调整之后,行业的竞争格局不言而喻。

 

我只找到了2015年的市场份额图,那个时候是73.7%,目前五家的市场份额绝对是超过了75%的。

 


消费行业赚两个钱,一个赚天花板的钱,一个赚竞争格局的钱,竞争格局甚至是更重要的。竞争格局稳定的一个标准是,没有价格战的恶心。这就是十年来首次集体涨价释放的信号:啤酒行业经过一番艰难的调整与收编后,市场份额进一步壮大的巨头们握手言和,一起刷利润要紧。

 

提价10%到20%意味着什么呢?以前提到过,快消品行业的一个魅力是:它的单价并不高,提一点价消费者并不敏感,但由于量足够大,对投资者而言,这点提价却几乎可以全部转化为迷人的利润和现金流。

 

拿国内啤酒行业来说,国产品牌的啤酒以中低端为主,几块钱一瓶,提10%,也就几毛。以雪花为例,最便宜的大概是2块多一罐,涨个2毛、3毛、5毛,消费者根本没感觉。但对公司呢,这几乎就全部直接转化为净利润了。

 

以华润啤酒为例子,从媒体报道来看,雪花几乎500ml的产品全部都提价了,提价幅度在10%到20%间,我们假使2018年销量不变,营收增10%左右,2016年320亿营收,2017年上半年增长了3.7%,所以这个提价可能带来30多亿的营收增加,这几乎可以全部转化为利润以及现金流。 


 

可想而知,今年如果没有什么大的变故,啤酒巨头们的财务报表将会是相当相当漂亮的,考虑消费升级带来的产品结构上的改善,会更漂亮。今年资产上该配点什么,不用多说。还不明白的,复盘一下17年的白酒以及茅台三季度令人跪舔的业绩。 

 

▌二、提价对消费领域意味着什么

 

茅台前不久提了一次价,提价幅度达18%,不过一个贵族不多计较。而这次啤酒开年提价,可能传递的信号就更多了。华润啤酒提价的几个理由分别是:原材料、人工成本、环保税等。

 

这些理由,说白点,就是大家迷惑的PPI与CPI的剪刀差。 


 

PPI走得飞起,CPI没起来,上游过剩的企业有利润,银行的坏账少了,消费者也开心,但要说一个麻将桌没有输家,这是不可能的,总有一个经济部门替大家扛住了社会整体生产成本的上升。

 

看毛利,啤酒行业大家难受: 


 

但啤酒行业还好,国产品牌原本以中低端为主,消费升级带来产品结构改善,对冲掉了成本的上涨。消费三巨头康师傅、统一、中国旺旺相比就要更难受了,达利在高毛利的乐虎功能饮料推动下,产品结构优化,稍微不那么难受。


 

消费新贵周黑鸭也难受,毛利下滑,净利增速大幅放缓,中报发布后股价直接掉了12个百分点。


  

白电巨头们也难受,看格力,美的,海尔等,毛利率都是掉好几个点的。行业小弟海信科龙就掉得更凶,中报发布后股价跌了13%,H股股价自高位一度跌去40个百分点。 


 

难受并不代表大家会理解,能不能提价并不完全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像白酒行业,格局稳定,谁是一线,谁是二线,市场划分得很清楚,所以涨价没有多少压力,成本也就顺利转移了。厨电行业目前格局也稳定,所以大家也不那么难受。

 

但大多数行业没这么幸运。从PPI与CPI长时间的剪刀差来看,显然价格的上下游传导出了问题。上游有供给侧改革推动价格飞起,下游价格跟不上,从供求关系来说,原因无非是或者供给过剩,或者需求不足,这两个原因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当然,还可以有一个原因,是合同期限的问题。

 

新的一年,行业格局已经稳定的啤酒企业集体打响了涨价第一枪,那么17年其他被怼得难受的消费企业会做何举动呢?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也是2018年投资消费品得关注的一条逻辑线:通胀。

  

▌三、通胀究竟会不会来

 

现在说通胀可能太遥远了,从最新的11月份数据来看,CPI仍然是非常萎靡的。但PPI摆在那里,从常识上面说不过去。 


 

上面提到,PPI飞起,CPI萎靡,这些年产能过剩的上游企业都赚钱了,就有钱还银行了,银行的坏账也少了,而物价不起,消费者也开心,但是,一桌人打麻将,怎么可能没有输家呢?

 

上面提到的这些消费企业,还只是毛利稍微下滑了一点点,而像电力行业,上游直接对上煤炭,利润下滑是非常厉害的,看每个月公布的工业企业增加值,煤炭与电力是冰火两重天。

 

这种状况能不能持续呢?坚持一个观点:上游原材料上涨是抬高了社会整体的生产成本,它最后一定会传导到消费这一终端上来,需要的是时间。至于是不是18年,啤酒行业的集体涨价是不是一个开始,只能且行且看。

 

最近随意翻到一个官方文件,发改委17年11月发的,标题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到的健全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想想17年的电力企业的财报,大概能知一二。

 

文件最后一点如下: 


 

其中的深意,只能自己体会了。

 

发改委文件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基本完善”,也就是说政府政策是更趋市场化的。

 

之所以要提这点,是因为发改委曾经叫停过方便面的涨价,如果去复盘统一的业绩,2010年,2011年营收刷得飞起,但利润反而是下滑的,这主要原因是当时处于通胀中,政府压制不让涨价。到2012年政府放开,统一的利润涨了174%。


 

从发改委的文件可以推测,只要价格没到严重失控,发改委是能容忍价格弹性的,不会进行行政的干预。也就是说,被成本上涨怼得难受的企业,如果有实力提价,可以自行提价。

 

因此,个人倾向是18年的投资得放在通胀这个宏观框架下,思考自己的投资标的在这个宏观框架下的微观意义,比如产品的成本端与价格端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当然,这里提的通胀并不是指恶性通胀,像90年代的两位数的通胀,只指类似2011年这种通胀。目前无论是全球主要的发达国家,还是中国,央行的驾驭手段都非常成熟了,出现两位数以上的通胀可能性比较低。

 

对于17年被怼得难受的消费企业,或许18年会有提价的契机。当然,尽管发改委的意愿是让市场定价,但有些行业还得看政府意思,比如猪肉,在CPI的权重是不小的。如果18年真的是通胀年,在防止物价过快上涨上,猪肉价格多少要压一压。另外,从猪肉行业的格局来看,环保过后,大企业的产能在不断的扩充,猪肉价格18年也难言上涨。

 

对于上游的养殖企业来说,比如牧原、温氏来说,可能不是好消息,但对于上下游一体化的万洲国际或许是好事,并且万洲的主要利润来自肉制品这块。

  

结语

 

啤酒是一门好生意,典型的规模经济,并且拥有强大的现金流产生能力。自14年7月啤酒销量调整以来,目前已经企稳,行业十年来第一次集体涨价,意味着行业竞争格局进一步趋于稳定,提价刷业绩正当时,18年的财报大概率会非常漂亮。

 

但啤酒企业集体涨价或许释放的信号还不止于此,17年消费类许多企业饱受原材料上涨之苦,替社会承担了PPI与CPI之间的剪刀差,这个过程是很难延续的,啤酒企业集体涨价或许打响消费品18年涨价的第一枪。

 

而从发改委11月份的文件来看,政策趋势是更向着市场化靠拢的,这意味着只要价格不完全失控,政府能容忍适度的价格弹性,这也为有实力的企业提价打开了方便之门。

 

对于普通人来说,考虑怎么转移通胀成本,那就不妨考虑哪些企业是有实力提价刷业绩的。



【作者简介】

飞鼠溪 | 格隆汇·专栏作者

消费行业资深研究员,专注消费大白马


【精华推荐】

咱们不喝白的喝啤的:啤酒股要怎么挑?

当A股开始惩罚错误,中小票港股化,你在哪条船上?

争议茅台:价投的胜利?泡沫的狂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