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谁拯救了人民币?

2018-02-01 hannah 港股那点事



▌一、人民币的逆天走势


18年开年第一个月结束,这一个月大家口中的核心资产涨幅几乎令人瞠目结舌,恒生指数和国企指数虽然有几次调整,但诚意明显不够,蹭一下又上去了,要不是这两天的松动,一度让人觉得几乎是停不下来。



市场上的老司机大概都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1月份核心资产都飞起来了,接下来究竟买什么的问题。


不过,对南下资金来说,虽然恒生指数和国企指数走得飞起,但有一个美中不足的是,人民币太强悍了。


今年开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了2.8个百分点,直逼811汇改时的币值。港币盯住美元,所以港币是什么样的走势不用多说。这样一来,就吃掉了利润好几个点。


如果把时间拉长,拉到整个17年,显然南下资金的汇兑损失更不小。至于那些跟风换币出来的,先算一下汇兑损失,再算一下在各种宝宝类的收益,两下相加,损失更加惨重了。



17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强势应该是一件出乎市场意料之外的事。



17年人民币的走势是从三根大阴线开始的,这有点像16年1月份,从人民币离岸拆借利率的走势来看,这场爆打空头的战役是央妈发动的,而且战役比16年来得要早,开年就开打。


而从当时期货的空单反扑来看,彼时资本认为央妈不过是一时维稳,人民币最终会像16年一样,先强后弱。


这一波战役之后,人民币又重新走弱,接下来央妈发动了第二场战役,发生在5月底,人民币的隔夜离岸拆借利率被推高到42.815%。这场战役发生的时间上有一个巧合,5月24日穆迪怼了中国,调低了中国主权评级,或者说白话点,穆迪发了篇对中国的"做空报告"。


不过让市场出乎意料的是,这次战役后,人民币只稍微跌了一下,便开足马力不停的涨下去了,连续突破6.8、6.7、6.6,一直到最近,一度是突破了6.3。811汇改前夕,人民币也就6.2多点。可见17年人民币的强势。


而从人民币的离岸拆借利率来看,5月份之后央妈没有发动空袭了。



可以看出,17年这两场战役成功的扭转了人民币的贬值预期。


但战役之后,接下来的人民币升值之快恐怕也是央妈预料不及的,今年1月9日人民币出现大幅贬值,市场传言是央妈通知中间报价行暂停逆周期因子。


所以,两场战役之后,人民币这波逆天的走势是什么推动的?


▌二、谁扭转了中国经济


抛开一些传言中的政治因素不谈,从基本面出发,17年人民币走得这么强一个重要原因是宏观经济的改善


看前不久发布的17年宏观数据,是非常漂亮的。GDP全年增速是6.9%,是7年连续下跌来的首次增速上升。



数据是超出所有人的预期的,按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增长预期,是6.5%左右,而此前IMF、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预期2017年中国的增速也是6.5%左右。


看发电量的数据,拐点更加要明显得多。



至于为什么发电量增速与GDP增速出入这么大,或许今年以来多个省份自曝GDP注水能给到一些答案。之前提到,一个好面子的人,只有在他现在过得非常好的时候,才有意愿去承认自己过去非常烂。


因此,方方面面得出的结论是,17年中国经济确实走得不错,这是人民币走强的基本面。


那接下来要问的一个问题是,推动17年经济增长的因素又是什么?


按照统计局的说法,17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好于预期,供给侧改革是功不可没的。


那就从GDP贡献来说,供给侧是不是真的是推动17年经济好转的动力呢?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工业增加值(各个部门的增加值之和就是GDP总数)。


供给侧改革进行的领域有煤炭、有色金属、黑色金属、造纸、化工等行业。就来看一下这五个行业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情况:令人没有想到的是,17年煤炭、黑金、有金的工业增加值是负的,也就是说它们实际上拖累了17年的经济增长。而造纸化工,增速也没跑赢整体经济增速。



所以,经济数据并不支撑供给侧推动了17年的经济增长这一结论,甚至结论恰恰是相反的,供给侧改革拖累了经济增长。其实原因并不难理解,关停这么多产能当然造成经济产值的下滑(不过产能被限制,对于留存的企业是可以活的非常滋润的。翻上市公司年报,这些行业的利润基本都是大幅增长,股价表现也是相当不错的)。


如果17年的经济增长引擎不是供给侧改革,那会是什么呢?惯性的,我们会想到投资,房地产、基建,这是政府常用的工具。


来看下投资的数据。基建投资12年确实是助力了一把,但之后的走势是下滑的,对GDP的贡献力度在减弱。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拐点非常明显,是这波经济的推动力。但总体而言,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是减弱的,不能解释这波经济的反弹。



那消费可以吗?来看社会零售总额,虽然增速不错,但效用也是减弱的,并不能解释这波经济反弹。



还有一个数据,出口,来看一看。17年的出口反弹是非常明显的。



我们来看工业增加值,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以及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强劲反弹是非常明显的。



这两块正好是出口商品里占比重非常大的,其中机械设备是最大的出口商品,金额17年全年达3836亿美元,相比过去两年的下滑,17年同比增长了12%,占17年总出口金额的17%。



因此,个人倾向于认为17年这波经济反弹的引擎是出口。


三、谁扭转了欧洲


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导致了出口的增长?


811汇改后,人民币的大幅贬值可能对出口有促进作用。但是从时间上来看,这一促进作用未免来得太迟,从上图可以看出,16年出口金额仍然是下滑的。所以,人民币16年贬值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再看一个数据,可以看到,17年不独中国的出口非常好,相比过去几年,整个世界的出口都在好转,换言之,国际贸易在复苏。



国际贸易复苏的背后意味着全球整体经济在好转。


全球经济自08年危机以来一直比较疲软,美国的次贷危机是一个转折点,之后的欧债危机就进一步把全球经济拖入泥潭。



欧洲经济是全球最主要的经济体之一,欧洲不恢复,全球经济谈复苏就比较难了。


看欧洲地区的主要经济体,欧债危机后市场出清经济有一波轻微反弹,但一直疲软无力,但17年增速很明显,前三个季度欧盟的GDP增长都在2%以上,其中,一季度增了2.6%,三季度增了2.5%,都是2010年以来的新高。



那怎么解释欧洲这波经济复苏呢?


我们知道,2008年金融危机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演化,这结合了地方特色的,比如欧洲结合它的人口问题与高福利问题,演化成了欧债危机,而在中东地区,演化成了更大的悲剧——战乱。


战乱产生了难民,尤其是2015年上半年以来,叙利亚、利比亚等中东地区、北非地区战乱不断,持续动荡,权力真空下,还产生了"伊斯兰"极端组织,使得大批难民外涌,最终成了欧洲难民危机的导火索。


难民危机是人类史上的不幸事件,但当事件的政治影响散去的时候。从经济角度来说,它对疲软的欧洲经济却是一味刺激药。最直接的,安顿难民上,从经济的总需求方来说,政府支出增加了(见下图)。



从总供给端来说,它为欧洲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


如此,推动欧洲经济进入一个正向反馈过程。


这样的基本面给了欧洲央行退出QE的底气,经济好转以及退出QE的预期刺激了欧元。而与欧元相比,美元已经从14年以来涨了一大波了,并且预期都基本上反应在价格里了。


对市场来说,出乎市场预期的欧元成了新贵,所以看17年以来欧元走势,是非常非常强大的。而且,这是欧元自08年以来,走弱达9年之久后的走强。



美元的指数成份里,欧元占了比例最大。



欧元的强势直接导致美元指数的弱势。



这里,出现了另一个人民币走强的原因:美元指数的弱势(这个好理解,就好比当指数下滑的时候,你也会跟着抛个股的)。


而如果看人民币兑欧元,同样也是贬值的,并且贬值幅度不小,接近10%(所以,现在是去美国的好时候,欧洲就不是旅游好地方了)。



另外,欧洲经济的复苏推动了欧洲对中国的进口,作为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其拉升作用不言而喻。



四、结语


宏观经济是非常非常的复杂,一个细微因素的波动,所煽动的蝴蝶效应谁也无法预测。这篇文章只是一个猜测,在我用一层一层的数据去猜测得出来的。结论居然是:欧洲难民拯救了人民币。


17年人民币的走强出乎市场意外,但更出乎市场意外的是欧元,欧元兑美元自08年来一直走弱,15、16年见底,17年突然反弹。这波反弹的背后除了用欧洲经济的好转来解释,似乎找不到更好的因素。


而疲软的欧洲经济反弹背后又是什么因素造成的?我觉得,即使难民不是主要因素,也至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也就是:欧洲难民拯救了欧洲经济,进而间接拯救了人民币。


08年金融危机改变了世界很多很多,不同地区结合着各自地方特色,又演化出新的场景。而这些场景又彼此发生作用,一如难民之于欧债危机后的欧洲经济。未来会演化出什么,是非常非常难预测的。所以就如我之前的文章提到的,做投资不用看宏观经济,宏观经济可以用来娱乐娱乐,但真不用过于注重。


回到汇率上面,世界经济的场景演化也告诉了投资者,在跨市场投资的时候,汇兑损失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变量,不要轻易跟风地投,尤其是仅仅是为了换点钱赚汇率收益。因为真的是得不偿失,国内有各种比较安全的宝宝收益,国外可没有。


【作者简介】

Hannah | 格隆汇·专栏作者

股市浮沉五年

变才是不变的真理


【精华推荐】

多省承认GDP注水,跟你投资有很大关系吗?

人口问题:未来中国面对的最大噩梦?

人民币气势如虹的真相:谁是麻将桌上的那个输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