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沉默的大山 2018-05-31

今年的冬天异常寒冷,连一向被戏称只有夏天和秋天的鹏城也躲不过寒流的侵袭,让许久不经历寒冷的我们在凉风中瑟瑟发抖,漫不经心刷着朋友圈,一则消息迸入眼球:“国学大师饶宗颐今日凌晨去世,享年101岁……”

一代国学大师自此溘然长逝!



饶宗颐先生是谁?

他出身书香名门,自学而成一代宗师;他是当代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古典学者;其茹古涵今之学,上及夏商,下至明清,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画金石,无一不精;他贯通中西之学,甲骨敦煌、梵文巴利,希腊楔形、楚汉简帛,无一不晓,人谓“业精六学,才备九能,已臻化境”;他与钱锺书并称“南饶北钱”,钱锺书先生称他是“旷世奇才”;他与季羡林并称“南饶北季”,季羡林先生说他是“我心目中的大师”;金庸说,有了他,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学术界尊他为“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187hqwbh0&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一.本是公子哥,奈何入学门

“我家以前开有四家钱庄,在潮州是首富,按理似乎可以造就出一个玩物丧志的公子哥儿,但命里注定我要去做学问,我终于成了一个学者。我小时候十分孤独,母亲在我两岁时因病去世,父亲一直生活在沉闷之中,但他对我的影响很大。我有五个基础来自家学,一是家里训练我写诗、填词,还有写骈文、散文;二是写字画画;三是目录学;四是儒、释、道;五是乾嘉学派的治学方法。”

——饶宗颐

1917年,饶宗颐生于广东潮安。饶家不仅富甲一方,家学渊源更是深厚。早年毕业于上海法政大学、喜爱西洋建筑的饶锷,在家乡建起了潮州最大的藏书楼——天啸楼,藏书十万余卷。受父亲影响,饶宗颐时常浸泡在此,读书玩耍之间,文史典籍早已烂熟于心。

少年饶宗颐感觉学校的教育并不适合自己,宁愿独自一人躲进天啸楼里自学。在父亲的悉心栽培下,饶宗颐打下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根基,培养了超强的自学能力。

1938年,饶宗颐在中大中文系教授詹安泰的举荐下,被聘为中山大学研究员。时广州已为日军占领,中山大学被迫迁往云南澄江。饶宗颐决心绕道香港前往云南,不料途中染上疟疾,滞留香港。或许缘分使然,从此命运发生转折。从1952年开始,饶宗颐在香港大学中文系任教16年,主讲诗经、楚辞、诗赋。

1954年夏天,饶宗颐到东京大学讲授甲骨文,同时到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甲骨文,在那里他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京都大学有数千片来自中国的甲骨文,但当时日本学者并没有引起重视,饶宗颐等人在罗振玉的带领下开展研究,后来撰写了《日本所见甲骨录》,这在日本可谓开风气之先。此后,他又在法国、意大利等地,陆续寻找流失到海外的甲骨文,一一加以研究。1959年,饶宗颐终于出版巨著《殷代贞卜人物通考》,这部书以占卜人物为纲,将占卜的大事融会贯通,全面地展现了殷代历史的面貌。

七十年代,饶宗颐首次将敦煌写本《文心雕龙》公之于世,成为研究敦煌写卷书法的第一人。此后,他又独立出版《敦煌白画》一书,专研散落在敦煌写卷中的白描画稿,填补了敦煌学研究的一项空白。

1978年退休后在法国、日本、新加坡、泰国、中国大陆、台湾及澳门、美国周游讲学,举办书画展,并先后受聘为多位内地著名大学的名誉教授或其他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1993年12月,他获得法国索邦高等研究院颁予的人文科学博士学衔和法国文化部颁授的文化艺术勋章。1997年,他创办了大型学术刊物──《华学》,并得到香港艺术发展局授予第一届视觉艺术奖。1998年,获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当代国学大师”的荣誉。2000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授予大紫荆勋章,以表彰他在学术领域的杰出成就。2001年,他获得俄罗斯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05年,由饶宗颐教授书写《心经》,并由当代著名篆刻家唐积圣先生鑴刻,「心经简林」树立于大屿山昂平一址。2009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聘请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并得到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终身成就奖。2011年,他入围亚洲电视举办的感动香港十大人物评选。2011年,获澳洲塔斯曼尼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二.书生者,为往圣继绝学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

让我比较好奇的是,在那样的一个时代,在他人生的那么多年里,是什么的追求与信仰,支撑着饶宗颐先生对学问坚持不懈的追求?饶宗颐先生活了101岁,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年少时,他经历了战争中的颠沛流离;移居香港,他经受着英国殖民者的冷嘲热讽;在近代最黑暗的十年里,他也看到了文化被破坏的支离破碎。即使我们大部分人不曾经历,我们也可以想象,这其中任何一个动乱,都可以把一个人的人生、追求、信仰通通踩到地上,踩到泥土里,直至随风而散。可就是在那样一个时代里,饶宗颐先生却达成了超乎想象的成就。

饶公的研究领域甚广,时间跨度很宽,上至夏商下至明清,并且著作甚多,仅仅其中的《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便有十四卷二十巨册,超过一千二百万字,专著逾八十种;论文1000多篇。除此之外,他精通甲骨文。除了学术的研究外,他也擅长书法、书画、诗词、古琴,而且造诣极高,赢得甚高的评价。

他本可以当个公子哥,去享受大好时光,战争了,他移民就好了;在香港,他也可以当个大学教授,安心教书育人,桃李天下。功成名就之后,他年纪也不小了,他也可以歇歇了。然而,这其中任何一点都没有让他停下对经学追求的脚步。即使已经百岁高龄,饶宗颐并没有忘记肩上的重担,仍在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奔走呼吁。2017年6月27日,他不远万里前往法国巴黎,参加“莲莲吉庆——饶宗颐教授荷花书画展”开幕仪式,并与两位老学生:90岁的法国汉学泰斗汪德迈、91岁的德国汉学泰斗侯思孟会面。

他自己也说过,“我不带徒弟,我干嘛要让人辛苦?我自己折磨自己就够了,不想让别人辛苦,做学问真的很辛苦。”他选择了一个人去承受这份痛苦与孤独。下面这段采访也许能帮助我们理解他对经学的这种执着。

问:您在北大百年校庆上的发言中提到,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踏上一个“文艺复兴”的时代,我们要重新塑造中华民族新时代的圣经,建立新经学。我对您的这个提法非常感兴趣,据我瞭解,您对经学是非常重视的,您认为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乃国本所系,“史”是事实和原本,“经”是从事实中提炼出来的思想精华,中国文化的主体是经学。是否可以这样理解:重建新经学意味着重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

饶宗颐:我那篇文章是在北大建校一百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讲。因为,每个国家都有“经”啊!中国其实老早就有“经”,中国的“经”,日本人的皇帝到现在还在念,日本的年号就是从我们的古经来的,到今天还是。可是,我们自己却不读经。我觉得这是中国人应该反省的问题。

“经”的道理,经书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华的宝库,是国民思维模式、知识涵蕴的基础,也是先哲道德关怀与睿智的核心精义、不废江河的论着。重新认识经书的价值,在当前是有重要意义的。也就是说,经书有许多精义,对现代人有极大的启发作用。现在出土的东西很多,增加我们对过去的瞭解。……

是的,每个国家都有“经”啊!

也许现在大多数人都不明白饶宗颐先生的那些成就到底意味着什么。敦煌学我们不曾涉猎,甲骨文离我们太过遥远,书画不是用来欣赏,而是用来升值,古琴、书法、诗词更是只知皮毛,即使稍懂也是拿来装X用……我们不断自诩是炎黄子孙,我们不断对外宣称我们有5000千年的中华文化,可是那些文化呢?“白鸟朝凤”已经没多少人能演奏;《四书》、《五经》逐渐从课本上消失;忠孝仁义信礼智勇这些更是只能从大街上看到了。这些文化都丢了!被我们自己弄丢了。“钱”是这个社会唯一的信仰。

但幸而有那么一两个人,一些人,王国维、陈寅恪、季羡林、饶宗颐……他们都曾经以及正在努力着,努力为我们、为子孙后代留下点什么。

三.国之耆宿今离去,接力棒谁人举?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

王国维曾把“新发见(现)”归纳为五类:一、殷虚甲骨;二、汉晋木简;三、敦煌写经;四、内阁档案;五、外族文字。陈寅恪则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而饶宗颐对新材料、新证据的重视和掌握,让人吃惊。

季羡林在《饶宗颐史学论著选》序言中写道,“每一次有比较重要的文物出土,他立刻就加以探讨研究,以之与纸上遗文相印证。他对国内考古和文物刊物之熟悉,简直远达令人吃惊的程度。即使参观博物馆或者旅游,他也往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时时注意对自己的学术探讨有用的东西。地下发掘出来的死东西,到了饶先生笔下,往往变成了活生生的有用之物。”

我想,季羡林先生赞誉饶宗颐先生的“最善于发现问题,最能提出问题”,也许正是如今国学研究者们最缺乏的。究其原因,虽然国学教学研究机构纷纷建立,可惜主持者并未能够摆脱理工科式评估体制的束缚,国学的学科定位也面临难产,对于国学的认识更多的是大而无当。国学的旧事重提看重的更多的是“国”,而不是“学”。我们企图用这个来彰显国家的强大,却并没有理解这些国学背后的文化传承,没有深究文化能够不断传承下去的原因。仅仅是学习几个甲骨文,死记硬背《四书》、《五经》,争论中国文化到底有没有“五千年”,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孰优孰劣,“西门庆故居”到底在哪里,这些意义何在?也难怪不少媒体发出“今天的中国到底有没有大师”这样的疑问了。

没有认清中华文化在人类文明中的位置,不能理解中华文化第一无二持续几千年的奥妙,又何以理解中华文化,又何以把握中华文化的今天和未来呢?中化文化又何以继续传承下去呢?

然而更雪上加霜的是,面对深谙传统学术的前辈凋零的格局,国学在制度层面似乎有些画饼充饥。新式学科不断对国学造成冲击,而人文学科修习者就业形势更是日益严峻,投身国学的人才也日益减少。面对此情此景,如何才能突破学科藩篱,如何才能在治生的同时安心学问,又如何补上对于古典的失忆性空白?

也许,我们能做的,或许是备好天才生长的土壤,允许其孤独的土壤,让大师的诞生才不再是神话,让天才的成长得以呵护。

二零零三年,饶宗颐先生个人积累的数万册贵重藏书,包括非常珍贵的古籍善本,以及一百八十多件书画作品,捐赠给香港大学,借以回馈香港。这些藏书绝大多数都有他本人的批注,今后的研究者有幸,可以沿着阅读史的思路对饶宗颐的学术源流进行细密的剖析。我想,先生也希冀着他的这些,能对国学的发展与进步有所帮助吧!

▌四、先生,一路走好

虽富裕出身然投身学问,虽历经乱世然坚持理想,虽名誉加身然不懈追求,虽耄耋之年仍热爱生活。在这个刚刚过世的老人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珍贵的文化考究,更多的,是他对学问坚持不懈的追求,对文化的坚守,对生命的态度。

且述且作,亦明亦圣,年近百岁,一颗童心。万古不磨,中流自在。业精六学、才备九能,人谓东洲鸿儒;港岛有君,方可谓东方明珠。这段颁奖词,或许是先生一生很好的注释吧!

先生千古!

 

【作者简介】

沉默的大山 | 格隆汇·专栏作者

市场充斥太多着噪音,坚守本心


【精华推荐】

郑裕彤,会否带走香港的灵魂?

【悼念杨绛先生】一记时代的回眸,从今只有死别,再无生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