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速度埋了的滴滴们

格隆汇特约 港股那点事 2019-04-07


作者 | 雨人


周星驰的电影《功夫》告诉我们:“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然而到了《复仇者联盟》,超级英雄里面第一个死的就是快银。再回到中国的武侠世界里,段誉的凌波微步算是极快了,但他在没有学会六脉神剑之前,依旧被慕容复、鸠摩智们吊打,即使是在学会六脉神剑之后,他的实力跟战神乔峰之间仍然有一段距离。


由此可见,“快”这个技能能不能让你活的更久,关键还得看你是在哪个导演的剧本里。





1


速度 VS 规模优势



有很多人不信这个邪。


投资了滴滴的红杉资本王岑就曾说:“现在我看O2O项目,基本上就问一个问题:你订单多少了?很多人跟我讲了一堆,我说打住,别讲了,订单到底多少?因为订单意味着能‘快速的起量’。” 也就是说,订单量在他眼里是第一位的,至于商业模式创新可不可以落地、风控点这些事情都是可以缓一缓。滴滴救星、ofo教父、共享经济大师朱啸虎也将滴滴打赢出行战争的核心原因归功于“速度”,并将这种模式copy到 ofo上。


8月24日,浙江乐清女孩赵某乘坐滴滴顺风车前往永嘉途中,惨遭司机杀害。3个月前,河南郑州一名空姐遭滴滴顺风车司机杀害。两案如出一辙,同是滴滴,同是顺风车,同是女乘客死于非命,让每一个滴滴人骄傲的“速度”,却在顺风车命案的关键92分钟里,没什么卵用了。这到底是怎么了?答案是:“滴滴为了节省成本,将客服这一块进行了外包。”



简单点说,滴滴前期为了速度和规模,通过资本运作,不断地收购、合并,扩大企业规模,通过增加投资项目提升发展速度,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把有限的资源都倾向扩大规模上,则会导致维系整个企业其他要素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不足。滴滴这回是栽在了“后台风控”上。


用户看到的互联网世界是平的,所以觉得用某些“代价”换取更好的体验和效率是可以接受的,而互联网企业家们看到的世界是层层叠叠的,每一个褶皱里,有血但是也有蜜。只要敢于冒一定的风险,特别是O2O这种壁垒并不是非常高的行业,对于资本和企业家而言速度便成了壁垒。速度意味着以时间抢市场,意味着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规模优势,意味着蜂拥而来的投资人与sexy 的估值。目前国际上的公司私募股权(独角兽)投资(PE)普遍估值在7-8倍(8-9倍算高估值),而国内现在独角兽的估值都以20倍起步。当然他们的这套估值体系里,是没有给后期的维护、产品风控系统这些要素加权的。


更让人头疼的是示范效应。《沸腾十五年》一书中曾提及,互联网每一个细小的创新都会有人进行学习、借鉴甚至模仿和跟随,这在之后甚至形成一套约定成俗的成功路径。某些用野路子打出来的高估值的独角兽企业确实产生了消极的示范效应,更糟糕的是那些投资方与创业者相互抬轿子,快速抬高估值后套利退出的模式。远的不说,从网约车到母婴电商平台,再到互联网金融,红包大战一直源源不断;从电商平台到二手车交易平台,再到英语在线教育,广告大战此起彼伏……这种非常规的“烧钱吸粉“模式都是参照了早期老一辈独角兽滴滴美团们的打法。





2


速度 VS 监管



在金融领域,速度又是另外一个版本的故事。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笑谈:“所谓的金融创新就是与金融监管对赌的过程”。


一个月前,杭州投融长富金融服务集团控股香港上市公司融长富(00850)所参投的三家P2P公司投融家、萌小薪、多多理财相继爆雷,但东窗事发(6月29日)前夕投融长富还公告称,要在杭州成立新的基金投资区块链。


前阵子,因为被我爱我家副总裁胡景晖炮轰以高出市场价20%~40%的价格争抢房源,链家旗下的自如频频上头条。说来也是厉害,链家短短一年之间,通过并购扩张,业务覆盖17个城市及地区,3500家门店,5万余名经纪人,年交易额4000多亿元。可以说链家能取得如此业绩,与其金融创新密不可分。


类似链家这样的长租平台,通过ABS模式,疯狂滚动现金流,前期疯狂地砸钱、挤兑对手、整合资源、形成垄断的过程中,以亏本经营的方式迅速抢占市场份额,从而打垮其他竞争者,形成寡头垄断,取得定价权。显然,垄断了房源的中介是有左右市场能力的。



而链家一位高管很早就说过,把自如当成租赁生意就太naive 了。房地产中介有一个潜规则:按一般惯例,一般用户付款和银行到账之间会有一定时间差,这成为不少第三方支付公司挪用牟利的隐秘通道。于是消费分期贷款+长租公寓”的模式,这曾被认为是一项多赢的创新,而现实是租客一不小心就“被网贷”。



而我们反观投融长富和链家之所以能够在国内混得风声水起,会发现离不开四大外部有利条件:


开放包容的监管环境;

传统银行业长期的高利润奠定的试错实力;

发达的互联网电商业务;

未得到有效满足的庞大的普惠金融需求。


尤其是第一条和第二条,在巨大的市场机会面前,闻到腥味市场参与者也竞相涌入,投融长富和链接能够跑赢那些妖艳贱货的关键点在于其深刻地理解了“发展的速度快于监管的政策出台,  最好是能绑定一票人的就业问题,然后就 Too big to fail 了。这些金融创新里包括的尚未暴露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消费者不够理性,创新产品存在设计缺陷,甚至蓄意欺诈等等。隐含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等,在监管的大锤砸下来之前,可以统统让位。简单点说速度就是这场"监管者与创新者"之间的“猫鼠游戏中的致胜法宝。跑赢了就是星辰大海,跑输了就出国老赖, 反正最后为企业创新买单和背锅的则是“社会民众”和政府。


现在“野蛮”的环境也正是因为跑的太快的金融创新导致流动性脱离实体空转,虽然最终的结果是可以退出,但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另一方面金融嫁接到互联网的快车道上快速发展,它的速度变快,范围变得更广,也加大了风险的传染性,如果本身根基不扎实反而会更加脆弱,P2P 的连环暴雷就是最好的例子。




3


速度 VS 责任


 

当然也有一些骨骼清奇的企业,它们追求速度既不是为了拿数据去骗投资人的钱,也不是为了把锅甩给政府,它们纯碎是为了“把今天先过好了”。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碧桂园速度了。


很长一断时间力,碧桂园都因为“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坟”、“给你一个五星期的家”、“给你一个五星级的代价”……而上头条。这一切皆因碧桂园速度:碧桂园要求所有三四五线城市新获取项目原则上均按照“456”,即4个月开盘、5.5个月资金回正、6个月资金再周转;一二线城市新获取项目均需按“678”要求执行,即6个月开盘、7个月资金回正、8个月资金再周转。


房地产本质上就是金融,拿地、开发、销售等环节无不与资金息息相关。开发商负债经营,现金流是关键,只有高周转提高现金使用效率才能在降低成本,避免现金流风险的同时做大规模。碧桂园的杨主席曾经说过:“高周转是抵抗风险最有效的手段。”当然,这种碧桂园速度是其能够取得合约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63%的关键,而硬币的另一面是,那些在高架上盖楼建筑工人在为速度买单(自去年9月以来,碧桂园的安全事故已造成至少11人死亡),当然也有可能是买碧桂园房子的业主在某天莫名其妙的接盘。



”高周转”这个大绝杀的精髓在于:速度要跑赢责任。


对于动辄几十个亿的房企而言,现金流才是根本。其他的一切都是可以被量化的成本,包括运气不好的“生命”(也不贵),再加上国内开放包容的监管环境,碧桂园们的犯错成本并不高。与花一笔资金去防范风险相比较,还是赔钱更符合经济效益。


这些公司大概都忘了,中国大量的企业迄今的成功大部分是建立在用户红利和市场阶段红利上,但是当这些企业从一个独立的商业实体发展为经济的支柱或者是社会基础设施后,从产业竞争向生态竞争的进化符合其利益最大化,因为它们的利益越发与整个生态(也包括社会和经济等)的整体利益密切相关,挖了坑是跑不掉的。



4


结  语

 


在中国,崇尚“速度”已经成了一种信仰。当一个产业处于草莽时代,我们习惯以成王败寇来衡量胜负。在资本市场猥琐发育的早期,我们用涨跌判断价值,可是当一个产业从成长期进入成熟期,便要为前期挖下的坑买单。


中国近十年来这批企业,特别是一些互联网独角兽其显著特点就是“影响力巨大,建设性有限”,无论行业还是人群渗透度都很高,造成了很多应用与解决方案都是被场景与巨大的用户群体“倒逼”或者是“诱导”出来的。普遍缺乏内源性的核心驱动力,集中表现就是这届创新公司普遍是“空中楼阁”从上往下建设的,高速发展时这些商业模式的风险能够被喜人的业绩所掩盖,一旦拐点出现,各种前期埋的雷便一个接一个地爆。


而资本对监管和价值观的长期漠视,来源于长久以来的直觉——以无限之金钱,扣问有穷之人性,似乎百战不殆。可是这中间忽视了一个变量:监管层、“消费者”和“用户 ”他们也在不断成长,经过滚滚天雷教育的消费者和用户会慢慢知道,他/她花的每一分钱,都在为理想中的世界投票。


所以,以前挖下的坑,以后终究还是要填的。




作者专栏

跌到净资产价值的YY,这个飞刀接不接?

阿里财报强劲:你大爷出走半生,归来还是你大爷!

押注“二胎”的宝宝树,值不值得下注?

推  广

摆脱韭菜,从研报学习开始!


格隆汇脱水研报,摆脱水分,深挖价值、浪里掘金。扒一扒市场最有含金量的研报信息。以价值机会视角,追踪研报细节里的“超预期”、“拐点”、“事件催化”和“价值洼地”。


脱水研报能带来什么?

✎✎✎✎✎✎


脱水研报是投资者认识行业与企业的一扇窗户


它能实现短时间、精准地看到价值亮点


协助投资者跟踪与观察重点行业与企业的经营情况与投资价值


帮助投资者解读资本市场中发生的热点事件及它背后的投资机会


脱水研报也会涉及重大宏观动态,有助于投资者理解与认识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


格隆汇出品的脱水研报是针对A股、港股及部分中概股的特色产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