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年十倍股】中国中药(570.HK):等待的春天,何时到来?

左仙生 港股那点事 2019-05-23

作者 | 左仙生


2006年,还叫“盈天医药”的中国中药,靠着中成药起家,在中药领域杀出一条血路。10年后,中药行业迎来转型拐点期,中国中药手持中药配方颗粒,再探血路,这一次,成绩如何?



1

10年的由来

 


“千年岭南,中医正脉。”从《黄帝内经》到东晋的“南医之祖”葛洪,中医药文化,早已埋藏在岭南之土。时至明清,素有“岭南成药之乡”的佛山,将中医药产业推向盛朝。延续至今,涌现出了“冯了性”药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号名药。


 

2006年,本在佛山市做沙口发电厂业务的荣山国际,遇到了转型的拐点,同在佛山的德众药业和冯了性药业是不错的收购标的。同年10月,荣山国际将发电厂的业务都出售了,以现金和CB2.8亿港元代价收购了兴兆控股,透过收购标的获得了两家药企的51%的股权,正式踏入医药领域。期间经过一系列的整合,公司又将环球制药(100%股权,拥有圣通平和玉屏风)、鲁亚制药、南海医药收购进来,2009年,将名字也改成“盈天医药”。

 

基调定下来后,外延之路就此打开。2010年4月,以1.16亿元人民币收购佛山安宁93%的股权,进而对德众进一步增持至96.57%股权;同年12月,公司以1.2亿元人民币现金收购了佛山仲弘95.57%的股权,进而对冯了性的股权增持到97.83%,到此,两个大品牌就紧紧握在手中。


 

2013年10月,公司以26.4亿元人民币从恒迪(总代价的67.9%)和复星(总代价的32.1%)手中收购了同济堂的股份,同济堂作为中药的老牌子,在2007年曾在纽交所上市,作为中药第一股曾红极一时,但是正如他们自己所说“中药模式老外看不懂”,不给美国市场的中概,还是选择走回私有化之路,2011年恒迪和复星就在此接盘,帮其私有化回国。



牵手“同济堂”后,公司的管线更加丰满起来。盈天医药原本有三百多个品种,全国独家的就有28个。2009年版的医保目录被列入的就有超过150个,耳熟能详的乌鸡白凤颗粒、玉屏风颗粒、鼻炎康片等都是独家品种。而在2012年版的基药目录中收录了53个品种,其中环球制药的玉屏风颗粒和德众的鼻炎康片2个重磅独家产品都被列入在内。与“同济堂”携手后,管线增加至500多个品种,同时又多加了5个独家品种是在2012年版基药目录中,这样算起来,强强合并后,在基药目录(2012年版)拿下7个独家品种的席位。

 

1个月后(2013年11月),公司正式改名为“中国中药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中药)”。

 


2

成长中的烦恼与机遇

 


中国中药是国药系下面唯一的中药平台,建立了唯一的中药上市平台,后面就看如何打造了。

 

当时公司还是以中成药做主打,中药材曾在2009~2010年被疯狂爆炒,当时500中中药材持续涨价,最高涨幅有超过3倍,中草药种植成本加大,水涨创高,从上游传到到批发再到终端,各板块都没少油水。联动着,中药企业都迎来了一波机会,中国中药也不例外。



虚增后,总是有回落的那一天。高位后,各品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回落,再趋于平稳。


 

因此,总是拿着老品种,业务会被锁住,所以在创建这个中药上市平台后,紧接着的两年(2013~2015年),中国中药开启了它的收购之路。



转折点在2015年,中国中药将天江药业收入囊中,当时的天江药业已经将广东一方药业收购,是中药颗粒的龙头。中国中药通过天江药业,一举成为了中药配方颗粒的龙头,抓住时代的转折点,开启探索新的征程。


 

中药配方颗粒,是个好门好生意。大环境下,中药总体以开始由注射剂向口服制剂转变,中药配方颗粒也开始可以取代部分中成药,最大的优点就在于患者使用起来方便,只需用热水烫制;携带方便,无需使用砂锅煎制;一来大大减少了炮制时间,二来也减少了熏人的药味。

 

2015年的时候中药配方颗粒的销售规模仅有80.9亿元,仅占到中药饮片市场比例的4.76%,预计2020年中药配方颗粒可以达到400亿的市场规模,市场增量空间很大,而“有牌照”的竞争对手却不多。

 

之前获得CFDA审批通过生产资质的只有有五家,其实准确来说最开始是六家,分别是华润三九(000999.SZ)、天江药业、北京康仁堂药业、培力(南宁)药业(1498.HK)、四川新绿色药业、和广东一方药业。北京康仁堂后来被红日药业(300026.SZ)收购。广东一方后期也被天江收购,中国中药这一举,将强强联手的一方+天江都收入囊中。



本是6强争霸赛,各占领区域优势,而在2016年3月时,《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结束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正式文件下达,但有多个省份已经在陆续发中药配方颗粒省级试点文件,到目前为止,约有 38 家省级试点企业。这下是挑战也是机遇。放开试点,竞争格局或许就不再是六强争夺赛了,外部的竞争压力接踵而来,比如强劲的康美药业(600518.SH)。而机遇就在于,因为中药有上游的特色在,区域保护的壁垒较高,那么外延就是有利的策略,通过外延拿到试点,同时放开扩大产能,也是乘上这班机遇。

 

虽然市场上流传试点放开的声音已久,但没有正式文件下来之前,资质依然掌控在这五家手中,所以区域划分的比较严重,一家一个坑。比如天江加上一方药业,着重在华东与华南市场,因为天江于江阴(江苏)起家,一方地处广东,发展起来也有地域资源的优势,以目前来看,中国中药老大哥的地位依然牢固。



先拿到批件的五家的优势就在于,中药配方颗粒,疗效差别并不算大,所以有时候医院选中了一家药企长期合作,一般不会换合作单位,所以先到先得这个理在这里是说得通的,例如天江和一方,早在2013年已经占据50%的市场份额。而当年红日收购康仁堂后,康仁堂只用了4年就将营收从6000万增长到8亿。

 

另外去年,医改全面推开了公立医院的综合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而中药配方颗粒并不列入药占比的考核,并保留了25%的加成,在这个药品整体降价、药加成等的政策下,这是绝对利好的指标。虽然医保目录并没有把中药配方颗粒列入,但是各省是可以按情况纳入省医保目录的,比如宁夏、福建、浙江、北京、广东等地都将配方颗粒纳入了地方医保目录中,天津和山东也按照饮片规格进行医保报销。按卫计委的数据,2016年底,中药配方颗粒在中医院中的覆盖率还不到六成。终端除了中医院,还有很多中医科室,算上科室,中药配方的市场覆盖率还不到一成,市场前景还是很大。

 


3

布局未来风向标

 


中药配方颗粒业务是接下来的几年发展重点,按2018H1的数据,中药配方颗粒业务贡献34.91亿元,同比增长37.2%,占总营收的63.9%,;成药实现营收13.06亿元,同比增长14.1%,占总营收的23.9%;中药饮片贡献6.4亿元,同比增长245.3%,占总营收的11.7%;大健康实现营收2500万元,同比减少4%,占总营收的0.5%。

 

除了原本有的江阴天江和广东一方两个国家中药颗粒配方牌照外,公司目前还拥有四川、陕西、黑龙江、重庆、福建5个省的试点生产牌照。预计今年年底前还可以拿到北京和湖北的试点牌照。

 

外延是进入市场最快的脚步,去年公司一口气收购四家公司,分别为北京华邈(代价约人民币2.17亿元)、北京华泰(代价约人民币1.40亿元)、黑龙江国药(代价约人民币6140万元)、四川江油(代价约人民币8170万元)。寓意就在于,可以通过北京华邈、黑龙江国药的医院销售网络,扩展公司在北京和东北地区的中药配方颗粒市场份额。


另外北京华邈和四川江油所做产业都与中国中药相同,都为中药饮片,一方面可以扩大公司在北京和四川的产能、市场份额和分销渠道,另一方面,可以将公司的资源进行整合,公司目前在广东、上海、贵阳、以及甘肃的生产基地,加上这次收购的北京和四川,公司的中药饮片业务可以完成华东、华北、华南、西南及西北地区的覆盖。

 

除了外延之外,公司牵手“中国平安”,引入战略投资者。2018年3月,中国平安以每股4.43港元的价格配售了中国中药6亿股,总值26.77亿港元,完成后中国平安持有中国中药12%的股权。



跟平安的合作,一方面可以拿到线上资源,扩宽销售渠道,且公司在布局的中药智能配送中心,未来或许也能与平安旗下的健康领域进行合作,比如平安好医生就覆盖了近3100家医院、7500家药店,这都是可开发的优质资源。另一方面,复方配方的老牌日本津村制药的第一大股东是中国平安,有了这层关系在,为中国中药与日本津村的合作又多了一个推动,不管是从药材全链条的管理体系学习,还是经典名方的研究工作,都将是个很好的交流机会。当然,具体的方案,到目前还未看到公告,但这一块的战略合作,或许会是个彩蛋。

 


4

小结

 


今年医改的政策陆续落地,唯有中药的重磅弹还未下来。试点何时放开?配方颗粒如何定义?标准白皮书如何制定?配方颗粒的加成如何衡量?这都将是行业未来走向的重要因素。中国中药,作为老大哥,是板块中最具抗压实力的选手,但是未来的十年的走向,还要等这一政策金蛋敲碎之时,方见分晓。

 



作者推荐

信达生物-B(1801.HK):生物制药股新秀,Biotech重磅选手来袭

金斯瑞(1548.HK):一场姗姗来迟的做空

Tilray(TLRY)2个月大涨11倍,大麻还能嗨多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