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V吴晓波卖不掉“思想”讲座,社群经济怎么运营?

2016-04-07 萤火科技 萤火新媒

读了一篇题为《思想讲座卖不掉,产品经理吴晓波不及格》的文章后……天哪!吴晓波老师的微信公众号拥有158万粉丝,推出了一个名为大头思想食堂的产品(为高净值人群开设的脑补课),但总共才卖出了两张门票。

 

究竟社群产品该如何运营呢?

 

今天,萤火小编拿吴晓波老师的大头思想食堂的产品用评测的方式,谈几点社群产品运营的看法。

 

一、粉丝粘性

 

刚刚到吴晓波老师的公众号里看了一下,微信图文阅读偶尔会出现10+,阅读转化相对偏低。不管怎说,每天还有几万人在打开公众号的图文,然而这几万人中只有2人买单,购买转化率实在很低。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首先要说的是,不管运营粉丝、社群、还是产品,粉丝的粘性永远要放在第一位考虑。只有让粉丝争先恐后地去扎堆子,为你以及你的产品点赞,举牌叫好,粉丝经济才是有效的。

 

其次,你要用心思去揣摩,去了解粉丝究竟需要什么。万一你推出的产品粉丝不喜欢,弄不好双方都感觉很尴尬,粉丝与你渐渐会有心理隔阂。

 

如何粘住粉丝?

 

1.粘性来自“+”的部分

 

互联网+的微信生态中,粉丝的粘性要来自“+”的部分。你所运营的社群有“+”的那部分吗?我们不妨看看“滴滴打车”的公众号。“滴滴打车”是一个服务号,一个月只能发4次图文,为什么说它粘性高呢?因为它的服务号的菜单里有“叫车”功能。当人需要搭车时,会第一时间在微信中打开滴滴搭车的服务号。

 

2.粘性来自激励机制

 

我们逆向思维一下,粉丝怎样活跃算有粘性呢?这需要你去制定有奖励措施的粘性等级。奖励机制,一方面是对活跃粉丝的肯定,一方面是刺激非活跃粉丝模仿、参与。


二、垂直性


虽然小编不是像吴晓波老师那样的大V,没有切身感受,但还是要站在像我这样的用户角度,分析一下吴老师的公众号的菜单。

 

上述是吴晓波老师的公众号的部分菜单截图。打开菜单后,你会感觉自己是在逛淘宝。

 

社群不是沃尔玛,太不垂直了。我们关注经济大V吴晓波,是因为他写的经济学文章,深入浅出,很接地气。通过他写的文章,粉丝能增长自己的见识,充实自己的思想,了解经济的最新动态,而不是为了逛杂货店。因此,运营者选择社群产品时,尽量选择与社群匹配度高的产品,不至于让粉丝觉得莫名其妙。

 

所谓垂直社区,是把粉丝的某个需求做到足够深,是粉丝解决心理诉求的独一无二的地方。粉丝长时间关注这个社群是有目的,要么社群能解决他的需求,要么社群能满足他的偏好。

 

社群如何足够垂直?

 

1.对单个粉丝的“需求”足够聚焦,让其闪光。

2.切忌“大而全”,亮点平均;而是要“小而精”,一针顶破天。


三、需求与信任


现在,小编把自己的角色转换成各类型的用户,去剖析一下吴晓波老师的产品的需求设计。

 

需求要符合粉丝的习惯

 

课程表的内容非常庞杂,没有逻辑可循。首先要说的是,粉丝在受十几年教育的过程中,早已习惯了学校的那套条理清晰的课程设计,根本不习惯这用大杂烩的课程。

 

表面上看,貌似小编说的很牵强,但是读过侦察心理学的人都知道,警察就是用这种内隐联想的方法测试嫌疑人的行为习惯,从而筛选犯罪的。

 

缺乏信任连接

 

我们再看看吴晓波老师的公众号的菜单。在菜单的商城里,他给粉丝卖课程之前,经常卖酒、卖壶、卖伞、卖灯、买丝被等这些日用品。按常理,粉丝对他卖的课程质量没有把握,因为他没有与粉丝建立起这方面的信任连接。

 

前不久,淘宝搜索引擎负责人鬼脚七说过一段话,我做行脚僧在大街上化缘时,没人搭理我,还常常躲着我,是因为我与街上的行人没有建立连接,他们根本不信任我;等化不到缘,我去互联网上化缘时,我化了很多缘,是因为我早已与互联网上的人建立了连接,信任基础很牢固。

 

所以马云常常所说的连接,其实是建立信任,别理解错喽!

 

人群定位不清晰

 

吴晓波老师的课程设计没有抓住高净值人群的需求,高净值人群是指资产净值在600万人民币(100万美元)资产以上的个人。然而,课程表里的课程更像大一新生课源需求。

 

换一个逻辑去思考,一个财富达到了高净值人群的人,怎么缺乏辩证思考呢?若他们真的想学习的话,再添几万去MBA了,好不好。对一个创业者,整天忙得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挤不出,哪有时间追着你从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到处跑呢?所以这种课程开设方式不符合创业群体。对于像我这样的穷屌丝,创业管我什么事,即便是想去听课,却付不起昂贵的学费。

 

还有,聪明的人都知道,短短几个小时学这么多东西,是根本学不会的,除非你是天才。有花这个冤枉钱,还不如到公司隔壁的清华北大蹭课。




如果让一个外行能看出产品有很多bug的话,产品要改进。对于产品来说,没有了解清楚用户的需求,简直就是产品的内伤。对于社群来说,没有了解清楚粉丝的需求,只能会让社群处在混沌状态。


信任恰恰是建立的需求之上的。如果你没有通过用户的需求与用户建立信任,那从何谈起粉丝,又从何谈起连接


如何与粉丝建立信任连接?

 

1.群主要接地气,跟粉丝打成一片,不要与粉丝产生距感。

2.要放低姿态,尊重粉丝。作为一个正常人,“被尊重”是刚需。

3.群主一定要勤奋,经常关注粉丝的生活状态,作为粉丝,“被关注”是一种珍贵的价值认同。

4.群主要守承诺,让粉丝获得足够多的安全感。

5.学会换位思考,经常假设一些不存在的场景。(这一点是社群运营人员的自我修炼。)


四、情感连接


所谓粉丝,就是只在乎你一个人的人,而不是在乎一群人的人。虽然你所请嘉宾噱头十足,但粉丝根本不care。因为台上唱主角的不是你,粉丝大老远跑来就是为了看你一眼,你请其他人来,管粉丝什么事。要不然怎么会把这群人叫粉丝呢? 




再结合大头思想食堂这款产品分析一下,这是一款一群人的产品在产品中,吴晓波老师的存在度很低。在这种情况下,粉丝的情感会严重倾斜,在意识里会出现责任分散现象,从而吴秀波的在产品中的晕轮效应显得越来越弱。


粉丝对社群产品浸入很浓的情感,其实是对产品背后站的某个人给予了浓烈期望。不多说了,身边的苹果、小米、锤子都是很好的例子。还有,粉丝对社群浸入那么多情感,是因为他们在社群中找到了存在感,社群的点点滴滴早已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当你在网上再次看到一伙人跟另一伙人掐架、舌战,情感浓烈甚至有些冲动的维护各自崇拜的偶像,各自喜欢的产品时,你就会用包容心态理解粉丝们的情感世界了。

 

如何建立情感连接?

 

1.对所运营的社群赋予“人格”,让粉丝感受到自己是在与人对话,而是与充当工具或平台的社群对话。

2.群主要爱憎分明,需要带动或激发粉丝的情绪。

3.经常策划一些线上线下活动,提高粉丝的参与度。

4.肯为花时间,这个办法看起来很笨,但最好用。与粉丝相处时间久了,自然就有情感了。

会对你做微信有所帮助的公众号
微信ID:yinghoo-tech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