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为什么,就是想转发这条朋友圈!
朋友圈的营销,不仅有由专门策划类营销引发的病毒式传播《你在朋友圈中的这些“毒”,其实都是策划好的》,还有一些事偶发性的病毒式传播。
就好像大家无意中“碰触”到了某个“引爆点”,自发性地在朋友圈内,一起某个事件“发酵”了起来,让大家有一种:不懂为什么,就是想转发的心情。
比如,在《深圳晚报》被“南宁圈”与“熊猫自媒体联盟”一起买下头版广告位的当天,其实还有一个引发朋友圈转发的事件。
只不过,与前者相比,后者算是一个偶然发生的病毒式传播。
公众号“十点读书”的创始人林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十点读书公众号用户700万的消息。这个数据在微信公众号里绝对也能算是翘楚了。
当天,很多公众号运营者(至少我的运营朋友们)都在朋友圈或微信群内转发这张图片。
这里,也大概可以总结一下,与策划类营销的病毒式传播相比,偶发性的病毒式传播也有几个形成原因:
1.当事人创造的可能引起病毒式传播的事件
2.无意间流行并传播起来的互动玩法
可以举几个例子来看一下。
从严格意义上讲,“十点读书”这件事,也并不是纯粹的“偶发”事件。
因为“十点读书”每天的粉丝增长速度已经是稳定的了,通过数据,就能预测到哪天用户数量会达到700万。
那为什么大家要转发别人公众号粉丝数据的消息,并且最终形成了一个偶发性的病毒式传播效果呢?
7喜分析,大概有以下3个原因。
1.友情合作:我们都知道,很多新媒体人虽然没有加入一些自媒体联盟,但都有自己的运营圈子。有的是合作伙伴;有的就是单纯的友情帮衬;有一部分人或极少的一部分人,是为了帮忙宣传和庆祝这个消息。
2.炫耀心理:很多人会把给林少此条朋友圈的点赞截图发到自己的朋友圈,一来是传递林少好牛逼,粉丝数目如此之高;二来是以此炫耀自己与这位“高手”是好友,来提高朋友圈内的身价。
就像这种,一看就知道是一个朋友圈的好友。
3.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很多人还是公众号的小白级别运营,当看到“十点读书”这么高的粉丝量数据时,第一反应肯定是“卧槽这么多的订阅用户,我得发出去给同行看”。
大概是以上3个原因,促使了林少这条朋友圈消息,无意间被大家“炒”火了,纷纷转发,完成了一次没有策划、但最终也形成了一次病毒式的传播。
除了一个当事人主体无意间引发的病毒传播,还有另外一种的无心插柳。这种类型的,就多了,比如,跟风尝试一些互动玩法,也能造成朋友圈内的偶发的病毒式传播效果。
1.符号型玩法
上上周,一个按钮小游戏,算是刷爆了朋友圈了,不管是谁,都在朋友圈里设了一个选择题:
还有好事者做了一篇采访稿《谁策划了这场朋友圈刷屏营销》,在文中采访了据说是这次选择题朋友圈营销事件的始作俑者——惠普家装。
不过,既然说到这个,在这里我要很严肃地纠正一个问题:我们在朋友圈玩起来的这波按钮小游戏,严格来讲,并不是某家公司的营销案例。
我们先百度一下什么叫做营销:
营销的重点,是企业从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对产品的推广和销售。
这场朋友圈的按钮刷屏事件,只是对iOS系统中的某一个表情符号的恶搞。
除了这个员工的朋友圈里露出品牌外,大家玩的时候,有在谁的朋友圈里还看到任何与惠普家装相关的信息吗?
没有!因为根本没有形成对产品或品牌的营销。
最终大家玩下来之后,如果没有好事的人去深究到底谁先发布了这个,根本没人会去了解这个品牌。与当年的“凡客体”成功营销事件相比,简直差了不知道多少倍。
只能说,完全是因为按钮小游戏这种玩法很新颖,触动了大家的好奇心,才纷纷效仿了起来。
相对之下,毁三观的“陆家嘴”事件如果真的是炒作,那才是一个营销案例:从视频被发布到网上,到有人指出房内椅子的品牌是“曲美家居”,再到曲美的股票涨停……
有产品有品牌露出,还促发了商业价值,这才是一个病毒式传播的营销。
不过,如果这件事儿真的是营销事件,也希望各位不要借鉴和学习,所有不健康的营销事件一旦成功,注定也会招致大众对品牌形成负面认知的不良后果。
其实说了这么多,7喜只想说,严格地说,那天在朋友圈内形成疯狂传播的按钮小游戏,并不是真正的事件营销,只是偶发的符号病毒传播而已。
同类的符号传播有很多,比如朋友圈之前也引起刷屏轰动的发布空白朋友圈,也是一样的道理。
2.装逼大法
装逼大法可能会稍有夸张,但是确实是有公众号专门开发了一个“装逼助手”,用来进行朋友圈的恶搞,并让恶搞形成了病毒式传播。
一般而言,公众号是用这种方法来吸粉,而大家参与度高的原因,也有一下3点:
1.使用方法简单:
只要关注账号之后,简单的填写一些信息就足够了,这比PS或者是美图秀秀还要简单。
2.简单粗俗的恶搞:
对于这种恶搞已经很多了,一般看见好友发布类似的生成信息,都知道这是假的,尽管如此,大家还是跃跃欲试,因为它有趣。
3.生成器会追着热点和人的炫耀心理开发内容:
比如上面的图片,时下最火爆、最流行的,才是朋友圈最容易传播的。
如果这时候放置一个F4的明星作为恶搞的明星,传播度肯定不及热播韩剧《太阳的后裔》的男主的影响力大。
至于表白横幅、钻戒求婚,全部抓住了人们想以自己为中心点的自恋心理开发的。
至于这种方式容易被接受,并形成偶发性病毒式传播的原因,是大家知道这种就是假的啊,所以发了后最多也就是恶搞,比发自拍什么的效果要好很多。
这种很容易传播、参与度高的内容,多数都是恶搞、整蛊的,设置的内容也都是在情理之中,但又在意料之外的。
7喜再多说一句,像按钮小游戏的符号传播方式,代码的也是一样。
比如朋友圈字体大小不一、微信排版中的弹幕样式……这些代码都是客观存在的,但因为有一个主体的意外发现和突然传播,加上这个主体的朋友圈内人数多,有了一个“引爆点”,结果进行二次传播、三次传播到最后的大规模的传播,这种都是属于朋友圈偶发性病毒传播的。
总的来说,朋友圈中的有趣、有时效性、参与方式简单的内容,都有可能成为朋友圈内病毒式传播的诱因。
购买《微信力量》送惊喜大礼,长按二维码进入购书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