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比你多、编程比你早,12岁的孩子竟是“资深”程序员
阅读时间:6m
最懂
小程序生态商业
的自媒体
深夜,一位少年在电脑前狂敲代码,作为“监督员”的猫咪不时过来查岗,少年不理它。说时迟那时快,猫咪突然蹿上电脑桌,踩在了回车键上,这时正在编写的程序开始了运行,最后居然通过了测试!
这个看似荒诞的童趣故事,是来自一个12岁编程少年的真实经历。
这位小男孩叫做郭惟一,十几天前才小学毕业的他,却是个“资深”程序员了,做过个人网站、公众号,还开发了三款小程序。
像郭惟一这样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不同于其他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他们却通过手机发现了另一片天地,那就是小程序。
开发小程序,是他们的兴趣,通过小程序,他们帮助自己的同学、老师、学校解决了诸多问题,还可以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将创造力发挥出最大价值。
1
“不秃头”程序员的灵感来源
在大多数同龄人还陷于被家长管束“不能玩手机”的时候,这些小小程序员已经成功“驾驭”了最新科技。
最近,同学们都在写毕业同学录,可是厚厚的一本同学录,传来传去极不方便,像是“旧时代”的产物。承载着六年情感的毕业同学录,遇到这些问题,12岁的郭惟一都看在眼里。
在身边人的印象中,遇事冷静、逻辑能力强、思维够缜密的郭惟一,“成熟”得有点不像这个年纪的孩子,宛如一个“小大人”。
在郭惟一看来,如果能把同学录放进手机,不仅填写查看方便,还可以插入照片、视频,尤其能够永久保存,这肯定是一件特别酷的事情。
基于他对编程“多年”的投入,郭惟一决定做一款小程序来实现自己的想法。他找来几位同学,让同学们帮着提需求,自己负责设计与开发。测试过程中,同学们也来帮忙找bug、提修改建议等等。一个月后,这款“同学录”小程序顺利上线,并且获得了老师与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事实上,这并不是郭惟一的第一款小程序。
2017年一天,他在登录微信公众平台后台发文的时候,突然发现多了个“小程序”的入口,这激起了他的兴趣。“我也会一些C++,就想我能不能也试试,搞出个小程序来?”这个孩子若有所思地说。
就这样,他的小程序编程实践之路开始了。借着这股大胆尝试的劲儿,他开始逐渐理解小程序的语法,开始从简单的小程序做起。首先是“郭唯一计算器”小程序,“当时我们做数学题有大量的分数计算题,可是普通的计算器不能用来计算和检查分数题目,所以我就想尝试做个带分数计算功能的计算器小程序。”郭惟一说。
计算器小程序有一些同学在使用,这让郭惟一增加了对自己的信心。随着对小程序认知加深,他开始探索可以服务更多身边人的工具。于是,就有了“郭惟一天气预报”小程序和“郭惟一”同学录小程序。
现在,郭惟一的小学生活结束了,但他开发的小程序却留在了每个同学的微信里,这成了他们最好的“纪念品”。
和郭惟一同样是通过小程序来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还有比他大5岁的高中学生张镜濠。
别看镜濠今年只有17岁,目前可都是“工龄”7年有余的“资深”程序员了,独立开发的3款小程序都已经上线。
除了敲代码,张镜濠还有一项爱好是游泳,他还是学校“东风东游泳队”的成员。2017年5月,当他了解到游泳队在比赛报名、成绩计算时很不方便的状况,他决定为母校做点贡献。
考虑到家长们的需求更多是在微信里,他心想:我何不搞个小程序出来呢?这个时候,小程序才刚刚诞生4个月,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催促着他闷头自学了小程序开发语言。一个月后,“东风东游泳队”小程序被他倒腾出来了。
虽然历时一个月,但是由于还要兼顾读书,只有晚上和周末才能工作。因此1.0版本一上线就出现许多bug,学生家长纷纷前来投诉。这时候的张镜濠仅仅15岁,面对一股脑压过来的抱怨,他也有过情绪,但是冷静下来后,他知道自己必须得像一个大人一样地承担责任,解决问题。他把学生家长反馈来的问题一条一条整理出来,再从技术上进行优化和迭代。
正是凭借着一股热忱,在编程这条孤独的路上,镜濠一走就是7年。
不过,这7年并没耗尽镜濠热情。当被问到后续计划的时候,镜濠表示,等高考完之后依然会继续深入研究小程序,并考虑小程序的WXS和云开发的等新的探索,争取做出一个集成型的服务小程序,方便大家的生活。像喜茶GO那样在线上下单而不用去排队、乘车码那样可以啥都不用想不用带就直接出门。
2
同学眼里的“大神”
当17岁的张镜濠正在高中“探险”时,在大学校园里,莫文俊也成为同学眼里的“大神”了。
诸多问卷调查显示,在大学校园里,迷路是最常发生的事情之一。正就读于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莫文俊也被迷路“折磨”过。
身为张小龙铁杆粉丝的他,早就迫不及待地想去开发小程序了,“那为什么不开发小程序来解决这些烦恼呢?”
于是,莫文俊与师兄师姐们一起,以校园巴士实时查询和座位预定为基础,前后花了近4个月时间,定制出一款专门的校园导览小程序——“南苑导览”。
小程序刚上线不久,一个不认识学校路线的司机正踌躇莫展时,老师将小程序推荐给他,司机真的通过小程序找到正确的路,这让莫文俊很受鼓舞,“因为小程序真的解决了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痛点。”
开发小程序的过程中,莫文俊遇到过不少问题,但他给了自己很多压力,总觉得自己付出的努力还不够。他不断学习,慢慢加强自己的技术与能力,小程序的每一个细节他都不放过,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享受校园生活,是他愿意去做的事。
跟莫文俊一样为母校付出的,还有同样20岁徐子煌,他是一名就读于东莞理工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大学生。
在大学生活里,错过上课时间、进错教室简直是同学们的家常便饭。这种情况虽然给自己造成影响,但他却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一次搭地铁用小程序无感进闸的体验,打开了徐子煌的新世界。事实上,从小就对计算机产生浓厚兴趣的他,已经在自学编程的道路上“摸爬滚打”两年了。于是他马上上网搜索研究小程序如何开发,跃跃欲试的他产生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创造念头。
经过2个多月的摸索和测试,一款名叫“莞工校园助手”正式上线了,这是一款可以快捷提醒学生上课时间、地点和内容等功能的小程序。未经推广下,迅速成为占领学生微信里“常用的小程序”,并累计用户将近1万人。也因此,他也成为了同学们眼中“大神”级别的人物。
制作小程序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当时徐子煌并没有充足的编程知识储备,学校也尚未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同时也没有开放课程接口,他得自己用爬虫软件扒下课程信息,经过解析后写入自己的数据库。一边学一边做,的确很辛苦,当时也想过放弃,但怀着“小程序能给同学们带来便利”的初心,他咬着牙坚持下来。“同学们的好评是我信心的源泉。”他笑着说。
在这个摩拳擦掌的年纪里,少年们初次体验到用科技为身边人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也许他们的小程序没有动辄千万的数据,也并未进入商业化阶段带来收入,但能够用创造为生活带来便利,其实已经是一件足够有意义的事情了。
3
小程序世界里的“巾帼”
程序员,已经被人们贴了许多固有标签,其中一个误解,就是优秀的程序员必须是男孩子。21岁的“程序媛”翁雅琳则实力证明,女孩子的感性创造力加上代码,可能会产生更神奇的效果。
翁雅琳是一个目标明确而且行动力极强的女孩,还在读高中的她,就暗自做好了职业规划——要么学管理,要么学计算机。最终,由于家里人反对她学习管理专业,她独自一人,走上了“码农”的道路。
渐渐爱上编程的她,试图通过小程序来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翁雅琳注意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很多传统手艺、文化都已渐渐被时间抹去。宗族,便是她最关注的事情。
现代人早已陷入“不知来处”的境地。姓与名,逐渐成为单纯的代号,而非具有传统意义的文化符号。对传统文化的特别洞察力的她,萌生了开发小程序的想法。
“微族迹”小程序便是这样一款记录家族文化和奋斗历史的云笔记工具,翁雅琳说,通过小程序,她希望能寻找到更多姓翁的人,并且用这种方式,帮助人们找回属于自己的“根”。拄着“小程序”这样的拐杖,她开始了自己的宗源朝圣之旅。
虽然每一次改版都像是一次“渡劫”。但是,“越努力就会越幸运”,这是雅琳所坚信的。尤其是能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更是一件很有幸福感的事。
实际上,不仅仅是以上这几位同学,随着腾讯官方主办的首届全国青少年微信小程序编程创意营的正式开营,小程序这片“战场”又迎来100多张年轻的面孔。
“让创造产生价值”,是这次微信小程序编程创意营的主题,微信旨在提升新时代青少年的编程能力,激发青少年创意,培养更多有创意的年轻力量。
在为期两个月的活动中,微信将会为100余位“小程序员”提供为期6天的官方培训,帮助参营学生学习完成一个小程序所具备的基础能力,还会组织学生动手实践以提升小程序策划和开发能力。除了提供学习平台外,微信还将以资鼓励青少年创造。微信将为最终取得优胜的队伍提供价值18万元的现金奖励,以及一趟48小时编程创意之旅。
当然,这些年轻的力量也必将会为小程序带来更多新鲜血液,一场属于00后的小程序编程“争夺战”已经开始...
End
好文回顾
好书推荐:
《微信力量》、《微信思维》是微信团队联合萤火科技推出的两本书,通过采访数十个企业商业案例,共同描绘了一幅微信生态的全景图,是了解微信生态的最佳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