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至14日,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办。这场一年一度在家门口召开的重大盛会,东部战区陆军领导机关都会将其作为学习教育的现地课堂。13日上午,战区陆军领导机关来到了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走进数字抗疫、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智慧社会、特色主题等展馆展区,了解创新成果,学习思想理念,感悟发展成就,强固使命责任。作为党委中心组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家带着建设问题、瞄准素质提升,着眼以新思路、新举措推进战区陆军部队建设转型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参观学习,会带来怎样的收获和思考呢?让我们跟着参观队伍一起走进展会吧——20年前,习主席在福建任职期间,作出建设“数字福建”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放眼未来、顺应大势,作出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决策。“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大家就要一茬一茬接着干”。20年间,“数字福建”的星星之火,已经形成“数字中国”的燎原之势。
▲《20年,从数字福建到数字中国》(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身处展会现场,感受着数字中国建设的巨大魅力,大家纷纷感慨道: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习主席提出的强军目标,是新时代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也是新时代人民军队发展路程上一以贯之的蓝图。
有梦想就有目标,有目标才有方向。从展会喜看中国发展,从成就感悟军队建设,大家有个共同的感受:在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指引下,人民军队逐梦前行,书写了辉煌的历史性成就,发生了伟大的历史性变革。大家有个共同的心声:勇敢承担起我们这一代革命军人的历史使命,不断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而努力奋斗。
如今,中国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零距离感悟数字中国建设成就,大家心中激扬着一股劲: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的人民军队,必须沿着习主席指引的方向,一张蓝图绘到底,才能与时俱进谱新篇,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走进“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成果展,各类展区精彩纷呈,高新产品满目琳琅。
(图片来源新华社)
出门不用带证件,通过国家“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就能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场景的身份识别认证。
多家知名公司在展区内描绘了未来城市、智慧工业等图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实现对城市建设和工业制造的实时“把脉问诊”。一系列曾经出现在想象中的场景,正逐步变为现实生活。
▲60秒打卡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来源:央视新闻)
看着一项项科幻般的高科技产品,大家不禁都会问:“核心技术掌握了吗?”“完全国产自主开发的么?”当得知很多技术拥有绝对国际话语权、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不少国际标准都是“中国造”时,大家不禁交口称赞。
看到科技的创新,想到军营的发展。参观过程中,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还是这一项项创新科技成果,如何运用到部队建设、军事训练中来。当看到不少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在国防建设和军事发展上的潜力与应用,想到战区陆军自成立以来持续推动的理念机制创新、建设发展转型升级,大家争相说道:“数字中国建设的巨大成就,更加坚定了以改革创新适应体制之变信心决心。”在推动“数字中国”建设的过程中,习主席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推进教育、就业、社保、医药卫生、住房、交通等领域大数据普及应用,深度开发各类便民应用。
(图片来源新华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推进信息化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相结合,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是数字中国战略一以贯之的追求目标。如今,数字化建设、大数据应用,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政务服务掌上“一键办理”,不用再亲自“跑腿”,刷脸通关、刷脸支付等不再稀奇,智慧旅游、AI会诊等带来更多便捷与保障。
驻足一个个展厅,一项项惠及人民的建设成果,给大家带来了巨大震撼。大家纷纷谈到,“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2020年,军队要如期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既定目标,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打下更为扎实的前进基础,我们使命在肩,责任重大!”习主席在视察海军陆战队时强调,“要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在备战打仗上,保持高度戒备状态”,对抓好备战打仗提出明确要求,立起了备战打仗的鲜明导向。
置身充满科技感的展馆,满眼都是数字中国的喜人成就,身上的这身绿军装让大家深感责任沉甸甸:“军队由战而生,军人为战而练。备战打仗永远是人民军队的核心职能,永远是革命军人的主责主业,唯有练强本领、扛起责任、不辱使命,才能为国家繁荣富强、百姓幸福安康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人民军队永远是战斗队,人民军队的生命力在于战斗力。”参谋部徐仕明参谋的一句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宁可生命透支,不让使命欠账,始终做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是我们身为中国军人的坚定追求和不懈努力。”微 信 号 | 人民前线(ID:njjqrmqxb)
监 制 | 戴 强
编 审 | 张丙才 李庆金
责 编 | 王军华
编 辑 | 吴荣鑫 吴雪阳
刊 期 | 368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