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宜宾候选第四届四川省省级文明城市,宜宾县、兴文县、江安县等8县进入候选!

2017-05-26 宜宾发布

25日,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布

第四届四川省省级文明城市

候选城市名单,

全省共有53个城市入选,

包括5个示范城市,

5个地级城市和

43个县级城市。

宜宾市成为5个候选地级城市之一,

宜宾县、

兴文县、

长宁县、

江安县、

珙县、

高县、

屏山县、

筠连县

8县也进入候选!

本次宜宾市进入候选的区县数量令人瞩目!

宜宾夜景美如画

近年来,宜宾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大力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显著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形象,为全市“2365”战略布局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全市创建工作亮点纷呈: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翠屏区长江公园、城区滨江路改造等工程相继完成,昔日城区多个农贸市场脏乱差现象不见踪影,市民爱护环境的文明意识进一步提高;长宁以微电影《最美长宁人》和《梦想加速度》展示城市文明;筠连县“美丽乡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入选《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年鉴》……

资料图:昂川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让听众接受了心灵上的洗礼。


抓文明素养提高 彰显实效

宜宾市民赵女士对2015年7月13日在市委党校举行的宜宾市直机关“干部课堂”记忆深刻:“这令我深刻感受到了人的一生应该怎么度过,怎么去体现价值!”

在那次的“干部课堂”上,身患尿毒症多年、每周血液透析3次的宜宾市委副秘书长、常委办主任昂川作了个人事迹报告,分享了自己从1980年参加工作起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当听到昂川说起自己在疾病缠身的情况下依然坚守岗位,因为这是他一生所坚守的“为人民服好务”的信仰时,在场许多人眼睛里都噙满了泪水。大家纷纷表示深受感动,得到了心灵上的洗礼。

近年来,宜宾市坚持把加强文明教育,提高市民综合素质作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基础工作来抓,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宣传教育。通过举办“三江人文大讲坛”“宜宾大讲坛”“干部讲坛”等活动,有力促进了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

全市着力开展“道德模范在身边”主题宣传,王家元、丰福仕等道德模范事迹编入《田野上的旗手——四川省十大道德模范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大纪实》。通过榜样、模范的带动作用,宜宾市民文明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朱家银、李秋入选第四届四川省道德模范,2015年宜宾市有18人入选中省好人榜。

资料图:长江公园水舞声光秀成为展示文明、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


抓硬件设施完善 凸显文明

外在环境、秩序、景象,都是城市文明硬实力的表现。

宜宾市围绕建设长江上游辐射吸纳川滇黔的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着力打造与宜宾自然和文化相适应的特色市容街景,改善了城市面貌环境。

三江口长江公园,每天傍晚游人熙攘,位于公园内的“水舞声光秀”成为展示城市文化、形象的一个好窗口。宜宾翠屏区中心城区道路黑化后,完善了交通标识和停车位,车辆通行、停放井然有序,交通秩序得到了看得见的改善。

主城区背街小巷、集贸市场综合整治工程成效明显,江北安阜月耳池市场顺利改造,打金街花草市场、中坝大桥下水产市场进行了搬迁,城区脏乱差现象得到了遏制。

2016年6月数据:主城区新建了10处停车场,新增停车位1133个,清理已建未用停车场80处;完成了43条街道、4个主要节点的绿化升级改造,新增绿化面积60万平方米。特别是高速南、北出口升级改造全面完成,提升了宜宾南北“大门”的整体景观效果。

各级各部门围绕打造长江上游国际生态山水园林城市的形象定位要求,以城市管理十大治理为统揽,奋力推进城市容貌乱象治理,扎实提升了城市品位形象。针对交通秩序、卫生保洁、市政设施维护更新、市民文明行为等薄弱环节,公安、城管、卫计、工商、食药监等部门各司其职、加大投入、强化措施,把日常巡查、集中整治和常态管理结合起来,深入开展“清洁家园”“城市美化”“文明交通”“秩序维护”“文明餐桌”等行动,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关注、反映强烈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提升了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资料图:微电影《最美长宁人》和《梦想加速度》开机。


抓创新驱动举措 美化环境

宜宾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暨志愿服务表彰大会精神,把创建工作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民生工程、法治建设、精准扶贫工作紧密结合,强力推进。

全市坚持把“绿色宜宾”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涵,不断融入到创建工作之中,广泛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等活动,同时大力加强城市园林文化打造的研究和探讨,推动城市人文环境的不断改善,全面构建深化创建内涵新常态。

全市启动了精神文明建设“道德宜宾”“文明创建”等十大行动。高县落实“三大抓手”“三大行动”推进文明城市创建,长宁以微电影《最美长宁人》和《梦想加速度》创新开展文明城市宣传,南溪区以“五大措施”把文明城市创建纳入“1+N”年终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兴文县互联网+文明创建“套餐”为文明城市创建注入新能量。

春风村村民胡怀银一家生活甜蜜。 (宜宾新闻网 陈忆 摄)

抓筠连模式推广 培育乡风

春风村是筠连县城东北的一个石漠化山村,土壤瘠薄,资源缺乏。村支两委带领全村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基础设施,治理村容村貌,搞活文化活动,开展“文明村”、“和谐农家”创建,使春风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发展起了李子、茶叶、花卉等产业,人均收入从2004年不足1800元提高到2015年的1.92万元。

筠连县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为内涵打造了84个幸福美丽乡村,其“美丽乡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入选《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年鉴》,围绕“五字”深化筠连模式、助力“四美”山区家园建设经验在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

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中,宜宾市进一步推广“筠连模式”,全面启动实施“倡导文明新风形成优良民风”行动,深入开展以“看文化比民风、看环境比村风、看敬老比孝风、看节俭比家风、看收入比勤风”为主要内容的“五看五比”活动。

全市紧紧围绕推进农村的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秩序美、创业美等“五美建设”,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了文明创建、文化活动、设施建设、环境整治、整体形象等测评指标体系,使宜宾的基层农村形象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宜宾市首届幸福美丽乡村农民文艺汇演暨“十二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就展上,市、区县机关干部、街道、社区、群众10余万人进行了参观,了解了宜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纷纷表示宜宾农村变化大,文明之花处处开。

兴文石海



图文编辑丨李  莎(微信ID:dearshasha)

执行主编丨王晓翔(微信ID:ybfbwxx)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