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是“高龄”志愿者,他是九十岁的活雷锋!他是谁?

宜宾发布 2019-04-20


早该颐养天年了,他却成为高龄志愿者;

早该含饴弄孙了,他却还在外面奔忙——

到社区、到乡村、到学校……

只为那些贫困的孩子能读得起书。


▲陈国辅在村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山高路远,他说:农民还怕走路么?

看到孩子衣服破了,给买身新衣服;

打光脚板的孩子,给买双鞋,这是常有的事。

“看不过去嘛。” 

而刚退休那时候,他只有960元退休金。

这一切,只因一句承诺。

一头扎进去,

帮助失学孩子成了他一辈子的事,一生的选择。

九十岁的老人,早上五点起床。

吃得好,睡得香。

每天走一小时的路,打一两个小时乒乓球。

他几乎没法像一般老人那样,半天半天坐着; 

他不会打牌,“坐上半个小时,心里就毛焦。”



90岁的老人随口报出儿子的电话号码,只错了一位数。

他思路清晰、声音宏亮;走起路来稳稳当当。

也许这是上天的另一种眷顾?

自问活得内心无愧,才会有这样的身体和心境吧。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7350bdnj4&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他是雷锋战友

他是雷锋战友,当年,他接雷锋入伍,后来,他们一同被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雷锋去世的时候,他许了一个愿:你没完成的我给你完成。他用一辈子去实践。


一句承诺,千金难易。为一句承诺,他默默奉献着,默默走过许多年。


1990年,陈国辅退休了。从那时起,他接过了兴文县关工委执行主任的职务。到他86岁,没过过一天退休的日子,而在关工委他没有任何报酬。往往,还要动用儿子的私车,孩子们偶尔还要接济老两口。


幸运的是,一家人都支持他。他的母亲虽是农民,大字不识,老人家用朴素的信念支持儿子:为娃娃读书是好事是善事。至于他的孩子们,三个孩子能出钱的出钱,出车的出车,下岗十几年的女儿也在道义上支持父亲:只要爸爸过得开心,我们都支持。

▲陈国辅在中小学学校开展革命传统报告

为了娃娃读书

在麒麟乡,有4个孩子交不起学费,他马上把身上的470元钱掏出来;自己掏不起的,他就“凭着一张老脸,一腔热忱”,四处去给他们张罗学费。麒麟乡的叶晓考上清华大学,却没钱去读,他向社会发出倡议,收到捐款6万多元,第二年收到5万多元。


他找煤矿业主为香山中学提供奖学金,有一家矿业主给了他3万块钱,连收条也不要,对陈国辅说了一句:“交给你老我放心”。


2008年开始,兴文开展起“栋梁工程”活动,陈国辅作为栋梁工程领导组副组长,积极组织广泛动员全县各企事业单位捐款,四年来共募集和争取资金243万元,扶助了427名家境贫寒的大学新生顺利跨进大学校门。


兴文博望镇有一座“爱心桥”,每次,陈国辅经过这里,人们都会对他表达感激之情:“不是你老人家,我们娃娃还在淌河哟。”


1999年九一八,僰王山小学请他到学校讲课,那天涨水,听老师们说,要到河边去接学生,他跟着去看,一打听才知道,平常学生们踩着烂石墩过河,一涨水便非常危险,这条河已经淹死过3名学生。


他听了便受不了了,马上请了校长来商量,并请来分管教育的副镇长,和附近各村村主任和一部分家长。大家都说,这是乡亲们多年的愿望啊!他掏出300元钱,说:“这是用来买纸发倡议书的钱,我们发动镇上的家长,外头打工的,我再回去跟书记汇报,我们大家努力,给学校修一座桥。”


很快,镇上通过集资筹集了7万元,县委县府大力支持,通过财政补贴了6万元,家长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很快把桥建成。县委根据陈国辅的建议,将桥命名为:爱心桥。


只要他碰上了,只要他知道了,他都要尽力。


二十多年中,他个人捐助过多少孩子,他已经记不清了。大概总有十多个吧,大概怎么也有个三十来万吧。只要一个孩子“读书读得”,他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样,笑眯眯地说:读得就好!读得就好!没白花心血,没白花心血。


他没有多少文化,所以特别看重读书。他出生一个贫苦农家,家里养活不起,给人家放牛。1950年参军后,1955年到1958年,陈国辅被部队派到江苏无锡市速成中学学习。


老人家一再强调这一段经历,“那是从拼音开始,从认字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学,要不然,我哪里认得到字!”“不是那个学习,我就是个睁眼瞎!”“我一个放牛娃,不是部队,我哪能学到文化?!”


他敬重文化,他感念着是部队让他有了文化。


所以,看到有孩子读不成书,他就过不得。他一辈子不辞辛苦、无怨无悔地为他们奔忙。

没时间为自己委屈

他感恩的是自己生活的好。他没有心思没有时间打量自己的委屈。


陈国辅转业的时候就是副团级,从1978年开始,他的副团级给弄丢了,工资级别一直按照副科级待遇,直到2011年3月,他的退休工资级别才重新按照副团级发放。而对于过去少算的部分,“因为年代太长,不好计算,只好请您老人家做贡献了。”对此,陈国辅哈哈一笑,他说,补给我,我也是拿去捐给学生,就当是组织上捐给学生了!


这么多年,不委屈吗?


陈国辅说:“我们这种人乐观,啥事都看得开。”现在,他每个月有了4000元退休金,他已经很满足很满足了。“要不是部队,我有今天?一个放牛娃出身的农民,能有今天?”

无怨无悔

他是“学雷锋标兵”;他是四川好人、中国好人;他是四川省道德模范、四川省关爱明天“十佳”五老;他是四川省百名优秀志愿者,他的家庭获得四川省最美家庭称号;


2018年,他被评为“四川省最具爱心慈善个人”。


其实,他自己都弄不清楚有多少荣誉,虽然他能准确记住好多人的电话号码。他为的,只是一句承诺,一句内心的承诺,他从没想过这些荣誉。每年,他资助过的孩子们邀约着来看他,带着土鸡黄豆,到他家里来热闹……满屋子都是笑声,还有比这更好的奖赏吗?


源于朴素的感恩,他坚守自己的初心;面对战友去世,他默默许下誓言;在汉语的词汇里还没有出现志愿者,老早他其实就是一名志愿者,所以耄耋之年的他和年轻人一起,获得了新时代的赞扬。助学捐资,让贫穷的命运不再延续;扶危济难,为困苦的人生开一扇希望的窗,他懂得慈善最朴素的含义。


信仰像一盏灯,照着他前行的路,承诺或者并没有说出口,便定格了他的一生。在这样的人生里,没有空隙为自己打算,在这样的人生里,不计得失,宠辱不惊。自己得的,其实是淡泊开怀。所以,他的笑容,才会如一个孩子般,烂漫天真。


五十年代,他奔赴朝鲜参加战斗;部队上,他多次立功;七十年代转业,他可以留在沈阳市当美术学校副校长,可是,他没有动心。他不是不知道,大城市比兴文好得多,是的,他没有动心,义无反顾地回来了。


有时候我们会疑惑,一个人在某个时刻的选择,如何完全把个人利益置之度外?一个人如何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定自己的想法?

生命走过近差不多一个世纪,他始终坚持着。

我们敬重这样的人,因为他一旦许过诺,他就会为自己的信仰付出最大的努力,毫不犹疑。


我们敬重这样的人,因为他有自己执守的信念,生活的坎坷,境遇的不公,世事的变迁,他无暇他顾,他默默地脚踏实地去实践这个信仰提倡的一切。


我们敬重这样的人,他走过了大半个世纪,依然初心不改。


这样的人,这样的人生,因为信仰而格外纯净,因为脚踏实地的坚守而格外真实、动人。


一辈子,自己要做的事都做了,自己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也差不多达到了,活得问心无愧。


文章来源丨宜宾新闻网

图文编辑丨莎妹儿(微信ID:dearshasha

执行主编丨王晓翔(微信ID:ybfbwxx)

推荐阅读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