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几类场所,还是不能开!

宜宾发布 2021-03-22



4月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做好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疫情防控工作情况,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所长施小明介绍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最困难的场所、单位和人群相关情况。


施小明介绍说,这样几类场所、单位和人群需要重点关注。


第一是有高感染风险的场所,比如有新冠病人的诊治医院,还有境外回国人员的转运工具,或者是海关和陆地边境口岸等等这些地方,因为目前境外输入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第二是有人员聚集的场所,包括飞机、高铁等等交通工具,包括公共汽车,还有一些大型的体育活动人群的聚集,或者还有一些朋友之间的聚会场所等等。
第三是密闭或者是半密闭空间,比如影剧院,或者是包房、包厢,还有电梯的轿厢等等。


再就是一些流动性比较大,或者是不容易监测到的人群,比如保洁人员,他可能会在一个地方集中住宿,但是他们的工作地点是分散在不同的场所,或者是不同的单位,也可能是居家。同时还有一些特殊单位,像养老院、福利院、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等等,这些都是有症状以后不太容易监测到的人群。


关于怎么把风险降到最低这个问题,施小明介绍说,针对生活服务类场所,或者是开放式的场所,关键是要控制人员的数量、人员的流量,同时要减少人员的聚集,或者是近距离的交谈。


对于影剧院或者是游艺厅娱乐性或者休闲性场所,建议暂不开业,包括大型的体育活动,或者展览、展会,也暂不开展。


针对目前境外输入的情况,要严格落实境外回国航空运输,包括口岸的检疫,以及到达目的地以后专车的接送等等防控措施,必须要严格实施和严格监控。


针对养老机构、福利院等特殊机构,要继续加强监管。还有对于服务的从业人员,要加强健康监测,要做好个人的防护,在居住环境当中,通风以及清洁消毒等等。



普通公众在户外及无人员聚集情况下

可不戴口罩


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张流波结合当前形势针对佩戴口罩的问题给予了最新医学建议。


张流波介绍说,目前我们国家大部分地区确实都是低风险的地区,但是低风险不是没有风险,特别是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面临着境外病例输入的风险,面临着复工复产人员流动的风险,面临着对无症状感染者还处在进一步调查摸底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所以口罩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摘不摘的问题,而是要把它和整个防控措施统一起来,要一起来考虑。


张流波表示,具体来说,有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普通的公众在家里、户外以及没有人员聚集、通风良好的情况下,是可以不戴口罩的。但是如果是处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如果是乘坐电梯、公共交通工具,这些情况下应该随身带好口罩,当你和其他人的距离比较近的时候,通常是1米远,比较近时就需要戴上口罩。


二是一些特定场所的工作人员。比如火车站、机场、公共交通工具、养老院、福利院、监狱,这些地方的工作人员应该要戴上口罩。


三是一些重点的人员。包含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境外来的回国人员,应该要戴上口罩。


四是有一些职业暴露的,因为工作的原因,比如医护人员,从事疫情防控的警察、保安,还有保洁人员,还有服务员,这些人群也应该在工作时戴上口罩。



内容来源丨红星新闻

图文编辑丨罗艳菊

责任编辑丨杨湖平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