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江首城 勇当新时代双拥工作排头兵

宜宾发布 2021-03-22

有一首歌

始终回旋在人们心头

久唱不衰

这就是双拥共建之歌

有一种情

时刻凝结在大家胸中

难舍难分

这就是军民鱼水深情

作为革命老区,宜宾具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市双拥办 供图)

长江首城——宜宾,是革命先烈李硕勋、著名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的故乡。作为革命老区,长期以来具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2016年,宜宾第四次成功创建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后,随即启动“五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

2020年军地迎新春共建联欢晚会暨颁奖典礼。(市双拥办 供图)

近年来,宜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始终以“长江首城勇当新时代双拥工作排头兵”为己任,以五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为抓手,奋力推动全市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宜宾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提供了强大动力,为驻宜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双拥工作已成为宜宾的一张特殊“城市名片”,“民拥军、军爱民”已成为新时代全市激越昂扬、和谐优美的主旋律。

宜宾市2019年度优秀退役军人荣誉证书颁发仪式。(市双拥办 供图)

拥军优属有温度  军歌嘹亮军旗扬

作为革命老区,宜宾现有烈士纪念设施27处,有优抚对象15.8万余人。近年来,宜宾先后涌现出罗大富、王文学、陈国辅等一大批爱国拥军模范典型。

健全双拥工作机制,在提高政治站位上勇当排头兵。宜宾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政治任务,坚持自觉把双拥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驻宜部队的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纳入部门和单位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纳入全民国防教育内容等“五个纳入”。先后出台了《宜宾市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发放管理办法》、《宜宾市“助力随军家属就业创业工程”实施方案》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保障和推动了全市双拥工作的开展 。

2019年3月,市、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挂牌成立;5月,乡镇(街道)、村(社区)服务站全部挂牌成立,双拥工作网络进一步健全。

在全市开展红色讲堂、追寻红色足迹、重走红军路等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市双拥办 供图)

积极营造双拥浓厚氛围,在传承红色基因上勇当排头兵。强化阵地教育,实现国防双拥宣传教育“全覆盖”;在全市各领域组织开展红色讲堂、追寻红色足迹、重走红军路等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充分发挥模范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每年市政府通报表扬一批优秀退役军人,确保国防双拥宣传教育“多样性”。

心系官兵期盼,在全力保障驻军建设改革上勇当排头兵。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履职尽责,从人、财、物、技术、政策等各个方面全力支持和保障部队练兵备战和强军改革顺利推进;坚持为部队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官兵的后顾之忧;紧盯官兵“三后”问题,建立起随军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和军地联谊等长效机制;为实现拥军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均衡化,建立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结对联系驻宜部队基层部队制度。

宜宾医护人员看望慰问老兵。(市双拥办 供图)

军地相融有力度  爱我人民爱我军

大力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地军民关系。

始终把驻军官兵当亲人,急部队之所急、帮部队之所需……宜宾,不断提升着拥军优属的质量和水平。

践行宗旨使命,在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勇当排头兵。驻宜部队官民切实发扬人民子弟兵敢于担当作为、不怕艰难险阻、遇事冲锋在前的优良传统,积极参与突发事件救援处置。

近年来,圆满完成筠连“1.28”地震、珙县“5.4”地震、屏山县中都镇“8.16”特大洪灾、兴文“12·16”地震和长宁“6.17”等救援任务。特别是长宁“6.17”6.0级地震,驻宜部队闻灾而动,帮助转移安置群众、协助疏通道路、搭建帐篷、搬运和发放物资,圆满完成了抗震救灾任务。

驻宜部队官民积极参与各类突发事件救援处置。(市双拥办 供图)

驻宜部队积极抽出力量参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生态环境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等。军分区组织民兵积极参加荒山绿化、植树造林等活动。组织医护人员开展“送医进村”活动、组织官兵职工到社区开展创文活动等,持续增进军民感情、不断促进相互了解。

驻宜部队平均每年承训学生人数6万余人,组织军营开放活动,近4000余名群众走进部队参观改革强军巨大成就和新时代军人的良好风貌,密切子弟兵和人民群众的感情。

全社会关爱残疾军人、“三属”、在乡老复员军人、参战参试退役人员等重点优抚对象。(市双拥办 供图)

政策落实到位,在切实解决官兵后顾之忧上勇当排头兵。2019年,军转干部首次全部通过双向选择安置,实现军转近年来首次无一人是指令性安置,做到了部队、本人、接收单位“三满意”;由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坚持“公平公开,阳光安置”办法全部安置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同时,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和就业创业帮扶政策落实到位,培训经费、一次性补助列入财政预算,按时足额拨付、发放。发放教育培训补助金金额(含生活费)1225.7万元,发放地方经济补助1.92亿元。

定期调整残疾军人、“三属”、在乡老复员军人、参战参试退役人员等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并落实自然增长。2016年以来,全市共发放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9.97亿元、义务兵家庭优待金2.64亿元、医疗补助金7661万元。

宜宾开展优抚联欢晚会。(市双拥办 供图)

拥政爱民有特色 鱼水相拥情谊长

“我住长江头,永远争一流”,在“勇当新时代双拥工作排头兵”的激励下,宜宾自加压力、主动作为,在双拥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宜宾特色做法。特别是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后,双拥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推动着我市双拥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高规格建立领导小组,凸显“宜宾双拥认识”。全市10个区县参照市上成立双拥工作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双拥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市上下形成了领导高度重视、部门齐抓共管、军地协调互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双拥工作良好格局。

 构建优待金增长机制和扩大优待范围,凸显“宜宾双拥担当”。以义务兵家庭所在地(县)上一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标准发放优待金,已经从2016年的平均每户12271元提高到2019年的17262元。

2016年至2019年,全市向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优待金7280万。(市双拥办 供图)

同时,每年向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残疾军人、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役军人、参战参试退役军人发放优待金,其中烈士遗属标准最高,到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的50%。据统计,2016年至2019年,全市向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优待金7280万。

对义务兵服现役期间获得荣誉称号或者立功,以及在边远地区和在校大学生服现役的义务兵,其家庭当年的优待金按比例增发。对宜宾籍现役军人和驻宜部队官兵立功、获得荣誉称号的均发放荣誉金。

实现了优抚对象住院医疗补助“一站式”结算。(市双拥办 供图)

构建快捷便民网络,凸显“宜宾双拥效率”。为方便群众办事,减少跑路,宜宾高度重视信息技术运用。一是实现了优抚对象住院医疗补助“一站式”结算。2019年,全市重点优抚对象住院11322人次,发放医疗补助703.87万元;二是部分退役士兵社保接续实现足不出户缴纳,该工作做法受到退役军人事务部和中、省工作专班高度赞扬,并被退役军人工作信息参考采纳;三是在“大走访”活动中,为基层减负,提高工作效率。

多平台订单定向培训,凸显“宜宾双拥服务”。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以后,在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方面狠心功夫,充分利用“订单式”培训、推荐就业、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创业项目推进会等多种方式,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搭建服务平台,拓宽就业创业渠道。

2019年组织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15场,促进达成意向就业人员1055人。针对下岗失业就业困难退役军人,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其就业,2018年以来,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累计已帮助扶持就业700余人。

组织“军营开放日”活动。(市双拥办 供图)

精心组织军地互动活动,凸显“宜宾双拥品牌”。组织“宜宾驻军看宜宾”活动,感受第二故乡的发展变化,增强故乡情;组织“军营开放日”活动,参观改革强军巨大成就和新时代军人的良好风貌;组织军地青年联谊会,解决官兵婚恋难题;定期开展“南疆祭英烈”活动,增强烈属的荣誉感。

 打造永久性双拥文化设施,凸现“宜宾双拥阵地”。为避免单一枯燥的口号式宣传,把国防教育、爱国拥军融入人们日常生活,还能城市增添靓丽风景,全市所有区县因地制宜打造独具特色的永久性双拥文化设施。

同时,宜宾拥有赵一曼纪念馆、李硕勋纪念馆、余泽鸿故居一批烈士纪念设施,长期免费接待群众参观瞻仰。一批精美的文化设施,拓展了双拥宣传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增强了双拥文化影响力。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深情。(市双拥办 供图)

军民齐心合力战疫情,凸显“宜宾双拥力量”。年初,一场疫情考验着我们宜宾军民,宜宾军民牢固树立“疫情就是命令,岗位就是战场,防控就是责任”的意识,充分发挥双拥工作优势,组织动员全市各级双拥工作成员单位、驻宜部队、双拥模范企业和个人主动而为、逆流而上。

潮涌三江风帆劲,百尺竿头再向前。当前,宜宾经济社会正蓬勃发展,五创全国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正向纵深推进。传承优良传统,军民融合发展的壮美画卷已在云中大地绚丽绘就;展望美好未来,宜宾军民正勠力同心,携手开创全市双拥工作新的辉煌,为宜宾加快全省经济副中心和驻宜军队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内容来源丨宜宾新闻网

图文编辑丨王冬庆
责任编辑丨张  洋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