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硅谷:高科技园区发展成功经验借鉴

前瞻产业研究院 前瞻产业研究院 2021-08-06

高科技园区作为世界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出现的一种较高层次的“经济特区”,能实现“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发展,为地区国家的产品升级换代以及产业转型升级起了先导作用。


美国硅谷经过60 多年的曲折发展, 现已成为世界高科技的中心和圣殿。许多国家包括中国也纷纷复制硅谷的模式, 建立自己的高科技园区。硅谷的发展模式虽然不能完全复制, 但可以借鉴。

01

园区概况



194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弗雷德里克•弗里曼提出了建立斯坦福大学研究园的设想,并于1951年在校内划出了约250公顷的土地兴建起现代化的实验室和厂房,形成了斯坦福研究园。在政府支持及各方配合下,依靠其雄厚的智力资源,以及逐步形成的政府、大学和科研单位、科技企业紧密合作这一先进的运行机制,从50年代中期开始,斯坦福大学研究园就逐步成为世界知名的高技术设计和制造中心——“硅谷”。


目前的硅谷是技术多元化的经济, 其计算机硬件和存储设备、生物制药、信息服务业、多媒体、网络、商业服务等行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 硅谷已突破了自我驱动的发展模式, 通过吸引全球的资金和人才以及出口技术产品, 形成了同全球经济高度互动的经济模式。


02

硅谷模式成功因素



1、优质的运作环境


在硅谷聚集着为数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如世界著名的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等以及美国的高级军事技术研究机构等,他们不断研制和推出的高新技术成果构成了硅谷的技术基础,这里具有全球最新的科技发明专利、世界最快的技术更新速度、人类下一次技术革命的代表者,这些都为硅谷的成功运作奠定了坚实的知识环境。


据统计,目前美国的创业投资机构为2000多家,每年投资规模为600多亿美元,且大部分集中在硅谷。这些资本多来自于对风险承受能力较大、追求高额回报的民间机构和个人,并由具备大量专业技术和丰富投资经验的创业投资经理进行管理和运作,从而形成了硅谷运作成功的资本环境。


在硅谷,每天都有大量的创业资本和先进的技术成果在不断进行着相互选择,几乎每天都有新的企业诞生,大量的创业资本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商业化,科研成果的高转化率造就了许多与微软、英特尔、惠普一样优秀的高科技企业。良好的产业化环境,不但促进了当地科研力量的增强,还提高了创业资本的收益率,最终促进了硅谷的成功。



2、独特的运作机制


硅谷成功的根本就是其运作机制的完全市场化。根据投资机构的经营业绩来进行投融资,依据市场规则把技术专家和创业资本商联系起来,将最优资本和最新技术等资源按照市场规律进行优化配置,在投资技术、投资阶段、投资区域上全面运用组合投资方式实现投资风险的市场化规避,依靠创业板、产权交易市场和兼并收购的市场化运作实现资本的退出。


从群体的组织性来看,硅谷聚集着众多的技术创新企业和大量的创业投资商,他们之间经过相互选择、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良性化运作组织,充分发挥多个创业资本对多个高科技企业的组织性“孵化器”作用。组织内部必然存在的竞争、协作关系,促进了企业和资本的优化组合,从而加快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3、合力运作的簇群


在信息资源系统优越的硅谷,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在这里汇集和发散,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演变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快速的信息传递和高度的信息共享的共同支持,实现创新企业和创业资本更好地相互选择和结合,继而促进了硅谷的运作成功。


尽管硅谷的发展是自发的,但仍带有政府间接支持的痕迹。首先美国政府对教育和R&D的重视就为硅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政府通过立法,建立创业投资基金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某些行业给予相应保护、将一些高新军事技术转向普通民用技术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硅谷的发展,另外还在法律、税收、政府采购方面进行了有利于高科技和创业投资发展的相应调整。


硅谷里的企业鼓励不断竞争和选择,一项新技术可以在多家企业里同时进行研制和开发,一个工程师可以在多家企业之间进行选择、一家创业投资机构可以在多家创新企业之间进行选择和投资,创新式的企业文化、流动的选择机制、开放的办公环境、进取的工作态度、忘我的敬业精神共同体现出技术、人才、资本在硅谷的企业文化中的完美结合。


03

硅谷的核心竞争力



所谓硅谷的核心竞争力, 是指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 融于硅谷地区及其企业, 能使整个地区及其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这一核心竞争力是硅谷特有的, 不易被其他的科技园区所复制和模仿。硅谷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04

硅谷成功经验借鉴与启示



1、依托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创新


硅谷之所以成功,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一批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作为依托。据对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9个国家的226个科技园区的统计, 依托理工科大学和科研机构创建的科技园区占其总数的86.36%。几乎与硅谷同时发展起来的128 号公路高技术产业区, 也是靠近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可以说, 科技园区临近大学和科研机构, 使“产、学、研”紧密结合, 可以为其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并可吸引高科技人才, 引导高技术产业发展。我国许多所谓的高新技术开发区, 由于没有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依托, 其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2、构建完善的区城技术创新体系


吸引人才是发展高科技园区的关键,对高智力密集的高科技产业来讲很重要。因此,企业应为研发人员提供尽可能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使他们能以最佳的状态进行自己的工作。其次建立完善的产学研体系。只有在产学研结合中,科研院所和高校才能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进行高技术产业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突破,确立自主的知识产权,才能奠定发展民族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基础。通过产学研结合,企业具备强大的技术后,在市场开拓,基本建设,规模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同时企业可以吸收新的科研成果,吸收新的技术力量,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在高技术产业的征途上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



3、形成网络型的产业体系和企业组织结构


区域网络是硅谷保持活力的根源之一。以区域网络为基础的产业体系, 使各个企业之间展开竞争,同时又通过非正式交流与合作, 相互学习先进的技术、管理和营销方法。以团队为基础的网络型企业组织结构, 促进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与外部供应商、顾客之间的横向沟通。密集的社会网络和开放的劳动市场, 激发了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在产业组织上, 硅谷半导体和计算机行业的企业力图建立适合个人创新的组织形式, 以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高度的市场反应灵敏度。我国的高科技园区在着力培育中小企业集群的同时, 还应当引导它们形成区域网络, 培养具有自己特色的网络型产业体系。只有这样, 才能使园区内的企业集群获得最高的运作效率。


4、培养园区独有的文化


硅谷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 它是在4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过多国多民族移民带入的多国文化的交融, 凝结成了一种新型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创新文化。硅谷人正是依靠这种文化, 推动了硅谷地区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形成了独特的硅谷模式, 这是先进的创新文化对现实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个鲜活实例。硅谷文化不可能完全移植, 但可以借鉴。发展我国的高科技园区, 一定要培育具有自己特色的园区文化, 使文化成为园区和企业的灵魂。




转载声明:本文旨在为创业、投资者提供行业研究型深度资讯,如有意见欢迎随时提出,定将及时处理,谢谢支持。请发送邮件:janny@qianzhan.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