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十余品牌获融资,这个资本看好的咖啡项目,为什么我不看好?
自助咖啡机的春天会来吗?
文:二十念
来源:咖门(ID:KamenClub),转载已获得授权
这大半年来,瑞幸、星巴克之争抢走了整个咖啡行业几乎全部的目光。但有这样一个咖啡项目,简单可行、标准化程度高,甚至连一向对咖啡瞧不上的资本都投注了十几个品牌。可说实话,资本看好的这些自助咖啡机项目,我并不看好。为什么呢?
3年,十几个自助咖啡机品牌获融资
扫码、选购、支付、出杯。
没有服务员、没有甜美笑容、无需重金装修。除了都是卖咖啡,看起来和传统咖啡馆没有任何相似。
这便是近几年在城市各个角落涌现的无人自助咖啡机。
▲自助咖啡机层出不穷
无人自助领域的发展多参考国外的案例,比如日本是做得最好的,已有600多万台自助售货设备。但近几年,这种省人力、占地不到1平米、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的自助咖啡机,伴随着互联网模式的流行,通过手机就能完成交易,也开始在国内快速布局。
和一向不被资本看好的传统咖啡馆不同,自助咖啡机是资本市场的“大红人”。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到现在,3年时间,已有包括咖啡零点吧、咖啡码头、莱杯咖啡、易咖、小咖、友饮等不少于10个自助咖啡机品牌获得融资。
▲近几年获融资的自助咖啡机品牌
相比起来,所融金额多于瑞幸,获投品牌数量多于新茶饮。多笔亿元级融资金额,9个月拿下3笔融资等,都是自助咖啡机项目创下的数字。
为什么资本瞧不上近千亿的咖啡市场,却青睐看上去“小众”的它们呢?
资本为什么青睐这个“小众”咖啡项目?
1.论赚钱水平:投入低,盈利能力强
“目前市场除了星巴克这种标配店能享受到购物中心较低的租金以外,其他咖啡店的开店成本是相当高昂的,此外还要考虑人力成本。但无人自助咖啡,把这些都省掉了。”梅花天使创始合伙人吴世春说。
高房租高装修高人力高设备成本,是传统咖啡馆难盈利的重要因素。这对自助咖啡机来说,是完全不存在的。
市面上,一台自助咖啡机的售价在4万元左右,除了机器的成本价,其余的开支主要是点位费用、设备折旧和运维人员的成本费。
而在盈利方面,除了售卖咖啡,还包括设备自带的LED屏幕广告收入、提供软硬件设备服务,以及开放加盟等。
▲自助咖啡机的LED屏幕可以用来投放广告
细算下来,单从运营能力来讲,自助机器的赚钱能力是不输的。
2.论自身素质:标准化程度高、场景适配性强
“中国目前城市密度那么大,自助设备却还很少,自助咖啡机也只有两千多台,但中国咖啡的市场规模在2015年时就已经超过千亿并且还在增长。”真格基金副总裁刘元说。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理解为对自助模式的看好。借助标准化的机器操作,自助咖啡机可以实现咖啡豆、纯奶、糖和巧克力粉选择比例的规定统一。高标准化、稳定出品,是机器出产咖啡的优势。
另外,由于占地面积少,自助咖啡机匹配的场景空间灵活,高校、写字楼、商场、机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都是可以投放的理想场所。
另外,相较于传统咖啡馆,自助咖啡机依托于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拥有完整的商业模式和盈利设计:有顶层设计,有商业模式,有强烈的客户体验,有未来空间。
▲不受空间约束,场景适配性强
3.论发展前景:资本看中的是趋势
资本投注的是未来。
投资咖啡零点吧的考拉基金合伙人丁柏然表示:中国咖啡市场增长非常迅速,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还有极大的上升空间,增长潜力巨大。其次,目前国内咖啡市场消费以速溶为主,消费升级趋势下,现磨咖啡的消费比重会逐步提高;再者,随着移动支付大环境的逐步成熟,智能自助咖啡机毛利更高、盈利能力更强,单机模型更优,所以是较为理想的投资标的。
在饮品大类中,咖啡除了作为提神醒脑的功能性饮品存在,还有数百年的文化积淀,以及空间价值等。尤其在有近千亿规模的国内咖啡市场,连锁化品牌不多,模式玩法不多。
但随着精品咖啡在国内的流行,人们对咖啡的品质需求提高,对现磨咖啡的消费成为新追求。
▲消费者对咖啡品质需求提高
而这个带来更好品质、被新零售席卷的自助咖啡模式,押注了咖啡、无人售卖服务、互联网新零售等三波趋势,没理由不成为资本看好的标的。
自助咖啡机真实面目:基本没有盈利的
但说实话,对于这个资本市场的“大红人”,我是不大看好的。为什么呢?
1.“基本没有盈利的”
如上文所说,自助咖啡机仅靠运营实现盈利,并不是难事。但是随着咖啡机品牌和数量越来越多,不仅同质性更强,盈利点也在增高。
“另外,将软件和硬件的升级、饮品研发的费用分摊,业内基本没有盈利的。”原咖啡码头创始人王维,新近又推出自助咖啡机品牌三磨咖啡,专注自助咖啡机的软件和硬件研发,提到自助咖啡机项目的盈利情况,他如是说。
自助咖啡机的最大成本来自它本身,而对机器设备的不断升级进化,是个需要持续支出的投入。
▲虽没有想象中乐观,但相信还是存在利润空间的
2.“做区域龙头容易,全国老大难”
自助咖啡机项目的规模连锁化发展,也存在问题——点位资源分散,区域龙头较多。
点位资源的获得,大多依托当地资源,形成区域化品牌容易,做好全国性品牌难度较大。这也是自助咖啡机项目融资品牌多且分布较广的原因所在。
3.“喝咖啡的需求太少了”
令人意外的是,根据三磨咖啡品牌的统计模型,大学生对咖啡的接受度(即千人转化率)是白领的5—10倍。受消费习惯和生活支出水平的影响,一直被视为咖啡行业主要消费群体的白领,并没有为自助咖啡机业务贡献更好的转化率。
不知你是否也和我一样,每当路过商场或者写字楼下孤零零站立的自助咖啡机,除了会隐隐担心它的使用率和卫生管理情况,也完全没有要主动消费一杯的需求和习惯。
▲消费者对咖啡需求低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存在的自助咖啡机约有3万台,但有效运营的仅大几千台。
虽然大家常根据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数据:中国每人每年消费3 杯咖啡,英国和美国的数字分别为250杯和363杯,来推测国内咖啡市场的广阔前景。
但自助咖啡机想被消费者广泛接受,就像王维说的,“要等现在喝咖啡的年轻人长大,市场就好做了!”
毕竟,对自助咖啡机的需求,从本质上来看,还是对咖啡的需求。
结语
各自助咖啡机品牌的竞争还在加剧,起码从市场表现来看,真的蛮拼的:
拼产品:升级设备,提高标准化;选用鲜奶,邀请评委级咖啡大师开发产品,提升品质;除了咖啡,还上线奶茶,增加饮品种类;
拼点位:选更好的位置和场景,在更多的城市布局;
拼设备:开发专利,让机器更高效……
咖啡零点吧创始人兼 CEO 王顺利表示,想要从众多品牌中突围,最关键的是运营,“我觉得各家拼的都会是内功,即有效运营,从点位的评估、投放、损耗等等因素精确评估。”他说。
虽然咖啡在国内是个慢生意,但我们能明显感知到,它是在不断升温的。做好运营基础,打造好品牌,待市场的积温到了,机会就来了。
来源:咖门(ID:KamenClub),转载已获得授权
整理编辑:Foodaily每日食品网(ID:foodaily)
欢迎无条件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本文,请直接联系原作者授权。
- 相关阅读推荐 -
咖啡馆出新意太难了:凹造型、比内涵,除了发力“豆子”,还能怎么玩?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