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可转债火爆的真相∣新刊推荐

2017-11-24 财新记者 金融混业观察

金融混业观察, 获得微信公号“双认证”(媒体认证及原创认证),关注请点击图上方小字金融混业观察参加VIP计划请见文尾。


观察者言:早在1992年就登陆中国资本市场的可转债,今秋炙手可热。散户和机构纷纷入场,但是否真能实现无风险高收益?机构投资者如何看待并参与?大股东减持背后真正意图是什么?监管部门怎么看大股东减持?


财新记者/文

沉寂多年的可转债火了,敏感的散户和机构纷纷入场参与打新。

11月20日,隆基转债(113015.SH)在上交所上市,开盘涨幅达到20%,触及首次临时停牌线;此后在14时49分,隆基转债再大涨到30%,二度触及临时停牌线。截至收盘,隆基转债当日收报130.32元,上市首日大涨30.32%。此前,11月13日挂牌上市的林洋转债也曾两度熔断。

另在11月20日证监会通过的6家公司再融资事项中,5项为可转债,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可转债并非中国资本市场的新品种,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出现。1992年11月房地产企业宝安集团发行的可转债,是首只由上市公司发行的A股可转债,此后还相继有公司发行B股可转债和H股可转债。但可转债发展早期出现过转股不成功的案例,最终令企业面临较大偿债压力。2001年4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后,可转债曾出现短暂繁荣;但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导致一级市场停滞,可转债市场也暂停。2010年,商业银行开始发行较大规模的可转债,作为资本补充的来源之一,可转债市场逐渐扩容、成熟。

今秋可转债供需两旺,与今年以来的上市公司再融资新规、可转债打新改为信用申购密切相关,也与A股的“慢牛”行情不无关系。

证监会今年2月修订《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及《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对新股增发的定价基准日期、融资规模、距离前次募资间隔等都作出更为严格的规定,但给可转债留了个口子: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优先股不受“18个月时间间隔”的规则限制。可转债逐渐成为定向增发的替代品。

而9月8日证监会完善可转债打新规则,将资金申购方式改为信用申购,直接引爆可转债市场。从雨虹转债(128016.SZ)到近期申购的济川转债( 110038.SH ),短短一个多月,参与可转债打新的账户数已从262万户飙升至641万户。

火爆的背后是否真能实现无风险高收益?近期火爆的局面能持续多久?机构投资者参与可转债有何策略?

在11月20日出版的《财新周刊》题为“可转债热浪来袭”一文中,财新金融记者张榆、董兢、刘彩萍,采访了多位接近监管人士、投行、机构及市场参与者,从市场现象切入,阐述了可转债火爆的原因、发行企业的考虑、机构投资者的冷静思考和投资策略,全文近6000字。

此外,市场也高度关注拥有优先配售权的大股东减持套现。雨虹转债、林洋转债上市不久甚至当日,控股股东即开始减持。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当前市况下破发几无可能,大股东择机减持,回报轻松达到15%以上。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财新报道对此也有深入讨论。■

责任编辑:霍侃
全文请戳上述链接和左下“阅读原文”,财新通、《财新周刊》线上订阅读者可读。



阅读更多优质原创文章,敬请订阅财新通(每周六下午18:00即可线上阅读《财新周刊》,并每日推送订阅专享的优质报道

近一周财新通·金融文章:

[统一大资管] 系列 

证监会期货部到任两位正局级干部|金融百晓生独家

债券刚兑梦碎 大连机床连环违约后破产

比特币挖矿是非法经营?电力公司回应:表述有误|FinTech独家

独家|呼市两条地铁及呼鄂高速被叫停 内蒙古内查大型基建项目融资

“程博明等三人获刑,中信证券案画句号|金融百晓生”

独家∣多家大行四季度信贷额度告罄 明年预期新增多少?

中智诚的 “闪蝶”模式|FinTech情报局独家

日本股市缘何狂欢

独家|中信网络股权争夺战

分析 | 新一届发审委为什么变“狠”了? 

重庆金融办清理整顿现金贷 部署网络小贷公司自查|FinTech情报局独家


订阅数据+ , 财新重磅报道可先睹为快,更有差异化数据产品和专享内容!


特别提示

公号繁似牛毛针,何不就此择精准?请即日加入本公号的VIP组。可直接向“金融混业观察”后台回复:真实姓名+微信号+单位+职务+联系方式(邮箱/手机等,绝对保密)

加入VIP组计划后,您可以专享以下服务:

1、不定期收到VIP组专享特殊文章推荐,专题回复

2、VIP组成员可优先参加“金融混业观察”粉丝线下活动,与行业大佬面对面

3、优先享受财新的内容推广计划

未来还有更多惊喜~ 赶快加入VIP组吧!


金融混业大潮势不可挡,各类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混业观察(caixinfinance)秉承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提供客观及时的金融行业报道精粹,分享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欢迎建议、意见、合作、投稿至jinrongwexin@caixin.com


特别声明:

"金融混业观察"由财新传媒出品。"金融混业观察"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转载请联系yongwang@caixin.com


财新网App5.0版本已全新上线!扫描二维码(可长按或保存到相册进行识别)下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