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奇闽商林文镜,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浪漫而固执的“理想主义者”

侨领心结
 赤子乡情
是著名爱国侨领、融侨集团董事长
林文镜
7月2日
林文镜先生
与世长辞,享年91岁。
回顾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

8岁,离开福清下南洋, 

后成为东南亚的商界领袖。

 59岁,回到家乡

立志帮助家乡脱贫致富, 

办工业、引台资、建港口, 

为福清快速崛起作出极大的贡献,

 堪称华侨典范。


 

福清人都说:没有林文镜,就没有福清的今天

在福州、乃至全中国,

林文镜都是一个传奇的存在。

人人都听过他的大名

知道他的人也许很多,

但了解他的人却很少。

你可知道

作为杰出侨领,

福建融侨集团的缔造者,林文镜

他把家乡的富庶 
看的比资产和名声更重要。

在当地政要、

乡亲、海外乡亲以及家人眼中,

他是个太过浪漫,而且顽固的

理想主义者。


1987年,林文镜许下诺言,要在5年内为福清这个在福建省排名58位的贫穷小城带来一座能实现工农产值5亿美元的工业园区。没有人把这个看起来狂妄的诺言当真。那是一个没有工业,全县年农业产值仅4.3亿的穷县。


这个大胆而缺乏共识的决定是林文镜的中国理想的开端。与他在东南亚缔造商业帝国的神话相比,这个理想是个不容易让人理解的转折。在印尼,这个高个、戴大框架眼镜的商人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水泥厂、面粉厂、速食面厂。


但这仅仅是他

实现理想的漫长过程中的一步。

这个8岁出走印尼的华侨,

在中国经历的几十年,

如同一场一个人的战争。



 “我说福清可以建成港口,99%的人反对我。江阴港建成后,99%的人支持我。我该听哪个99%的意见?少数服从多数是对的,可在99%的人反对时,我还是相信自己是对的。我要坚持下来。”

    

1992年,这个一生都梦想着做个运动员的巨商有过一次沿福清海岸线长500里的徒步行走,他用这种原始但准确的方式发现了一座未来良港的价值。他相信这个可有100个以上1万至30万吨级深水泊位的世界级大港,和一座拥有500平方公里腹地的临港新城,会在未来吸引全世界的关注。2002年,江阴港一号泊位正式开港通航。之后,吸引新侨投资的二号泊位也开始运转。



“在我许下第一个诺言的时候,我发现没有人相信我。从此,我不再说话,直到坚持实现第一个诺言——在福清建融侨酒店、第二个诺言——把江阴港做成世界级深水港区,再开始坚持下一个——为福建280万新侨的资金寻找一条健康的出路。这是需要通过媒体让更多人知道的。侨的力量是巨大的。”


谈到华侨的力量,

这个喜欢被叫做“大哥”的侨领

专注,而且精力充沛。


2004年,在第三届世界华人论坛上,他的“发现华侨的力量”的专题演讲连续吸引了9次掌声。他不再像从前那样谨慎少言,他急于让更多人来分享他这位老华侨所做的成功尝试,来了解华侨的力量,以及这种资源将给福建带来的变化。他从不担心他的着急会被人误解,他说,他是个执着的人,“到中国来,我的目标就是爱国”。


他还努力寻找各种途径,实现他的理想,

把他的家乡福清建成最美的城市……

对话林文镜


(PS:以下访谈内容采访于2004年7月)


坚守与坚持


外界很多普通老百姓在提起林文镜的时候,他们基本上都会提到一点,林文镜是福清人,这和您在福清做的一系列事情是相关联的,能否回忆一下17年前初到福清的情景?


林文镜:17年前,很多人欢迎我回来,但并不欢迎我做的事情。那个时候,我说没有工业,福清的经济是上不去的。但是,福清的乡亲、领导、海外的乡亲,全部反对,他们都认为福清不可能有工厂。


他们为什么会反对?


林文镜:因为福清太落后,要在这样的地方建个工厂都是不可能的。他们觉得我是讲大话。但是,我也有很强的个性,只要我答应了,我肯定会做。考察团跟我一起来的28个人,还有所有海外的乡亲,都不赞成我做这个。我邀请他们回来创业、办工厂,他们不肯来。之后的情形就是我一个人在坚持。一开始是建福清的融侨宾馆,碰到过很多困难。建这个宾馆是我的第一个坚持。


宾馆建好之后,我们开始到台湾去招商。冠捷就是那个时候进来的。冠捷当时正准备在厦门或浙江找一个地方建厂,只是还没谈下来。福清的宾馆建好之后,我把冠捷的领导请进来了,两个钟头谈好。当时,冠捷可是在浙江谈了两年也没谈下来。

 

侨与侨的力量


17年后回首福清的变化,您的真实感受是什么?


林文镜:这17年就可以证明侨的力量。侨的力量可以让福清改头换面,从1987年的4亿3千万到1990年的12亿,再到2000年的400亿。


您发现的侨的力量是怎样的?


林文镜:像我这样的叫老侨,老侨的年纪已经越来越大,有些人没有教育他们的孩子回来,所以他们的孩子大部分是受外国教育,不会讲国语,对中国没有很深的印象,基本上已经脱离了祖国。这是很遗憾、很可悲的事情。但是,在这十几年里,我发现了另一批华侨。


改革开放之后,有很多通过各种途径出国的新侨。他们多数在侨居地没有取得永久居住权,赚到的钱也不是很多,无力在侨居地投资,也无法独立在国内投资,而且,这笔钱放在国外的银行需要交税的,税金最高达到60%,所以大部分只能把余钱寄回来。单就福清来说,新侨就有30万,他们一年可以寄回来1万美金,就福清县来讲,他们一年就送回来30亿美金,再以此推算到全省,280万新侨一年就是近300亿美元。可是这笔钱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从整个福清来讲,这笔钱至少损失了一半。15亿美金不是个小数目。这个数字分摊到30万人身上好象没多少,但从整体看,是不是很可惜?我想要为这些资金寻找出路。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知道这是我的责任,我的良心促我承担这种责任。


老天给了我江阴港这个好的机会,我要让那些新侨去享受。这个港可能可以使我的财富增加100亿、1000亿,但这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如果能够让30万人去享受这个财富,那么每年单就福清就有30亿美金支持国家建设。


怎么能保证新侨在江阴港上的投资是享受财富的一个机会?

财富与家族


在家乡投入的这笔钱,您是看成资助款,还是投资?


林文镜:很清楚地讲,就是要家乡繁荣。我自己很清楚,我不需要再增加我的财富了。中国的古话说富不过三代,这是很自然的。第一代是白手起家,第二代当然就不会去想白手起家,他们会说不是有汽车、飞机吗,为什么要走路?到第三代就更是弄不清楚,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地去赚钱。所以,我是想我要用在家族富不过三代的资源实现世世代代的富裕,怎么做呢?就是要把这些产业还给祖国、还给人民。只有把这个资源变成社会资源才能实现富过三代,给个人绝对是失败的。当然,我也想自己的家族富过三代,就不能让他们有依赖性,要让他们每一代都懂得白手起家。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他的传奇人生


林文镜1928年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县,8岁下南洋。

17岁那年,父亲病逝,为了养家糊口,林文镜子承父业,接过父亲留下的店铺,从跑单帮开始闯入商海。

1965年,林文镜在印尼雅加达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华仁谊有限公司,并先后创立20多家企业,成为著名华人企业家。


后来,他与父亲的一位朋友合作,成立了著名的林氏集团,林文镜的个人资产达到数十亿美元,成为名震南洋的一代巨商。

1985年,56岁的林文镜返乡探亲,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个他生活过7年的老家,道路依然泥泞,孩子读不起书,老人得不起病,连饮水都带着一股腥臭味。国家推行改革开放已有几年,但这里却根本看不到“奔小康”的迹象。   “孩子(华侨)有钱了,再看着母亲(祖国)受穷,做孩子的能睡得着、吃得香吗?不能!”

1987年,林文镜率东南亚工商考察团回故乡考察,毅然放下当时在印尼如日中天的事业,决定帮助家乡,要联合起来,造富一座城。


林文镜的家乡福清是一座东南小城,而他出生的地方叫洪宽村。秘书告诉他,他们已向该村累计捐赠了三四百万元。林文镜发现,“输血”式的扶贫解决不了问题,要让家乡发展,得让家乡有自己“造血”的功能。要让家乡真正富起来,得先让家乡成为一座创业的城。


当时家乡没有资金、技术、市场。没有资金,他就是资金,而且他还决定到外面引入更多的资金。没有技术,他决定去引进技术。没有市场,他决定把全世界当成福清的市场。


林文镜与家乡福清政府签订了一份名为《帮助福清脱贫致富5年计划》的协议。他在福清全县干部群众大会上发出改变家乡面貌的承诺:“要用5年时间帮助家乡建一个年产值5亿美元的工业区。”


为此,林文镜创造了很多个“第一个”,为福清注入了激情澎湃的发展动力:

中国第一个华侨开发区“融侨工业小区”


第一个以“侨”命名的“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


第一个华侨创办台湾工业集中区“洪宽工业村”


中国大陆第一个台湾农业试验场“海峡农业试验场”


第一批“侨”字号港“下垄码头、元洪码头、江阴港”


世界最大的显示器生产基地“冠捷电子”……


在创业过程中,他聚集华侨力量改变家乡,创造了“福清模式”和“福清速度”,留下改变地方经济的骄人业绩。

1989年,林文镜先生在福州创办了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的外商投资企业融侨集团,并在印尼、新加坡及中国大陆、台湾等地有多项大型投资。



2005年,林文镜先生在福建省海外交流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上,在《福建侨报》刊文,吁请海外侨亲“与我一起建设江阴大港”。


2016年,胡润研究院发布“全球华人富豪榜”。林文镜成为福建首富,财富245亿元。


林文镜先生说过,

第一次创业是为了摆脱家庭的困境,

第二次创业是为了帮助家乡福清脱贫致富。


林文镜语录

●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是不能置家乡贫穷落后于不顾,否则就是失职,就是人生的失败。

●  聪明的学生要跳级,就要有技巧。我的家乡很穷,我就不能按部就班。
●  每当需要我做出重大抉择时,爱乡情结就会跳出来,成为行事的准则。
● 要多做善事,我的钱已经够多了,我不要再赚钱,我要送钱。
●  我的思想和开明程度不比年轻人差。因为我天天在训练我的头脑,运用我的头脑。天天在操心。如果不思考,你的头脑已经走下坡了。你的头脑不运用,你的头脑就腐化了。
●  华侨不能是一盘散沙,各走各路等于没有出路。



林老一路走好!


猜你喜欢:

在福建,一个孩子暑假要花掉多少钱?家长算了一笔账,哭了!
牛气!县域经济100强出炉!福建占5席!你家乡排第几?
最新!福建发布新一批招聘!学校、医院…总有适合你的岗位!


来源: 东南网综合闽商报 看不见的福州 福建侨网等综合

本期编辑   陈勍 



特别声明 

本文由东南网官方公众号(东南网播报:fj-new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文章及图片、视频来自网络,恶意抄袭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感谢您的阅读,

喜欢就点下↓↓↓爱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