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福建八部门印发!不合格教师要退出、绩效工资向一线老师和班主任倾斜……

东南网 2022-05-13


东南网是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福建官方新闻门户网站。

近日

福建八部门对外发布

《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措施》

不合格教师要退出、

加大学校经费自主权、

降低升学率和考试成绩在评价中比重、

绩效工资向一线老师和班主任倾斜、

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

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

八部门指的是

福建省教育厅

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

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

中共福建省委编办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福建省公安厅

福建省财政厅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为什么要出台举措?

八部门指出

指导思想是要突出中小学办学主体地位

着力破解影响和制约

中小学办学活力的困难和问题等



举措太多了

我们挑一些要点


关于学校办学自主权



1可自行安排教学计划


学校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和省里规定的地方课程,可以有效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


学校可自主安排教学计划、自主运用教学方式、自主组织研训活动、自主实施教学评价、自主统筹实施跨学科综合性主题教学等。


2落实教师教育惩戒权


落实教师教育惩戒权,依法依规妥善处理涉及学校和教师的矛盾纠纷,坚决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3学校可拒绝未入清单的“进校园”活动


建立健全各类“进校园”活动清单管理制度,学校有权拒绝未列入清单、与教育教学内容无关的“进校园”活动。



关于人事权



1聘任副校长,学校权利更大


加大学校领导人员聘任制推行力度,扩大学校在副校长聘任中的参与权和选择权,新任副校长原则上按规定条件和程序征求学校意见。


建立健全学校根据办学实际需要,自主设置内设机构,自主择优选聘中层管理人员的制度。


2学校可全程参与面试新老师


深入推进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尊重和发挥学校在教师公开招聘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学校依据核定的编制、岗位数量及岗位结构比例和教育教学需要,提出教师招聘需求和岗位条件,并全程参与面试、考察和拟聘人员确定。


教育行政部门会同人社部门按照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制度的要求,组织用人学校与优秀师范类毕业生在需求岗位范围内探索开展专项招聘、双向选择。


鼓励地方探索在学校先行面试的基础上组织招聘,对具备条件的学校,可放权由其自主按规定组织公开招聘,并按要求备案。


3学校可自主评聘中初级教师


逐步探索具备条件的学校按照核定的岗位设置方案,依据标准自主评聘中初级教师职称和岗位。


4建立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


加强聘后管理,依据教师的工作表现和实际业绩,推动教师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


建立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


关于经费使用自主权

加大学校经费使用自主权



推动教育经费使用结构重心从硬件设施建设逐步向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等转移。


学校根据办学实际需要,按照预算管理有关规定,自主提出年度预算建议,自主执行批准的预算项目,对预算资金进行全过程绩效管理,加大学校经费使用自主权。


学校依法依规自主使用社会捐赠助学的经费。健全财务公开制度,确保教育经费规范有效使用。


关于办学内生动力



1降低升学率和考试成绩在评价中比重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教育质量观,降低升学率和考试成绩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权重,构建多维度、多层面、多元素高质量办学评价体系。


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发挥评价的诊断和改进功能。


坚持和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定期发布监测报告,强化监测结果运用。


2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老师第一标准


注重精神荣誉激励,积极开展优秀教师等评选活动。


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


3绩效工资向一线老师和班主任倾斜


健全绩效工资激励,完善学校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向教育教学实绩突出的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


4落实中小学教师减负


推进落实中小学教师减负,规范各类检查考核事项,确保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5探索大学区制管理


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扩容,推进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建设,打造一批示范性学区共同体和新优质特色学校。


支持各地探索大学区制管理改革,完善强校带弱校、农村薄弱学校委托管理、城乡对口支援等办学机制,缩小校际、城乡教育差距。


此外,加快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适时开展督导评估,接受国家督导验收。


关于办学支撑保障能力



1选优配强校长


注重选优配强校长。支持各地加快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探索推行实施校长职级制,加大校长培养培训力度,提高校长办学治校能力。


鼓励校长大胆实践,勇于改革,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2教育经费作为重要督导内容


把落实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作为重要督导内容,对落实不力的地方,在核定督导结果时不给予优秀等级。


3建立动态调整编制


建立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教师编制统筹调剂,对随迁子女流入较多的地方给予编制倾斜,推动教师编制跟随生源流动,促进地区均衡。


4

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不低于当地公务员


健全省级教师表彰荣誉体系,加大对优秀校长教师的表彰和宣传力度。


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5奖励性绩效工资占比提高


新增绩效工资总量主要用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进一步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在绩效工资总量中的占比,核定时向提高办学质量成效显著的学校倾斜。


对具有高级职称、坚持在教学一线工作至退休且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尤其是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要加大荣誉表彰和物质奖励力度,促进优秀教师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6社会实践,家长也要出一部分钱


推动公共文化设施与优质自然资源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


持续推进中小学社会实践、研学实践和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打造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确保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正常开展。


关于健全办学管理机制



1把这些权利下放给学校


制定教育行政职权清单,把学校发展规划权、教育教学管理权、校本课程设置开发权、干部选聘自主权等下放学校,减少对自主办学的行政干预,为学校自主发展、特色创新拓展空间。


2这些信息要公开


建立健全学校办学信息公开制度,重点公开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招生入学、收费项目及标准等信息,保证学生家长及社会公众对学校重要事项的知情权。


完善家长委员会换届制度、例会制度,规范家委会履职行为,形成育人合力。


点击下方,查看原文

17项举措!省教育厅等八部门部署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


来源:东南网综合福建教育微言、厦门招考、海峡教育报

编辑:高珊 陈虹虹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就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