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八十五年前,他担任庐江县委书记

2016-07-01 微聚庐江
点击上方“微聚庐江”可订阅哦!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担任过中共庐江县委书记,组织、领导过数千贫苦农民,开展“吃大户”斗争的马哲聪,因与强大的敌人开展游击战争,昼伏夜行,东战西杀,无暇理发而养成老长的头发和胡子,遂自取绰号“江胡子”,当地所有人都喊这一爱称,他的本名慢慢地被谈忘了,以至国民党反动政府曾张贴告示,悬赏1500大洋要捉拿“江胡子”。



马哲聪,1884年出生于庐江县乐桥镇(原桂元乡)马家小院的一个佃农家庭,有弟兄5人,他为长兄,不识字。


马哲聪生性刚直,富有正义感,对旧社会的种种丑行和恶习强烈愤恨。于1929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着广大人民翻身求解放,他艰苦地工作着,勇敢地战斗着。此后,中共枣树岗支部成立,他任书记;中共沙溪区委成立,他担任书记兼任沙溪区农民协会负责人。



19304月,中共安庆中心县委在桐城会宫(今属枞阳县)召开各县联席会议,会上对庐江工作也作了指示,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加紧工作,以便成立县委。为贯彻会宫会议精神,统一庐江县党的领导,19307月,由中共七架桥区委领衔在庐江南乡黄泥河小学召开庐江县6个区代表会议,开始组建庐江县委。县委成立时马哲聪被推选为县委委员。


庐江南乡193012月起,因斗争环境恶化,大批中共党员被迫离开庐江,新任县委书记郑中强于1931年初离开庐江,后改推张亮侯为县委书记,张亮侯也因白色恐怖,于同年12月离开庐江。这时党在庐南詹家店召开会议,推选马哲聪为县委书记,党的工作重点移至庐南的沙溪地区。


根据上级党的指示,19319月,马哲聪在庐南组成一支赤卫队,他兼任队长,有赤卫队员10余人,后发展到40余人,改名行动队。19321月,在桐庐(今枞庐)边境大艾庄召开桐城、庐江2县军事会议,决定将2县游击队合并成立特务连,陈雪吾任连长,马哲聪、周济和任副连长;连下辖2个排,排长分别由马哲聪、周济和兼任,精选队员30多人。主要活动在庐江西南乡和桐城北乡一带;同年春,从特务连队员中抽出7人,组成行动队(又名摸瓜队),对当地罪大恶极的地主、叛徒和特务进行捉拿镇压。



19327月,桐城、庐江2县委合并,成立中共桐庐县委,书记陈雪吾,副书记马哲聪;同时成立中共桐庐军委,由陈雪吾、马哲聪、周济和3人组成。县委机关设在庐江盔头畈小学。


1931年夏天,桐庐城区发生百年未遇的大水,山洪暴发,庄稼颗粒无收,而庐南戴家店、詹家店和马家小院等地区又遭受风灾,广大贫苦农民陷人“饿殍四野,无处逃生”的绝境。国民党反动政府以救灾为名,说是从美国搞来一点“洋面”和赈济粮,但遭到各级官员层层克扣贪污,到了农民手里所剩无几。有的恶霸地主不但克扣赈济粮,还在米中掺糠;有的地主粮商囤积居奇,有粮不售,有钱不借。



19327月间,中共桐庐县委为了拯救贫苦农民的生活,提出了开展“吃大户”的斗争。县委负责人陈雪吾、马哲聪等在庐南戴家店召开近千人的群众大会,宣传动员广大贫苦农民团结起来,以“饥民求食”的名义,向地主借粮,夏借秋还和出售“平粜粮”(比平价略高)。与会群众热烈拥护县委的号召,积极赞成这一举措。会议开到第二天,参加会议人员提出先向地主们借一些米,以解决参加会议人员吃顿稀饭。县委成员认为有道理,要求以农会出面把附近地主徐经甫、王南清、张成根等找来,向他们说明情况并提出先借一些米的问题。找来的地主迫于形势,当场凑出360多斤米,纷纷回家背米。当地主张成根背米被在小店喝茶的张汉臣、马先圣看见,阻止张送米,还辱骂农民群众。消息传到会场,与会群众极为愤慨,在陈雪吾、马哲聪率领下,大家扛着从山上砍的树棒,拥至张汉臣家,因张紧闭大门不出才没有动手。第二天,陈雪吾、马哲聪等又发动组织群众1000多人,编成了11个大队,每大队100多人,大队长由党员担任,有老年队、儿童队、妇女队和青壮年队。出发前,陈雪吾、马哲聪都讲了话,告诉大家,这次到张汉臣、马先圣家只准扒粮食,其他一针一线都不准动。要求大家一定要守纪律,听指挥,青壮年做好保卫一工作,以防敌人破坏。千人队伍浩浩荡荡,喊着口号,涌进张汉臣和马先圣家,扒走粮食1.4万多斤,其他衣物等丝毫未动。群众为了泄愤,还把张汉臣捆绑到詹家店,在烈日下晒了大半天,最后勒令张汉臣在群众大会上赔礼认罪并提出4条保证。这样一来,扒粮声势越来越大,仅隔2天,陡岗群众亦前来要求到周祝斋(绰号周小瞎)、周文光等大户家扒粮。



桐庐县委为了满足农民要求,及时召开会议,研究措施和办法。因周祝斋家有自卫团保家,为防地主弹压,党组织首先通知朱南友(共产党员,派在周家当自卫团侦探),在群众来前想办法把自卫团队伍带走;其次,组成一支24人突击队,以防万一;第三,组织部分人员监视敌情。第三天,经过组织发动来了2000多人,在一切布置就绪后,宣布陈雪吾为总指挥,马哲聪为大队长。出发前,陈雪吾、马哲聪等讲了话,要求统一指挥、统一行动,遵守纪律,服从命令,如发生问题不要惊慌。在扒粮时要爱惜。虽然群众很多,但在党团员和农协会的精心组织下,队伍很有秩序的开到周祝斋家。因周家粮食多,从上午约10时开始,直到下午3时粮食还未运完。周家自卫团得知有人来扒粮,便回来向群众开枪。陈雪吾、马哲聪闻有枪声,马上命令突击队进行反击,并把自卫团赶出很远才回来。周文光家的粮也同时被扒光。庐南“吃大户”斗争,前后不足2个月,扒了近40户,获粮3.6万多斤,“吃大户”斗争的胜利,迫使部分地主、粮商向农民出售平价米。由于这次斗争参加人数多,声势大,震动面广,当时《大公报》曾登载过此事。



正当“吃大户”斗争轰轰烈烈时,中共合肥中心县委派员到盔头畈召开县委紧急会议,通报芜湖、合肥2中心县委有人叛变投敌,要桐庐县委提高警惕。陈雪吾、马哲聪等县成员,遂离开庐南地区,转入隐蔽活动。土豪劣绅反动气焰极为嚣张,他们对参加扒粮群众搞“五户联坐”、强迫自首。庐南革命形势和情况日趋恶化。为了掀起新的斗争热潮,县委提出必须对民愤极大的反动分子给予严打,消灭他们的反动气焰。陈雪吾、马哲聪,亲自率领“摸瓜队”,在193289月间,先后镇压恶霸地主郑贤俊等7人。特别是镇压了国民党庐江县党部书记、《庐江三日刊》社长刘之渭(追杀该党部执委、叛徒汪辅未成),引起了国民党庐江县反动政府的极大警觉,我党的组织面目也就暴露。



19329月,由于叛徒告密,庐城内及南乡许多共产党员被捕,党的基层组织遭到破坏。桐庐县委机关被迫由盔头畈小学迁到桐城浮山(今属枞阳县)彰公岩下吴之富家。11月,以叛徒朱镜明、程贤彬、张宅中为向导,网罗了大批叛徒特务,带领省保安团和地方团防30余人,自桐城城内到浮山,后又转至庐南和庐江县城一带,大肆捕捉共产党员、团员和革命群众,桐庐县委和基层党团组织,除庐北党组织外,遭到更大破坏,桐、庐2县又陷人血腥风雨之中。



193212月间,陈雪吾在桐城浮山观堰塥上柳子寺后树村召开县委紧急会议,分析了当前革命形势,认为敌人武装多,我们武装少,强斗是斗不过敌人的,要跳出桐庐地区,到邻近地区去打游击。会上,分别决定了去向。马哲聪到舒城县南乡,与那里的游击队汇合,待机出击庐江敌人。


19347月,马哲聪从舒城带领游击队七八十人,一举缴获庐南黄泥河商团长枪20余支,商团长田雍南因去庐江城未捕到,并缴获许多大龙洋撒在街心,让贫苦人拾回家。当时老百姓高兴地说:“陈雪吾、马哲聪部队又回来了。”游击队打下黄泥河,回师马家小院,去捉拿叛徒马南甫未果。



1935年秋,皖西北游击师孙仲德率领1个多连的人到大别山区整训。有一天,马哲聪组织30多人下乡做宣传工作,傍晚时还未回来,敌人将我部队冲散并占领了山头。晚间,游击队要住山头,因不知情况,马哲聪便先去探听情况,当他走到半山腰,站在一块石头上,舞动着手中纸伞做暗号时,敌人突然向他开枪,他很机灵的一蹲,未被打着,哪知失足滚下山来跌断了腿。山上敌人冲下来.将马哲聪捉住。当时敌人里面有个叛徒认识马哲聪说:“这就是悬赏捉拿的江胡子,不要让他骗赖过去。”


马哲聪因伤势严重,不能行动而被敌人俘虏,光荣就义于舒城,时年51岁。



△  “七一”前夕,县委书记吴劲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并提出了要求

△  庐江柯坦,有一座郑家花园,历经一百多年风雨

△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存荣来庐上党课,与一线干群交流,说了很多勉励的话

△  庐江党代表,勇当擎旗手,带动群众走向致富路



微聚庐江

传播庐江声音

展示庐江风采





为我们美丽的家乡点赞吧!为了让更多的朋友知道庐江、关注庐江、欣赏庐江,请在默默点赞后分享给你的朋友们,让更多的人分享庐江的美!

投稿邮箱:wjlj2015@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