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千年果树街,沧桑阅尽,生机焕发美美呈现

2016-09-10 高岳山 微聚庐江
点击上方“微聚庐江”可订阅哦!



咀嚼果树



在汤池镇楼后山下有一条千年古街——果树街,在历史长河的浪花中淘尽尘埃,默默承载着风霜雨雪的洗礼,变得沧桑而古老,而今焕发生机,返老还童。




老街东靠鹅瘤山,北依扁担挂灯,西北与二姑尖相望,南眺老和尚包和牛王寨,西边不远的山坳就是宋瓷窑址。果树习惯称作大马槽,曹操在此屯兵积谷,演练兵马,北拒孙权。这里的人们过着桃花源里人家的生活。原先的街道是青石板铺就,上面有深深的独轮车的辙痕,静静地记载着老街的历史。老街南北走向,大约500,与其说是街,不如说是一条深巷,路两边都是临街的门面,排列着杂货、染坊、澡堂、米行、布行等,早上,集市上人流如潮,摩肩接踵,小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街尾的铁匠铺炉火通红,映红了铁匠师傅的脸,也照亮了街面,不时有火星从铺内溅出,行人赶紧躲闪。其实不躲,火星也是强弩之末,烧不坏衣服,更烫不伤皮肤。包子铺最繁忙,卖荒草、柴火的,卖泥鳅、黄鳝的,这些山民有了几个铜板,也潇洒一会。店小二一声“来了”,包子上来了,长长的茶壶嘴像玩魔术似的倒满了大碗茶。吃个半饱,还买了几个点心,用布一包,带回家给孩子解馋。老街是露水街,下午街道安静下来,只有赌场里热闹。入夜,客栈酒肆挑起了灯笼,那红红的灯笼在风中摇曳,就像漂泊在外行人心神不定。一直到解放前,果树老街是方圆几十里的贸易中心和经济中心。




改朝换代,物是人非,如今老街只能找到马头墙,飞檐翘角彰显了了古街历史的悠久。临街的银杏树,像一把撑开的大伞,罩住了街道和街道两旁的屋顶。银杏有500多年的树龄,要二、三个人合围,有几十米高,在约半米高的地方分叉,两根粗壮的叉上分叉,错落有致。这是一棵雌性银杏,树上挂满了白果,有青杏那么大,害羞地隐藏在树叶间。到中秋,村民就采摘白果出售。一般三四棵这么大的银杏结果还没有这一棵多,几户共有者平分所得。这棵银杏树从不生虫,人们喜欢坐在树下乘凉,谈天说地,一股股清香让人心旷神怡。朱氏家谱记载下街头有一棵银杏,若是没有枯死,至今有千年,比现在这棵树冠更大,枝干更粗。水泥路代替了青石板和后来的沙砾路,街道住家的比经商的多,这里的人们过着简单、平凡、安逸而幸福生活,从他们的笑容和悠闲的神态中能体会到村民的满意度。行至中街向西拐不远就是朱尹黄家的古茶花。




庐江县志记载,明朝永乐、洪熙年间,朱尹黄家的祖先朱纪坦出任云南总兵,有一天他路过滇池附近,看到一个卖花女当街被一流氓戏耍,总兵大人一声断喝,命令兵丁拿下恶棍,解救此女。后来朱总兵告老还乡,群众带着礼物自发送行,总兵一生清廉,含泪委婉地拒收礼物。这时,卖花女手捧珍贵的茶花品种“大红宝珠”跪地请求接受微薄的心意,总兵大人被小姑娘的执着深深感动,躬身接过茶花,并表示深深的谢意。总兵带着这棵茶花回乡,把它种植自家的园里,精心施肥、剪枝、浇水、灭虫。寒来暑往,茶花茁壮成长。春光和煦,茶花缀满枝头,像一朵朵天边飘逸的红云,又似一个个害羞女孩绯红的笑脸。总兵仿佛看到云贵高原的湛蓝的天空,听到卖花女银铃般的咯咯笑声,回想起在云南工作的日日夜夜和父老乡亲,自己也会心地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开心。茶花树,见证了历史的沧桑,静静地立于小院的一角,默默地向来拜谒的客人诉说这曾经的故事。500多岁的茶花树精神矍铄,满头的绿发,呈现勃勃生机。拂开枝叶,我来到树根下,仔细观察,离地面约一米不到的地方,茶树分杈,三个粗壮的枝干按照各自的意愿自由生长。一根向北若蟠龙遒劲,天然的盆景杰作;另两根向南斜着身子,一根撑起大伞,另一根像个铁叉,托住天空和绿荫。毕竟年岁不饶人,树上伤痕累累,几个枝桠还有木棍和铁棒支撑着,宛若拄着拐杖坚强站立的老人。在院墙和房屋山墙之间局促的空间里,茶花无怨无悔,静静地开,静静地谢,把芳芳无私地奉献给主人和客人。开时满树嫣红,耀人眼目;落时一地地毯,化作出泥更护花。茶花果还能榨油,给守住这棵茶花树的主人增加些微薄的收入,改善生活。这家虽然住着简陋的房屋,过着清贫的生活,但为了保护茶花,一直不离乡土,这种执着精神令人感动。    



  

果树村这个名字,源于银杏,但那棵茶花树,为果树锦上添花。果树村因古树而闻名,古树则因果树村而有根基。


果树街坐落在盆地里,四面环山,终年云雾缭绕,湿润的气候适宜茶叶生长,茶叶成了农民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进入一户农家,女主人热情地给我们泡茶,茶叶翠绿,根根尖细,还带着细小的茶梗,这是果树大兰花茶独有的特色。掇一些茶叶放入白瓷杯里,用沸水冲泡,茶叶在杯子里腾挪躲闪,渐渐就呈现淡淡的绿色,一些茶叶齐刷刷立在杯中央,一部分沉在杯底静静看着上面一层茶叶的表演,像害羞的村姑见外人,过一会,混熟悉了,也就不拘谨了,与客人打成一片。我轻轻抿了一小口,茶香四溢,味蕾上涩涩的清香,唇齿生津,精神为之一振,五脏六腑舒坦熨帖。男主人介绍了茶的采摘和制作工艺,我们听得入迷,没想到茶叶要经过这么多道程序才能制作成。虽然辛苦,但农民的收入显著增长,笑容挂在脸上,说话也底气十足。手工作坊已经被现代化茶厂取代,农民有5000多亩茶园,果树茶厂有300多亩高产优质有机茶基地,茶厂收购新茶,进行现代技术的杀青、炒制、包装,提升了茶叶的品质和品味,创造了“二姑尖”  牌白云春毫和毛峰,茶叶的附加值成倍增加,10万多斤茶叶上市,最高每斤1000多元,最低也有200来元,收入在几百万。农户人均也有6000多元。




果树街曾经是果树人民公社和果树乡政府所在地,撤区并乡后成了果树行政村。如今,走在水泥路街道上,皮鞋咯噔咯噔地敲击着地面,这是古老的遗韵,更是改革的足音。沿着街道的两侧住户透着现代化气息,人们过上了小康生活,向着更高生活水准迈进。




夕阳西下,我们只能把果树的风景和人们的甜蜜生活装入行囊,回家慢慢咀嚼。



△  清平生活,才是诗意人生

△  凝望秋天,我眼里写满金黄的色彩

△  父亲的铁锹,是一本人生教科书

△  填充书橱的日子(与书为友,一生惬意)



微聚庐江

传播庐江声音

展示庐江风采





为我们美丽的家乡点赞吧!为了让更多的朋友知道庐江、关注庐江、欣赏庐江,请在默默点赞后分享给你的朋友们,让更多的人分享庐江的美!

投稿邮箱:wjlj2015@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