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撩起面纱显靓颜,黄屯老街媲美徽州古村落

2017-01-10 微聚庐江
点击上方“微聚庐江”可订阅哦!


黄屯,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名字,也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地方,她从千年烟尘中走出,揭开神秘面纱,将悠久厚重的历史、悠长迷人的故事和古朴靓丽的容颜展现在世人面前,供人瞻仰、探寻、徜徉、叹息、思索和倾慕。


很多中外游客都知道黄山脚下有条屯溪老街,其实在庐江县也有一条老街,年代久远,独具韵味。2015年我省首批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候选名单中,庐江县龙桥镇黄屯老街就名列其中,凭借保存完好的独特风貌,可与徽州古村落相媲美。



黄屯老街依山傍水



老街再现《清明上河图》


大老远的人都知道一句话:本钱轻,上黄屯。


“黄屯老街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位于庐东南山区和水乡交接处的老街,周围群山环抱,山峦叠翠,竹木葱茏。”庐江县龙桥镇党委副书记何海生介绍说,老街是青条石的街沿,鹅卵石的街面,青瓦粉墙的街市……在这里不仅能见到特色竹器手工作坊、铁匠铺、木匠铺,还能吃到地道的传统美食,欣赏到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黄屯老街是合肥境内为数不多、保存完好的老街。



“黄屯老街是闻名十里八乡的竹器之乡。老街上有很多商人、匠人和手艺人,尤其多的是加工竹器的老手艺人。”何海生说,居民大都住在街边,打垫子、扳竹床,日落而息,周而复始,故乡的根像竹子一般越扎越牢。


有人说老街的场景酷似《清明上河图》,集市中心,河流穿过,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一派商业乡野的繁华景象绘声绘色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千年古村落揭开“面纱”


2015年,黄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突然火了,黄屯老街被评为我省首批千年古村落之一。她的地域优势略显“隐秘而伟大”——首批千年古村落共10个,其余9个均花落江南,黄屯则是江北唯一一个,多少年来,藏在深闺人未识。


黄屯,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名字,也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地方,她从千年烟尘中走出,揭开神秘面纱,将悠久厚重的历史、悠长迷人的故事和古朴靓丽的容颜展现在世人面前,供人瞻仰、探寻、徜徉、叹息、思索和倾慕。



据上世纪70年代黄屯境内出土的“马氏碑”记载:明天启年间,黄屯街道是东西向的,明末清初形成半边街,时有人口1200多人。雍正八年一场大火将黄屯老街大部分民房吞噬。之后,黄屯老街重建,并改为南北走向,长约300米,店面近200间。上世纪80年代以后,黄屯老街迎来了发展高峰期,老街的南北两面各建了一条长街,与老街形成“工”字形,街区面积扩大了四五倍,人口也急剧增长,现黄屯老街共有居民1500余户,人口5200余人。



何海生介绍说,明代,黄屯为庐江九镇之一;清代,黄屯为庐江十二镇之一,说明黄屯当时的地域范围比2005年黄屯并镇之前要大得多。到民国后期及新中国成立后,黄屯的地域范围基本固定下来。黄屯在明清时为镇,民国时及新中国成立后,有时为保,有时为区、乡、公社。


2005年,黄屯乡与缺口镇合并为龙桥镇,黄屯乡的名字从版图上消失,但记忆仍留在黄屯人心中。




黄屯河“孕育”出古村落


但凡一个村落的繁荣昌盛,都离不开大江大河的眷顾,黄屯的母亲河是黄屯河,河水长年不绝,孕育着这一方水土。


这是一条不算很长的河流,流域面积40余平方公里,主河道由南向北,长五六公里,支流众多,主要承接着黄屯河两边山上流下的雨水。黄屯山区重峦叠嶂,植被良好,气候湿润。蜿蜒河流穿山过,水贵如油,当地人不敢有丝毫浪费。勤劳和聪慧的山区人筑起堰坝,将河水导引入农田,清流潺潺,两岸飘着稻花的香气。黄屯河能够通航的长度约3公里,黄屯老街距黄屯河出口处约1.5公里。黄屯河河道弯曲,当地人称:“进入黄屯河,九里十三弯;走进黄屯山,九里十三庵。”在这条弯曲的河流上,当年可是物阜民丰,百舸争流,古街依托黄屯河将山里的竹木、山货等特产运往山外,圩区的稻米鱼类经黄屯河运到黄屯集市进行贸易,销往整个山区。



何海生说,在过去,由于生产力低下,陆路交通十分不便,交通和运输主要靠水路,但凡有河流且能够通航的地方,就是贸易比较集中的地方,黄屯河旁的黄屯老街就是这样形成的。


黄屯老街能够繁荣的另一重要原因是,黄屯山区是江北重要的竹木产地。黄屯毛竹种植面积达七八千亩,号称万亩竹海,在江北毛竹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黄屯老街的贸易中,竹制品占80%以上,至今仍兴盛不衰。


生于斯,长于斯。在老街做篾匠的黄国峰也印证了何海生的说法,黄国峰今年65岁,从祖辈手里学会了竹器编织,至今以此为生。他的竹器店有三四间,位于老街一岔口处,房屋也是百年以上的建筑,祖居于此,“我会编竹器快50年了,其他手艺不会,就会这个。”黄国峰说,老街上现存4个比较大的竹器店,都是祖传手艺,各有各的绝活。黄国峰说,随着黄屯入围千年古村落,黄屯老街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在保护范围内,“现在很多搬出去的老街坊又回来了,作为地方特色产业,竹器生意也越来越好。”





抢救性保护延续黄屯荣光


初入古街,青石板痕迹未减,小路映入眼帘,层层叠叠的老瓦房,曲曲弯弯的绿水巷,古朴的门头,让人仿佛穿越到了古代。青石铺的窄街道,隐约的打铁声叮叮当当,黄屯老街,古朴风扑面而来。


88岁的何鹏站在商店柜台旁,望着来往的街坊邻里,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他的这间百货店,已经传承了7代。据了解,在黄屯老街上,祖居在这里的共有4位年长老人,何鹏就是其中之一。何鹏说,他的祖上就居住于此,从未搬离过,而房屋也有180年的历史了,这间百货店也是家传的。“那时候很有名气,十里八乡的人都来老街交易,我家的老店也见证了黄屯的辉煌。”



但遗憾的是,何老的子女都在外工作,没人来接管他的百货店了,“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孙子要去上学,女儿嫁得远,已经传承7代的百年老店,可能就在我手上终结了。”何鹏有些伤感,不过随着老街的保护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街坊陆续回来重拾传统技艺,老街重现昔日繁华指日可待。


一阵阵清脆入耳的响声,在黄屯老街的青石板上回荡,78岁的铁匠朱章万独自一人,有节奏地敲打着通红的铁器,“现在就我一个铁匠了,一天也挣不了几十块钱,但是这门老手艺还是要传承的,老手艺不能在我手上丢了。”朱章万说,他从父辈那里学会了打铁的手艺,靠着它养活的子女如今已成家立业,但这样的辛苦活已经没人愿意学了,他希望有人能来拜师学艺,苦是苦点,但有感情。



对于这些传统技艺,何海生说,黄屯老街现在正在进行抢救性保护,这些老手艺人就是黄屯老街的灵魂。他说,目前黄屯有200年以上的古建48间,100年以上的建筑180多间,有商户30多个,木匠、篾匠、扳匠、铁匠、银匠、糖坊、老浴池等传统文化遗产,几乎还原了那个时代的老街原始风貌,黄屯老街千年后再次完整呈现到世人面前实属不易。


何海生说,在完成本土传统保存的基础上,还会加大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利用打造安徽美好乡村的契机,对黄屯周围的山水景点整体规划,着重打造以“千年古村落”为中心的生态旅游新名片,重现千年古街的昔日辉煌,使之成为合肥生态旅游的最佳去处。


觉得不错,文后赏个ZAN 吧!


实干托起梦想,奋斗铸就辉煌!向着庐江愿景我们一起出发  

县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名词,亮眼!  

浓浓的黄屯味道,永远的魂牵梦绕  

庐江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入选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微聚庐江

传播庐江声音

展示庐江风采





为我们美丽的家乡点赞吧!为了让更多的朋友知道庐江、关注庐江、欣赏庐江,请在默默点赞后分享给你的朋友们,让更多的人分享庐江的美!

投稿邮箱:wjlj2015@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