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寸土”变“寸金”,庐江做活土地流转文章

2017-02-16 赵德斌 微聚庐江
点击上方“微聚庐江”可订阅哦!


初春时节,走进庐江县郭河镇河广家庭农场,绿地毯一样的麦苗铺满田间,完全盖住了底部的土壤,一派喜人的景象。




“眼下正是小麦返青期,我得抓紧给小麦施肥、浇水,为今年粮食丰收打好基础。” 刚从地里带领员工施肥回来的“农场主”田素平向记者介绍地里的农活,“去年冬天偏暖,这个时候小麦能有这样的长势,不太多见。”

草绿色的呢子大衣、棕色的高跟鞋、飘拂的长发……初见田素平时,一身时尚的穿着,让人很难将她与每天在田间与泥土、水稻、化肥打交道的农民联系在一起。

“只有在新年这段农闲期间,我才能穿一些漂亮衣服,平时如果穿成这样的话,哪里还能下地干活呀?” 田素平笑着向记者解释说。





郭河镇河广家庭农场是一家集农业开发、土地流转、粮食种植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场注册后,先后在庐江县郭河、庐城等镇规模流转土地5300亩,全部种植了水稻和小麦。




“种植粮食有两个好处,一是投资少,二是稳赚钱,粮食有保护价,不用担心销路和价格,虽然利润小,但我的规模大,积少成多也不少赚。” 田素平说,上一年农场种植的一茬小麦和一茬水稻,让她赚了个盆满钵满。

除了种植普通的水稻、小麦品种外,田素平还引入了“镇糯19号”糯稻、“宁麦13号”小麦等优良品种,这几年通过精心培育,产品上市后受到了消费者欢迎。“虽然价格比普通大米、小麦高出许多,但依然吸引了很多回头客。”





“如果全部种植普通的水稻、小麦,这5000多亩田一年的净收益可能也就十几万元,而通过自产自销的模式,现在一年的收入达到一百多万呢。”田素平说。

“农场主”高兴得合不拢嘴,当地农民也脸上笑开了花。和田素平一样尝到土地流转“甜头”的,还有郭河镇广寒村东头村民组的章昌金。

章昌金乐呵呵地说,自从河广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流转,租了他家农田后,他和老伴就在自家地里为农场打工,除了地租收入以外,每个月还能领几千元工资,收入比过去种庄稼收入高出一大截。




庐城镇新桥村汪墩村民组的吴嶂胜跟记者算了一笔账,过去一家人围着农田转,一年只能“刨”三五千元,现在将土地租赁给农场,并成为农场员工,一手拿租金,一手领工资,日子越过越红火,“土地流转好着呢。”

从章昌金、吴嶂胜的语气中,记者真切地感受着土地流转给他们带来增收的喜悦。作为土地流转的主体,当地农民已看到土地流转带来的美好“钱”景。

郭河镇河广家庭农场仅仅是庐江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一个缩影。这是庐江县在新常态下加大土地流转配置,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带来的喜人成果。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绝不能乱动,但也不能不动。土地怎么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在土地经营走向规模化的自然进程中,最基层政府能否发力、如何助力,是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道难题。

近年来,庐江县把土地流转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不断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规范土地流转秩序。

在实践过程中,庐江县探索出了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土地流转形式,使土地向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不仅念活了“土地经”,也“转”出了农民致富新天地。




土地流转让“寸土”变“寸金”,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奔向“希望的田野”。据统计,截止目前,庐江县流转土地总面积达到83.5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62.3%;全县5100多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年创产值占该县农业生产总值七成以上。

像田素平一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者,通过土地流转,或搞规模化种植,或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或打造特色品牌农产品,以此提高自己的收入,在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也丰富了市民“粮袋子”和“菜篮子”。


觉得不错,文后赏个ZAN 吧!


△  

△  

△  

△  



微聚庐江

传播庐江声音

展示庐江风采





为我们美丽的家乡点赞吧!为了让更多的朋友知道庐江、关注庐江、欣赏庐江,请在默默点赞后分享给你的朋友们,让更多的人分享庐江的美!

投稿邮箱:wjlj2015@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