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水沉为骨玉为肌(文美气清,意寓人生)

2017-02-19 高岳山 微聚庐江
点击上方“微聚庐江”可订阅哦!

水沉为骨玉为肌



平生不爱养花,但搬进新房,为附庸风雅,我去花鸟市场转了一圈,看到一个圆形青花瓷盆里几个蒜子安静地卧在那,不禁好奇地问询。是水仙,店主不经意答道。单就水仙的别名“凌波仙子、金盏银台、落神香妃、玉玲珑、金银台”就足以吸引人眼球,我毫不犹豫地买下。



回家后,我添加一些清水,把这盆水仙放置在阳台。白色瓷盆,上釉的表面勾勒着云水花纹, 显得高雅大气。几只卵形大蒜一样的球茎白玉似的,优雅地立在盆里,相对无言。它们懂得韬光养晦,默默积蓄力量。过了几日,发现鳞茎处冒出一点点嫩黄,像雏鸡啄破蛋壳,露出了尖尖的小嘴,惹人喜爱。又过了几日,嫩嘴逐渐有了叶的模样,似亭亭玉立的少女楚楚动人。渐渐地,一汪新绿蓬勃起来,丰满起来,茂盛起来,蹿高了几十公分,变成了大姑娘。叶片厚实柔软,稍微一捏,就有汁水渗出。水仙完成了蝶变,从丑小鸭涅槃成天鹅。一天下班,我拉开阳台的活动门,惊奇地发现肥美的叶子中间钻出了几根小手指粗细的茎,茎上长出扁豆似的筒子,筒子里面打了五六个花苞。那花苞经过几天的挣扎,突破桎梏,如青蛇吐出一个个芯子,又若幼儿班教室里举起的一双双小手。含苞欲放了,这阵势最激动人心。



但花苞就是有耐心,你越希望它开,它越沉得住气。绿豆大小的花苞苞像顽皮的孩子低着头吃吃地笑,它们也许在笑我心急火焚。我也吃吃地笑,笑它们,花苞一点点长大,饱满地要破裂似的,膨胀得犹如分娩的孕妇,挺着凸鼓的肚子装优哉游哉的样子。快要撑不住了,仿佛一嗓子嘶喊,一声啼鸣,婴儿就呱呱落地了。



每天回家总要瞅几眼,终有一天,一开门,与馨香撞个满怀。原来低眉顺眼的花苞昂起了头,笑靥灿烂,是欢喜的笑,是发自内心的笑,是功到自然成的笑。远看看一张张脸蛋平平展展,洁白如玉;副冠是鹅黄的茶杯。“金盏银台”的美誉名副其实。近看花瓣又若逆着风撑开的小伞,花蕊呢,外边是黄色杯形的保护罩子,几根细蕊簇拥,推推搡搡,害羞地躲在里面看外面的世界。外边的世界精彩,外边的世界也很无奈吧。素洁的花朵超凡脱俗,高雅清香,宛若凌波仙子踏水而来。如果有一支神笔,我也许会画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水仙图。这是天然的杰作,没有丝毫矫揉做作之态。



特别喜欢明代王榖祥仿南赵子固的《水仙图并书赋》:四簇水仙怒放,争奇斗艳,或俯,或仰,或侧;或刚开,或半开,或全开;或相互迎揖,或顾盼生情,或高低参差,一派生机盎然。高超的画技,令人拍案叫绝!

想起了水仙的传说:尧帝的女儿娥皇、女英二人同嫁给舜,姐姐为后,妹妹为妃,三人和谐相处,情深意笃。不料舜在南巡驾崩,她们殉情于湘江。上天将二人的魂魄化为江边水仙,永远陪伴舜。凄恻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感谢水仙承接了人们的美好愿景。



正是因为水仙朴素高洁的品质和吉祥纯洁团圆的花语才赢得无数诗人不吝笔墨吟诗赞美。宋代理学大家朱熹:水中仙子来何处,翠袖黄冠白玉英。水仙的形象跃然纸上;宋·杨万里《水仙花》:偶趁月明波上戏,一身冰雪舞东风。冰雪般的肌肤在银色的月光衬托下是多么的婀娜多姿啊!宋代姜特立诗云:清香自信高群品,故与江梅相并时。赞美水仙高出群品的清香。明代李东阳诗云:澹墨轻和玉露香,水中仙子素衣裳。风鬟雾鬓无缠束,不是人间富贵妆。赞美水仙朴素无华的品行。我觉得是宋朝黄庭坚的《次韵中玉水仙花》最能抓住水仙的魂、韵和神: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暗香已压荼蘼倒,只此寒梅无好枝。



是呀,水沉为骨玉为肌,这是神来之笔 。水仙的骨如沉香天然芬芳,肌如碧玉莹婉妖娆,怎么不令人沉醉呢?



还有这些美文值得欣赏


请点击图片查看





觉得不错,文后赏个ZAN 吧!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