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扶贫车间”进了村头,庐江扶贫故事上了头版头条

2017-04-13 赵德斌 微聚庐江
点击上方“微聚庐江”可订阅哦!




4月9日一大早,庐江万山镇永桥村黄庄村民组贫困户徐济英,就来到永源玩具厂的“扶贫车间”,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在家门口打工,不耽误照顾家里,每月还能挣六、七百块钱。”说起现在的工作, 徐济英非常高兴。


42岁的徐济英肢体残疾,丈夫年老体弱,家庭的困难曾一度压着她喘不过气。“像我这种情况,外出打工没人要。现在有了‘扶贫车间’,自己能挣钱不再拖累人了,生活更得劲了。” 徐济英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在万山镇永桥村就业扶贫点永源玩具厂,记者看到这个家庭作坊式的生产车间里,到处是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裁剪、缝纫、整理,40多名员工流水作业,按照各自的分工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永源玩具厂厂长时春荣介绍说,他们厂承接代加工业务,主要生产毛绒玩具,这些产品出口欧美国家,不少员工都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村民可以选择来车间干活,也可以拿回家干活,方式很灵活。” 时春荣告诉记者。



“以前家庭收入主要靠地里,在这里打工后,按计件算工资,农忙时就忙地里活,不忙了就来这里打工,一个月能有1500左右的工资,今年脱贫肯定有希望。” 家住永桥村四十担村民组的宋丰芝对眼前的这份工作很满意。


徐济英、宋丰芝们生活的变化,得益于庐江开展的“扶贫车间”建设。为解决部分贫困户“挣钱顾家冲突”这一“短板”,该县将“扶贫车间”搬到了贫困群众家门口,目前全县就业扶贫点已吸纳就业人口1100余人。




最近两年,庐江县把就业扶贫作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探索出了一条以“扶贫车间”为载体、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为核心的“送岗上门、就近就业”的车间扶贫就业模式,确保群众早日脱贫摘帽。



庐江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村,将企业的车间延伸到基层农村,向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留守人员提供“爱心扶贫岗位”,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脱贫,“真实地摸到脱贫的大门”。


同时结合实际,积极打造“扶贫车间”,鼓励本地小作坊主和外出务工人员发挥资金、技术优势,利用闲置土地及房屋,创办手工加工企业,引导贫困人口从事来料加工等,变“输血”为“造血”。


在免费培训技能的基础上,还加强用工信息对接,在辖区内所有行政村和社区的就业脱贫村级内网工作信息平台上,组织县内企业对贫困劳动力进行定向招聘,吸纳贫困人口就地就业,带动贫困户增收。



“贫困群众在‘扶贫车间’打工,每天收入在20元至100元不等,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并且上能顾老、下能顾小,做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万山镇负责人王靖生说,兴建“扶贫车间”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


县人社局副局长许小东认为,开展“扶贫车间”建设既可以解决贫困人口因为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等面临就业难题,又可以解决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招工难题,达到了多方共赢的效果。



据介绍,今年庐江将重点结合当地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等实际情况,利用地方特色,引导建设一批种养殖、农产品加工、手工业等就业“扶贫车间”,分类分批建设“精品车间”,打造“就业扶贫车间”升级版。


有了好政策、好企业,不少贫困户告别了过去由于就业难而“等靠要”的现象,依靠“扶贫车间”就业,激发了他们的脱贫志向,让他们重新找回了获得感和尊严。如今,“扶贫车间”正在广袤的庐江大地上“生根开花”。



还有这些信息值得关注


请点击图片查看





觉得不错,赏个ZAN 吧!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