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伏酷暑,古人却过得很洒脱,招子全在“吃”上!

2017-07-21 牛锐 微聚庐江
点击上方“微聚庐江”可订阅哦!


俗话常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也即是说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是“三九”天,而最热的天气则是“三伏”天。“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个伏,即小伏、中伏和大伏。


现在人过伏天少不了空调房,也少不了冰冻的啤酒饮料等,但古代没有这些,他们又是如何来过伏天的呢?



 

民以食为天,古代人过伏天表现吃上与现在不同。闲翻史书,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古人无论迎接隆重节日,还是面临寒热变换的节气,皆从“吃”开始,然后用新的形式或符号去发展节日、节气内涵。就连怎么度过酷热难耐、胃口顿失的伏天,古人也先用“吃”来壮胆。最热的暑天称“伏天”,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以狗御蛊。”也就是说,2600多年前的秦国人进入伏天时,通过吃狗肉强身健体,防暑驱疾。

 



 

古代人过伏天不仅喜欢吃狗肉,另外还喜欢吃羊肉,又把吃羊肉的做法称为“吃伏羊”。据《汉书》记载,皇帝“伏日,诏赐从官肉”。当时的“官肉”即为“三牲”之首的羊肉,伏日之时,皇帝与众臣们共享羊肉已是确信无疑了。三国时期魏国郎中鱼豢《典略》曰:“袁绍军与绍子弟日共宴饮,常以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於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明末。

 



 

古人过伏天“吃伏羊”不仅是达官贵人的做法,一般百姓亦是如此。《汉书》中亦有“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的记载。这说明在汉代,农家每年在盛夏和严冬吃羊肉已经相当普遍。当时很多地方民间夏收农忙结束,乡村百姓便以吃新麦馍馍、喝美味羊肉汤的形式来欢庆夏季的丰收,祈求秋季风调雨顺。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有的还特地把闺女和外孙接回家,共享娘家亲情。民间有“六月六接姑姑,女婿外孙一大屋”的俗语,就是古人吃“伏羊”风俗的生动写照。吃“伏羊”的民间习俗不仅是古人传统饮食文化的反映,而且从养生学的角度看,也暗合古人“天人合一”的质朴养生理念。《黄帝内经》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可见,伏天食羊可使阴阳平衡,寒热互补。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羊肉性味甘温,入脾肾经。它能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有益气补虚、强身健体之功效。凡虚劳羸瘦、腰膝酸软、腹痛寒疝、中虚反胃者都可大量食用。另一方面,伏天吃性热之羊肉,佐以姜蒜花椒等热性发散之调料,有利于人体大量排汗,将冬春之毒驱除。入伏食羊正是宣泄阳气,防范风邪的最佳时机。因此有民谚曰:“夏进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现代医学也认为,羊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对经常出现形寒肢冷、虚寒胃痛、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由上可见,古人伏天的饮食习惯确实与现在人不太一样,古人于酷热难耐的伏天进食热量高的狗、羊肉及热汤面,更是有点出现代人意外。其实,这是因为远古时流行“五行相生相克”,先民普遍认为最热的伏天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了伏天,“金必伏藏”。同时与中医倡导“以热制热”养生方也有很大关系。

 



古人过伏天除了表现在吃的方面与现代人不同之外,古人过伏天另有一个重头戏“晒伏”。“晒伏”出现的时间相对晚一些。“晒书”可看成最早的“晒伏”,首现南北朝。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谓:“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农历七月初七一般已近“三伏”尾声,且其规模、社会参与度都很小。传说全民“晒伏”源于宋真宗,史料却无记载。倒是明代刘侗、于奕正合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篇,详细记录了北京当时“晒伏”盛况:六月六日入伏当天,皇宫要晒皇帝的仪仗车驾,老百姓晒其衣被,“老儒破书,贫女敝缊,反覆勤日光,晡乃收。”有人认为将皇帝“华丽车驾”与贫苦人的“破书破衣”对照,彰显了作者傲视权贵的风骨,可我觉得反映的是“阳光最公平”。书中还提到“三伏日洗象,锦衣卫官以旗鼓迎象出顺承门,浴响闸……观者两岸各万众,面首如鳞次贝编焉。”看来,明代伏天的强烈阳光已被人们充分利用。


还有这些信息值得关注


请点击图片查看





觉得不错,赏个ZAN 吧!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