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给侄子写信(微聚庐江美声第46期)

2017-08-03 江筱非 微聚庐江
点击上方“微聚庐江”可订阅哦!


给侄子写信


侄子江斌年前去了陕西宝鸡,成了一名解放军。春节期间,部队要求新兵都要给家人写一封信,还组建了一个新兵家长微信群,指导员要求家长也给部队的孩子们写封回信。我弟弟虽然读过几年书,可是从来没写过信,这写信的事情就把他给难住了。




读书时,弟弟就不够用功,他倒想得开,不识字都有饭吃,何况他还认识一笆斗字。他这是吹牛,他不知道一笆斗能装多少字,不读书后,更别提拿笔写字,就是认字,他也读得似是而非,搞个大概意思就了事,常常把事情理解得阴差阳错。现在给儿子回信,他才知道 “书到用时方恨少”。




回信的事情,他就指望我了,他特意让我在新兵家长群里浏览了一趟,家长们聊天的内容就是孩子的信,有的刚刚收到信,在群里报告喜讯,有的已经写好回信,在群里给大伙儿分享写信的滋味,还有的在等信,在焦虑,引来许许多多的安慰……


现在通讯设备真是太神奇了,手机对讲都有画面,通话、短信留言都无比方便,更花不了几毛钱,比写信还便宜,操作上也比写信简单,谁还愿意写信,何况平信就算写好了,费了好大功夫,投出去,收信人也不一定能收到,谁愿意为了你1.2元的书信上心啊。




但是,手机的方便,并不能替代书信的意义。从这个家长群里可以看出,每一个家长把信看得都很金贵。难怪大诗人杜甫的一句“家书抵万金”就能流传几千年,感染一代又一代人。


在信中,侄子表达了军营的团结友善,也表达了训练的辛苦,当然更有满满的期待与念家溢于纸面。



说到参军,我就想起我那时候的事情。


我18岁的时候,学业没有进取,我的最大愿望就是当兵,那时候参军要求很严,找后门的也多。和我一道参加体检的十几个同乡人中,各方面都合格的差不多也就半数不到,但是我没有找任何关系,体检竟然合格。我那时候很瘦,14岁时生过肺结核病,连续打针治疗过一年多时间,不读书后,为了圆一个当兵梦,希望给自己谋一个出路,我每天起早坚持跑步,绕我们庄子跑一圈(差不多5公里的样子)后天还没有大亮,我还每天早、晚各做一次广播体操,这样坚持了几年,直到当兵的梦想彻底破灭。




长期练跑就是为了增强体质。


我怎么没有当成兵呢?那时候要求当兵的人很多,读书是跳出“农”门的一条途径,另一条途径就是当兵,因为名额有限,每个村一年只能走一个人,当年我们村书记的儿子和我一道体检,虽然他的个子比我矮,视力比我差,但人家是书记的公子,没有我争的机会。村里说,让你参加体检已经很不错了,可万万没想到你居然合格。为了防止我闹事,村里答应下年给我留个名额,愚笨的我信以为真,到了下一年村里以我年龄过了为由,拒绝我报名,母亲也劝慰:身体好比什么都好。当兵的梦最终化为泡影,留给我的只有遗憾。


我后来写过一篇文章《当兵的梦》发在《晨刊》等纸媒上。




侄子在校读书时,成绩本来是不错的,从农村里考进县城的省重点高中,也属不易了,但这孩子长期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成长,并不懂得珍惜机遇,上到高三,突然背着书包回家,打死他都不读书了,还常常和一帮孩子进出歌厅、网吧。


无奈之下,我们都提议,让他去当兵,而他恰恰也愿意。他在信中说道:我以前17年流的汗,还没有训练三个月流的汗多,那是太苦太累了。





我在回信中写到:


部队是最能锻炼人的地方,锻炼人的意志和耐力,锻炼人的合作精神。新兵连的训练也是为了这个目标做准备的,训练不是战场,军人的苦和荣都在战场上。


在去年安徽遇到特大洪灾时,我接触到武警官兵,大暴雨连续一周,接着断断续续下了一个月,大潮冲击大堤,最危险的72小时,武警官兵守在堤上没有人敢合眼,他们堵缺口,扛沙袋,硬是在巢湖两公里大坝上筑起五米宽,1.5米高的沙袋围墙。每一个战士的身上都被泥巴包裹了许多天,每个战士的脚都被水泡得煞白,好多战士坐下来吃盒饭都打瞌睡……


军人用汗水换来了人民的赞誉,也让人民目睹了军队的意义。军人的荣誉是用勇敢和汗水换来的。



还有这些美文值得关注


请点击图片查看





觉得不错,文后赏个ZAN 吧!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