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既然党的政策好 就要努力向前跑

微聚庐江 2022-06-28



既然党的政策好 就要努力向前跑


▲《江淮》杂志2022年第1期

几年前,老陈还是一贫如洗的贫困户。现在日子过好了,别人有的东西,他基本上也有,“以后就是朝着奔小康水平了。”



陈百康在喂鸭子

老陈叫陈百康,今年51岁,是安徽庐江县乐桥镇浮槐村农民。早些年,老陈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妻子精神二级残疾,无法劳动,需要长年服药,加上两个上学的女儿,由于要照顾家人,只能种几亩薄地养家糊口,农闲时到附近打打零工补贴家用。

2007年,老陈在建筑工地干活时,出了安全事故,导致全身多处严重骨折,光住院做手术就花了5万多元,不仅掏空了家底,还欠了一屁股外债。想到自己这个壮劳力一段时间不能下地干活,他整日愁容满面。

“我的精神一下子垮了,别说养活家人,连自己也养不活了。”提起当时家里的窘境,老陈感慨良多。2014年,老陈被纳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政府的扶持下,解决了一家的“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问题。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好的老陈深知,脱贫致富一靠党的扶贫政策,二靠科学种养,三靠勤劳致富,光是“等靠要”没有出路。

驻村帮扶工作队对老陈的情况摸得“门儿清”,他是个勤快人,就是差条好路子,帮他一把准能“扶起来”。想要脱贫,还得发展产业,工作队上门帮忙分析,最后建议老陈选择风险小、投资少、收益好的蛋鸭养殖项目,还现场为他定制了养鸭方案。

说干就干,老陈四处借钱,但资金远远不够,工作队为他申报了3万元扶贫贷款,解决了前期投资缺口。规模化养鸭需要宽敞的场地,这又是让老陈犯了愁,工作队和浮槐村“两委”经过反复商议,决定让他在一口废弃的鱼塘边建养殖场。搭鸭棚、架设电线、硬化道路,工作队样样都跑前跑后。

所有的难题解决后,养鸭得以顺利开展,老陈一次性买回了2400只小鸭子。

鸭子养不好,投入资金将会打水漂,老陈最担心的是,前期那么多投入,很多都是国家的帮扶钱,“得对得起政府对我的帮助。”

“有人说,养鸭的活又脏又累,这话一点不假。特别是夏天,鸭棚粪便臭气熏天,苍蝇铺天盖地,让人见了都恶心,一般人都会绕道走。”老陈却毫不顾忌,一门心思扑在养鸭上,每天几遍动手清理鸭粪、药杀苍蝇、打扫卫生,使场内外保持得干干净净。

在老陈的悉心照料下,一年下来,养殖场共卖出30吨鸭蛋,1800只淘汰老鸭,净挣4万多元。一家人的生活开始有了起色,他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尝到了收获的甜头,老陈扩大养鸭规模,对发展养鸭更有信心了。2016年年底,他家的收入已经达到7万多元,便主动向村委会递交了脱贫申请书,“现在,我们家富了,不能再拖政府后腿,要让更需要的人得到帮助。”


摆脱贫困

走向新生活



# 土鸭蛋成了致富路上的“金蛋蛋”


为做到有序衔接、持续帮扶,这些年来,庐江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对已脱贫人口开展常态化各项帮扶措施,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摘掉了“贫困帽”后,当地政府在产业、教育、健康等方面,继续给予实质性的扶助,做到“扶上马”再“送一程”,老陈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他的劲头也越来越足。

去年,鸭蛋价格持续上涨,老陈家仅养鸭一项纯收入就达到13万元,还和几家重点客户签订了“订单”合同,大女儿也在一家医院上班。不仅如此,这个昔日的贫困户,如今还成了当地发家致富的“领头羊”,在他的带动下,乐桥镇的葛庙、枣岗、城池等村16户村民积极参与,养鸭户每年户均增收超过8万元。

“嘎嘎嘎……”晌午时分,像往常一样,老陈把鸭子赶到塘边,手脚麻利地喂起了鸭子,额头上的汗珠在黝黑皮肤的映衬下闪闪发光。在冬日的阳光下,几千只追逐嬉戏的鸭子“吵”得格外热闹,给这个养殖场增添了丰收的喜悦。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在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的征程中,老陈正撸起袖子加油干,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



出品:庐江县融媒体中心
▼往期精彩回顾▼

早安,庐江!

致敬!“江淮十佳消防卫士”名单揭晓!庐江两人上榜!

【擘画新蓝图 扬帆新征程】庐城镇:驰而不息改作风 砥砺奋进踏新程

2022年2月14日《庐江新闻联播》


文 | 赵德斌编辑丨朱玲校对丨施杰 汪彬彬
审核丨吴建华 张世红


投稿邮箱:wjlj2015@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