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庐江庐江,大潮汹涌,创新!转型!升级!

2016-03-31 微聚庐江
点击上方“微聚庐江”可订阅哦!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汤池 5A 景区创建、城东新区提升、美丽乡镇建设、农业现代化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民营经济壮大、人才保障……

庐江将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扣创新转型升级的发展导向,实现新常态下新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产业新体系。





发展目标


到 2020 年,全县创新转型升级发展的主要目标:


总量位次前移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GDP 超 400 亿元,人均 GDP 力争接近 7000 美元,财政收入力争达到 45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力争达到 160 亿元;固定资产累计投资突破 2400 亿元。





增速保持前列

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幅在全省县域经济中继续保持领先。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幅分别不低于 10%、16%、12.5%、15%。





产业结构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和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到 16:54:30,二、三产业比重增加 4.4 个百分点。产业升级成效显著,高新技术企业数力争达到 35 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10%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 45%。





质量效益提升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突破 45 亿元,居民收入增长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庐江经济开发区、庐南循环经济示范区、台创园和万山、同大、泥河等镇工业集聚区产业集聚成效明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民幸福指数明显提升,确保与市同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工作重点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带动工程

以国家级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引江济淮、合安高铁及其配套工程开工建设为契机,加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带动转型发展。

在陆路交通上,重点谋划推进 6 条铁(公)路和 5 条连接线建设,即合安高铁及其综合服务基地、合安高速“四改八”拓宽改造、庐铜铁路、合铜公路改造、二军路改建、花泥路升级,建设环巢湖旅游大道至庐城、盛桥、汤池、龙桥、同大等连接线,启动合安高速庐江北道口建设。

在水路水利上,重点谋划推进江淮航运、环巢湖干流、黄陂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小流域整治等项目。

在市政建设上,按照“畅通内环,打通外环”的目标,推进市政道路建设,加速快速路和干线主干道等交通走廊建设,完成合铜路、军二路、庐巢路、城西大道、西环路、黄山南路、泥河东路、内环北路、内环东路、文昌西路等城市主次干道的改扩建。

力争到 2020 年,基本形成中心城区网状快速路框架;成功构建“外通内联、畅通高效、安全环保”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合肥南部综合交通枢纽。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

按照“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要素集聚、合理错位发展”的思路,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推动园区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集聚。适时推进庐江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逐步统管同大、万山、泥河工业园,形成“一区多园”格局。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力度,按照“龙头企业—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引导人才、技术、资本、土地等资源要素集聚,着力在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高端制造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加快形成工业经济新增长极。

力争 5 年内建设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100 个,其中投资额超 5 亿元项目 15 个;到 2020年,形成集聚发展、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实现工业总产值 150 亿元,争取 200 亿元。





汤池5A景区创建工程

呼应合肥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建设,重点建设汤池温泉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汤池 5A 级景区。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形成汤池内外景区之间的道路网络体系,完善景区供水、供电、供气、环保、通讯等基础设施。

强化绿色生态本底建设。重点推进南山合肥汤池温泉与体育公园、皖新汤池百花谷旅游、金孔雀体育公园二期等项目建设。

加大景区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服务水平。深度开发旅游智慧系统、餐饮、住宿等服务产品。

树立庐江全域旅游理念,同步挖掘庐江丰富的山水生态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带动“两山一湖”、台创园和环巢湖等旅游景区发展。

力争到 2020 年,全县开工建设亿元以上旅游项目 20 个,其中投资额超 5 亿元项目 5 个;将汤池打造成集休闲娱乐、养生养老、医养结合、度假、会议于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建成5A 级景区,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奠定基础。






城东新区提升工程

等高对接合肥都市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创新规划理念,改进规划方法,增强规划的前瞻性、严肃性和连续性,依法严格执行规划。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完善教育、卫生和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管理体制机制,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土地出让和商业开发力度,加快人气集聚,大力发展商贸流通、旅游业。优化城市绿地布局,构建绿道系统,全面提升城东绿化水平。推进城市智慧管理,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南拓北扩”战略,实现空间无缝融合,以“魅力城东、引领庐城”,全面带动老城区改造,提升庐城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

力争到 2020 年,将城东新区建设成合肥南部副中心城市的标杆;将庐城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特色明显的现代化新兴中等城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达到合肥主城区水平,实现“四城同创”目标。





美丽乡镇建设工程

坚持组团联动、特色互补、梯度推进,大力提升庐城美化水平,着力发展汤池、龙桥、泥河、同大 4 个新城,加快培育白山—同春、盛桥 2 个新市镇,逐步形成庐城中心城区、汤池温泉旅游度假区、庐南循环经济示范区、环巢湖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区“一城三区”的总体发展格局。

以提升集镇形象功能为核心,以产城共融为方向,着力补齐乡镇建设管理“短板”,同时引领中心村建设和自然村环境整治。启动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同步推进中心村建设。完善美丽乡村长效管护机制,严格落实村镇违法建设问责办法,强化规划控制,着力提升镇村文明程度。

力争到 2020 年,实现全县 206个美丽乡村中心村达标,完成 553 个永久居民点整治。






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

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都市型郊县生态农业,着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依托区域资源优势,构筑具有区域发展特色的“四区三带二园一廊”现代农业总体布局。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制颁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培育和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以创建第三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抓手,着力打造台创园,启动 380 平方公里合芜蚌(庐江)现代农业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做强做大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到 2020 年,在全县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全县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 75%以上,高标准农田比重达 70%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达 150 亿元以上。






创新驱动发展工程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以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为载体, 聚焦重点领域,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动企业实施重点科技攻关、产业化等专项,突破关键核心共性技术;设立县级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机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以推进庐城都市产业园建设为抓手,有效整合全县资源,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发展众创空间,优化众创环境,培育创客人才,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氛围,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积极发挥互联网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助力作用,着力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农业生产方式精准化、服务业网络化,加速培育互联网新产品、新业态。

力争到 2020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 40%,高技术企业达到 35 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5 家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15 家以上。





民营经济壮大工程

按照“非禁即准”原则,全面放开投资领域,鼓励推动民营资本投资金融、教育、医疗、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领域。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家精神,开展创业辅导培训,支持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引导优质资源向民营企业集中。全面巩固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成果,认真实施企业信息公示制度。

到 2020 年,民营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经营环境进一步改善,新增注册企业 4000 家以上。






人才保障工程

大力实施引凤还巢工程,深化“百师千技”工程,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主动对接庐江藉近 400 名海外人才、丰富的国内人才,采取单位对口联谊联系、聘任科技顾问、定期交流对接、开展项目技术服务、引进回乡创业等形式,加强沟通联络,充分发挥作用。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新技术应用能力,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造就一支专业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团队结构优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立足我县庐南重化工、机械制造、磁性材料及电子等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编制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紧缺急需人才目录,主动与高校、科研机构对接,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造就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工程技术人才。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大规模培养技能型人才。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到2020 年,全县人才结构更趋合理、人才素质大幅提升、重点产业和领域人才竞争优势逐步凸显,人才发展环境更加优越,成为全省人才向往高地。全县人才资源总量增加到 13.2 万人,其中,创新型科技人才达到 0.5 万人,专业技术人才达到 3.5 万人,技能人才总量达到 7 万人左右。






猜你喜欢

△  踏青无须远方行,人间瑶池好赏春

△  庐江农民太有才了,发财有方,逐梦触网

△  市长张庆军来庐观摩,肯定庐江创造的“国轩速度”

△  这是庐江人作的画,背景是八百里浩渺巢湖



微聚庐江

传播庐江声音

展示庐江风采





为我们美丽的家乡点赞吧!为了让更多的朋友知道庐江、关注庐江、欣赏庐江,请在默默点赞后分享给你的朋友们,让更多的人分享庐江的美!

投稿邮箱:wjlj2015@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