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波斯诗人:哈菲兹

2017-09-10 多斯达尼


简介

哈菲兹(1320~1389)اجه شمس‌الدین محمد حافظ شیرازی‎‎ Hāfez Shamsoddin Mohammad,波斯诗人 。原名沙姆斯丁·穆罕默德,为最有名的波斯抒情诗人,常被誉为“诗人的诗人”。据统计他的诗集在伊朗的发行量仅次于《古兰经》。哈菲兹为其笔名,意为“能背诵《古兰经》者”。他还有许多其他称号如“神舌”、“天意表达者”、“设拉子夜莺”等。在伊朗,10月12日为哈菲兹日。


他的父亲是伊斯法汗的商人,后全家移居设拉子。幼年丧父后生活困苦,一面谋生一面求学,对神学和阿拉伯文学尤感兴趣。少年时即开始写诗。20岁时在抒情诗和劝诫诗方面崭露头角,受到世人注目。巴格达宫廷曾邀请他进宫赋诗,遭到拒绝。1387年,征伐波斯的帖木儿占领设拉子时,他已沦为托钵僧,两年后去世,安葬在设拉子郊外的莫萨拉附近,今已修建成哈菲兹陵园。


作品主要有抒情诗、颂诗、短诗、鲁拜诗(四行诗)。最能代表其文学成就的是近500首嘎扎勒,这是波斯古典诗歌中的抒情诗体,形式较为自由,一般由7~12 个对句组成,多则可达20余个对句,只用一个韵脚,通常要在最后一个对句中点出主题,并出现诗人的名字。哈菲兹的抒情诗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诗歌传统,没有标题,也不大注意情节是否连贯,注重抒发主观的感受和描写客观景物,抒情中不乏哲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中歌唱现世幸福,赞美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揭露和嘲讽了社会虚伪与宗教偏见,表现了对社会道德沉沦的不满和追求自由的激情。在许多颂酒抒情诗中,流露出他放歌痛饮的豪放以及洁身自好,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尚精神。在大胆讴歌纯洁爱情的抒情诗中,充分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爱情、渴望个性解放的心理。在咏叹春天、鲜花,呼唤自由、公正的抒情诗中,洋溢着对美好新生活的企盼之情,以及关注下层人民命运的深情。这些诗歌珍品在艺术和内容上都堪称是波斯抒情诗的巅峰之作。


哈菲兹进行诗歌创作时,正是蒙古人统治波斯的时期。他的诗对当权者的专制和暴虐、社会道德的沉沦,尤其是对社会的虚伪、教会的偏见,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嘲讽。他还在大量诗篇中,咏叹春天、鲜花、美酒和爱情,呼唤自由、公正和美好的新生活,对贫困的人民寄予深厚的同情。他的波斯文《哈菲兹诗集》于1791年第一次正式出版,并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清真寺经堂教育中亦有流传和讲授。


哈菲兹在波斯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许多东、西方著名诗人也对哈菲兹给予高度评价和赞赏。后世伊斯兰学者赞他为“诗人中的神舌”、“设拉子夜莺”。德国大诗人歌德盛赞他道:“你是一艘张满风帆劈波斩浪的大船,而我则不过是在海涛中上下颠簸的小舟。”


哈菲兹的抒情诗

伊朗国家博物馆收藏的17世纪出版的哈菲兹的抒情诗,左边是波斯细密画,右边是他的诗作。

47 32329 47 15231 0 0 2029 0 0:00:15 0:00:07 0:00:08 3038>


哈菲兹的诗歌以手抄本和民间艺人吟唱的方式,广为流传。其诗集于1791年首次出版,从18世纪起,又相继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恩格斯和歌德都对他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赏。1981年,中国出版了邢秉顺译的《哈菲兹抒情诗选》。


生平

尽管哈菲兹在波斯非常有名,但有关他的生平的资料却很少,而且可信度还不高。关于他的出生年就有好多说法,大致在1315~1327年之间。他生于波斯的设拉子,也有说法出生于伊斯法汗,后移居设拉子。他幼年丧父,受过传统的宗教教育。他从少年时就开始学写诗歌,20岁时就才华出众,曾担任过莫扎法尔王朝的宫廷诗人。他所在的时代十分动荡,而且波斯开始被蒙古人统治。哈菲兹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设拉子。他曾在中年结婚,生有两个孩子,但都很早失去。他的妻子也先于他逝世。1387年帖木儿攻陷设拉子,之后两年,哈菲兹因贫困和愤懑逝世,被葬于设拉子郊外的莫萨拉花园。


在哈菲兹死后20年,人们在设拉子郊外的莫萨拉花园建造了一座陵墓以纪念哈菲兹。今天的哈菲兹墓是由法国考古学家和建筑师安德烈·戈达尔(André Godard)于1930年代晚期设计制造的。在哈菲兹的汉白玉墓冢上刻有他的两首诗。哈菲兹墓是伊朗所有旅游古迹中游客最多的名胜。

哈菲兹墓(转自维基百科)


他一生诗作共有500~900多首,主要以“嘎扎勒”(波斯古典诗歌中的一种抒情诗体)为主,其诗集为《诗颂集》(Divan)。哈菲兹的诗和宗教思想被认为深受苏菲主义影响,但他又极为反对宗教教条,极为追求精神的自由。他的诗歌里最多的主题是爱情和美酒,也有对设拉子美好风光的赞美,以及对黑暗、腐败、虚伪的上层宗教和世俗统治者的抨击。

哈菲兹的作品不仅在波斯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欧洲文学也有很大影响。18世纪德国最伟大的诗人歌德受哈菲兹的诗集激发创作了《西东诗集》,还专门做了若干诗歌并汇成“哈菲兹篇”献给哈菲兹。他说:“哈菲兹啊,除非丧失理智,我才会把自己和你相提并论。你是一艘鼓满风帆劈波斩浪的大船,而我则不过是在海浪中上下颠簸的一叶小舟。”早在18世纪中期,哈菲兹的作品就已经被翻译为拉丁文传入欧洲。其后在1771年左右,英国东方学家威廉·琼斯将哈菲兹的诗翻译成英文、法文、拉丁文和希腊文出版,促成其在欧洲的广为传播。很多大诗人诸如普希金、莱蒙托夫、叶赛宁、爱默生以及尼采、丹纳、黑格尔、恩格斯等哲学家,都赞誉过哈菲兹。印度在2004年发行过纪念哈菲兹的邮票。

对音乐的影响

很多音乐家(尤其是波斯作曲家)由哈菲兹的诗得到灵感创作出作品,或直接为他的诗篇作曲。土耳其作曲家布胡里扎德·穆斯塔法·伊特里(Buhurizade Mustafa Itri)根据一首哈菲兹的诗创作了他的代表作《Neva Kâr》。波兰作曲家卡罗尔·席曼诺夫斯基根据哈菲兹作品的德文译本创作了声乐套曲《哈菲兹情歌集(The Love Songs of Hafiz)》。

哈菲兹《诗颂集》

哈菲兹的《诗颂集》,波斯细密画,1585年。



书册占卜

许多伊朗人使用哈菲兹的《诗颂集》来做占卜(Bibliomancy)。伊朗家庭经常在家里放有一本哈菲兹的《诗颂集》。当他们在纳乌鲁兹节或亚勒达节(Yaldā)聚会时,会随机打开《诗颂集》的一页并朗读该页的诗篇。他们相信这一页的诗篇会预测出他们的未来的一些事情。

诠释


From Wikipedia

Divan-of-Hafiz-1842-Doublures


西方学者一直都在研究和争论,哈菲兹的作品是应该做文学的诠释还是神秘主义的解释,又或者二者兼有。一方面,一些学者(如威廉·琼斯)将哈菲兹看作与欧洲爱情诗人(如彼特拉克)类似的传统的抒情诗人。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如亨利·威尔伯福斯-克拉克(Henry Wilberforce-Clarke))将哈菲兹看作追随鲁米的说教的而陶醉的神秘主义诗人,但是现代学者不太同意这个观点。


在波斯文学史早期,神秘主义者相信诗歌比散文更合适传达那些不可言喻的东西,他们统治了当时诗歌的语言。在创作神秘主义的内容的诗歌时,他们在每一个词语和意象里都渗透着神秘主义的底色,从而使得抒情诗体和神秘主义汇聚成一个合一的传统。作为这种诗歌语言传统的影响的结果,没有一个14世纪的波斯诗人写出的抒情诗不带有神秘主义的烙印。虽然有些诗人(如乌贝德·查康尼(Ubayd Zakani))试图靠写作讽刺诗来远离这种神秘主义与抒情性交融的传统,但哈菲兹却接受这种交融并因此而大为成功。惠勒·萨克斯顿(Wheeler Thackston)曾经说过,哈菲兹“将人文的和神秘主义的爱的复调吟唱的是如此平衡……以至于很难将彼此分开。”


因为这种交融,翻译哈菲兹的历史就变得复杂,很少有西方语言的翻译作品能完全成功,一般或注重意境,或注重韵律。


图文来自百基




戳原文,买好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