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杰:发挥最大政治优势 办好重点民生实事
发挥最大政治优势 办好重点民生实事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密切联系群众重要论述
李兆杰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强调,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围绕密切联系群众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工作理论,为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指明了道路和方向。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更好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凝聚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我们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认识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充分体悟密切联系群众这一要求所蕴含的深刻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
从理论逻辑来看,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上是人民群众实现维护发展自己利益的工具。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从历史逻辑来看,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建党一百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根本原因就是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井冈山时期,党和红军一开始就把“做群众工作”作为红军的三大任务之一,通过多种方式激发群众参加革命、支持革命的热情和行动,把分散的民众转化为革命斗争的重要力量,才多次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奇迹。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可以说,凭借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我们党才能走过辉煌历程,取得伟大成就。在前进道路上,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必须继承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这一党的优良传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从现实逻辑来看,密切联系群众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的必然要求。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党内集中教育,把反“四风”、反腐败与反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相结合,带动了全党全社会风气整体转变,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凝聚了党心民心。但是,党内存在的作风不纯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已经解决的问题有可能死灰复燃,一些新的问题还在不断出现。比如,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不时抬头,隐形变异行为潜滋暗长,铲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还任重道远,等等。解决这些问题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密切联系群众,绝不是喊喊口号、走走过场,而是要诚心诚意、实打实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带头走好群众路线,把心系群众、情系百姓体现到履职尽责全过程各方面,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合理诉求,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
顺应民心,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效果。领导干部如果把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当政绩,不仅于民无用,还会劳民伤财、贻误发展。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要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发扬“功成不必在我”的韧劲和“功成必定有我”的闯劲,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脚踏实地把既定的工作蓝图变为现实。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反对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坚持出实招求实效,反对华而不实、数据造假;坚持打基础利长远,反对竭泽而渔、劳民伤财。
倾听民声,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宏伟奋斗目标,离开了人民支持就绝对无法实现。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应该符合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同时,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见效感知最真切,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能够更加贴近基层实际。我们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通过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过程中,要诚心接受群众批评和监督,原汁原味听取群众声音,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采取对策加以解决,确保群众利益真正得到保护。
体察民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调查研究就是走群众路线,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没有决策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保持亲民为民爱民的崇高风范,把老百姓的事当作最大的事,一以贯之深入基层调研,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全党崇尚实干、力戒空谈,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使调研的过程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要推动调查研究制度化经常化,坚持和完善重要决策调研论证制度,实行蹲点调研制度;要适应社会信息化特点,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
聚焦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生工作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我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托幼、社会保障等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要格外关注困难群众,时刻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疾苦,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少做一些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割裂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和治理。但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需要持续用力、协同发力、坚决纠治,从领导机关抓起、领导干部改起。
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实干担当的干部多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然就少了。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要体现实干担当的鲜明导向,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激励各级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要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他们更好带领群众干事创业。
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是直面群众的第一窗口。“文山会海”等现象,既占用基层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又助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切实为基层减负,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要注重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领导方式上找根源、抓整改,不开不解决问题的会议,不发没有实质内容的文件,防止出现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要防止各条线多头重复向基层派任务、要表格,切实把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
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改进督查检查考核方式方法。督查检查考核是抓落实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年来各类督查检查考核工作不断加强,发挥了激励鞭策作用,但也存在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等问题。要改进和规范督查工作,加强总量控制,不搞运动式轮番督查,不搞机械式对照检查。要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严禁多头考核、层层考核、搭车考核。要加强信息资源共享,不能简单以留痕多少、上报材料多少来评判工作好坏。要做实日常监督,坚决破除空泛式表态、应景式过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确保党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坚持以上率下、上下联动。一些久拖难解的问题,病症在下面,病根却在上头。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党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要响应中央号召,切实解决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一级带一级,一级做给一级看,自觉起示范带头作用;要履行主体责任,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动向新表现,拿出有效管用的整治措施;要坚持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统一,让党中央放心和让人民群众满意统一,为了群众和依靠群众统一。(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选自《新湘评论》2024年第4期)
掌上阅读党刊
《新湘评论》
2024年第4期
点击封面
进入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