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超特辑】战略调整与装备更新——美国新一轮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动因

2015-04-29 海鹰资讯





近年来,美国陆续完成了HyFly、X-51A、HTV-2、AHW等具有导弹武器研发背景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共计11次演示验证飞行,美澳合作开展的基础技术研究项目HIFiRE也完成了5次试飞。虽然总的失败次数多于成功次数(9:7),但美国仍对发展高超声速技术予以高度关注。这一现状与美国国家和军队战略思想转变和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有着密切的联系。


★高超声速武器是美国9.11事件后战略思想调整和实施的有力支撑手段


美国现役的远程打击武器,包括轰炸机和弹道导弹(ICBM)在内均为冷战时期的产物,是以发动核打击为核心目的的武器装备。

9.11事件后,美国对其战略核力量重新进行了审视,认为原来作为国家安全保障基础的“三位一体”核战略明显失去了效用。为逐步减少对核武器的依赖,增强战略威慑的反应灵活性,美国在2001发表的《核态势审议报告》中正式提出包括常规武器和核武器相结合的进攻性打击系统的新“三位一体”战略威慑体系。

2005年,《常规快速全球打击:是可行的作战方案还是国际局势的威胁》报告称美国现役B-1、B-2轰炸机和俄亥俄级潜艇等全球打击系统均已经完成了升级,成为兼具核常打击能力的平台,但武器弹药仍保留了原有状态。

21世纪的第2个10年,美国加速亚太地区战略规划的实施。为了维护美国及其盟国在这一地区的安全与利益,美国需要一种既可以实现远程快速打击,同时又显著区别于ICBM的武器,在确保打击任务的有效实施的同时,避免由于使用弹道导弹类武器而引发“核误判”。因而美国近年来即使在国防预算持续削减的大背景下仍然坚持大力发展高超声速技术,以期形成一种有别与ICBM的远程高速打击武器,支撑其战略计划的进一步实施。


★发展高超声速武器是美国作战思想变更和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需要


从战略发展看,随着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调整,考虑到亚太地区部分国家的军事实力,美军的作战思想也发生了改变,提出“空海一体战”和“联合作战介入”等作战概念,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环境下的作战能力成为当前主要关注点,其对具有更高突防能力的武器装备产生了更加明确的需求。美国持续重视高超声速技术发展正是这一战略思想的体现。

从实战应用看,美国曾准确获悉了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的位置,并使用战斧导弹实施“斩首”攻击。但由于导弹飞行速度低,在目标转移之前未能抵达目标区域,未能实现“斩首”目标。故发展高速打击武器,实现快速响应和有效杀伤时敏目标的能力,将对美国近年来一直主打的“反恐牌”和“斩首”作战提供有力支撑。

从装备升级看,美国现役武器装备“战斧”巡航导弹开始于1972年,F/A-18“大黄蜂”战斗机起始于1974年,第五代战斗机F-22“猛禽”方案最早可以追溯至1969年,B-2“幽灵”轰炸机于1978年开始研制,均一定程度受到了冷战影响,并已经服役了较长一段时间。这些装备最初的设计思想与美国当前和未来将面临的作战环境具有不同程度的偏离。加上俄罗斯在2014年10月16日前后举办的“开放式创新论坛”上宣称高超声速飞行将是俄罗斯第六代战斗机的关键技术指标,故从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角度看来,发展高超声速武器也是美国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一个重要方向。(文/牛大文)




编辑:朵朵✿、大白(●—●)、黑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