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与唾手可得的“羊腿”擦肩而过,99%是因为这个原因
和朋友闲聊,说起些事。
朋友说当初看到我写的《Hyatt的逆袭,顶级钻石会籍放开匹配》,不敢相信是真的,遂一直拖着没提交;彼时想起,Match钻要求已变成必须SPG白金才能搞定。
小乐最初成功Match到凯悦钻,只提供了IHG PA,很多人都有。
同样例子,还有希尔顿的2018钻。
最初开放那阵,只要Match成功,钻卡会籍直接给到2018年3月。
但我认识一哥们就是拖着,拖到不能再拖才想起去Match。
条件,变成了“住8stays给2018钻,4stays给2018金”。
大饼依然在,但,“金钱+时间”成本就这么增加了。
套用一句股市名言:机会来了不相信,机会丢了不承认。
前几天说的 工行境外返现活动 也是。
看得懂的,马上就去试了,日前返现已经到账。
别被1.2亿发卡量就吓倒,亲,这些因素你想过没有:
·发卡数不等于活卡数;
·持卡的不等于会海淘;
·懂海淘未必知道活动;
·知道活动未必会注册;
·注册了未必会参加;
·参加了未必能达标。
上面的绕口令不看也行,简单一句话:
目前会用信用卡薅境外返现羊毛的,毕竟还是少数。
接触过不少玩了几年海淘的,压根不知还有信用卡高额返现活动这回事,并没有各位想象的队伍这么庞大、队员这么精明。
他们更熟悉的,是生活中的优惠,诸如今天这里吃饭刷XX卡半价、明天那里超市刷XX卡满减,以及用AE卡不容易被砍单,等等。
BTW:对话截图中这两位读者我都不认识,如果坚持认为他们或者我和他们都是工行枪手,俺也无话可说。
依然是返利的例子。
有多少人注意到,最近各主流海淘返利网站上,Points.com买分返利比例下调了?
拿Ebates.cn上SPG买分看,之前固定2%变为1%,Topcashback上更少。
知道的人多了,这波营销预算用完了,营销目的达到了,收场!
至于各种酒店、航司(真)促销中,活动资源先优后劣的惯例,相信每个人都应有体会。
哦,还有招行白金权益换凯悦房券那次,有拖延症的,第一次没换到;第二次“补货”了,又因为拖着,懒,还是没换到!
怪谁?
无意指责,也并非意图怂恿各位参加某个或某几个活动。
有人喜欢身体力行,有人喜欢看到别人身体力行的结果后再做决定。
各人自由,无可厚非。
你也可以认为,这不过就是玩玩而已,何必太当回事呢!
确实如此。
但,如果你想得到信用卡和常旅客中更多乐趣,别拖延。
凡事趁早。
有没有兴趣来评论里聊聊因为拖延症而错过的“羊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