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不缺好活动,但也许只是不懂孰轻孰重
周一大早,先公告一下中信2017年度跨年“月悦刷”---曾经,这个知名活动热议度并不输于招行10元风暴、交行周周刷,今年却是谈论者寥寥,连写公众号的都没几个关注,令人不胜唏嘘。
2017·中信月悦刷
· 时间:2017.12.1~2018.2.28
· 连续3个月交易达标,可参与礼品抢兑:
1. 每月3笔计积分交易满999元(3x999),可兑苹果AirPods,共2.5万份
2. 每月3笔计积分交易满399元(3x399),可兑倍思无线充电器,共6万份
3. 新户累计9笔计积分交易≥999/399元即可参与
4. 未兑换礼品用户可分享百亿积分,每人最高50万分
注意几点:
· 活动无需报名
· 支付宝、微信支付、京东快捷支付等主流网络支付方式,即使不积积分也算,但每月仅统计1次(即网付每月只算1次)
· 同一商户每月仅统计1次交易
· 2018.3.30为兑换日,需用户主动登陆动卡空间或中信信用卡官微兑换,兑完为止
活动详情可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官网了解。
小乐个人意见:如果你有中信信用卡在手,且原本日常就用于刷卡消费,不妨酌情考虑,适当优化消费情况,热门有热门的不确定,冷门或许也有冷门的“小确幸”。
再聊聊这一年的中信信用卡,相信不少卡友也有一肚子话想说。
最近看了几篇讲美团的文章,都讲到:
当初拉手网和窝窝团的失败,不是因为美团做得有多好,而是他们没有把核心力量放在经营客户上,期望通过资本力量先圈地,再深耕。但是,一般这么想的,到最后也不会回过头来深耕。
不知为何,突然就想到了中信。
几年前的中信卡友,是这样的......
现在的中信卡友,大多是这样......
前后不过三年,口碑何以至此?
我在关注香港地区中信信用卡优惠的时候,发觉原以为早已结束的几个不错的活动,居然还“默默无闻”的活着:
· 海洋公园门票买一送一,至2017.12.22
· 杜莎夫人蜡像馆门票买一送一,至2018.7.31
· 深圳往/返香港跨境巴士单程车票指定站点五折优惠,至2018.7.31(2015年我就写过,点此阅读)
* 活动详情:
https://creditcard.ecitic.com/youhui/120401/xianggang.shtml
玩法简单,看官网说明就行,有趣的是,百度相关关键词,显示的大都还是几年前的活动信息,飞客论坛上谈论此项的人也寥寥,远不及浦、招、交及各银行境外返现活动的火爆,若不是有心搜索,真不知这些还不错的活动居然一直都还“活着”。
挺有诚意的好活动,为什么要藏着掖着?
以i白金为首的“中信套卡”之风靡,仿佛就是昨天的事,而今,一说起中信,无不是:
- 9分享兑 → 缩水
- AE白(中信的)→ 缩水
- 会员活动 → 进不去
- 航空里程 → 换不了
......
相比互联网行业的激烈角逐,银行的市场“打法”则相对简单的多,一招鲜吃几年的促销案例并不少见。
论投入,我相信中信不输众多商业银行;论成功,这几年屈指可数的几张“神卡”,必有中信i白金的一席之地;论策划,“9分享兑”曾位列2014年十大经典营销案例。
但这即将过去的一年中,小乐看到听到的,对中信信用卡却怨声远胜于赞美,靠着i白金时代辛苦积“攒”起的用户,一次次不断在被“消费”、被过滤。
不是银行人员,不知中信这几年到底发生过什么,也理解每家银行经营方向和战略总是有别,不苛求都能像浦发那样这几年对持卡人持续慷慨、大笔投入,但作为普通持卡一员,小乐深感中信这几年用卡体验下滑之快,从i白金走来的我,每每总感到不解和惋惜。
窥一斑而知全豹,好活动养于深闺,主旋律却总是不疼不痒难掀高潮,问题解决也总是一再拖沓(比如里程兑换),很想知道持卡人在经营者眼里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别指望靠送高端“咖啡”卡摆平大V大神,就能引导用户舆论导向,持卡人的口碑才是检验成功的唯一标准!
上述香港活动,再次把我从中信销户的边缘暂时拉回,销卡、销户并不只是因为用卡价值已所剩无几,更是表达一种失望,和对产品的信心渐失。
中信不是没有好活动,但也许只是不懂孰轻孰重,所缺失的,是“用心”,是对于如何深耕用户的思考。
你对中信信用卡这一年怎么看?欢迎来评论里谈谈,别只是纯吐槽,那样并不能改变太多,谈点建议与想法,让中信银行的朋友看到。
-- END --
推荐阅读:带你走近维也纳Park Hyatt
上篇文章:无卡刷遍全球的日子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