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细跳月】彝族的民族民间歌舞
阿细跳月是彝族阿细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阿细跳月阿细语称“嘎斯比”,即“欢乐跳”之意,因多在月光篝火旁起舞,故名曰“阿细跳月”。阿细跳月也称“阿西跳月”、“跳乐”。自称“阿细”、“撒尼”的彝族民间传统舞蹈。它发源于云南省弥勒市西山阿细人聚集区,流行于云南弥勒、石林、泸西等地。青年男女社交娱乐形式。男舞者弹大三弦或吹笛子,女子合着节拍与男对舞。或者牵手围圈,左右摆动,拍掌踹脚,旋转而舞。 彝族撒尼人和阿细人的民间舞蹈之一。流行于云南彝族地区。主要动作有三步一蹦跳、拍掌、跳转等。节奏鲜明,情绪欢快。又称跳乐。中国民族音乐家彭修文曾根据该舞蹈的音乐,写了民族管弦乐曲《阿细跳月》。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q0155m7rf5x&width=500&height=375&auto=0
阿细跳月醉弥勒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159544kez&width=500&height=375&auto=0
2008年6月7日
【阿细跳月】
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1年5月23日
【阿细先基】
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细跳月是彝族阿细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因多在月光篝火旁起舞,故名曰"阿细跳月"。
点起火把,舞蹈开始!!
阿细跳月也称"阿西跳月"、"跳乐",阿细语叫"嘎斯比",即"欢乐跳"之意。发源于云南省弥勒市西山阿细人聚集区,流行于云南弥勒、路南、泸西等地是一种青年男女社交娱乐形式。男舞者弹大三弦或吹笛子,女子合着节拍与男对舞。或者牵手围圈,左右摆动,拍掌踹脚,旋转而舞。 主要动作有三步一蹦跳、拍掌、跳转等。节奏鲜明,情绪欢快。
“跳月”来历传说颇多,但都与火相关:一说源于劳动,在古代刀耕火种时,烧过的灌木桩容易刺伤脚掌,撬窝播种时常跳起跳落,演化而成舞蹈;一说阿细山寨因“天火”成灾,阿细儿女阿者与阿娥率民众奋勇扑火,因大地被烧烫,便双脚轮换弹跳,而形成今天“跳月”的基本动作。“阿细跳月”节奏明快,舞姿粗犷奔放,有老人舞和青年舞。老人舞弹的是小三弦,舞步轻慢稳重。青年舞则热情激越,是男女青年沟通感情,选择对象的自娱活动。每当节日或农闲,邻近村寨未婚的成年男女青年先约定聚会的时间地点,届时,如一方失约,另一方则于路中用石头压上树枝,表示“压魂”(魂是彝族对生命的诠释),被压一方须说明原委,道歉并得到谅解,可再订日期。这种约会,甲村来男,乙村只能来女。相会前,女方在林中梳妆打扮,故意磨时间,男方明知女方在梳妆,也故意把短笛吹得短促,把大三弦弹得急迫,一方急,一方缓,别有一番情趣。就在笛悠弦扬时,女方拍着清脆的掌声跳出树林,在草坪上列队与男方欢歌起舞,曲调合着舞步,弦声扣着心声,间或爆发“哦!哦!”的吼声。
其音乐为宫调或大三度五拍节,中国民族音乐家彭修文曾根据该舞蹈的音乐,写了民族管弦乐曲《阿细跳月》。
俗话说,“大三弦一响,脚底板就痒”(表示听到这句话感觉脚底板痒了),新中国成立后,“阿细跳月”正式搬上文艺舞台。1954年,“阿细跳月”作为中国的优秀民间舞蹈,到波兰华沙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引起强烈的轰动效应;八十年代,“阿细跳月”乐曲被列为世界名曲之一;1992年2月,由弥勒县西山地区彝族农民组成的阿细跳月艺术团破天荒作为全国唯一的县级农民艺术团,列为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大型文艺表演者之一,在昆明人民胜利堂一展让人心动、诱人迷恋的“阿细跳月”风采,赢得了中外人士的赞誉。
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弥勒县组织200人的“阿细跳月表演团”参加世博会开幕式和开园仪式、中国馆日、闭幕式演出,原汁原味的阿细跳月再度辉煌;新千年第一个春天,悠扬、欢快的“阿细跳月”旋律在音乐圣殿维也纳金色大厅作为全世界迎新春音乐会的开篇再次轰然奏响。
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日益国际化,音乐上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好事,但是在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同样有非常优秀的作品等待我们去发掘,去关注。
经典回放
Classic replay
古典音乐 | 民歌民乐 | 中外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