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解码长兴精神】集四海灵气,谱开放华章!

长兴发布 2021-01-17


解码长兴精神

6月13日,“大气开放、实干争先”八个大字响彻长兴大地。刚刚闭幕的县委全委会也动员全县上下大力弘扬长兴精神,再兴改革发展热潮,不断开创高质量赶超发展新局面,向改革开放40周年和“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献礼。这一体现长兴人民、城市品格的“长兴精神”成为这个夏天最有力的新动能,引领全县上下激情奋斗、再谱新篇。

来关注系列报道《解码长兴精神》第二篇。



作为全省对外开放相对较晚的县级城市,长兴没有先人一步的起跑优势,没有资源优异的先天禀赋,但一直以来,长兴人民秉持“大气开放”的行事风格,坚持“实干争先”的拼搏精神,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长兴奇迹”。

沿着1700多年的长兴建县史,不难发现,历史的车轮曾载着祖国八方的人民汇聚于这块热土。太平天国后,由于人口锐减,长兴迎来了史上规模空前的移民潮。此后,河南人、平阳人、苏北人……加之长兴人等等,在这片热土上重新休养生息,繁衍子孙。也许从那个时候开始,长兴这座城市就种下了包容开放的种子。新中国后,在祖国轰轰烈烈建设的大背景下,建德人、三峡人也纷纷迁徙来此,长兴,又迎来了新一轮兼容发展的浪潮。

▲长兴夜景


1969年冬月,年仅21岁的建德人童炳福与弟弟、妹妹及父母乘船行驶在富春江上。冬月里的寒风从河边的山坳直驱江面,冻得一家人瑟瑟发抖。“我妈妈在哭,她说真不舍得这个家。”抹去母亲的眼泪,童炳福知道,全家人与江岸的这一别或许是永恒,故乡的土和故乡的影子都随着富春江一路东下而渐渐变得模糊。水路行至东方转而向浙江最北,这才下了船,眼前的落脚点,冰天雪地尚且荒芜,却有个好听的名字——泗安。

▲童炳福家的新农村住房


“政府帮我们盖好了房子,稍加调整了一个月,正好过年。”回忆起举家异地搬迁时,今年71岁的童炳福仍历历在目。60多年前,新安江水利发电站开工建设,往后的十多年,“水库移民”逐渐外迁。泗安镇杨湾村,已安置了102户、332口来自富春江、天子岗等地的移民。他们与早些年迁入的河南、平阳移民一起,在古老的土地上开创着新业。如今的童炳福,出口即是河南话,两个儿子先后步入军营并结婚生子。2012年,童炳福一家更是住上了村里集中建设的新农村住房,每逢周末,小儿子童云峰都会带着妻女看望二老,老童则是备上满满一桌饭菜。“现在别人问我是哪里人,我们都说是长兴人,因为我们一家也都在说河南话。每周回家,不仅是想吃到爸妈的饭菜,还总能看到家乡发展的变化。”

▲童炳福与家人


童云峰在外军旅生涯23年,也正是长兴发生巨大变化的23年。作为全省对外开放相对较晚的县级城市,长兴厚积薄发主动出击。1979年,长兴长城公社在风口浪尖创新推出“联产到劳”,迈出了浙江“包产到户”第一步,并一跃成为浙江农村改革第一村。直到现在,狄家㘰村也没有辜负了这份“美誉”,全村农业发展迅速,500多亩蔬果基地,年产值超过5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左右。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1986年,天能集团在煤山的一个小村庄孕育出雏形,风雨三十二载,在长兴生产出的电池已经占据了祖国的“半壁江山”……

▲童炳福父子与村干部聊往事


历史车轮继续前进,大气开放的长兴人代代秉承。时光机器迈入2018年,长兴也将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更大步伐“走出去” “引进来” “融进去”。今年,长兴将鼓励企业更多地参与“一带一路”等建设,加大境外投资力度,培育更多的本土跨国企业。主动对接“大湾区” “大花园” “大通道” “大都市区”、宁杭生态经济发展带等重大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南太湖滨湖一体化开发建设,继续深化与上海、杭州等战略合作,努力在接轨沪杭、联通苏皖中构筑新优势,实现更大发展。

▲“公铁水”联运无缝对接  搭上“一带一路”快车


“我们要不断调整自己并找到新的方式,来提高我们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长兴的开放气质带来了更多人才交流和文化碰撞,这种流动是非常重要的。长兴提供给了这些人舞台,他们有了地方施展,并反哺于长兴,我想这就是长兴精神的动人之处。”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何俊如是说。



记者:金忠耀

编辑:yingEr


更多新闻


报料电话:0572-6255085  合作电话: 1370652393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