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癌协会:乳腺肿瘤学(第二版)
简介
近年来,乳腺癌的诊治理念、转化研究、新的治疗模式及药物研究均有很大的进步和发展,新的临床实践数据不断更新,治疗方法的改进使治疗效果有了明确提高。为此,对该书作了修订,增添临床研究的新技术与新进展,以满足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本书共计1196页225万字,内容丰富、全面、实用,主要介绍乳腺癌基础理论、基本技术以及临床诊治研究新动向,为推动国内乳腺癌的诊治及科研,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前言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国内乳腺癌的防治水平,已成为一个关乎民生的问题。因此,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在2013年集结了国内近百位来自临床与科研专业领域的专家、教授,以其临床专长和研究方向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撰写了第一版《乳腺肿瘤学》。
该书出版后即受到国内临床与科研第一线工作者的青睐,成为专业领域重要的教科书与工具书籍。鉴于乳腺癌诊治工作发展迅速,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药物日新月异,因此在第一版出版5年后,我们再次集结国内阵容,对第一版内容进行更新迭代,以促进国内乳腺癌诊疗事业的发展。
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对临床、病理、影像学等诸多内容进行了更新,详尽地阐述了各种分类、分型、分期乳腺癌的治疗原则与方案。同时,作为诊疗与管理理念,新版添加了乳腺癌全程管理、精准医疗等概念的章节。作为本书特色之一,此次再版保留了循证医学在乳腺癌中的应用,并更新了近年来大型临床试验结果,相信对各位读者更好地理解乳腺癌多学科规范化诊疗模式,以及培养科学研究思维有着积极意义。
主编
邵志敏: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现任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乳腺癌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兼任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担任第八届亚洲乳腺癌协会主席及圣加仑国际乳腺癌大会专家团成员。主要从事乳腺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重点研究乳腺癌的转化研究和乳腺癌转移机制研究等。先后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211工程Ⅱ期、985课题、973课题及其他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共30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领衔团队分别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上海市乳腺肿瘤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教委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B类项目及上海市重要疾病联合攻关项目。已发表有关乳腺癌研究的论著近350篇,其中SCI收录100余篇,被国际医学文献引用3000多次。主编专著4部。
沈镇宙:肿瘤外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名誉主任、终身教授,上海市乳腺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曾兼任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理事长、上海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肉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及相关基础研究。曾多次应邀在国内外讲学,并担任国际及国内一些重要专业会议的大会主席。现任《中国癌症杂志》主编及10余种国内外学术期刊副主编和编委。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市临床医学科技奖、第四届中国医师奖、中国抗癌协会为中国抗癌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奖及复旦大学校长奖等多项奖励。曾两次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及上海市劳动模范。主编专著6部,副主编2部,参与《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的编写。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著160余篇。
徐兵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肿瘤质量控制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第七届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理事长兼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肿瘤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抗癌协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常委,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老年肿瘤分会副会长,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论证委员会成员等。同时,担任多部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以及晚期乳腺癌治疗共识指南国际专家团成员及圣加仑早期乳腺癌治疗国际专家团成员。长期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和相关基础研究,在乳腺癌等实体瘤的个体化治疗及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方面造诣颇深。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863重大科技专项、国家十五攻关课题、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优先发展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著380余篇,其中SCI收录125篇。获中国抗癌协会、教育部、中华医学会、北京市、华夏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全国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1项,中国药学会以岭生物医药创新奖,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编专著8部。
目录
第一篇 乳腺解剖、生理、流行病学及有关基础研究
第一章 乳腺的解剖、生理及调节机制
第一节 乳腺的解剖结构
第二节 乳腺生理学
第三节 乳腺发育的分子生物学调控机制
第四节 展望
第二章 乳腺癌的流行状况及病因学研究
第一节 乳腺癌的流行状况
第二节 乳腺癌的病因及其流行病学研究
第三章 遗传性乳腺癌
第一节 定义
第二节 遗传性乳腺癌综合征
第三节 恶性肿瘤发病风险和突变预测模型
第四节 筛查
第五节 预防
第四章 干细胞与乳腺癌
第一节 干细胞理论和乳腺干细胞
第二节 乳腺肿瘤干细胞及其起源
第三节 乳腺肿瘤干细胞的鉴定
第四节 乳腺肿瘤干细胞与肿瘤耐药
第五节 乳腺肿瘤干细胞与肿瘤转移
第六节 乳腺肿瘤干细胞的分子调控机制
第七节 乳腺肿瘤干细胞的可塑性
第八节 乳腺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
第五章 乳腺癌的基因组学及蛋白质组学
第一节 乳腺癌与基因组学及表观基因组学
第二节 乳腺癌与转录组学
第三节 乳腺癌与蛋白质组学
第四节 乳腺癌与代谢组学
第六章 趋化因子与乳腺癌
第一节 趋化因子家族
第二节 趋化因子受体
第三节 趋化因子与乳腺癌干细胞
第四节 趋化因子与乳腺癌的生长、转移
第五节 靶向趋化因子的乳腺癌治疗
第七章 肿瘤的免疫治疗与乳腺癌
第一节 肿瘤的免疫逃避
第二节 肿瘤的免疫治疗
第三节 结束语与展望
第八章 乳腺癌精准治疗的方向和实践
第一节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与个体化及精准治疗
第二节 乳腺癌研究展望
第二篇 乳腺肿瘤的筛查与诊断
第九章 乳腺肿瘤的筛查
第一节 乳腺癌筛查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乳腺癌的筛查方案
第十章 乳腺肿瘤的病史与临床检查
第一节 病史采集
第二节 临床表现
第三节 体格检查
第十一章 乳腺肿瘤的X线检查
第一节 乳腺病变X线表现
第二节 上皮源性恶性肿瘤
第三节 非上皮源性恶性肿瘤
第四节 乳腺良性肿瘤
第五节 炎症性病变
第十二章 乳腺肿瘤的超声检查
第一节 超声波原理与发展
第二节 超声波检查操作
第三节 乳腺超声影像判读
第四节 超声检查图像记录方法
第五节 良恶性乳腺肿瘤的超声表现
第六节 质量管理
第七节 如何降低乳腺超声检查的假阴性及假阳性
第八节 影像学引导的介入性检查
第九节 超声检查用于乳腺癌筛检的争议
第十节 乳腺与乳腺X线摄片的整合诊断与筛检
第十一节 乳腺超声仪器的进展
第十三章 乳腺肿瘤的磁共振检查
第一节 乳腺MRI检查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第二节 MRI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第三节 常见乳腺疾病的MRI表现
第十四章 乳腺肿瘤细胞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
第一节 乳腺细胞病理学检查
第二节 乳腺癌的组织病理学检查
第十五章 影像学引导下的乳腺定位活检
第一节 立体定位粗针活检方法
第二节 立体定位乳腺粗针活检的临床应用
第三节 展望
第十六章 核医学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第一节 18F-FDG PET-CT显像
第二节 雌激素受体显像
第三节 其他正电子分子影像探针的应用
第四节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显像
第五节 SPECT在乳腺癌中的其他应用
第十七章 乳头溢液的诊断与处理
第一节 乳头溢液的分类
第二节 乳头溢液的诊断
第三节 乳头溢液的治疗
第三篇 乳腺肿瘤的病理分型及预后指标
第十八章 乳腺良性及癌前期病变的病理
第一节 良性上皮增生性病变
第二节 良性肌上皮性病变
第三节 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及小叶内瘤变
第四节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
第十九章 浸润性乳腺癌的病理
第一节 浸润性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
第二节 浸润性乳腺癌的病理学类型
第二十章 雌激素、孕激素受体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第一节 雌激素和孕激素及其受体
第二节 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的检测
第三节 雌激素及孕激素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第二十一章 HER2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第一节 ErbB2信号通路及HER2人源化单抗的作用机制
第二节 HER2检测的临床意义
第三节 HER2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第四节 HER2的检测方法
第五节 HER2检测结果的判读
第六节 HER2检测的新问题
第二十二章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及临床意义
第一节 乳腺癌分子分型概述
第二节 乳腺癌分子分型的流行病学
第三节 基底样型乳腺癌
第四节 腔面型乳腺癌
第五节 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
第二十三章 乳腺癌的预测和预后指标
第一节 预测指标和预后指标
第二节 一般病理指标
第三节 内分泌受体
第四节 肿瘤增殖分数
第五节 乳腺癌相关基因
第六节 侵袭和转移相关因子
第七节 播散肿瘤细胞和循环肿瘤细胞
第八节 化疗疗效预测因子:在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第九节 基因预测体系
第十节 预后的多基因预测
第十一节 展望
第四篇 乳腺良性病变与原位癌的处理
第二十四章 乳腺良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第一节 可触及乳腺肿块的治疗
第二节 乳腺感染的处理
第三节 乳腺疼痛管理
第四节 男性乳房发育症的管理
第二十五章 小叶原位癌
第一节 非典型性小叶增生和小叶原位癌的流行病学特点
第二节 非典型性小叶增生和小叶原位癌的病理学和生物学特性
第三节 非典型性小叶增生和小叶原位癌的自然病程和预后
第四节 非典型性小叶增生和小叶原位癌的诊断和临床处理
第二十六章 导管原位癌
第一节 临床表现与病理学特征
第二节 治疗
第五篇 乳腺非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与处理
第二十七章 乳腺叶状肿瘤
第一节 叶状肿瘤的命名
第二节 病理学特征
第三节 临床特征
第四节 诊断
第五节 治疗
第六节 复发与预后
第七节 总结与建议
第二十八章 乳腺肉瘤
第一节 乳腺肉瘤概述
第二节 乳腺肉瘤的常见类型
第三节 总结与建议
第二十九章 乳腺恶性淋巴瘤
第一节 临床特征
第二节 影像学特征
第三节 病理学特征
第四节 诊断标准与分期
第五节 治疗
第五节 预后
第六篇 早期浸润性乳腺癌的处理
第三十章 乳腺癌患者术前评估与综合治疗策略
第一节 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
第二节 综合治疗策略
第三十一章 乳腺癌的临床分期
第一节 乳腺癌TNM分期第8版更新要点与难点
第二节 TNM分期系统介绍
第三节 TNM分期的确定
第四节 TNM的定义
第五节 AJCC第8版乳腺癌分期
第三十二章 乳腺癌的外科治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乳腺癌外科治疗发展史
第三节 手术原则和术前评估
第四节 乳腺癌全乳切除术
第五节 乳腺癌保乳手术
第六节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第七节 乳腺癌乳房重建手术
第八节 乳腺癌外科治疗的发展前景
第三十三章 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疗
第一节 导管原位癌的放疗
第二节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进展
第三十四章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第一节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研究历程
第二节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指征与技术
第三节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诊断
第四节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实践
第三十五章 乳腺癌腔镜下改良根治术
第一节 乳腺癌腔镜手术背景与解剖基础
第二节 乳腺癌全腔镜手术适应证
第三节 乳腺癌腔镜下改良根治手术的方法与步骤
第四节 机器人手术在乳腺外科的应用
第三十六章 乳腺癌手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第一节 乳腺切除术后并发症
第二节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常见并发症
第三节 保乳术的常见并发症
第四节 心理康复
第三十七章 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的辅助放疗
第一节 全乳切除术后放疗的进展
第二节 照射靶区及其勾画
第三节 全乳切除术后放疗体位与固定
第四节 照射技术和照射剂量
第五节 全乳切除术后放疗的并发症
第三十八章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
第一节 辅助化疗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辅助化疗热点问题
第三节 复发风险评估体系
第四节 辅助化疗的疗效预测
第五节 化疗药物耐药性
第六节 辅助化疗的注意事项
第七节 特殊情况的辅助化疗
第八节 总结
【附录】乳腺癌常用的辅助化疗方案
第三十九章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
第一节 内分泌治疗药物
第二节 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策略
第三节 双膦酸盐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作用
第四十章 HER2阳性乳腺癌的辅助治疗
第一节 HER2状态对于乳腺癌的临床意义
第二节 曲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第三节 其他靶向治疗药物在HER2阳性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探索
第四十一章 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指南
第一节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第二节 辅助内分泌治疗
第三节 术后辅助化疗
第四节 术后辅助曲妥珠单抗治疗
第五节 术后辅助放疗
第六节 特殊类型乳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
第七节 老年乳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
第四十二章 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
第一节 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第二节 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手术时机
第三节 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技术与方法
第四节 乳房重建术后的美学评价
第四十三章 乳腺肿瘤重建术后的放疗
第一节 背景
第二节 基于不同重建材料和方式下放疗的影响
第三节 放疗和重建的时序
第四节 乳房重建技术对放疗计划及实施的影响
第五节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物根治术中放疗的地位和作用
第七篇 乳腺癌的术前治疗
第四十四章 可手术乳腺癌的术前治疗
第一节 术前处理与准备
第二节 关于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化疗
第四十五章 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第四十六章 局部晚期乳腺癌及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
第一节 局部晚期乳腺癌的诊断与处理
第二节 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
第四十七章 炎性乳腺癌的诊断与处理
第一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二节 分类与分期
第三节 分子生物学基础
第四节 治疗
第五节 预后因素
第六节 研究方向
第八篇 特殊人群早期乳腺癌的处理
第四十八章 男性乳腺癌
第一节 流行病学特点
第二节 病因学及危险因素
第三节 病理学特征
第四节 临床表现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六节 治疗
第七节 预后及影响因素
第四十九章 乳房佩吉特病
第一节 流行病学特征
第二节 临床表现
第三节 病理学特征与诊断
第四节 治疗与预后
第五十章 妊娠期与哺乳期乳腺癌
第一节 流行病学
第二节 诊断与分期
第三节 综合治疗
第四节 预后
第五十一章 隐性乳腺癌
第一节 流行病学特点
第二节 临床表现
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四节 辅助检查
第五节 治疗
第六节 预后与随访
第五十二章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
第一节 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
第二节 临床与病理学特征
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四节 治疗原则及进展
第五节 预后
第五十三章 副乳腺癌
第一节 副乳腺
第二节 副乳腺癌
第五十四章 年轻乳腺癌
第一节 流行病学特点
第二节 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特点
第三节 筛查和诊断
第四节 治疗
第五节 年轻乳腺癌的特殊问题
第六节 遗传性乳腺癌和遗传咨询
第七节 妊娠相关乳腺癌
第五十五章 老年乳腺癌
第一节 老年人的年龄定义
第二节 老年乳腺癌的流行病学
第三节 老年乳腺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
第四节 老年乳腺癌的治疗
第五节 老年乳腺癌的预防与预后
第五十六章 三阴性乳腺癌
第一节 分子亚型研究进展
第二节 BRCA突变与三阴性乳腺癌
第三节 临床特征及预后
第四节 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策略
第五节 结语
第九篇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处理
第五十七章 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处理
第一节 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
第二节 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处理
第五十八章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化疗
第一节 乳腺癌化疗发展简史
第二节 常用化疗药物
第三节 晚期乳腺癌化疗适应证与注意事项
第四节 小结
第五十九章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第一节 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
第二节 内分泌治疗联合靶向治疗
第六十章 HER2过表达型转移性乳腺癌的处理
第一节 HER2基因和曲妥珠单抗
第二节 药代动力学
第三节 相关临床试验的发展
第四节 新的靶向药物
第五节 治疗原则
第六节 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与处理
第七节 耐药机制
第八节 总结
第六十一章 乳腺癌术后孤立性复发的放疗
第一节 保乳术后同侧乳房内复发的放疗
第二节 乳房切除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放疗
第六十二章 有远处转移乳腺癌的局部处理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
第二节 手术相关问题
第三节 前瞻性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第六十三章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综合治疗的评述
第一节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科学认识
第二节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病情评估
第三节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第四节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手段
第五节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维持治疗
第六节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再治愈
第七节 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
第八节 局部区域复发乳腺癌的治疗
第九节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姑息镇痛治疗
第十节 乳腺癌骨转移诊治需注意的问题
第十一节 脑转移治疗和脑水肿的处理
第十二节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治疗注意事项
第十篇 乳腺癌特殊复发转移部位的处理
第六十四章 乳腺癌脑、脑膜、脊膜转移的处理
第一节 乳腺癌脑转移的处理
第二节 乳腺癌脑膜、脊膜转移的处理
第六十五章 乳腺癌肺、胸膜转移的处理
第一节 乳腺癌肺转移的处理
第二节 乳腺癌胸膜转移的处理
第六十六章 乳腺癌肝转移的处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分子基础和生物学特征
第三节 临床特征及诊断
第四节 治疗
第五节 预后
第六十七章 乳腺癌区域淋巴结复发转移的处理
第一节 区域淋巴结复发转移的概念与发生率
第二节 区域淋巴结复发转移的局部治疗
第三节 区域淋巴结复发转移的全身治疗
第四节 预防区域淋巴结复发转移的措施
第五节 对侧区域淋巴结复发转移的处理原则
第六十八章 乳腺癌骨转移的处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骨转移的诊断、临床表现和疗效评价
第三节 骨转移的局部治疗
第四节 全身抗肿瘤治疗
第五节 骨改良药物的应用
第六节 镇痛及辅助用药
第七节 放射性核素的应用
第六十九章 乳腺癌其他少见部位转移的处理
第一节 乳腺癌肾上腺转移的处理
第二节 乳腺癌女性生殖道转移的处理
第三节 乳腺癌胃肠道转移的处理
第四节 乳腺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处理
第五节 乳腺癌胆囊转移的处理
第六节 乳腺癌胰腺转移的处理
第七节 乳腺癌眼部转移的处理
第八节 乳腺癌腮腺转移的处理
第十一篇 乳腺癌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第七十章 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第一节 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
第二节 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
第七十一章 血管生成抑制剂
第一节 肿瘤血管生成的基础研究
第二节 血管生成抑制剂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第三节 血管生成抑制剂治疗乳腺癌的局限性及发展趋势
第七十二章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第一节 作用于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第二节 作用于V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第三节 非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第七十三章 新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第一节 靶向治疗概述
第二节 乳腺癌靶向治疗的现状
第三节 乳腺癌靶向治疗新药
第四节 靶向治疗的个体化选择
第五节 展望
第七十四章 卵巢功能抑制剂的应用
第一节 在早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
第二节 在早期乳腺癌卵巢保护中的应用
第三节 在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
第四节 卵巢功能抑制剂应用的安全性
第十二篇 患者的全程管理
第七十五章 乳腺肿瘤的全程管理
第一节 诊中环节的患者管理
第二节 诊后环节的患者管理
第三节 全程管理的意义
【附录】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某治疗组临床标准化操作流程
第十三篇 乳腺癌术后的护理、康复与随访
第七十六章 乳腺癌术后护理、生命质量及心理疏导
第一节 乳腺癌术后护理
第二节 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
第三节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疏导
【附录】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中文版(V4.0)
第七十七章 乳腺癌术后随访
第一节 随访的定义及目的
第二节 随访模式
第七十八章 乳腺癌术后生育功能与预后
第一节 乳腺癌术后妊娠与预后
第二节 乳腺癌患者术后生育功能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乳腺癌患者生殖保障措施
第四节 乳腺癌患者生育计划与策略
第十四篇 循征医学与乳腺癌
第七十九章 循证医学与乳腺癌的治疗
第一节 乳腺癌手术治疗
第二节 乳腺癌化疗
第三节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第四节 乳腺癌靶向治疗
第五节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
第六节 复发转移乳腺癌的治疗
第八十章 循证医学在乳腺癌中的应用
第一节 保乳手术相关临床研究
第二节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相关临床研究
第三节 导管原位癌相关临床研究
第四节 新辅助治疗相关临床研究
第五节 术后辅助化疗相关临床研究
第六节 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相关临床研究
第七节 乳腺癌放疗相关临床研究
第八节 内分泌治疗耐药相关临床研究
第九节 靶向新辅助及辅助治疗相关临床研究
第十节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靶向治疗相关临床研究
第十一节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治疗相关临床研究
第十二节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相关临床研究
第八十一章 精准医学时代临床决策:随机对照和真实世界数据
第一节 真实世界研究和随机对照研究概述
第二节 真实世界研究与随机对照研究启承互补
第三节 当前大数据发展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