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OPPO R17 体验:时尚之外,R 系列也要玩「黑科技」?

贾伯斯龙 极客之选 2022-04-23


Find X 之后,OPPO 也在 R 系列上加入了更多的「黑科技」,后置 TOF、SuperVOOC 超级闪充、可变光圈都出现了 R17 Pro 上。


对 OPPO 来说,2018 的上下半年完全是两个样子。

上半年的 OPPO 依然是我们印象里最熟悉的那个 OPPO,R 系列(R15 和 R15 梦境版)主打时尚潮品,明星代言人要两只手才能数过来,A 系列则继续在 1000-2000 元的中低端市场用配置不那么高但外观同样时尚的产品收割用户。

不过到了下半年,随着 Find X 的发布,OPPO 画风突变。在这款被 OPPO 定义为「未来旗舰」的产品上,OPPO 拿出来了当前智能手机中最具突破性的设计,安卓阵营中第一个量产的 3D 结构光模组,以及可以在 35 分钟充满一部手机的 SuperVOOC 超级闪充。可能更特别的是,OPPO 并没有为 Find X 请任何的国内明星代言人,而是把营销的重点完全集中在产品上。

OPPO 这种「回归产品」的思路也延续在了 R 系列上,在刚刚结束的 R17 新品发布会上,没有出现任何一位明显,产品成为了绝对的主角。


「水滴屏」,进一步收窄的「下巴」

由于 OPPO 选择在发布会之前早早放出 R17 几乎所有的产品信息,所以 R17 产品本身已经没有多少秘密可言,不过 R17 上依然有不少地方值得细说一番。

屏幕可能是 R17 在外观上最直观的变化。

OPPO R15

上一代的 R15 采用的是「超视野全面屏」,其实就是今年国产机里最常见的「小刘海」异性全面屏,R17 的屏幕依然做了异形切割,不过切割掉的屏幕区域明显小了很多,从「小刘海」变成了一条类似水滴形状的连贯弧线,OPPO 把 R17 的屏幕叫做「水滴屏」(顶部曲线类似水滴即将落下的一瞬间)。

至于这种「水滴屏」设计好不好看,又是一个主观的审美问题了。从 OPPO 公布 R17 后互联网用户的反馈上看,至少相比起常规的「刘海」,更多的网友会更加倾向于面积更小、曲线更连贯的「水滴」。

iPhone X 和 OPPO R17


坚果 R1 和 OPPO R17

除了切割区域的变化,R17 的屏幕尺寸也有所调整,从 R15 的 6.28 英寸小幅提升到了 6.4 英寸,分辨率为 2340X1080,屏幕材质依然为三星 AMOLED。

显示效果上,R17 延续了 OPPO 手机一贯的偏冷偏艳风格,虽然我个人一直希望 OPPO 可以在系统中提供一个调教更加接近标准 sRGB 的显示模式,不过 R17 的这种屏幕显示风格的确更加讨好眼球,也是目前多数中高端安卓机选择的调教思路。

至于屏幕的素质,R17 也不用担心,FHD+ 分辨率的三星 AMOLED 虽然在细腻度上距离最顶级的柔性 2K AMOLED 有差距,但也足以提供优于绝大多数 LCD 和其他品牌 OLED 屏幕的显示品质,通透性、亮度、可视角表现都没什么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R17 正面的玻璃盖板(背面不是)还首发了康宁刚刚发布的第六代大猩猩玻璃。相比之前多数中高端手机(包括 R15)采用的第五代,第六代大猩猩玻璃抗跌落能力有了明显的改进,康宁官方的说法是「从 1 米的高度跌落到坚硬的表面上 15 次依然保持完好」。当然了,再结实的玻璃也无法保证日常使用中每一次跌落都不会摔碎,不过有了第六代大猩猩,至少碎屏的几率会比之前低不少。

此外,在屏幕边框的控制上,R17 也有了明显的改进。

相比 R15,R17 屏幕下方边框(俗称「下巴」)的宽度有了明显的收窄,已经非常接近采用 COP 封装的 Find X(大概只宽了 1 毫米),应该是目前所有采用 COF 封装的手机中做得最窄的,相当了不起。

得益于稍大的屏幕和更窄的「下巴」,按照「屏幕显示区域/正面玻璃盖板」这个行业最常用的计算屏占比方式,R17 的屏占比达到了 91.5%,这个数据应该仅次于 OPPO Find X 和 vivo NEX 两部采用升降式摄像头设计的手机。


可能是目前最快的屏幕指纹

从今年年初 vivo 首发屏幕指纹开始,经过了半年的发展,屏幕指纹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高端手机的标配,屏幕指纹的识别速度和成功率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不过和「一碰就能解锁」的传统电容式指纹相比,屏幕指纹在体验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什么时候屏幕指纹的体验可以媲美传统电容指纹?OPPO R17 就是目前最接近的答案。

在点亮屏幕的情况下,OPPO R17 的屏幕指纹在识别速度上已经非常接近电容指纹,几乎可以做到「一碰就能解锁」,这是我使用过的所有屏幕指纹手机里第一个可以稳定做到这一点的。

不过由于屏幕指纹位于屏幕当中(废话…),屏幕指纹不像电容式指纹那样有一个明显的识别区域可以定位,所以使用中难免会出现因为手指按压指纹的位置有偏差导致解锁失败的情况。解决办法是在录入指纹时,让指面和指纹识别区域尽可能充分地接触,然后在解锁时尽可能让整个指面接触指纹识别位置,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包括 R17 在内的指纹识别的成功率。

在屏幕完全熄灭或者 Always On Display 界面下,R17 的屏幕指纹识别速度会一定的下降(不过依然普遍比其他屏幕指纹手机快),需要让手指在屏幕上稍微停留一下下。不知道后期 OPPO 能否通过软件优化,进一步提升 R17 的屏幕指纹速度。

OPPO 之所以可以把 R17 的屏幕指纹体验做得如此之快,除了算法上的打磨,核心的原因应该是采用了新一代的硬件。根据 OPPO 官方的说法,R17 的光感屏幕指纹采用了屏下镜头方案,屏幕下方的 CMOS 感光元件尺寸达到了 4 平方毫米,在镜头等硬件上也做了很多定制。

在功能适配上,R17 的屏幕指纹也没有什么问题,微信和支付宝两大 app 的支付均已经适配。


渐变升级:霓光紫,流光蓝,雾光渐变色

R17 的设计延续了 R15 上采用的金属中框+前后双面玻璃设计,中框部分为亮面处理,后盖依然为 2.5D 玻璃(R17 Pro 为 3D 热弯玻璃)。

中框部分,R17 也做了一些调整。

包括 R15 在内,之前几代 OPPO 产品一直采用的是「悬浮屏」设计,屏幕周围有一圈塑料包边,整个屏幕模组稍微高出中框一些,实现「悬浮」的视觉效果。这种处理有助于在视觉上减薄,不过对手感有一定的副作用。

在 R17 上,OPPO 去掉了屏幕周围的塑料包边,玻璃盖板直接贴在了经过两次倒角处理的金属中框上,这种处理一方面可以让屏幕左右黑边更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握持手感。

对了,如果你买了 R17 之后感觉手感不好,可以考虑把出厂时贴的膜撕掉。R17 出厂时贴的膜是针对屏幕指纹专门定制的,触感手感也不错,不过毕竟是一层塑料膜,对握持手感多少会有点影响。

后盖部分,R17 依然沿用了 R15 上首发的流光点彩工艺,所有的版本都是渐变色。

不过在渐变的处理上,R17 从 R15 上简单的两种颜色上下渐变改为了多种颜色的混合渐变,并且加入了竖向的纹理,在不同光线下可以看到不同的效果,视觉效果更加丰富了一些。

此外,除了流光蓝、霓光紫两种亮面的渐变,R17 还提供了一个非常特别的雾光渐变色。这个版本在流光点彩工艺的基础上,在表面做了蚀刻处理,从而做出来磨砂质感的视觉效果。


骁龙 670,8GB + 128GB

SoC 上,R17 终于换掉了 R11、R11s、R15 上连续用了三代的骁龙 660,换成了全新的骁龙 670(R17 Pro 是骁龙 710)。

虽然从命名上看,骁龙 670 很接近骁龙 660,不过骁龙 670 在设计上和骁龙 660 有很大区别,反而更像是骁龙 710 的「青春版」。

CPU 部分,骁龙 670 采用了「2 大 + 6 小」设计,两个 Kryo 360「大核」最高主频 2.0GHz,6 个低功耗「小核」最高主频为 1.7GHz,GPU 为全新的 Adreno 615,ISP 为 Spectra 250,DSP 为 Hexagon 685,X12 LTE 基带,台积电 10 纳米工艺制程。

和骁龙 660 相比,骁龙 670 的 CPU 单核性能略有提升,多核基本持平,GPU 和 AI 性能有明显的进步,同时功耗和发热均略有下降。

得意于相对精简的产品线和稳定的迭代周期,OPPO 的 R 系列在性能优化上一直有着不错的口碑,R17 也是如此。

系统方面的流畅度就不多说了,app 启动、多任务切换、滑动的帧率和跟手度都没什么问题,相比采用骁龙 845 的 Find X 并没有逊色多少。

游戏优化上,R17 还针对 10 几款热门游戏进行专属优化,其中就包括了大家熟悉的《王者荣耀》、《刺激战场》、《全军出击》、《荒野行动》、《QQ 飞车》,其中《刺激战场》在超高帧模式可以做到满帧运行,《王者荣耀》的 vulkan 版也正在适配当中。

另外,R17 的电池容量达到了较大的 3500 毫安时(典型值),配合本身能耗比就很优秀的骁龙 670,R17 的续航表现相当不错,重度使用坚持一天也没多少问题。

充电方面,R17 配备的是常规的 20W(5V 4A)VOOC 闪充(R17 Pro 是 SuperVOOC 超级闪充),半小时可以充到 50% 以上。

啊对了,继 Find X 之后,R17 也终于用上 USB Type-C 了,而且 Pro 的 Type-C 还支持 USB 3.1,可以通过 DP 输出视频。


1600 后置 + 2500 万前置,AI 算法加持

拍照上,R17 的方案比较常规,其中前置为 2500 万像素,之前产品上采用的 AI 美颜自然也得保留,瘦脸、补妆等功能一应俱全。

后置方面,R17 的主摄依然是索尼 IMX519,f/1.7 光圈,支持 AI 场景识别,可以识别出 21 个独立场景、800 种场景组合。

虽然硬件上相比 R15 没太多区别,不过 R17 的算法应该是做了不少改进,特别是在夜景下。

高像素小像素的索尼 IMX519 本身并不太适合对进光量要求高的夜拍,不过 OPPO 在 R17 上采用了更加激进的合成算法(弱光下会提示保持手机稳定以获得更好的夜拍效果),让 R17 在搭载 IMX519 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实现相当不错的夜拍品质。

以下照片均使用 OPPO R17 在自动模式下拍摄,无任何后期。


ColorOS 5.2 和 AR 实景导航

系统方面,OPPO R17 搭载了基于 Android 8.1 的 ColorOS 5.2 操作系统。

新版的 ColorOS 在 UI 上做了小幅度的调整,加入了智能侧边栏、自由收藏、游戏空间等新功能,比较有意思的是基于 OPPO 和高德合作的、基于 ARUnit 打造的实景导航功能。

打开这个功能后,用户在手机除了可以看到真实的身边环境,还可以看到 OPPO 的智能助手小欧智能地道路引导。在转向、偏离方向、到达目的地时,小欧会通过语音、动画等方式进行反馈和纠正。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功能并不是简单的基于 GPS,而是用到了 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可以在路口等复杂场景结合地理坐标系,更加精准地做出判断。


「黑科技」加持的 R17 Pro

除了 R17,OPPO 今天还发布了一款不太「R 系列」R17 Pro。

在 R17 的基础上,R17 Pro 加入了很多堪称「黑科技」的功能,其中最特别的应该就是后置 TOF 模组,可以在 5 米以内的范围内实现高精度的 3D 建模,发布会上公布的应用场景有 3D 建模、AR 试装以及体感类的应用。

R17 Pro 的后置相机相比 R17 还有明显的升级,主摄采用了单像素尺寸更大、支持全像素对焦的索尼 IMX362(OPPO 表示,不用 IMX363、IMX380 的原因是 OPPO 的研发周期较长,对 IMX362 的优化做得更好),镜头采用了类似 Galaxy S9、Note9 的可变光圈,弱光下使用超大的 f/1.5 光圈来提高进光量,光线良好时使用 f/2.4 光圈实现更好的解析力。

此外,R17 Pro 的 SoC 升级到了性能略好的骁龙 710,后盖采用了手感更好的 3D 热弯玻璃,并且搭载了 50W 功率的 SuperVOOC 超级闪充。


一个全新的 R 系列

在 OPPO 的产品序列中,R 系列的定位是「时尚潮品」。凭借着时尚的设计、出色的营销、强大的渠道以及 R9 等超级爆款,R 系列在过去几年一直维持着优秀的市场表现。

不过随着 Find X 的推出,OPPO 在 R 系列上的产品思路也做了一些调整:在保持传统时尚之外,OPPO 为 R 系列加入了更多的科技元素。

从这次发布的两款产品上看,R17 可以看做是传统 R 系列的延续,而 R17 Pro 则承担了更多「探索」的使命。不过有些遗憾的是,R17 Pro 的上市时间要比 R17 晚了不少,我们需要等到 10 月中旬才能看到。

在发布会后的采访中,我们也向 OPPO 的产品经理咨询了这个问题,得到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是为了产品的节奏考虑,类似 R 系列之前的 Plus 版本,R17 Pro 的上市时间本来就是要和 R17 错开;第二是 R17 Pro 率先采用的后置 TOF 模组标定难度较大,量产上有一定难度。

最后,售价方面,OPPO R17 的 6GB + 128GB 版为 3199 元,8GB + 128GB 为 3499 元,雾光渐变色为 3599 元,发售时间是 9 月 7 日,而 R17 Pro 的 8GB + 128GB 版售价为 4299 元,预计上市时间为 10 月中旬。

更多手机新品最快上手,都在极客之选👇

坚果 Pro 2S 上手:诚意十足的「S」升级

魅族 16 上手:有了骁龙 845 和全面屏,魅族终于做出了主流的「黄章式」旗舰

荣耀 Note10 体验:6.95 英寸的「平板级」大屏之外,还有全面旗舰的体验

首发 | 小米 8 透明探索版上手:最酷的小米手机

小米 Max 3 上手:6.9 英寸大屏加 5500 毫安时大电池是什么体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