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最关心的问题,马化腾这样回答......

2017-03-04 腾讯大学

连续四年向全国两会提交重磅建议的“小马哥”,今年两会又带来针对七大热点问题的建议,并就大家关心的问题答记者问。(Q&A详情后附)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今年向全国两会提交七份建议,涉及发展数字经济、数字文化产业全球竞争、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打造粤港澳科技湾区、深圳加快国际科技及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等热点问题。


媒体沟通会现场


马化腾今年两会带来的建议分别是:


  • 《关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网络强国战略的建议》

  • 《关于充分发挥数字内容产业竞争力,掌握全球文化产业主导权的建议》

  • 《关于加强大数据环境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建议》

  • 《关于加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保护体系建设的建议》

  • 《关于发挥协同创新优势,打造粤港澳世界级科技湾区的建议》

  • 《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建议》

  • 《关于全面推进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建议》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已经连续五年向全国两会共提交了超过20份书面建议,涉及行业创新、经济增长、民生热点、社会治理、区域发展、国际战略和安全保障等七大领域。



逐鹿全球数字文化产业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发展我国文化产业, 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将有利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全球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为国家战略提供“软”支撑。


今年,马化腾在建议中称,当前数字内容产品在国际文化服务贸易中的比重逐年上升,网络平台已成为产品创作、传播和交流的重要阵地。欧美等文化发达国家将发展数字内容产业作为重要战略,进一步提升其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的话语权。



同时,我国的数字内容产业实现了持续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泛娱乐”等中国特色的数字内容产业生态初步形成。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数字内容生产、发行与消费市场之一。截至2015 年 12 月,我国网络游戏用户 3.91 亿、网络文学用户2.97 亿、网络视频用户5.04亿、网络音乐用户5.01 亿。腾讯、万达、阿里等企业不断布局全球性内容生态,积累了丰富的商业经验与资本实力,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数字内容企业。我国数字内容产品正逐渐得到国际文化市场认可。


建议认为,数字内容产业具有转方式、调结构、促消费、扩就业的独特作用,大力发展和壮大数字内容产业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重要举措。在中央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过程中,我国应充分发挥数字内容产业竞争力,积极布局全球文化产业市场,推动中华文化与中国企业走出去,抢占全球文化产业主导权,打造中国文化产业的世界标签。


马化腾认为,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尚需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市场培育,面临着创新环境不佳、优质内容与优秀人才匮乏、国内外政策压力等问题,制约了我国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


我们可以借鉴英国等国的做法,重新定位数字内容产业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数字内容产业广泛辐射到电信、出版、通信、广播电视、工业设计、玩具制造、软件开发、计算机硬件生产等众多行业, 已经远远超出传统文化产业的边界,数字内容产业竞争力也成为兼具国家软、硬实力的重要体现。


建议还提出,要加强翻译与运营人才培养,并为我国数字内容的创作、创新营造适度宽松的政策环境。同时,加强海外市场培育与维权。特别是,政府应利用外交外事等资源,引导与帮助优秀民族企业“走出去”。我国企业应加强与国外优秀企业的交流合作,通过投资并购、版权合作、联合运营等多种方式推广我国优秀数字内容作品,并持续强化内容的衍生开发以及市场的开拓培育。


马化腾还认为,传统金融、教育、医疗等产业与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进行了深度融合后,爆发出了全新的生命力。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消费升级、服务驱动的新特征,加速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新技术的融合,加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此,他今年特别提出了《关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网络强国战略的建议》。建议称,互联网企业作为数字经济的引擎,在“网络强国”战略中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六个加快”,为网络强国提速。


例如,自“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出以来,各地积极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在人口庞大、公共服务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通过高效连接最大程度释放公共服务潜能。


目前微信城市服务已经覆盖362个城市, 项目涵盖交管、出入境、人社、税务、户政、文化生活等 30 个领域,累计服务用户超 2.3 亿。交通缴罚、发票验证、公积金查询、养老身份验证等刚需品种已达“秒级”服务,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事关重大


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问题,在当下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青少年网民数量激增。调查显示,我国19岁以下的网民已经达到1.7亿,约占全体网民的23.4%,且增速相当惊人。


另一方面,未成年人首次接触网络的年龄也越来越提前。有调研显示,未成年人首次触网最集中年龄段已经由15岁降到了10岁。同时,移动支付越来越便捷。未成年人在游戏中消费,具备较高的隐蔽性,家长也难以发现。


在上网过程中,未成年人还易遭受网络犯罪、网络欺凌和网络不良信息侵害。其中因个人信息泄漏带来的系列社会问题,呈现高发趋势。网络犯罪的低龄化也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


对于建设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保护体系,马化腾在建议中称,需要互联网企业与家长、学校、相关部门共同行动,相互配合,一起构筑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同心圆。


现场记者举手提问


他建议,首先要打破政府、教育系统与互联网产业之间的藩篱,解决学校、家庭网络安全教育与互联网行业发展脱节的问题。同时,以平等的姿态加强与未成年人网民的沟通交流,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产生抵御网络侵害的“抗体”,形成健康良性的网络消费习惯。


建议同时强调,要重拳打击网络诈骗、网络传销、网络违禁品交易、盗取和贩卖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等各种形式的网络犯罪,斩断网络黑色产业利益链条,为未成年人成长营造安全可靠的上网环境。同时,政府部门应当鼓励网络文化产业大力发展,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 生产更多优质、科学、趣味的网络文化产品,对不适宜未成年人接触的信息形成挤出效应。


马化腾还提出,互联网企业要守法自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未成年人及监护人开发提供各类便捷有效的“辅助监护”技术和工具。同时要大力倡导在互联网行业内形成规范、统一、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行业标准。


近期,腾讯响应主管部门号召,在“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基础上,在业内率先推出“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为家长指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健康消费提供更多监护辅助措施。主要包括:实名认证并绑定未成年人游戏帐号、子女登录游戏及消费实时提醒、消费限额、游戏时间提醒等信息同步机制。邀请了未成年用户的家长全程参与设计、体验并优化平台功能。


在关注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同时,针对日益突出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马化腾今年也专门提出了《关于加强大数据环境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建议》。


他建议,强化政府综合管理,同时由政府牵头,重点行业共享整合安全能力,推动社会共治的全新模式;对新型网络犯罪加大打击力度,同时加快法制建设步伐,推进法律适用和落实执行等配套机制,提升犯罪成本;加强行业自律,对个人信息的采集、保管、运用等环节均应合理妥善,同时在政府牵头下,加速行业统一标准的制定,构建分级分类保护体系;对重点群体、重点行业的个人信息数据施加重点保护,同时开展广泛宣传,不断提升全民的网络素养和安全防范意识。



打造“中国硅谷”摇篮


旧金山湾区被誉为美国硅谷的摇篮,集中了全美40%以上的风险资本投资,专利授权数量占全美 15.2%,涌现出谷歌、苹果、英特尔等一批知名企业。


马化腾认为,着力打造粤港澳世界级科技湾区,不仅有助于促进和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更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


他在建议中表示,粤港澳地区是世界重要的科技产业、金融服务业、航运物流和制造业中心, 拥有比较完备的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可以实现从理念、 筹资、研发、制造、产业化等“一条龙”的创新全过程。香港高等教育发达、高端人才储备丰富,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现代服务业发达;深圳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完善,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珠三角制造业发达,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澳门积极谋求适度多元发展,在中医药、对葡语国家合作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从国外湾区发展来看,科技创新离不开研发能力、科技金融、开放生态、现代制造业等创新资源要素的全方位支撑,科技湾区这座“创新熔炉”只有汇聚各种要素才能产生聚集效应,助力产业升级,为本地区、本国科技产业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


为此,马化腾提出了五点具体建议:

  • 建立粤港澳科技湾区常态化合作机制,共同制定粤港澳三地科技创新政策;

  • 发挥香港“超级联络人”角色,为科技产业创新牵线搭桥;

  • 坚持不懈引进高端人才,建设全球创新人才“栖息地”;

  • 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产业,为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 发挥强企引领作用,促进香港经济转型升级、保持国际竞争力。


在此基础上,他还进一步提交了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建议。


此外,针对一雨成涝的“城市生态病”,今年两会马化腾还提出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建议》。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深圳是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腾讯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利用技术优势,尝试搭建海绵城市智慧大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对气象数据、雨水汇集量等进行全面监测,并在云端实时整理分析, 帮助政府进行决策。


马化腾认为,当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全面铺开,在一些重点和领域上取得了初步效果。但海绵城市建设是系统工程,牵涉面较广,涉及到理念转变、法律法规、基础设施、全民参与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仍有待全面推进。



?

现场问答:


Q:前两年你一直在强调,腾讯是在战略上专注做连接和内容。去年开始,你在内部提出腾讯未来要做的是一家科技公司。这是否意味着腾讯战略有所调整?


A:为什么腾讯总是提科技,其实也是焦虑所在。


我们现在越来越感觉到,最终归根结底可能还是要通过技术的进步,企业才有可能有保持在战略方面的制高点。否则当一个浪潮趋势来的时候,很多人都看到了,但为什么有的人能做到,有的人做不到,那就在于你有没有掌握这个技术。


可能过去有很多红利(人口红利、流量红利、内容红利),但是最终还是要看到技术是一个不可逾越的东西。


特别是在AI更加普及的当下,这方面(技术鸿沟)更加明显了。所以我们还是非常担心,也关注这方面的发展。不止AI技术,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包括AR、VR等等),它们在终端方面会深刻影响人们的用户体验,人机的交互始终是一个核心。


人机交互的演变,从PC到手机,未来可能到视网膜眼镜,甚至通过脑电波、皮肤的电流可以产生一些互动,那可能都会催生很多产业。


所以为什么腾讯说研发小程序也是着眼于未来,以后这种应用的计算环境,可能就不是过去PC上的软件,也不是浏览器上的一个网站,也不是现在手机上的APP,而是一个场景和计算的代码,是一个流动的、动态的代码。


所以我们前期的投入、研发和实验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我们也越来越感受到,如果和过去一样只做纯软件、纯服务,可能会在未来的一些领域失去制高点。


所以说,既使你不生产硬件,但是你一定要去关注硬件怎么演化,以及谁是可以在硬件方面跟你变成合作伙伴、一起探索这方面的变化趋势。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比如说,有没有可能未来的机器人能结合AI,结合视觉、神经学、机械工程学等等很多元素,深切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我觉得这方面都是我们作为一个科技企业、或者说互联网企业应该更多关注的一些领域。




Q:在打造粤港澳的湾区问题上,你觉得目前来说,要打造这样一个湾区,现在还缺乏一些什么东西?腾讯想扮演什么角色?


A:其实深圳在珠三角,这方面联动其实蛮强的,因为很多智能制造、研发在深圳,制造在东莞或者在深圳周边都已经非常成熟。


跟香港的联动方面,我们目前看到的一个案例,像深圳的大疆,他原来是香港科技大学的一个学生。


汪滔是李泽湘教授的学生,做无人机,就看到这个效果不错。他要做无人机,在这个过程当中发现只有深圳有最好的产业链配套,发现这个零配件只有到深圳才能生产出来,才能搭出这个原型来,你可以看到他去到深圳创业,成就了一个非常大的一个企业。


在这个领域占据了全球90%的市场,我觉得这是一个蛮奇迹的事情。这个案例就是发生在深港还有东莞、珠三角一个很好的案例。


所以我们也在香港参加了一个叫香港X的计划,希望能够把这种高效的资源(不仅是材料、制造,可能还有生物医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能不能复制这样的一个过程。


可能过去是比较艰难的,但是我们希望从政策角度更鼓励它打通这个环节,我觉得这个对香港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说它在转型。过去做房地产、做金融、做贸易,未来高科技方面怎么样能够抓住中国这个大的市场机会。


但是香港因为又有很好的机会,就是可以吸引国际人才,我觉得吸引国际人才的这个方面珠三角也是很有优势的。


腾讯刚好在深圳,所以你可以看到我们不管是从高管也好,我们的很多人才,其实也是吸收了很多境外的人才,但是他可能会在香港、深圳两边跑,所以这方面我们感触比较深。所以我希望这些方面能够更加开放。


香港过去其实在人才的引入方面是收紧的(过去几年),我觉得这个其实长期来说对香港是不利的,这样大家就越来越隔阂了,我觉得应该是要有一个大的政策方向之下,然后有类似CIPA计划,能够有科技人才的一些绿卡,能够给一些额度吸引高科技企业,比如说你来入驻,我给你多少的人才绿卡的额度,可以更方便地自由进出,包括它的税收等等的。不要说进内地要数180天有没有过,过了180天又得赶紧回去,这就很麻烦,长期下去就非常不方便。


就是这方面能不能再放开一点,这部分不要算180天这种的。所以这个没有从税收等等这种角度来全盘规划,我觉得有一些难推动。我们是从一线的角度来观察到这种情况。




Q:现在大家都在提互联网下半场,也就是互联网的红利时代结束。行业从流量战争转向内容战争,你是否认可这个观点?


A:我讲数字内容的时候有提及,其实内容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大家都是以流量为主。未来内容的价值、IP的价值会越来越重要。


但是也不能说流量不重要,这两个可能说原来是8:2,以后变成5:5(都重要),你有流量入口,同时又有内容的这种制高点,就是可能两者都重要。




Q:在互联网时代,中国是跟随着和模仿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和物联网时代,你认为中国在世界的角色和地位是否有变化?


A:的确在移动互联网方面,中国是有领先的机会。


因为我们的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跟各行业的结合,包括刚才讲的O2O、物联网等等方面,都有很多案例是领先全球的。


我相信只要有场景、有市场,或者说我们叫有靶场,有靶场你肯定能训练出一支很强的队伍出来的。




Q:滴滴,头条、美团被业界称为TMD,腾讯也有不同程度的入股。你觉得TMD是BAT的影子还是新一代的BAT?


A:从他们中,你可以看到更多的是O2O以及像头条更多的是在个性化、大数据、资讯中的应用。我们可以看到技术和这种传统行业的这种融合,让中国其实相对于世界互联网有了一股新的力量了,并不像过去说的C2C(Copy To China),现在是叫KFC(Kaobei From China)


中国有很多原创的东西了,你可以看到这种个性化的资讯阅读也好,包括这种O2O的。虽然是UBER先做的,但是你可以看到现在滴滴的量已经是4倍、5倍于UBER全球的总量,这个是很惊人的。


包括现在摩拜单车和OFO单车之争,共享单车这个量也增长非常迅速,这个也可以看到中国作为最大的互联网市场,是有很大这种潜力的。




Q:共享单车目前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违章停车、或车辆遭到人为破坏,你的建议是如何解决?


A:共享单车这个新事物来得太快了,短短几个月就迅速成为热点,整个社会在这方面的适应,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破坏单车也是少数事件,一方面可能也自于竞争。这个领域的竞争正准备进入更白热化的阶段了,可能再下一步大家会更加关注。


总体来说,整个国民素质一直在不断地提升。我担心的是,激烈竞争之下,现在有些共享单车已经从付费往免费方面走了,后续会不会倒贴钱让用户区骑单车?行业会怎么演变呢?那时候会再发生什么事情呢?这是我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




Q:腾讯最近推出了一个协助家长了解和引导孩子上网游戏行为的成长监护平台,你如何看待这个平台的有效性?


作为父亲,你会使用这个平台去了解和管理你孩子的网游行为吗?


A:我是从亲身体验来判断产品。之前团队跟我过这个提案,比如家长通过平台设置,让孩子周末才能玩一下游戏、周一到周五上学期间不能玩。我看设计师写的是周六周日可以玩,我说不对,我们一般是周五晚就可以玩了,但是周日晚不能玩。所以这背后有很多细节在考虑,不是这么简单的周六、周日,因为你要考虑到第二天上学和不上学的问题。

这些细节,你只有自己亲历过才能知道。


我跟孩子也是用这种方式,我们约好,我们不是一刀切不给。游戏确实也有它的好处,但是不能过度、沉迷,时间要管理好。消费我可能是限一个额度,你自己看着办,你花完了以后后面就没有了等等,有一个预算的概念。


我觉得能提供这么个工具,能够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来管理,是非常好的。


当然很多人提出说,孩子换一个小号你也不知道,那怎么办?的确,如果孩子换一个小号,家长是短时间内是不知道的;但如果他用家长的卡来消费的话,肯定还是可以知道的,从你的卡上划走的钱最后落在哪个号当然是可以知道的。所以家长还是能够获得主动通知的。


我们更多地希望不是把责任推给哪一方,而是我们提供一个机制,让大家能够一起来互动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家长不去管的话,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负面案例,你可以看到越沉迷的孩子,往往是家长很少跟他沟通,反而他就在这个虚拟世界里面寻求满足了,反而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所以说我觉得这个还刚刚起步,我们还希望大家都适用,我也会作为产品经理来做试用,我们也会有一个访谈小组(成长守护平台的“家长会”功能),家长都会加入到我们这个小组里面来做。


当然这里面还要再继续保护孩子的用户隐私的角度,因为孩子说你凭什么把我的资料给我爸了什么的,这方面也是一个法律上我们这个度的界限,监护人的权利到什么程度,这个也是可以探讨的。


但是我们是提供一个工具,这个工具上我们都可以按照不同的逻辑来实施。




Q:腾讯是第一个提出泛娱乐概念的公司,5年来我们也看到腾讯已经完成了游戏、动漫、文化、影视等内容布局。


相比国外发达的文化产业和众多公认的超级IP,你觉得我们做强自己、掌握全球文化主导权的关键是什么?中国参与国际数字文化产业的竞争,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


A:为什么我们觉得数字文化产业,靠这几年的发展,就敢说挑战全球人家几十年、上百年发展的文化产业。


有一个区别就在于,国外固然对IP的开发是很专业,他可以说“一鸡多吃”,把一个动漫或者文学产品包装成电影、影视、舞台剧、主题公园、线下产品,甚至可以再授权,还可以开发成游戏。这方面是很强的。


但我觉得中国现在做泛娱乐的概念一切一起步都是基于互联网的,这个和基于离线方式,传统无网方式是不一样的。有网的做法是我们的优势。而且我们已经实战经验这么多年,我觉得这方面我们是有机会说的。


比如说我们也会看到国外的一些IP很好,他也不知道怎么开发,我说我们合作,我用你的IP,我们来主导怎么做。


所以你现在看到过去其实很多,哪怕就算是游戏产业,国外很多老牌的游戏公司,他都不太知道怎么做网络游戏,也不知道怎么做服务,什么被盗号了、黑客处理是根本没有概念的,他是做单机的,就是这种传统的方式。


但是他很多IP是可以做的,甚至手游他都不知道怎么开发,他都觉得美国手游没那么发达,不像中国这边能够做得很好。


所以这些我觉得很多产业是可以拿到中国,其实是可以重新让它焕发生机或者是国内和国外一起合作,用好它。


我觉得它确实也没有这个场景,所以他很难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所以在中国这方面我们领先了,反而有这个意识。在这块儿,其实是我看倒是一个很大的机会,也是一个很大的战略制高点。




Q:腾讯去年79亿收购了一个手游的公司,中资也比较频繁地出海收购,包括像好莱坞的影业公司,全球游戏公司这样的文化产业,但是在收购文化产业的这个过程当中,是不是可能和收购其他的产业,要面临不太一样的意识形态,包括就是文化壁垒方面的一个考量?


把资产买回来和把IP收回来这样的路径,它又怎么样地协同,或者说怎么样的路径是更好的?

 

A:这个问题问得挺深的,这个是非常好的问题,我们其实也在思考。


的确中国刚才提到了很多,我们有很多实战的经验,也掌握了一些在互联网文化产业的一些打法,国内市场看到这些玩家都往外走了,资本也蛮雄厚的,也开始可以做很多的并购。


相对媒体来说,文化产业的敏感度没那么高。当然也有一些人说,比如说看到很多企业出去收购很多院线或者好莱坞的,可能国外的一些人也会呼吁说,我们会不会都被中国买光了,就像当年日本去买美国很多的这种资产一样,会有很多的论调出来。


但是我觉得相对来说还好,这块还是刚刚起步,而且很多还是可以合作的,很多IP可能也不卖,但是他可以跟你合作。而且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合作方式,可能说中国是出一部分的资源,他那边出很多很好的资源。特别是涉及到影视方面,制片人、导演这方面,这个就更复杂了、更难了,我们更多还是要合作或者投资一些好的团队和人才,就是他来主导了。


因为我也不知道怎么开发你适合西方口味的电影和影视,那可能就要合作来做,可能拿中国市场来跟他交换还是资本入股,就是有很多灵活的方式。


我觉得这个过程当中还是缺乏人才,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锻炼出擅长国际文化运作的(包括交易)人才和经验出来。可能从国家层面来说也要鼓励和支持,同时也避免他过分地标签化和政治化,这方面还是一个产业、行业的问题。




Q:你去年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就提到了AI,有一定的技术突破,但是想具体地落实到应用上不是那么简单的。


具体的难点跟阻碍在哪里?腾讯今年会不会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产品还有具体的方向上有一些落地?


A:AI我们其实内部分好几块儿的,我们有AI Lab做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其实在我们各个事业部门(BG)里面其实都有AI的团队,其实过去几年一直在做了。


比如说我们的优图团队,我们对人脸识别方面的技术是最强的。因为我们每天都有这么多亿张人脸照片往上传,所以想不强也很难,也应用在我们很多产品中。


包括我们在微信里面的语音数据是很丰富的,它其实对语言的这种训练是非常有利的,所以语音识别方面也在做。


所以说很多领域,就是说都是要看场景,有的是跟图象识别有关,有的是跟语音有关,我觉得这个都有很多方面的不同的应用。


所以说我们来做的是更希望是能结合到我们的产品里面,可能大家用起来发现越来越好用,或者说后台(包括信息安全方面)也可能需要用AI的技术,这样的话你不用铺很多的客服去看这些数据,那这样你完全是用AI的技术来去做信息安全,我觉得也是更有效的。


所以说,当然我们还是希望说有一些更有趣的、未来感的一些AI,我们也有很多的团队做研发、做尝试。


这方面我们还是很鼓励创新,甚至是同一个课题有多个小组同时在做,我们觉得也都很值得鼓励。我觉得这方面还是用过去的很多的方式,我们也是鼓励自下而上的创新,哪怕有一定的冗余度,我觉得都应该鼓励。


我觉得这方面的投入都不会浪费。




Q:不知道腾讯金融在这方面有没有一些动作,有没有可能将来会独立分拆,进一步对接资本市场?

A:金融方面,我觉得腾讯通常用“稳健”的一个思路去看。因为金融其实最核心的问题是稳定和稳健,就是拼谁的命长,而不是谁在短期内跑得多快。


对于腾讯的金融业务来说,我们其实一部分是在体外(比如说像微众银行,是天然银行牌照的)的我们投资的,但是我们核心的(包括支付、包括我们的理财平台)都是在我们体内的。


所以我们这方面不是把它全部包在一个所谓的金融集团这样来做,我们并不是这样的思路,因为这些业务跟我们平台耦合非常紧,没有必要为了分拆而分拆,这个不是我们的风格,我们也一贯不是这个思路,也不会去玩儿什么“财技”(资本运作),显得好像这块儿资产有多少钱。


我觉得还是踏踏实实地,就是你过两三年,这个事情之前玩儿的花样也就那回事儿了,所以我们都是比较稳健地去看这个问题。有很多人说你们好像落后了或者怎么,说别人家动作很多。我说我们从来都不想搞这类的动作,这是我们的一贯思路。




Q:外界认为可能小程序的出现是腾讯想要让微信解决一切的问题,解决不用再打开其他的APP。小程序现在出现一段时间,你对它的期待是怎么样的,它想打造一个什么样生态系统,现在它的繁荣程度是否达到了您的预期?

 

A:我觉得外界太误解了。


其实小程序在一些应用场景是可以极大地降低用户流失率的。比如说摩拜单车的小程序,很多摩拜用户本来没有装APP,我现在就要骑自行车,要花一块钱下一个APP,他的流失率是很高的。


我们试图做测试,如果他转成小程序之后,他的留存率极大地提升。所以现在来自于小程序产生的新注册用户,其实是跟APP差不多,接受程度是很好的。


所以对摩拜来说,我们不是想取代你的APP,而是说对于重度用户,我们反而希望你用小程序用一段过程当中,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场景途径,引导你去下载APP,因为你更复杂的体验可以在APP上实现,比较轻量的可以在小程序上来实现。


我觉得是我们看问题都是这样看的,就是从用户的角度。用户想怎么用我们就支持他,而不是去控制流量。




Q:前一段时间腾讯刚刚渡过了18岁成人礼,您说对腾讯18周年来发展最大的感悟和未来的期望的核心词是责任。


我们想知道腾讯18年来发展当中的哪些事情让您有了这样的思考,因为每个企业家都在谈责任的重要性,可是当责任与公司的业绩或者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有矛盾的时候,不同的人还是会有不同的选择的。


如果您面对这样的难题,会如何去取舍?


A:关于责任腾讯是有很大的感悟的。其实企业发展壮大过程当中我们也走过弯路很多吃亏的地方包括我本人当时就讲说这个为什么他能做我就不能做呢我为什么说要让着他呢我大了又不是我的错为什么我不能做可能在之前会有这种比较狭隘的产品思想然后觉得你总不能剥夺我一点尝试的机会嘛。


到最后你发现真的一个企业大到一定的程度特别是产品已经是蛮平台化的时候有些事情真的是别人能做你真的不能做有些钱或者有些业务别人能赚你还不能赚这个越来越真切感受到的。


从内部来看比如说腾讯以前的一些订阅服务,我们后来发现很多用户是很久不用了但是我们每个月还扣钱你说你要不要把它清掉呢这是一个很难决定的问题。后来我们还是决定说要清慢慢一点点把它清掉你才能轻装上阵。


否则的话你背得越久迟早是要还的还的那一瞬间更麻烦。


过去的很多风波也是我们可能决策会有一些草率没有足够深思熟虑。所以我们之后其实会更谨慎而且会更关注责任的问题包括为什么我们主动说未成年人的保护这真的是很认真想这个问题。


我们内部说用多个小地震化解一个大地震这个还是蛮符合这个地理学的否则的话迟早会出事儿的。所以也是真实的感受吧。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马化腾7大建议详情


本文转载自「 腾讯 」(ID: tencent)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掌握最新互联网及腾讯学习资讯



腾讯大学公众号是腾讯大学的移动学习平台,

为广大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腾讯最佳学习实践、

最IN互联网资讯、热门业务动态、互联网必备生活指南。

微网站入口:关注腾讯大学——点击左方tab“微·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