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个微习惯,让你1天拥有48小时

腾讯大学 2021-03-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L先生说 Author Lachel

今天分享9个我践行了很多年、获益匪浅的习惯。


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也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


01 设计一个焦虑的「篮子」


生活中,我们经常容易因为某些问题而感到焦虑。小到一次任务的表现,大到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对职业发展、生涯规划、工作和家庭的迷茫……诸如此类。


这些问题往往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但如果让它们充斥在大脑中,又只会徒增压力,对生活造成干扰和影响。


正如我曾经讲过的:许多时候,令我们感到疲惫不堪的,其实是充斥在脑海里、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念头。它们挤占了大量的认知资源,导致我们的「前台资源」枯竭,难以处理手头的事情 —— 这就构成了心理上的「疲劳」。


如何缓解这个问题呢?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把它们全部装进一个「篮子」里,告诉大脑:我已经把它们都记下来了,无需再去牵挂。从而,把它们从「后台」释放出来。


图源网络


具体而言:


1)每天设定一段「焦虑时间」,专门用来思考这些会引起你焦虑的问题。可以设定在中午、傍晚,以30分钟为宜,不要在睡觉前。


2)任何时候,当你脑海里闪过一些可能令你焦虑的问题,立刻把它记在笔记里。告诉自己:我已经把它记下来了,现在先不管,到时再一起解决。


3)等到了「焦虑时间」,就拿出这份笔记,按照上面记下来的问题,一项项去思考


4)时间一到,立刻把你所有想到的东西记下来,写在每一个问题的后面。如果已经成型了,就安排到待办事项里面,分配一个时间去行动。


这个方法可以起到两个作用:① 把自己跟负面念头隔离开来,最大限度减少它们对你生活、工作的影响和干扰。② 通过给予自己「我能够掌控这些念头」的控制感,来对冲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失控感,从而降低焦虑程度,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解决」上。


02 警惕「时间黑洞」


你是不是经常感到:这一天好像没做什么,就不知不觉结束了?


事实上,很大的可能,是你的时间都被两个「时间黑洞」吞噬了。哪两个呢?微信上的同步对话,以及漫无目的的网络浏览。


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让你的时间一点一滴流失,而你毫无察觉。


当你跟同事或朋友在微信上一来一往对话时,你实际上是什么都干不了的。为什么呢?很简单:你的大脑需要不断在对话-工作中切换,每一次切换到工作时,都需要至少几秒钟的时间重新进入状态 —— 而在这短短的几秒内,新一条信息又过来了。于是,重新读对话,组织语言,再重新切换状态……


不要小看这几秒钟。大量的「几秒钟」堆积起来,就足以让你的一整天变得一事无成 —— 而大脑无法觉察到这一点,因为它一直忙着切换状态,它会认为这一天「非常充实」。


所以,我有一个很多年来的习惯:除非我现在就想聊天,否则,我一定会要求对方把事情一次性讲清楚,发过来,等我的工作告一段落时,再集中一次性回复所有信息。也就是「化步为异步」


图源网络


这个方法看似毫无技术含量,但实际上,它也许是最有效、又最容易被忽视的时间管理技巧了。


当然,这种方式对对方也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对方是你的领导,要求你有求必应,那也许就不一定适用了。


这是第一个时间黑洞。而第二个也非常常见:有时候,我们只想查一个问题,但一个个网页打开,往往就身不由己,等到意犹未尽地关掉网页,才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小时、一小时。


对这个问题,我常用的方法就是「设定边界」


什么意思呢?非常简单。我会紧紧扣住我想查的问题,每浏览一个网页,都问自己:我现在看到的这些,跟我想了解的问题有什么关联?


如果有,就打开笔记写下来;如果没有,就立刻关掉。


等这页笔记已经足够完善,足够帮助我解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果断结束「浏览」,让自己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


03 用分段工作来休息


最好的休息是什么?不是什么都不干,也不是看视频、刷信息流,而让大脑去做「不同的事情」


举个例子:我的工作台里同时有好几个项目。做课件、录课程累了,我就整理一会推理小说诡计;整理累了,我就写一会软件教程和使用心得;写累了,我就梳理一下最近读的书,检视和翻阅知识卡片,为新文章和新产品寻求灵感……


实在不想动脑了,我就看一会纪录片,让大脑放空一段时间;或是整理文件,整理书架,做做家务……积累一些微小的成就感,给大脑一些刺激,帮助大脑「回血」。


图源网络


实际上,当我们觉得「疲劳」时,往往不是真的累了,而是大脑的后台积累了太多的「垃圾文件」。可能是跟当前工作相关的信息,可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可能是各种各样零散的念头……


所以,切换到完全不同的工作上,就相当于「清空」了后台,迫使大脑把注意力从旧情境转移到新情境,从而起到「刷新工作状态」的目的。


这些不同的工作之间,差异越大越好。比如:创作性的工作(写文章、做方案、录课程),最好跟整理性的工作(对已有信息的加工)安排到一起;数据性、分析性的事务之间,最好穿插一些能启发和激发想象力的东西。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放松大脑。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彻底让大脑休息呢?因为,除了深度睡眠,大脑实际上是不存在「休息」的:无论你是专注还是发呆,大脑的耗能都非常稳定 —— 大约是人体总能耗的 20%。


也就是说,只要你清醒着,大脑就是时刻在高速运转的,区别只是在于所激活的网络不同而已。


所以,真正的休息,不在于让大脑「停转」,而在于自主的、有意识地引导它,使用不同的网络,从而激发出最优的效率。


04 提出问题时带上解决方案


这是我对团队伙伴的基本要求。


工作和项目里,一定会遇到「不够好」的地方,随时提出来是对的。但是,一定不要只局限在「提问题」本身,而是要多走一步,想一想:这个问题从我视角来看,症结可能是什么?我可以做些什么来尽可能解决它?


为什么呢?很简单。提问题是一件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事情。一个简单的思维技巧是:你能看到的问题,其他人很大概率也能看到。那么问题为什么还会存在呢?往往就是有其「结构性」的原因 —— 而不是谁手一挥,问题就没了。


所以,只有当你把思维转换为「解决方案」时,你才能看到更多你在「问题」本身上面,所看不到、想不到的东西。


图源网络


这其实就是强迫自己把视角往整体、系统的方向去迁移,而不是只盯着一个点,见木不见林。


生活上也是一样的。我有一个多年的习惯:绝不会把我的时间,在「抱怨问题」上面浪费哪怕一秒钟。遇到任何一个问题,我都会遵循这样的步骤来思考:


1)这个问题重要吗?重要进入2,不重要就不用管。


2)我可以做些什么,来试着解决它?能想到解决方案,立刻去做;想不到,进入3。


3)我可以做些什么,来增进对它的理解,更好地把握问题的全貌,以寻求解决方案?如果有,安排时间去做;如果没有,把它丢入「焦虑篮」里,待有空的时候再去思考,或是向别人请教。


记住:只提问题是没有价值的,只有当你的思维开始转向「如何解决」时,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建设性意见」。


05 思考问题时,先放上数据

大脑有一个缺陷:我们思考问题时,总是下意识地喜欢「走捷径」,把印象深刻的、容易想起的、比较熟悉的事物,拿来当成证据,从而扭曲了对「真实世界」的认知 —— 这就叫做「启发式」。


举个例子:你觉得国内目前人均收入是多少?一个生活在北上广深的人,跟生活在三线小县城的人,答案会一样吗?一定不会。因为他们的圈子不同,接触到的信息不同,故而被塑造出来的「启发式」也不同。


所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合理的做法,不是依赖于「我身边的人」,也不是依赖于「常识」,而是依赖于数据 —— 查一查统计局的数据,用它们来修正自己的直觉。


同样,当你作出任何判断、提出一个观点时,不妨先退一步,想一想:
我想说的这句话,有没有数据可以支撑?


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生活里,多去收集和积累数据。比如国家统计局的宏观数据,各行业的报告,各机构、高校的调研和统计,都可以有意识地收集起来,有需要时再去查询。


这可能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但也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们的「心智世界」,更加接近「真实世界」,从而做出更理性、更全面的判断。


06  表达事实而非夹带情绪


生活中大多数问题,都是沟通问题。而大多数沟通问题,又往往源于沟通双方的不透明度。


很多人的毛病就在于:你不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但很容易把自己的思维代入进去,从而产生一些也许根本不切实际的念头,令自己陷入负面情绪之中。


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叫做「透明度错觉」:几乎每个人在沟通时,既会高估自己对对方的揣测,也会高估对方接收信息的效果。


简而言之:我们总会认为「对方一定是这样想的」,也总会觉得「我讲得够清楚了,对方一定明白」—— 但事实往往不是这样。


图源网络


所以,一个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思考和沟通时,强调事实而非意图揣测。比如:


旧模式: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新模式:你上次在全员大会上,对我的方案提了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让我感觉不太舒服。


也就是说,用「情境 - 行为 - 感受」的沟通模式,替代掉你对对方的揣测和判断,把事情「摊开来讲清楚」。无论是职场中,还是生活里,这都是一个极其简单而有效的做法。


这样,可以最大化双方的透明度,让彼此都能够知道「我们在谈什么」,从而获得更高的共识,避免误解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叠加、强化。


要知道,「透明度错觉」还有一个有趣的结论:传递信息越清晰的人,整体上的快乐程度也越高。


为了让生活多一点共识、少一点误解,尽可能让信息的传达,更清晰,更透明。


07 好行动笔记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提出过一种生活方式,叫做「实验式生活」


什么意思呢?就是把生活当做一场实验,多去接触新的可能性,并针对每一种可能性,做好观察、记录、思考、总结和复盘,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体验。


这其中,非常有效的一个技巧,就是去做行动笔记


图源网络


举个例子:当我接触到一款新软件时,哪怕我暂时用不上,如果它很有特色,我也会想办法摸索一番。与此同时,做一页针对这款软件的「行动笔记」,记下它的优缺点、使用体验、功能特色、适用的场景、可以优化的地方,等等。


一次试用过程,短则半个月、一个月,长则几个月到一年,我会在这段时间内,充分去挖掘它的特点,碰到一切值得记录的东西,随时记下来,丰富这一页「行动笔记」。


久而久之,这些行动笔记,就会构成我对这个领域宝贵的经验积累和思考。不仅停留在这款软件上,还可以帮助我增进对新产品的理解和思考。


同样,无论你是培养一个爱好,学习一项技能,还是接触一个领域……都可以去做「行动笔记」。可以参考下面这个格式:我在哪一天、什么样的情境下,尝试了什么样的行动,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从中我思考了什么,有哪些经验可以提炼、迁移出来。


像这样,保持对自己行动的观察、思考和反思,保持思维的敏感性,是一件非常有用的事情。


它不但可以把你学习的成果可视化、具现化,让你看到自己一步步的提升,更可以帮助你不断丰富生命的体验,让自己获得充实和满足感。


08 永远追求「有所不同」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最需要避免的是什么呢?是陷入了舒适区不可自拔。


也就是说:当你觉得一切都非常顺利,行云流水,特别舒服的时候,也许就要警惕了:你很可能只是在重复自己已经非常熟悉的事情,而没有丝毫的进步。


毕竟,学习和成长,一定是困难的 —— 它相当于在你已经熟悉的模式里,更换掉其中一环,让你感到「不舒服」,再通过训练,让你习惯新的模式,习惯这种「不舒服」。


因此,当你感到舒服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一切都是旧的,缺乏新的挑战和未知。


所以,无论做任何产品和项目,我都一定不会停留在「重复」,而是想办法给自己营造一点「不同」。


图源网络


举个例子:每一期智识营,我都会稍微改变一些旧模式,加入一些新东西 —— 可能是新的延伸阅读,可能是社群运营的模式,甚至可能是对内容的调整(今年在考虑继续优化,出一个新的大版本)。只要它依然还有「更新」的空间,我都会想试一试,让每一期都有所不同。


同样,哪怕是做一些已经非常熟悉的项目时,我也会刻意换一种实现方式,尽量避开已经非常熟悉、「经验值」封顶的路径 —— 这才能更全面地理解自己的能力边界,再有针对性地突破它。


有时候,刻意地「绕远路」,也是一种「必要的冗余」,它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给你已经固化的思维系统一个全新的「刺激」,从而产生新的、不同的应激反应,来强化和提升你的反脆弱性。


09 记录生活


我有一项坚持了二十年的习惯:记录下生活中一切有意思、有价值的事情。


从纸质笔记到数码笔记,从简单的子弹笔记,到表格、模板和结构化,不同的形式换了很多种,但作为核心的「每日生活记录」,万变不离其宗。


这样做的目的,不是所谓的「量化生活」、给自己的每一天打分,也不是为了积累写作素材,而是为了把握住每天的生活,让自己能够清晰地看到:我是如何度过这一生的。


图源网络


如果你觉得目前的生活太单调、无趣,我会建议你:不妨先从记录生活入手,再有意识地、主动地去寻找和发掘生活中细微的趣味,让自己能够直观地看到每一天的收获。


可以是今天发生的新闻,可以是读到的有趣的观点,可以是工作上的小突破、小成就,可以是突然闪过脑海里的灵感和点子,也可以是想去的地方、想体验的事物……正是这些事物,组成了你的每一天,也构成了你和世界的联系。


毕竟,生命这么长,要好好地活。


不要错过美好。: )


作者简介:Lachel,认知思维专家,多个跨界品牌创立者,虎嗅、36氪特约作者,致力于让更多人学会深度思考。公众号:L先生说(lxianshengmiao) 。


今日话题


你在生活中有哪些好习惯吗?


来评论区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 喜欢点分享,满意给个赞,最后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